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谢综合征痰证动物模型评价标准研究❋

2022-11-22曾华霖林书颖高碧珍李灿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动物模型造模证候

魏 佳,曾华霖,林书颖,高碧珍△,李灿东,3△

(1.福建省立医院,福州 350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22;3.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2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高血压、肥胖、高血糖等代谢因素紊乱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MS具有显著优势,诸多学者从痰论治并取得显著疗效[1,2],但目前从痰论治的机制尚不明确,这与缺乏公认的MS痰证动物模型及评价标准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收集近30年MS痰证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归纳分析MS痰证实验动物模型基本信息、模型评价指标、造模方法和以方测证等,探索评价MS痰证动物模型成功的客观标准和核心诊断指标,为制定科学的模型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将检索时间设定为1988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别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英文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为“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Reaven综合征、中医、模型”,英文检索词为“metabolic syndrome,syndrome X,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Reaven syndrom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imal”等。

1.2 文献纳入标准

所有与MS痰证相关的动物模型文献。

1.3 文献排除标准

综述类文献;资料不全的文献;重复发表文献。

1.4 文献数据处理

研究所用的实验动物名称、种类等均参照《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技术》[3]进行规范,统一处理具有不同名称的动物种类,将收集的实验动物模型基本信息、模型评价指标、造模方法等信息录入Excel 2013,建立动物模型的数据库并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250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其中英文文献0篇(见图1)。

图1 代谢综合征痰证动物模型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动物模型基本信息

纳入的7项研究均以封闭群大鼠为研究对象,其中5项为Wistar大鼠,1项为SD大鼠,1项为SHR大鼠(见表1)。

2.3 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纳入的7项研究均为诱发性疾病模型,其中单纯食物诱发的模型有4项,食物联合化学物质诱发的模型有3项。造模周期较长,其中4项研究喂养12周,2项喂养16周,1项喂养15周(见表1)。

表1 代谢综合征痰证动物模型的基本情况

2.4 动物模型评价指标

在MS痰证动物模型判断标准的制定上,主要围绕动物证候表现、客观指标、药物反证等3个方面。7项研究中共涉及26个评价项目,其中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irglyceirde,TG)、体质量、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证候表现等使用的频数较高,常用于判断MS痰证模型建立成功与否。7项研究中共4项涉及证候表现,主要包括体毛光亮度减退、倦怠懒动、形体肥胖(频数=4),及舌象变化(频数=3),食少、粪便时软时溏、脉率(频数=1)(见表2、3)。

表2 代谢综合征痰证动物模型评价指标的使用频数

因此本研究认为,判定MS痰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应以动物证候表现与客观指标为主,以药物反证作为佐证评价证候模型可靠性的手段。模型判定标准中证候表现包括大鼠体毛光亮度减退、倦怠懒动、形体肥胖,客观指标包含体质量、腹围、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压、HDL、TG、FBG、HOMA-IR等,其中以腹围、HOMA-IR异常为痰证核心诊断指标,药物反证多选用二陈汤以方测证进行评价。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MS痰证模型以Wistar大鼠为主要造模动物,其性格温顺,且与遗传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相关,更易形成高血压模型[11];此外有研究比较发现,在构建糖尿病模型方面,Wistar大鼠成模率高于SD大鼠[12]。因此,近年来诸多学者构建MS动物模型多选择Wistar大鼠。7项研究均采用食物诱发的造模方法,与单纯食物诱发模型比较,食物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发性模型虽然制作简单、成模率高、模型较为稳定,但由于与临床MS发病机制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腻是MS痰证发生的重要诱因,《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载:“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过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脾虚则水谷精微不得运化,以致湿聚成痰。采用高糖高盐高脂饮食造模符合中医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以单纯食物诱发为主要造模方式[13-15]。

关于模型评价标准,由结果可知MS痰证模型主要围绕动物证候表现、客观指标、药物反证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有4项研究涉及证候表现,均包含体毛光亮度减退、倦怠懒动、形体肥胖等。近年来诸多学者针对MS痰证的诊断标准展开研究,整理“十五”至“十三五”《中医诊断学》有关痰证诊断标准,均涉及痞满、呕吐、恶心、苔腻、脉滑、肥胖、纳呆等7个证候[16];2016年制定的《中医痰证诊断标准》指出苔腻、头身困重、脉滑、咯痰、鼻鼾、胸腹满闷、头昏等可作为判断痰证的证候表现[17]。鉴于动物与人在解剖、生理代谢、病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目前临床对痰证的共识,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体毛光亮度减退、倦怠懒动、形体肥胖等可作为判定MS痰证大鼠的证候表现。

表3 代谢综合征痰证动物模型证候表现

客观指标上,横向比较7项研究模型评价指标的异同,指标多包含FBG、TG、体质量、HDL、FINS、HOMA-IR等。参考2017 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体质量、FBG、TG、HDL、血压等异常可作为评价MS的诊断指标。《中医痰证诊断标准》指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等可作为判断痰证的主要理化指标[17];临床比较MS各证型与TC、TG、HDL、LDL的相关性,结果发现TG、LDL、HDL与痰浊阻遏证和痰瘀互结证密切相关[18],而FINS在MS痰湿气虚、气阴两虚、痰瘀肾虚等3个证型中无明显差异[19],作为评价MS痰证的指标可能不存在特异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MS患者中医证素痰仅与脾和HOMA-IR显著相关[20],HOMA-IR与中医证素痰在MS发病机制中存在着基本共性,因此本研究认为其可作为MS痰证的核心诊断指标。中心性肥胖较均匀性肥胖者更易患MS[21]。近年来,MS诊断指南更将腰围作为主要诊断指标之一,前期研究亦发现MS患者腰围变化仅与中医证素痰相关[22],因此本研究认为腰围可作为MS痰证的核心诊断指标。

药物反证方面,3项研究涉及以方测证,药物包括黄连温胆汤、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等,均以二陈汤为底方加减。二陈汤是化痰理气基础方,“以方测证”是在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后,采用相对应的基本方药进行治疗,若能改善或消除模型的相应症状和指标则,佐证证的模型成立,反之则不成立[23]。由于方证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一方可治疗多证,且临床常存在同证多方等问题,以方测证方法的合理性存在争议。另有学者认为,由于目前中医证的微观指标尚未明确,以方测证存在将无关联指标纳入治疗效应来判断证的可能[23]。因此,采用药物反证作为判断模型的依据,应注重证模型研究中排他性的设计,设置其他方药组用于鉴别诊断,此外应进一步研究证的微观实质,为药物反证提供支持,增加以方验证的可信度。

纵观上述诸项研究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验动物物种单一。目前常用的内分泌代谢研究动物主要有Wistar大鼠、SD大鼠、C57BL/6J小鼠、家兔、Gottingen小猪等[24],不同品系动物存在差异性遗传基因,因其生理病理特点表现各异,选择动物造模应考虑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物种;二是造模方法不统一。研究虽皆以食物诱发为主要造模方法,但造模的饲料配方、实验动物、造模时长等皆不同,可重复性差,彼此间不能充分比较研究,不利于中医基础科研的推广和发展;三是中医证候特征研究不足。MS痰证病位涉及到多个脏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研究涉及的研究中,动物表现较为单一,与临床实际证候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四是缺乏统一的病证评价标准。纳入的研究在评价方法上存在人为分开证候和疾病、两者各一套标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病证的内在联系,今后应在遵循“以病统证”框架下,构建病证一体化模型,以疾病为线、以证候为点开展研究[25]。

猜你喜欢

动物模型造模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