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视角下对《孙子兵法》作战三篇思想内容的新解读再建构

2022-11-21黄文伟

孙子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己方孙子兵法兵力

黄文伟 王 亮

《形篇》《势篇》《虚实篇》是《孙子兵法》中集中论述战场交战攻防制胜的经典篇章,千百年来注解甚多。当代很多学者也对其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很多极具思想启发意义和军事指导意义的成果。但是,学术繁荣往往并不意味着认识的统一,例如“形”与“势”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各篇的逻辑结构又是什么,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者们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学术交流上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本文尝试从一种整体的视角——结构视角,来对这三篇的思想内容、逻辑结构再进行一个新的解读。

结构视角,就是从整体结构、相互联系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宋人张预曾指出:“《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敌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敌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1〕再如当代吴如嵩将军认为,这三篇是讲策略学,其中《形篇》主旨是“攻守之道”,《势篇》是巧妙运用“势”的力量,《虚实篇》主要讲用兵中的“虚实”之势及应对之策。〔2〕渤海大学的付朝教授提出了整体结构道法术分呈、篇章安排两元对举等观点,其中《形篇》属于道的层级,主题是战略部署,《势篇》《虚实篇》是法的层级,主题分别是军事势能和目标选择。〔3〕上述三种观点都是结构视角下的观点,也可明显看出对这三篇思想主旨在认识上的不统一。无疑,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所在,本文也是在充分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理论创新以批判继承为前提”和“战场作战以基本规律为根本”这两条论述前提,着眼于古为今用,从结构角度对《形篇》《势篇》《虚实篇》三篇的思想内容进行现代军事意义的解读。

一、《形篇》的逻辑结构

《形篇》的主题是总结战争经验,明确继承内容,揭示作战规律。该篇首先对“昔之善战者”是如何做到“善战”的,分别从作战实施角度和作战全程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了需要继承的内容——“胜可知”(战前要做到先胜),需要批判的内容——“胜不可为”(战时要等待敌可为我胜的时机),最后总结了以往战争的经验,揭示了作战力量对于胜败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客观规律,并引出了下一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战场上如何做到“胜可为”。按照这一逻辑结构,本篇分为三个段落,分别对每一段落内的逻辑结构及思想内容进行分析。〔4〕

(一)从“昔之善战者”到“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主要从作战实施角度(胜败、攻守)分析了“昔之善战者”是怎么做到“善战”的

孙子首先从胜败角度展开对“昔之善战者”善战原因的分析。孙子开篇便提出一个观点,“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说,过去善于打仗的人,先要在战场上做到不被敌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因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即过去在战场上己方所能做到的只是不可胜,可胜的因素在敌方。“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也就是说,所以过去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做到不可胜,而做不到使敌方必然能为我所胜。也正因为如此,孙子提到自古才有“胜可知而不可为”的说法,我方胜利的条件可以提前预知,但这种条件却掌握在敌方手中,所以“不可为”。

紧接其上,孙子又从攻守角度分析了导致“胜不可为”的原因。“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就是说,不可胜是因为采取了防守,可胜是因为采取了进攻。“守则有余,攻则不足”〔5〕,即防守时各方面条件通常都有余,进攻则总是不足。这一观点可用汉初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经法·君正》中“以有余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的论述予以佐证,另外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提出了“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的著名论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防守方通常占据有利的地形条件,且能够进行充分的作战准备,以逸待劳。

本段最后,孙子指出了古代善战者“善战”的特点。“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就是说,善于守的人,敌方都无法发现,而善于攻的人,则能抓住战机以凌厉的行动打败敌方,所以能“自保而全胜”。从逻辑而言,“自保而全胜”是本段一开始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结果。假如敌方一直没有暴露出可为我用的可胜之机,最后双方退兵,当然也就只能“自保”(保全自己)了。只有通过耐心等待,等到了“敌之可胜”的有利战机,我方才能够“全胜”(完全胜利)。可见,孙子之前古代的这种作战方式虽然稳妥,但作战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这就如同现代战场上非得掌握确切的信息情报才会有所行动一样。事实上战争的迷雾永远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掌握了确切的信息,往往也就意味着已经失去了最有利的战机。从其后《势篇》《虚实篇》的论述中可知,孙子对这种消极等待的作战是持批判态度的。本段至此,孙子从作战实施角度,完成了对“昔之善战者”之所以“善战”,由胜败到攻守进行倒推的原因分析。

