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价值维度和策略

2022-11-21乔孟涛田雪梅倪俊伟刘冠男

关键词:爱国主义革命红色

乔孟涛,田雪梅,倪俊伟,刘冠男

(1.河北农业大学 校团委,河北 保定 071001;2.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3.河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2021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坚守初心的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可以集中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具备以上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其目的在于用红色精神洗礼大学生思想,借助教育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实现爱国主义在学生内心的升华[2]。

一、红色文化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逻辑起点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挖掘红色文化在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中的价值维度,需厘清红色文化的内涵、类型,以及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有百余年,官方初次明确红色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红色旅游重点地区要加强和艺术表演院团合作,打造一批反映地方红色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通过旅游与文化融合,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增强感染力、影响力”[3]。此后,学术界逐渐兴起了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热潮,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截止2021年10月,以“红色文化”为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获得期刊来源5 419条,其中核心期刊631条。但对于红色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其一,认为红色文化特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观点将红色文化的时间边界框定于建党之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其二,认为红色文化是各个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文化思想,其起始于1840年,并延伸至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这一观点较前一种划分方式时间上有所提前,但在内涵上只囊括了精神总和而忽视了物质总和。其三,认为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文化概念的分歧主要集中于时间边界和内容构成两方面。从时间边界来看,有起始于1840年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说和囊括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说等;从内容构成来看,既有精神总和说也有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学说。综合以上,本文认为红色文化从指导思想来看,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文化;从领导者来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形成的文化;从理想目标来看,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文化;从时间边界来看,其觉醒于五四运动,开端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从内容构成看,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即包括红色艺术文化、红色器物文化、红色制度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简言之,红色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依托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红色文化的分类

红色文化的这一根本特点——红色,决定了其对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厘清红色文化的概念内涵之后,更需要明确红色文化的类型特征,以便更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中。关于红色文化的类型可划分为4类,即红色艺术文化、红色器物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4]。

首先,就红色艺术文化而言,是指以红色影片、话剧、歌曲、雕塑、文学等为载体,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浴血奋战的历程。如影视剧《觉醒年代》就生动立体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救国救民道路中的艰辛探索。除此之外还有《闪闪的红星》《长征》《刘胡兰》《开国大典》等红色影片;《十送红军》《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歌曲和南京《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井冈红旗》《九一八残历碑》等红色雕塑。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5]。因红色艺术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其更能生动刻画出革命先烈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从而在感染和凝聚新时代大学生厚植爱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就红色器物文化而言,是指以纪念馆、博物馆、革命遗址、根据地、烈士陵园等器物形态承载和记录各族人民在夺取革命胜利和国家发展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如各类纪念馆,包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各类博物馆,包括辛亥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各类革命遗址,包括抢渡大渡河遗址、四渡赤水遗址、南泥湾革命遗址、河北省保定市冉庄地道战遗址。这些红色器物文化是革命前辈坚定信念、坚守初心的历史见证;是革命先烈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是人们追忆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依托。再次,就红色制度文化而言,是指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集合。如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减租减息条例》以及士兵委员会制度、三三制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发展工业必须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等;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红色制度文化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实现不同目标而产生的,但归结起来却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就红色精神文化而言,是指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航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太行山精神、李保国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从本质上看,红色精神文化是融合了特殊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共产党人的生命和鲜血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革命性和民族性,能够指引着我们追寻红色记忆,激发爱国热情。

(三)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联系

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其次,爱国主义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助推剂;最后,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相通性。因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发挥这一功效,从而运用于实效性的提升上来。

首先,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如前所述,红色文化分为红色艺术文化、红色器物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4种类型,它们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和天然载体。其一就红色艺术文化而言,如红色影片《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亮剑》《长征》《长津湖》,红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走进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等都是在史实史料基础上的升华和创造。将红色艺术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大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感,从而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革命之艰难、中国共产党之伟大,在此基础上自觉产生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其二就红色器物文化而言,如上海中共“一大”会议旧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河北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等,这些都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凝结着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将红色器物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依托,可以使大学生视觉上产生震撼,精神上受到洗礼,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保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其三就红色制度文化而言,如中共五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三湾改编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以及建国后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是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所做的有益探索。将红色制度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法宝,大学生可以在领悟全党智慧结晶的过程中不断约束规范自身行为。其四就红色精神文化而言,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山精神等。将红色精神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强大的思想武器,使大学生在精神洗礼的过程中自觉树立崇高理想,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之中。

