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玫瑰痤疮患者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2-11-22朱鹏飞王鹤飞

大医生 2022年22期
关键词:脓疱红斑痤疮

朱鹏飞,王鹤飞

(1.黑龙江省医院感染科;2.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玫瑰痤疮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面中部阵发性潮红、丘疹、红斑、脓包等,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鼻赘,该疾病对患者外观产生严重影响[1]。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在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单用效果不佳。康复新液含有多种氨基酸、多元醇及小分子肽类等活性物质,以外敷的形式给药能够治疗多部位的痤疮,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是新型疗法,其治疗玫瑰痤疮具有药械结合的优点,通过破坏皮脂腺结构、减少皮脂分泌、消灭痤疮丙酸杆菌达到治疗的目的[2],但目前国内关于ALA-PDT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相关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玫瑰痤疮患者应用ALA-PDT治疗的作用机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42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5.62±5.94)岁;皮损部位:鼻尖8例,鼻翼6例,脸颊5例,前额2例;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3.61±0.42)年;按照Pillsbury痤疮分类法[3]:Ⅱ度皮损10例,Ⅲ度皮损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13±5.62)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4.32±1.54)年;皮损部位:鼻尖10例,鼻翼5例,脸颊5例,前额1例;按照Pillsbury痤疮分类法:Ⅱ度皮损12例,Ⅲ度皮损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试验经黑龙江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以《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4]作为依据。纳入标准:①与以上所述诊断标准具有一致性,伴有玫瑰痤疮典型临床症状者;②近期没有接受过可能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痤疮患者;②合并免疫系统障碍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及器械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前,常规清洁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凝胶[天津市天骄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45,规格:5 g(0.75%)],取适量药物涂抹患处,2次/d;康复新液(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5020805,规格:10 mL),用药液将4~6层纱布浸透,每晚睡前覆盖于患处,5~10 min/次。将对照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ALA-PDT治疗,治疗方法:用温敏凝胶基质将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7,规格:118 mg)调配成10%的胶液,在患者均匀涂抹后,避光封包60 min,随后冲洗干净。患者在治疗前带上护目镜,光板和面部距离10~12 cm,使用痤疮治疗仪(武汉金莱特光电子有限公司,型号:JLT-MD500A)进行治疗,红光波长为635 nm、剂量设定为126 J/cm2、输出强度为100 mV/cm2;蓝光波长为470 nm、输出强度为45 mW/cm2、剂量设定为50 J/cm2,红蓝光交替照射,30 min/次。治疗完毕后冷敷照射处10 min,1次/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并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1个月,以《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4]为依据,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全部消失且疗效指数超过95%可判断为痊愈;皮损大部分消退,皮肤油腻感缓解且疗效指数超过70%可判断为显效;皮损部分消退,但伴有少量新发皮损,疗效指数超过30%可判断为有效;皮损无消退,症状甚至加重,疗效指数不超过30%可判断为无效。疗效指数计算公式=(治疗前皮损积分-治疗后皮损积分)/治疗后皮损积分×100%;总有效率=1 - 无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脓疱、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度评分[5]。于治疗前、随访1个月,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评估,各项总分均为3分,分值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③比较两组患者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于治疗前、随访1个月,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广东龙晟医疗器械有限功能,型号:LS010801)测定红斑分值,采用无创皮肤检测仪(广州迪姿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F01503B)测定红斑指数,两项均为分值越低,则表示皮损恢复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期间统计红肿、疼痛、水疱、色素沉着发生情况,并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脓疱、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度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评分(脓疱、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脓疱、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度评分比较(分,±s )

表2 两组患者脓疱、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度评分比较(分,±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脓疱 丘疹 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治疗前 随访1个月 治疗前 随访1个月 治疗前 随访1个月观察组 21 2.48±0.29 0.88±0.13* 2.54±0.36 0.85±0.13* 2.07±0.49 0.73±0.12*对照组 21 2.43±0.33 1.16±0.15* 2.58±0.32 1.21±0.11* 2.05±0.43 1.12±0.14*t值 0.522 6.464 0.381 9.688 0.141 9.69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VlSl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比较(分,±s )

表3 两组患者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比较(分,±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VISIA红斑分值 红斑指数治疗前 随访1个月 治疗前 随访1个月观察组 21 62.70±7.53 42.34±3.79* 17.37±3.15 10.08±3.29*对照组 21 62.75±7.48 51.42±4.35* 17.86±3.64 12.34±3.38*t值 0.022 7.212 0.466 2.196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玫瑰痤疮在我国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能是以遗传为基础背景、以免疫系统功能及血管异常为主导。目前,对于玫瑰痤疮患者,治疗方法多采用外用药物与口服杀菌药物联合,甲硝唑凝胶是治疗玫瑰痤疮的一线用药,外用与患处皮肤后,能缓慢释放新生态氧,但长期使用安全性欠佳;康复新液具有抗炎特性,药物渗透力较强,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能够促进表皮愈合、修复受损屏障,但受患者个体差异影响,部分患者应用该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6]。

ALA-PDT介导的外源性光敏剂ALA进入人体后,经毛囊皮脂腺被机体吸收,可特异损伤毛囊皮脂腺,直接杀死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导致皮脂分泌减少,同时在血红素作用下生成光敏剂原卟啉Ⅸ(PpIX)[7]。通过蓝光照射,代谢产物被激发,进而产生单重态氧,促进微生物高度氧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脓疱、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玫瑰痤疮患者应用ALA-PD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提高疗效。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纳入选例数较少。VISIA系统是皮肤病理性定量分析系统,具有无创的特点。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是评估玫瑰痤疮患者面部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当皮肤出现病变后,病变部位颜色会随病情严重程度变化,二者水平升高代表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严重,在皮肤修复过程中,极易留下痘印、瘢痕[9]。ALA-PDT原理是在红蓝光交替照射作用下,生物组织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光敏性物质产生改变,诱导人体细胞的pH值变化,抑制丙酸杆菌的增殖。红光能够对较深的皮肤组织产生照射作用,杀伤皮肤深部的丙酸杆菌,降低环氧合酶的浓度,减少前列腺E2释放,缓解机体炎症反应[10]。此外,经过相应波长照射后,皮脂腺分泌减少、水平降低,毛细血管红斑反应减弱。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玫瑰痤疮患者应用ALA-PD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降低VISIA红斑分值、红斑指数,避免瘢痕产生。

综上所述,ALA-PDT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玫瑰痤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皮肤脓疱、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及红斑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修复面部皮肤屏障,减少瘢痕,提高临床疗效。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临床中可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

猜你喜欢

脓疱红斑痤疮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大红斑的特写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脓疱症早辨别
动物身上长了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