(二)从“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到“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主要从作战全程角度(准备与实施)分析了“古之善战者”是怎么做到“善战”的

通过上述分析,孙子首先鲜明地提出了“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的观点。孙子采用类比论证方法,以“举秋毫”“见日月”“闻雷霆”等日常经验为例,阐明为什么“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战胜而天下曰善”都不是所谓善于打仗的人;进而鲜明地提出“胜于易胜”的观点,指出古代所谓善于打仗的人,就是能够战胜那些易于战胜的敌人,并指出“善战者”在外界名利方面的两个特点:“无智名”“无勇功”,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猛的功劳。

然后,孙子重点阐述了“昔之善战者”是怎么做到“胜于易胜”的。答案就是“战胜不忒”,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作战准备角度来讲是“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就是说战前所计划采取的措置必然胜利,因为敌方的各种行动已在战前被我充分预料到,这也便是“胜可知”;另一方面从作战实施角度来讲是“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这一点也就是第一段所论述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两方面相结合,这便是以往战争“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根本原因。这里,孙子通过分析得到了以往战争的一条重要经验,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是需要继承下去的内容。

(三)从“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到“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孙子主要总结了以往战争胜败的经验,并引出了下篇主题

首先,孙子指出善于用兵的人“修道而保法”,才能成为战场胜败的主宰。结合《计篇》所述,这里的“道”主要指的是“令民与上同意也”,但《计篇》之“道”主要是指君王之道,而这里的“道”是指将帅之道,即身处战场的将帅要与兵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法”则是指通过第二段分析所得到的一条重要经验:先“见胜”而后“战胜”。古往今来很多注家均将这里“法”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如理解为“曲制、官道、主用”等孙子在《计篇》中提到的内容。但是,《形篇》的着眼点是作战力量在战时的使用,而不是平时的建设。从结构上来分析,这里的“法”应该承接上文所提到的作战要先“见胜”后“战胜”,同时也应与下文中“兵法”的内容相衔接。“见胜”是战前要预见能够取胜的条件,“战胜”则是战时当具备这种条件时要赢得胜利。战时“战胜”的敌人是早已在战前“见胜”中失败的敌人,只有先“见胜”才能“战胜”。这一法则即作战的指导原则是需要继承下去的,不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所以要“保法”。

然后,孙子引用古代兵法,给出了“见胜”的方法。“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常见的释义是将地、度、量、数、称、胜译为国土面积、土地幅员、物产资源、兵力数量、力量对比、胜败结果。但是从《形篇》是立足于作战过程这一角度来看,孙子在这里给出的主要是在作战层面评估胜败的方法,而不是更高的战争层面的内容。战争胜败的评估方法孙子已在《计篇》的“五事七计”中说明〔6〕,这里重点对比的是在某一场具体的交战中敌我的实际力量,给出的是一种在战前评估胜败的方法,即“地生度”是结合特定的战场环境列出需要评估的方面(如步兵、车兵、士气精神、将领素质等),“度生量”是对敌我双方这些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如步兵多少、车兵多少、士气如何等),“量生数”是对各方面的数量统一标准化为某个数值(因为评估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量的换算),“数生称”是对双方的综合数值进行比较,“称生胜”是最后得到胜败的结论。此外,孙子还强调了胜败的对比一定是要“以镒称铢”的。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要保证确实形成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尽量减少评估过程中的误差〔7〕。

最后,孙子运用类比方法揭示了作战规律,点明了本篇主旨,并引出了下篇。“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就是说胜利者的用兵就像决开“千仞之溪”的积水一样。这里“千仞之溪”的积水主要是指在战前作战准备阶段,对敌已形成绝对优势的力量,这是一个蓄势待发的过程。“决”则是指战时作战实施阶段“战胜”的行动。作战力量的强弱是战场胜败的基础,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作战规律。但这还不是战场胜败的关键,“基础”只是提供了胜败的可能,“关键”才能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在原文中,“决”便是这个关键。在孙子之前的时代,这个“决”主要取决于“以待敌之可胜”的战机,就是需要等待。如果孙子的论述仅限于此,那孙子最多也只是对以往战争的经验进行了一个梳理总结,但《孙子兵法》之所以被誉为武经冠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孙子要把这个“决”的时机牢牢掌握在己方手中。敌方即使现在还没有出现“可胜”之机,己方也要致敌形成这种“可胜”之机,这也便引出了《势篇》所要论述的内容——如何使作战由原来的“胜可知而不可为”转变为“胜既可知又可为”。

