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的“跟进式”路径

2022-11-23浦玉忠

关键词:价值观育人核心

浦玉忠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新时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融入高校德育的“全过程”

(一)高校德育的“全过程”需要“全程”跟进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这一重大任务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

大学生德育的全过程渗透,是由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决定的。首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施教目的来说,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统领性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152,“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理论只有被人掌握,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水平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必须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特殊的社会性,是连接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道德桥梁。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指出人的社会性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9对于个体来说,构成人的属性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经由教育,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才能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大学作为绝大多数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习的场所,理应成为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关键性桥梁。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使大学生了解并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文化支柱,是引领我们走向复兴的价值目标和行动准则。当前,中华民族正阔步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征程上,当代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4],必须全程参与这一浩瀚工程。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全程跟进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从而起到春风化雨、水到渠成的作用,让大学生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线上还是线下、学校还是社会,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推动者和自觉践行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跟进高校德育

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时代性,自始至终,在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来。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历程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涵养人、化育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对世情、国情产生全面客观的认识,树立理想信念的参照标识,对人生价值有明晰的定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融入课程育人

课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知识、习得技能的主要场所。课程是教育知识的系统性集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任何课程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课程体系,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这就充分表明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走向,即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全面转型升级。高校应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属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根本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培训上加强方向引领和价值落实。要将思政之“盐”全面融入高校课程大餐,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着力推动课程改革创新。首先要坚持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统一。课程思政不是机械的、割裂的“为思政而思政”,而是要依托学科背景、专业知识体系,“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把追求学术真理的现实价值、从事专业的职业道德、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等融入课程教学”[5],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特别是要及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其次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阵地,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6]。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应该树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课程为支撑的目标导向,把价值培育和塑造,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课,作为培养人的灵魂课,旗帜鲜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和全员联动上下功夫,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破解思政工作的“孤岛现象”。二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既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辐射其他课程方面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又要处理好价值教育的一般性和不同课程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从课程育人的高度和角度审视课程建设,充分尊重课程的专业性、独特性,融入价值教育的一般性和普遍性,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融入实践育人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上,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实践教育。高校要准确把握这一规律,在教育实施中充分保证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打下铺垫。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宣讲会、报告会,举办知识竞赛活动、学习体验活动等,也可以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从校情校史中摘取弘扬正气、讴歌正能量的典型事迹,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另一方面,要广泛搭建实践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延伸至校外。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寒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考察,走访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参加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广泛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爱民之心,汇聚报国报民之力。在这个方面,高校尤其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所学特长,既可以“引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培养需要通过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来构建一个资源平台和实践平台,形成‘生产——学习——研究’的共享机制”[7],例如,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系室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利用实验室、实践基地、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和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兴趣爱好者等不同受众,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暑期夏令营活动。这样既延伸了教学阵地,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更能发挥所学所长的实践场所,让大学生从受教者转变为施教者,从而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同样,在“走出去”的实践活动中,也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所学专业,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并且形成一定调研成果,为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凝练方向,也可以为决策咨询组织提供借鉴参考,真正做到知信行相统一、学思践相结合。尤其是在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强化社会实践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打破专业藩篱,创新育人模式和教学内容,推动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有效“耦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程融入管理育人

管理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育人实践中,一般认为实施育人工作的主体是专任教师和专职学生工作者,往往忽视了行政等管理人员在育人工作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高校的管理体系和育人工作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还不充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尚不够深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管理机制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

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管理育人的科学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高校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中。一是高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体现立德树人宗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制度性保障持续用力;反之,在高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也必须体现和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保证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有章可循,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育人职责。二是管理工作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全面主动跟进各类育人工作和育人活动,深入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校情校史,紧贴学生实际,尤其是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使大学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充分彰显文化的化育力,实现“以文化人”。三是管理工作者要立足自身岗位,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履职过程中的育人理念。必须加强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科学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把专业的人放在专业的岗位上,并不断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同时,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工作中“德”的站位,将管理工作与育人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日常管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融入高校德育的“全领域”

(一)高校德育的“全领域”需要“全员”跟进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想要克服观念、能力等自身条件和现实因素之间的不对等不平衡,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得渠道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加错乱、更加复杂。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社会上、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各类思潮缺乏辨识能力,极易受错误思潮、错误言论所影响,对于他们的价值塑造和价值分辨具有很大的挑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深刻认识到抓好思想教育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8]109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承载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主要战场,是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着重要的思想和人才保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汇聚高校的一切资源,调动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育人工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广大青年学生心中,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他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拼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员”跟进高校德育

