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伏与碘化钾治疗牙周炎的效果观察

2022-11-21蒲昀李令超杨宏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碘化钾牙周袋双氧水

蒲昀 李令超 杨宏宇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一类累及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口腔病理情况,是以厌氧菌为主引起的混合感染,发病率较高,难自愈易反复,可控而不可逆,如任其发展将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在未来数年将逐渐造成牙齿的大量缺失,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因修复失牙而带来的昂贵经济负担,严重的牙周疾病也同时影响着患者的全身健康,甚至造成败血症、风湿热、消化系统紊乱、肾炎、骨髓炎、脑炎及心内膜炎等诸多疾病的发生[1,2]。据报道,从牙周炎患者的每个牙周袋内可分离出30 种微生物,不同类型的牙周炎其菌斑的组成也不同,难以确定致病菌,对大多数牙周炎患者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多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在口腔中的常规操作,如洁治、牙周刮治、根面平整等治疗时可能会引起一过性菌血症,因此对于牙周病的治疗除全面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外,治疗后牙周袋内冲洗对于及时清除袋内残留牙石及菌斑等残留致病物质也尤为重要[3-6],既往常单纯使用过氧化氢作为牙周炎基础治疗后冲洗液,但近来已有很多学者临床使用碘化钾混合双氧水进行慢性牙周炎超声龈上及龈下刮治术后牙周袋内冲洗,并获得良好效果,但考虑到碘化钾局部袋内放药再双氧水冲洗操作较为繁琐,另还有学者将碘化钾加入盛有双氧水的注射器内局部冲洗,但由于催化反应导致注射器内压力骤增不能很好的控制冲洗的精准度及易造成喷溅入患者眼睛等风险,另一方面有学者使用碘伏混合双氧水行根管内冲洗控制根管内感染,还有文献报道碘伏混合双氧水龈下冲洗获得良好疗效[7,8]。现考虑使用碘伏混合双氧水作为碘氧合剂疗法治疗牙周炎,与现常用的碘化钾双氧水碘氧疗法作比较,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1~12 月收治的41 例牙周炎患者,疾病类型:牙周炎(Ⅱ期A 级)[9];口内情况:牙结石Ⅰ度,牙周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3~5 mm,均有不同程度咬合不适,口腔内至少存在≥1 个牙松动Ⅰ~Ⅱ度[10];未伴发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无抽烟史,无牙周病家族遗传史,无咬合创伤。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7 例)和对照组(14 例)。试验组患者男17例(62.96%),女10例(37.04%);年龄24~68 岁,平均年龄(45.00±9.69)岁;平均口内余牙数(28.26±2.30)颗。对照组男4 例(28.57%),女10 例(71.43%);年龄27~67 岁,平均年龄(46.36±11.20)岁;平均口内余牙数(27.50±4.60)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碘化钾+双氧水进行治疗,患者于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术后,使用5 ml 冲洗用注射器抽取浓度为3%的双氧水3 ml,再加入碘化钾晶体粉末3~4 g,对牙龈乳头间隙内、炎性游离龈、牙周袋内立即冲洗,保证均匀分布,每7 天冲洗1 次,4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周。

1.2.2 试验组 患者采用碘伏+双氧水进行治疗,使用5 ml 带冲洗针头的注射器抽取0.5%的碘伏2 ml 和3%的双氧水3 ml 混合液于牙龈乳头间隙内、炎性游离龈、牙周袋内冲洗,保证均匀分布,每7 天冲洗1 次,4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出血、咬合不适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效果判定标准参考文献[9]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咬合不适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出血牙位数、咬合不适牙位数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出血牙位数、咬合不适牙位数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均少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咬合不适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比较(,颗)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咬合不适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比较(,颗)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牙菌斑生物膜作为始动因子导致牙周支持组织持续性破坏的慢性炎症,随着牙周炎进展牙周袋逐渐变深,龈下菌斑生物膜变为以革兰阴性厌氧菌为主的大量不同生物性状的微生物集聚,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可引起严重的局部炎症与免疫反应[10]。牙周炎发病期间牙周组织可产生红肿疼痛、伴发牙龈出血、化脓、咬物疼痛等不适感,同时因咬合不适对日常饮食也会造成影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在常规基础治疗后辅以碘化钾混合双氧水的疗法控制龈下菌斑,现简称碘氧冲洗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既往牙周袋内置入碘化钾晶体后再辅以双氧水袋内冲洗,其杀菌作用已有学者证实高达99.99%,但因临床上碘化钾不易储存,遇光遇湿都可变性,且操作繁琐,后有学者提出使用注射器现配置后注入牙周袋内使用较为简便,但存在注射器内压力过大,喷出碘氧混合液速度难以掌控,一方面存在喷入患者眼睛、喷溅患者面部及衣物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的按预想一一注入每个牙周袋内,故而在临床上不能保证每颗患牙牙周袋都能达到有效的冲洗。考虑到有学者在临床上将碘伏与双氧水混合冲洗有效控制感染的研究[11],因此,本科尝试将碘氧疗法中碘化钾换成临床常用消毒剂碘伏用于牙周炎辅助治疗,选其治疗依据分析如下。①碘伏属于临床常见消毒剂,是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和助溶剂的不定型络合碘,在水中可逐步解聚溶解为游离碘,使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使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而使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失活,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碘伏对各类细菌、真菌、病毒以及螺旋体等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产生的广谱杀菌作用,对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效,由表面活性剂提供的对细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菌质结合,其中80%~90%的结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相关文献表明碘伏在控制感染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专科领域使用碘伏消毒创面、控制感染均获得良好疗效[12-14];另有研究表明,碘伏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能长时间持续杀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杀菌剂[15,16]。②双氧水是一种渗透性和氧化作用较强、易分解、无残留的高效消毒剂,临床上多用于创面的清洁和局部抗菌,当遇到有机物,如血液及脓液等分泌物时可释放出大量的新生氧,对厌氧菌具有杀灭及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菌和除臭的功效,另外其释放的新生氧可以产生大量泡沫,在用于牙周袋内冲洗时可使得牙周袋内创面的脓液、坏死组织以及牙结石碎屑有效排出,因此其具有良好的清洁牙周袋内残留牙石碎屑及消毒牙周袋内创面的作用,二者联合具有碘伏的广谱杀菌作用及过氧化氢杀灭厌氧菌的协同作用,高效、快速和协同杀菌,无毒、无刺激、不致敏、不染色、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兼有清洁作用等特点,而且该药配制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17]。

本次研究将碘伏与碘化钾分别应用于牙周炎的治疗中,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出血牙位数、咬合不适牙位数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出血牙位数、咬合不适牙位数及牙松动>Ⅰ度牙位数均少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碘伏与碘化钾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碘伏更容易获取,安全性更好,能够更好的推广。本次研究只进行了4 周的治疗,对患者远期疗效及牙周袋深度>5 mm 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碘化钾牙周袋双氧水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用双氧水除淡盐水中的游离氯
食用盐中碘化钾稳定性实验研究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食盐里到底该加碘酸钾还是碘化钾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
碘化钾滴眼液含量的紫外光度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