二、《势篇》的逻辑结构

承接《形篇》的论述,《势篇》的着眼点便是如何在战场上实现“胜可为”,主题是创新作战理论,掌握战场主动权,揭示作战规律。该篇先是提出了作战中“任势”的四个基本要素〔8〕,然后对势做了形象化的说明并提出了战场上“任势”的一般方法,最后明确了“任势”的基本要求,揭示了作战力量的行动对于胜败的关键性作用这一客观规律,并引出下篇主题。按照这一逻辑结构,本篇分为三个段落。

(一)从“凡治众如治寡”到“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提出了“任势”的四个基本要素,并重点阐释了奇正

分数和形名分别是作战的编组与指挥活动,是“任势”的基础。传统释义将分数与形名分别解释为组织编制和指挥工具,而从《势篇》的论述是立足于战场作战的语境中来看,这并不完全贴合孙子的原意。组织编制和指挥工具在平时都是要有的,是军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具有杀伤力功能的组织的基础,不可能平时是一盘散沙,到了战时才予以明确。实际上,古往今来每次作战,指挥员都要根据情况灵活区分兵力、明确数量,这便是“分数“;而“分数”明确后,相应兵力也便具有了“形”与“名”,所谓“有形之徒,莫不可名”(《孙膑兵法·奇正》)。如果以现在的军语来解释,那么分数便是作战中的编组。编组建立在平时组织编制的基础上,是战时针对具体任务对部队所做的兵力区分。编组明确后,指挥员的指挥也就有了对象,所以才能“治众如治寡”。形名是作战中具体的指挥。编组后每组兵力都有相应的名称、代号,有了这些名称、代号,才能对特定兵力实施下令等具体的指挥活动,也才能“斗众如斗寡”。

奇正和虚实分别是作战的方法与指向,是“任势”的关键。孙子在《势篇》原文中只强调了奇正,原因是分数和形名是“任势”的基础,是在与敌展开正式交战之前必须确定下来的;而奇正与虚实则是关键,是需要在战场上着眼于敌情变化,不断需要调整变化的。所以在《势篇》中孙子主要论述了奇正,而将虚实单列一篇进行重点阐述。“奇正”是作战方法,“正”通常解为“常规战法”,“奇”通常解为“非常规战法”。这种解释并不切合战场实际,也不利于指挥员实际运用。比如“常规”怎么界定?己方认为的“非常规”却被敌方以为是“常规”,那还是“奇”吗?实际上,“奇正”的立足点是在己方,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己方对所用战法的判断,即己方预计敌方能料到的便是“正”,己方预计敌方料不到的便是“奇”,由此才能着眼于战场具体情况而“循环无端”。孙子在本段论述最后引入了“势”这一概念。“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就是说,作战中的势不外乎是由奇正形成的,奇正无穷暗含的意思也就是势也无穷。那什么是势呢?这便引出了第二段的内容。

(二)从“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到“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孙子对势进行了形象化说明,并提出了“任势”的一般方法

孙子首先以两个类比来说明势与节的关系,旨在说明势的强大威力。湍急的流水能把石头冲起来,是势;迅疾的飞鸟能够毁折,是节。势是险峻的,节是短促的。势就像满弓,节就如弩机。由此可见,势在爆发时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冲击力量,能够“漂石”,而在未发时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就如“弩”。节便是势在由未发变爆发时控制其爆发的关键环节,以现在的军语而言,节便是对于作战关键时节的作战控制。无论是未发还是爆发,势的威力是很大的。打比方很好理解,但问题是战场上怎么形成这种险峻的势呢?