1.全员投入心理育人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心理育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牵动着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生理疾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即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独特重要性,也是待问题出现后以治疗为目的,忽视了心理健康事前干预的先导性。有学者就提出,“心理育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9]。因此,高校立德树人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断丰富心理育人渠道载体,创新心理育人手段方法,努力构建全员心理育人模式。

高校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普及宣传、促进成长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充分调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积极有力因素,打通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协同发展。首先,要充分引起个体重视,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引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自我保健、自我调适。其次,要打造专业心理育人队伍,善于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契合点”。当前,高校从事心理育人工作的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从心理工作专业性来看,存在着理论的心理学化和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矛盾,导致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对育人工作能力的缺乏;而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看,他们理论水平高,育人意识强,但育心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培养高素质、精准化的专业队伍尤为重要。要突破心理学和思想道德教育学科的藩篱,把心理健康工作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在多学科视域下探索建立高效心理育人师资队伍的培训交流、资格认证机制,协同提升育人能力。

2.全员投入服务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宏观教育理念以及教育部“十大育人体系”的建构目标的提出,高校挖掘服务动能、实现服务育人的新的指向愈发受到学界和教育界的关注。笔者注意到,当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更多地还是侧重于实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育人,认为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后勤工作既是服务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对于诸如大学生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创业安全等其他的服务性育人领域涉及不多。当然,发挥高校后勤部门的育人功能,本是服务育人的应有之义,但大学生又区别于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开放性,仅仅依靠后勤部门实现字面意义上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高校的服务职能,不能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应在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之外,更多着眼于服务的育人功能,强调服务的“育人性”,即用正确的思想理念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在随处可见的服务工作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把服务外化为品质、内化为价值理念,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互助局面。

服务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产物的重要体现,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决定了人必须通过创造价值来实现其劳动性。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吸引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伟大的社会生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和合乎规律的趋势。人的劳动就是在服务,可以是服务自我,也可以是服务他人,还可以是服务大自然。服务即是劳动,且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因此,高校各组成部分、全体教职工都是具有服务性的,且是服务于教育事业,后勤的服务职能理应在为学生提供物质服务的过程中渗透育人的理念,也就是说,“高校后勤”必须置于“服务育人”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正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郑重承诺,要做科学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后勤部长”。高校后勤人需要养成服务的自觉,自觉参与到立德树人、学校发展的服务实践中,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服务育人。

高校除了后勤部门这个特定的主体和后勤人员这部分特定的人群,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其他部门、其他人员的服务功能。例如,需要进一步整合校园安保、财务、信息化等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的安全教育、信息服务和创业支持,以因应“创业贷”“培训贷”“套路贷”等校园问题。

3.全员投入资助育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不断扩招,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高校贫困生的知识储备具有很大的限制性,进而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焦虑、彷徨等心理。国家、高校和一些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已经采取多种手段对他们进行资助,使得贫困生入学难、读书难的困扰得到较大缓解,但在具体资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贫困生认定难度大,资助理念、资助形式陈旧,资助力量单一等问题。这些往往制约着资助目的的实现。笔者认为,做好高校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育人为导向,发挥高校合力,全方位多角度全员投入,以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切实提高资助育人的质量和实效,一方面是要实施精准资助,另一方面是在资助中要兼顾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要构建以物质资助为基础,以持续发展为育人核心,道德浸润与精神鼓舞有机融合的高校资助长效机制,尤其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落实到资助工作中,在资助工作中实现育人目的。

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应特别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价值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在“扶心”“扶智”上倾注更多心血。第一,发挥课堂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他们积极、乐观、向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贫困而自卑、不以一时力穷而丧志,要通过不断获取知识、不断培养技能、不断涵养情操来改变命运,励志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第二,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调动高校教职工资助育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具体需求和不同特点,精准结对、精准帮扶,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受资助者既可以是接受资助的对象,也可以是资助别人的人,这种资助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可以是非物质层面的,通过自己实施资助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共情心理,让他们学会感恩和珍惜,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人人皆可成为帮助别人的人,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4.全员投入组织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同时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作为组织育人的基本原则。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应有之义,也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让制度激发动能,驱动人才培养。高校在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要注重发挥组织力量,依靠各级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高校工作的每个层级、各个方面。