其次,爱国主义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助推剂。依托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方法,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论教育法、实地参观的实践教育法、校园文化熏陶的隐性教育法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教育法,红色文化作为其宝贵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更多大学生从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最终达到精神认同。其一就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而言,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有直接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指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6]。如实地参观的实践教育法,使大学生在各类活动旧址或战争遗址、各类红色文化纪念馆和博物馆中产生直接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触动,这就是对红色文化认识的雏形即感性认识。其二就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而言,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与整理得到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论教育法,教师通过科学系统地讲授红色文化相关知识,使大学生能够对夸大的影视作品做出有效鉴别,能够对亵渎历史人物的段子坚决抵制,从而达到对红色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理性认知。其三就红色文化的精神认同而言,如校园文化熏陶的隐性教育法、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教育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充红色文化的曝光率、了解度和覆盖面,从而实现对红色文化从认识量的增多到认识质的飞跃,即精神认同。

最后,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的相通性论析。这种相通性表现在基因相融、精神相通和价值相向。其一,基因相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若烟海,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并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生存智慧。因此,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同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二者孕育发展的历史根脉。其二,精神相通。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红色精神文化是核心与精髓,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都始终将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利益至于一切之上,彰显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爱国精神。由此可见,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都是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情感表达,是一脉相承、精神相通的。其三,价值相向。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或强大的精神动力,二者在厚植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助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红色文化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价值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7]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在展现不断取得新成就、获得新胜利的红色文化中增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其次,在凝结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红色文化中增进对党的敬爱之情;最后,在彰显百年来不忘初心、艰辛探索的红色文化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以展现取得新成就的红色文化增添社会主义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8]事实上,红色器物记录着红色历史,红色历史诉说着红色故事,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精神,透过红色器物文化,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建党百年来所不断取得的新成就、获得的新胜利,从而增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各类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根据地、会议会址、烈士陵园等都记录着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辛探索。如记载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红手印的资料照片,这是中国人民向富裕之路的探索,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正是中国人民敢于逐梦、勇于创新才有了贫困村向改革第一村的蜕变。再如三大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乡村风貌、人民收入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及近年来国防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神州十二号载人航天、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这些记录改革成果的珍贵图片、展现攻坚战胜利的成果成就、凸显国防科技领域重大突破的红色器物,都可以使大学生深受感染和触动,从而在内心深处激荡起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以凝结浴血奋战精神的红色文化增进党的敬爱之情

红色精神文化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蕴含了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追求,凸显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展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清正廉洁的干事风范。如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自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再未有过动摇,是真正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表率。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不惜被学校除名也要参加反日斗争。回国后他继续播撒革命火种,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纵然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和严刑拷打,也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凸显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理想。正是在李大钊同志崇高革命精神的鼓舞下,才爆发了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再如“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同志。到兰考的第二天,他便直接到乡下实地考察。每遇大雨,就一路跟着水流观察,去寻找水的“老家”;每遇盐碱,就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用舌头亲自尝碱;每遇风沙,他总是冲在治理风沙的最前线。如今兰考的“三害”土地早已变成了丰收良田。这种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值得广大青年学习。除此之外,还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等。因此,要在这些凝结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红色精神中不断增进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要在共产党人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红色精神中不断感悟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进而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之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以彰显百年来艰辛探索的红色文化增强祖国的热爱之情

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艺术文化是党百年来不忘初心、艰辛探索的最有力证明和最鲜活反映。就红色制度文化而言,见证了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历程,以历史记忆点燃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正视历史和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从而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习总书记曾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而通过红色制度文化可以有效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共产党人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明确自身责任与使命,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如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而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而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就红色艺术文化而言,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艰辛探索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以及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起着促进作用。如红色影片《建国大业》《光荣与梦想》《我和我的祖国》;红色文学《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艺术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生动刻画了革命先烈为改变祖国内忧外患的困境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因此,要充分发扬红色艺术文化的促进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革命先烈的辛勤付出和爱国精神,以此提升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红色文化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建构

红色文化是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系统梳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类型,用合适的话语形式和呈现方式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具体来说,可以在红色艺术文化的鉴赏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可以在红色器物文化的体悟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可以在红色制度文化的传承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可以在红色精神文化的洗礼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