紧接上文,孙子便结合战场上的一般情况,提出了战场上“任势”的方法。孙子先是描述了战场上的一般情况,并提出了如何不败的总原则。“纷纷纭纭”是形容战场上敌我交织的混乱情况,“浑浑沌沌”是形容战场信息不明的模糊情况。交战虽然混乱但己方部队不能乱;战场情况虽然不明,但只要己方能做到“形圆”就不会败。这里的“形圆”强调的是己方兵力内在结构上的无懈可击,例如采取某种攻防统一的阵型。结合《形篇》的论述,古代作战在敌我交战前己方要先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在这里将其进一步凝练为要保持“形圆”,这样就不仅在战前立于不败之地,在交战过程中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形圆”也便是战场作战的一条总原则,是“任势”的前提。以往的战争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而孙子这里的作战理念则是先“形圆”、再“任势”。在这种纷纭、浑沌的战场情况下,要“任势”,就必须采取“动敌”的方法。

接着孙子便论述了“动敌”的原理。“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即己方整体的治当中可故意产生局部的乱,整体的勇当中可故意产生局部的怯,整体的强当中可故意产生局部的弱。“治乱,数也”,治乱通过数来明确。多少兵力严整待机,多少兵力示敌以乱,须明确数量。“勇怯,势也”,勇怯可由势来展现。严整兵力的勇敢,混乱兵力的怯懦,可通过兵力的行动来体现。“强弱,形也”,强弱要以形为根本。勇敢兵力的强悍,怯懦兵力的虚弱,要以保持“形圆”,即保持内在结构稳定为根本。

最后孙子给出了“动敌”的方法。善于“动敌”的指挥员,在“形圆”的前提下,通过“形之”即灵活调整兵力结构,例如以一部兵力示弱佯北,另一部兵力埋伏于预设战场,敌人就必然会跟从;给敌以小利,敌便必然会夺取。以小利调动敌人,而以大部兵力待机破敌。传统释义将这里的“形之”解为呈现、暴露。这一解释较为宽泛,要暴露给敌的兵力通常只是部分兵力,那么这个“部分”究竟是哪一部分,有多少?这便涉及到一个结构、数量的问题。另外,本段一开始孙子便提出了“形圆”的总原则,所以这里的“形之”应解为在保持整体“形圆”的前提下,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兵力结构。内在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外在形态的变化,由此敌方在侦察到后,才会“从之”上当受骗。

孙子的以上论述,用现在的军语来说,其目的就是掌握战场主动权。要在混沌不清的战场情况中,主动地再给敌方制造一些“战争迷雾”,使敌方行动按照我方构想的实施,而不是像古代作战那样只将己方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甘等战机出现,那种作战方式无异于守株待兔。这里孙子给出“动敌”的方法与《计篇》中的“诡道十二法”主要区别在于,本篇的方法着眼于战场作战常用的方法,而“诡道十二法”则着眼于整个战争的层面。

(三)从“故善战者,求之于势”到“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提出了“任势”的基本要求,并引出下篇主题

首先,孙子指出要根据敌军具体情况“任势”。“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传统释义多将这里的“择人”解为“量才选将”,但通观《孙子兵法》全文,“人”在很多语境下均指敌军,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故形人而我无形”“致人而不致于人”“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等等。从本篇上下文角度来看,这里的“人”也是敌军之意〔9〕。以往作战“以待敌之可胜”便是“责于人”,期望敌军自发产生能被我胜的条件。而在孙子提出“任势”这一概念后,便可以“不责于人”,可根据敌军的情况(“择人”)通过“任势”取得胜利。自然,如何根据敌军情况“择人而任势”也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由此也便引出了下文。

然后,孙子类比描述了“任势者”指挥作战的前提。“任势者”虽然“不责于人”,不期望敌军会主动为我产生有利于我战胜的条件,但一切行动的前提必然是要清楚了解敌军的情况。“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木石的本性是在安稳时静止、陡险时运动、方形时不动、圆形时滚动。而敌军的“本性”是什么呢?战场上又如何根据敌军的具体情况去“任势”呢?在这里孙子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些问题将在《虚实篇》进行重点阐述。