高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育人优势,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坚持和完善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引领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塑造人格、砥砺品行。一要优化高校党组织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当前,高校党组织架构大多为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师生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由于层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产生责任传递减弱的现象。针对此,高校党委必须加强组织育人的顶层设计,既要从宏观层面树立组织育人的工作理念,同时又要抓好微观层面的基层党组织责任分解,以党建促业务,加强思想引领,层层落实好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二要构建协同推进组织育人的机制。高校组织育人,不仅体现在党组织建设上,更要发挥高校党建优势,构建“党建+”工作机制。结合各单位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党员带动群众,党群协力推动各单位协同开展组织育人,形成组织育人合力。三要坚持“党管青年”,抓好共青团建设。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各级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引导和思想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团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互补,在团员占大多数的学生群体中,依靠团组织的力量架构起党同青年学生的联系纽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融入高校德育的“全方位”

(一)高校德育的“全方位”需要“全面”跟进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贯穿于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3]38,强调了个体在劳动分工尚未明晰的情况下,要接受全面的教育。道德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理应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全方位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活动。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大学生认识并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德育的社会化;帮助大学生确立自身的主体意识,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这是德育的人格化。“育人”是高校德育的本质属性,德育的实质就是把人的本质还给人。因而,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教育,而又超乎技术教育的范畴,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直截体现。德育的全方位决定了高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全面性。

既然德育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的,那么,培养什么人就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社会主义的教育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人。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程中,必须全方位灌输、引导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感和民族性。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道路的引领者、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中国力量的凝聚者,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方位,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跟进高校德育

1.全面做到科研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14,要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科研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结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科研之中,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12]。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高校在构建科研育人机制、实施科研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把价值观培养摆在中心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跟进科研育人的方方面面。切实发挥好高校科研活动的育人功能,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我们在开展科研实践中,除了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科研资源,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科研育人的每个角落。若在科研实践中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将达不到育人体系既定的价值追求,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在科研实践中,高校要认真权衡学分、成绩与育人实效之间的关系,避免只看眼下,不务长效。不仅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学术兴趣、探索真知的勇气和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更要涵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把学术研究建立在服务祖国和人民、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此外,高校科研育人不仅要注重学生在具体项目上的成长与收获,更应将眼光放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方位来看待科研育人工作。高校应搭建全面的科研育人平台,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或潜质,根据同一个学生不同阶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项目、资源等限制,设立面向学生的各类科研活动,搭建更利于学生成长的科研平台。建立教研一体、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统筹安排教学与科研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科研计划,无缝衔接课程思政,实现教学与科研在育人中的“同频共振”。

2.全面做到文化育人

《周易》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引导,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文化育人,归根到底是要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深植于当代学生的心灵。文化自信是文化育人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7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没有文化自信,就如无源之水,复兴就无从谈起。将培养文化自信同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大学文化首先外化为学校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先进文化传播和展示的必要途径和渠道,是大学开展知识传承、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校园校貌、建筑楼宇、校旗校徽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会对师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在规划、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时,不仅要考虑器物层面,更要体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品位,赋予器物以神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化物象上,展示出校园文化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使器物文化得到拓展与延伸,达到超然物上、以物凝神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精神文化是学校生命力之源。精神文化是非显性的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力量,包括师生共同遵循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还包括学校的校情校史、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是维持学校运行秩序的内在驱动。高校文化育人应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前的关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方向,着重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相结合,在文化建设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形成独特的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等,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全面做到网络育人

网络新媒体因其开放性、全面性、灵活性、便捷性、多样性、平等性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沟通需求和个性需求,大学生成为网络时代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同时,很多事物因“网”而生,很多新问题也因“网”而出,各种社会思潮都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发布和传播,各类思想思潮交融交汇,给育人工作带来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工作呈现出从传统领域向网络领域延伸的特点。网络的普及也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带来新的机遇。做好网络育人工作,要善于运用“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辩证法。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2]384互联网时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1]272。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出“线下战”与“线上战”相交织、“明争”向“暗斗”转变的复杂性,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关系立德树人成功与否。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育人工作也要随着互联网的无处不在而全面跟进,全面借助网络新媒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进去。一是要把阵地建全,高校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将校园网、“三微一端”等平台作为网络育人的主阵地。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努力形成党委宣传部组织牵头、各二级单位各司其职的网络育人矩阵,源源不断地创作出高质量网络育人作品,不断提升网络育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把方向要全,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强化主流思想引导,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网络育人的重中之重,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网络育人的主题,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育人的主旋律,把发挥榜样作用、开展典型教育、激发奋进力量作为网络育人的重要内容,谱出多角度的网络育人合奏曲。通过种种举措,形成网络育人合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育人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价值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