(一)在红色艺术文化的鉴赏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

红色艺术文化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特殊文艺作品,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顽强拼搏的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折射出人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守,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表现为红色文学、红色歌曲、红色雕塑、红色话剧、红色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红色艺术文化将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认同、红色基因的传承,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因此可以在引导大学生对红色艺术文化的鉴赏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其一,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学经典诵读活动,如在《红岩》《林海雪原》《保卫延安》《青春之歌》等长篇红色小说中感受共产党人走过的光辉而艰难的历程,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领袖的著作中感受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决心,从而坚定爱国心与报国志。其二,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红色话剧编排活动,从剧本的设计、角色的塑造、到每一次排演以及最终成型,都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贴近红色历史、贴近革命人物,更好地发挥红色话剧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其三,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红色影片观看活动,如《建国大业》《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父辈》《功勋》等,都不仅生动、形象、立体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而且也更加突出了革命先辈的勇气和不服输的精神。

(二)在红色器物文化的体悟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红色器物文化主要指各类革命老区、革命遗址、革命根据地,各类红色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各类活动旧址、会议会址、办公旧址,以及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墓祠等。这些红色器物文化中记载着最真实的革命历史,隐藏着最动人的红色故事,折射着最崇高的信仰追求,是人们追忆历史最鲜活的载体。因此,可以使大学生在红色器物文化的体悟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革命遗址、博物馆、烈士陵园或会议会址等红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如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该馆除了结合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展现战争的激烈外,还陈列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铺的桥板。这种实践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产生代入感、对话感和共鸣感,拉进青年学生与时代楷模的生活距离和心理距离[10],从而使得红色历史在脑海中更加深刻,革命先烈在脑海中更加清晰,红色精神在脑海中更加坚定。同时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革命前辈的家中拜访,使大学生能够现场聆听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到红色器物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如大学生可以在学习参观之余投身于红色器物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中。红色器物文化的宣传活动是指,大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开办主题活动、采取课堂宣讲等形式加大红色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纪念馆的知名度、了解度,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让更多的人看得见、记得住,推动红色文化走进青年、深入人心[11]。红色器物文化的保护活动是指,大学生可以在红色教育基地充当安全卫士,对于肆意破坏红色遗址遗迹的行为予以监督,充分保证红色器物文化长久发挥效用,从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三)在红色制度文化的传承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

红色制度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制度层面的体现。其包含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红色制度文化见证了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见证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见证了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因此,加强对红色制度文化的传承可以有效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其一,就红色制度文化彰显了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而言,党从成立之初便确立起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历经百年考验,党依旧初心不改。如为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实行的农民互助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平赎买等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都见证了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其二,就红色制度文化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言,如在抗战时期对土地法、选举法的修改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见证了共产党人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践行。其三,就红色制度文化彰显了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而言,如在三湾改编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延安整风中对“三风”的整顿,以及汇集了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在反腐倡廉方面的重要讲话《反腐倡廉制度规范》等,都见证了共产党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些红色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高度自觉自律的精神,在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要充分利用红色制度文化,增加大学生对其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引导青年一代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以制度规范行为,以此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四)在红色精神文化的洗礼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

红色精神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形成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指引着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自身力量。首先,在革命时期所形成的红色精神文化,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源起,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不畏反动势力,即使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也依旧冒着危险在小船上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红军长征更是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在反革命势力的疯狂攻击下,共产党人依靠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因此,要充分发挥革命时期红色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洗礼,使新时代大学生养成敢于拼搏、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红色精神文化,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雷锋同志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典范。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洗礼,使新时代大学生养成无私奉献、一心利人的爱国精神。最后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红色精神文化,如航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几十年,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因此,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红色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洗礼,使新时代大学生养成自力更生、勇于创新的爱国精神。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有百余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保家卫国的无私奉献,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实效性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共包括4种类型。即红色艺术文化、红色器物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学、红色音乐、红色歌曲、红色影片等红色艺术文化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器物文化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可以充分利用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红色制度文化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可以充分利用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李保国精神、航空航天精神等红色精神文化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在未来形成一种以红色基因传承历史,以红色精神武装头脑,以红色文化引跑未来的新景象。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革命红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红色在哪里?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