最后,孙子运用类比方法揭示了作战规律,点明本篇主旨并引出下文。“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圆石从千仞之山滚下,结果必然是粉碎;敌人在我的势里,结果也必然是失败。由作战力量行动所形成的势,是战场制胜的关键,这也是一条亘古不变的作战规律。孙子在本篇创新提出了势的概念,但势所蕴含的规律却是自古以来存在着的。“昔之善战者”也是因势才能制胜,但以往善战者的“节”却掌握在敌军手中,战场上只能被动等待敌军出现可被我胜的战机。而孙子是要将这个“节”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便是“任势”。那么假设敌人现在是“方石”,问题在于如何使敌像“圆石”一样呢?本篇第一段提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便是使敌由“方石”变“圆石”的方法。但是使用奇正方法的着眼点在哪呢?战场上又怎么根据敌方具体情况“任势”呢?这便引出了下篇的内容——虚实。

三、《虚实篇》的逻辑结构

《虚实篇》前半部分是对战场上如何使敌由“方”变“圆”问题的回答,后半部分是对《形篇》《势篇》《虚实篇》三篇的总结与升华。战场交战是一个敌我双方互动的过程,分数和形名主要是我方的编组与指挥行动,奇正则要着眼敌情灵活变化,这一着眼点便是敌方的虚实,也便是敌方的本性(与前文“木石之性”相对)。《虚实篇》的主题是提出创新观点,总结升华认识。篇中孙子先是分别从走和打两个方面,着眼敌方虚实情况,提出走要“致人而不致于人”、打要“敌不知其所攻守”的观点,然后分析了善攻善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关于作战“胜可为”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孙子归纳了用兵作战的一般方法,即先要“胜可知”然后再“胜可为”,最后,孙子将其对作战的认识升华到了哲学高度。

(一)从“攻而必取者”到“故能为敌之司命”,孙子分别从走和打两个方面,着眼于敌方虚实情况,提出走要‘致人而不致于人’、打要‘敌不知其所攻守’的观点

走和打是作战的两种基本活动。〔10〕战场上敌军不会自觉按照我方设想实施行动,不会自觉地由“方”变“圆”。要形成势的威慑力和冲击力,首先就必须着眼于敌方虚实情况,充分发挥我方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调动敌人,灵活地打击敌人。由此,孙子在本篇首先从走和打两个方面提出了其基本观点。

对于走,孙子提出要“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先是总结了以往的战争经验,“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佚劳便是一种典型的虚实情况。然后提出了“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观点,善于打仗的人,要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接下来分别从“致人”和“不致于人”两个方面展开对原因的分析,“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致人”是因为能够使敌以利害,所以能让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不致于人”是因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所以己方才能够“行千里而不劳”。

对于打,孙子提出要“敌不知其所攻守”。孙子在文中先是从攻与守、进与退、欲战与不欲战三种正反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战场上如何能掌握主动权。然后提出其对于打的基本观点“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这便相对于以往战争“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更进一步强化了战场作战的主动性,是孙子的一大理论创新。最后,孙子对这一认识进行了升华。无论是攻守还是进退,这些都是有形的。只有根据战场情况、敌情灵活快速变化,达到无形、无声的境地,那我方才不仅仅是战场胜败的主宰,即“胜败之政”(《形篇》),也便成为了敌军命运的主宰(“敌之司命”)〔11〕。

(二)从“故形人而我无形”到“可使无斗”,孙子分析了善攻善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胜可为也”的核心观点

相较于以往战争“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可为也”这一观点是孙子对战场作战最为深刻的见解。孙子得出这一结论主要采用了演绎的方法。孙子先从一般性的角度,分析了善攻善守的根本原因。“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传统释义是使敌方暴露形迹而我方不暴露,这样便可做到我兵力集中而敌分散。从上下文语境来看,“暴露形迹”这种对“形”的解释,一方面与前面“敌之司命”不匹配〔12〕,另一方面与后面“深间不能窥”相矛盾〔13〕。这里的“形”更多表示一种作战力量的结构,“形人”即我方能控制敌方的结构,如前述“动敌”之法,这样才能成为“敌之司命”;“无形”则是指我能因敌而变化,灵活快速调整我方结构,敌变我变,快到极致也便无形了,自然“深间”也难以窥探。只有在战场上做到我方能控制支配敌方的结构,才能“我专而敌分”,进而以我众击敌寡,取得胜利。这也便是善攻善守的根本原因。

在上述一般性论断的基础,孙子依次加上了战地、战日的具体条件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胜可为也”的核心观点。当我方进攻时,敌方由于不知我所要战之地,所以防备就多,前后左右不能兼顾,这样便可造成我以众击寡的战场态势。加上战日的条件也同样如此。基于上述论述,孙子联系实际,得出了“胜可为也”的结论。孙子认为己方若能做到知战地、知战日,便可奔袭千里与敌会战,即使越人兵众多,也无济于事。“胜可为也”这一结论既是孙子关于作战的一般性结论,也可看成是针对吴越战争所做的战略预判,是孙子最为核心的观点。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也应该是当时孙子最能打动吴王阖闾的一个理由。

(三)从“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到“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孙子归纳了用兵作战的一般方法,即先要“胜可知”再“胜可为”

用兵作战的前提还是“胜可知”。除了在《形篇》中提到的要“修道而保法”这一传统做法,还要知敌虚实。本段一开始孙子便给出了知敌虚实的方法,即“策之”(己方筹策分析)、“作之”(己方兵力调动)、“形之”(己方示形动敌)、“角之”(己方战斗侦察),以知敌“得失之计”(敌方作战企图)、“动静之理”(敌方行动方案)、“死生之地”(敌方利弊条件)、“有余不足之处”(敌方部署虚实)。策、作、形、角,是从作战准备到作战实施阶段;从概略到详细、从分析到验证的一套完整的知敌虚实的方法。作战准备阶段,己方通过筹策分析、兵力调动可对敌方作战企图、行动方案有个初步的判断。作战实施阶段,己方通过示形动敌之法、调动支配敌军,可知敌方作战的利弊条件。当敌方已在我的控制支配下由“方石”变为“圆石”时,最后通过战斗侦察进行验证,以保证我方对敌判断的正确。“策之”主要指的便是《形篇》中提到的度、量、数、称、胜。相较于传统的分析方法,这里孙子又创新地提出“作之”“形之”“角之”三种注重实践的探敌虚实的方法。这样既能评估“策之”的有效性,也能更为全面地掌握敌情虚实。

用兵作战的关键要做到“胜可为”。“胜可为”的方法,便是灵活运用“任势”之法——“形兵”。如前文对“形人而我无形”的分析,这里“形兵”的含义,也并非仅仅是伪装、佯动这些表面的兵力行动,而是指的运用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任势”的基本要素调整兵力结构,实施作战行动。即着眼于敌情虚实,确定兵力分数,运用奇正之法,下达形名指令,实施兵力行动。这四个“任势”要素便形成了一个现代所谓的“OODA 循环”,只不过更为具体。战场上敌情变化迅速,我因敌而变化也迅速,唯有如此快到极致才能达到“无形”的境界。“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就是说,人们都知道最后我取胜时的形态,却不知道我是怎么形成这种形态的,也就是在作战过程中我是怎么因敌而无形的。这里“制胜之形”实质上就是“任势”,即指挥员灵活运用分数、形名、奇正、虚实指挥作战的过程。

(四)从“夫兵形象水”到“月有死生”,孙子总结了其对用兵作战的认识,并将其升华到了哲学高度

本段是对《形篇》《势篇》《虚实篇》三篇的总结和升华,主要揭示了客观事物始终是运动变化的这一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首先,孙子以水形喻兵形,阐述了用兵要因敌制胜的基本规律。兵形与水形的共同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非静止,两者都是运动的。“避高而趋下”“避实而击虚”分别说明了水形和兵形的运动趋势,因为有这种趋势在,所以就不会停止。二是无定形,形态都是变化的。“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就是说,兵形之所以象水,是因为兵形要根据敌情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孙子得出了“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结论。在对三篇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孙子将其对用兵作战的认识升华到了哲学高度。“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孙子之所以最后将五行、四时、日月这些看似与用兵作战毫无相关性的事物罗列在一起,其本意就是要说明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这一基本道理,世界上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这便体现了孙子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结语

从作战三篇的整体逻辑结构角度来看,《形篇》言继承,《势篇》谈创新,《虚实篇》上半部分是《势篇》的下文,下半部分是对三篇的总结和升华。通过三篇的论述,孙子批判继承了其之前时代“胜可知而不可为”的作战思想,创新实现了“胜可为也”的理论突破。其中,《形篇》通过分析总结以往经验,揭示了“作战力量的强弱是战场胜败的基础”的规律。《势篇》通过创新作战理论,揭示了“作战力量行动所形成的势是战场制胜的关键”的规律。《虚实篇》通过对三篇内容进行总结,孙子将其对用兵作战的认识升华到了哲学高度: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基于全文对作战三篇思想内容的详细分析与重新建构,可对“形”与“势”的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提出以下观点:孙子所谓的“形”是作战力量本体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的辩证统一,具有外显性(能够看到外在形态)、可变性(通过调整结构改变形态)、强弱性(是一种客观实在的力量,有强弱之分);孙子所谓的“势”是作战力量功用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发展趋向,具有内隐性(依附于作战力量、内隐于其作战行动)、主导性(决定作战力量战场胜败的趋势)、优劣性(是敌我之间与战场环境的综合态势,有优劣之分);“形”与“势”是作战力量的“体”与“用”的关系,强胜弱败、优胜劣汰,“形”是战场胜败的物质基础,“势”是战场胜败的主导关键。

【注 释】

〔1〕黄朴民,赵海军:《孙子兵法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01 页。

〔2〕吴如嵩,苏桂亮:《孙子兵学大辞典》,沈阳白山出版社2015年版,第19-20 页。

〔3〕付朝:《孙子兵法主题研究述论》,载《滨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1 期。

〔4〕本文所依据原文总体上采用《十一家注孙子》本的内容,参见吴如嵩、苏桂亮:《孙子兵学大辞典》,沈阳白山出版社2015年版,第44-45 页。

〔5〕《十一家注孙子》本中,该句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本文采用时间更早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中原文,即“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6〕由国土幅员等决定的国家兵力数量规模,在两国开战前必然是已经大致明确了的。而在具体的某一场交战中,当面之敌与我的力量对比,却是需要详细评估的内容。这一点即使到了现在也一样,作战评估是古往今来作战中的一个共性活动。

〔7〕评估过程中误差不可避免。例如在“量生数”这一环节,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要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数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主要困难有两个方面:一是士气精神等很难量化;二是不同质的事物的量之间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换算标准。

〔8〕“任势”取自“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实质是指挥员着眼于胜势指挥作战的过程。其基本要素是: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关于“为什么是‘任势’”的问题,本节第三部分会给出详细解释。

〔9〕对于“人”是指敌军的这一观点,国内有学者亦持此见,参见汪柳:《〈孙子·势篇〉三议》,载《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 期。

〔10〕毛泽东同志曾在上世纪60年代谈将来如何打仗时说:“打仗没有什么巧妙,简单说就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11〕战场胜败的主宰和敌军命运的主宰,这两种主宰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在交战之后我能决定胜败,因为这种胜败是建立在我方终于等到敌方产生了有利于我胜的时机。而后者则是不管是战中还是战前,不论是敌我胜败,还是敌方一切进退攻防行动,都由我掌握控制。

〔12〕不匹配:仅仅是敌方暴露我方不暴露、敌明我暗,不足以能使我成为“敌之司命”。因为在战场上敌我不可能始终处于这种状态,我方也很难因此就做到“我专而敌分”。

〔13〕相矛盾:“深间”必然是敌方派入我方内部的间谍,若“形”仅仅是指暴露行迹的话,那在我内部的“深间”又怎能不知道当前我方的位置、形迹?又怎能不把这种攸关胜败生死的情报想方设法通知敌方?既然是“深间”,那我方兵力部署这些表面上的信息是很容易掌握的,这便与“不能窥”产生了矛盾。

猜你喜欢

己方孙子兵法兵力
美军兵力设计及作战概念跟踪
红黄蓝大作战
情绪式表达让爱很受伤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授受表现的研究
试论兵力投入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
孙子兵法与商业战争
趣谈汉字的另类注解
小鸟的攻击 ——达里尔(美 国)
《孙子兵法》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