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观察

2022-11-20许慧邓娜钟祥兰赣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赣州34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7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图象

许慧 邓娜 钟祥兰 赣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RT-3DU)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观察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对照,即以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血管分析仪来进行颈动脉斑块确定和体积测定,然后对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以观察其斑块特征。就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的斑块体积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斑块检出状况进行确定。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造影术检查确诊。结果:在造影检查中,30例患者共有42个斑块,RT-3DU检测下斑块体积为(583.21±203.42)mm3,其测得40个斑块,检出率为95.24%,无误诊现象;在CTA检测下测定的斑块体积为(603.32±182.43)mm3,其测得39个斑块,检出率为92.86%,无误诊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来检测颈动脉斑块,可对其体积进行准确测定,检出斑块个数,分析其不同特征。

随着基础性疾病覆盖面不断扩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性提高。颈动脉斑块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病变,多是因个体的血脂、血糖指标过高,从而使之出现粥样硬化的现象,进而形成了斑块。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个体斑块会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其血管出现阻塞的现象[1]。在颈动脉斑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个体可能会出现血液循环缺失,轻者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引起身体不适;重者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病变,危及生命。在实践中,临床会根据斑块的性质,将其划分为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2]。其中,稳定斑块不会直接对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而易损斑块则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缺血事件。在这种状况下,临床主张尽早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诊断和性质辨别,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实践中,颈动脉斑块检测方式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三种方式,准确率较高,但其在斑块检出与体积测量准确率上存在一定的缺失[3,4]。本院在实践中,对颈动脉斑块予以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干预,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以回顾性分析采样,其包含了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均为住院患者,男性和女性各有19例、11例,年龄50~73岁,平均(61.23±3.4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其有42个斑块。该次研究取得患者与家属的同意。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方法

以CTA作为对照,即以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血管分析仪来进行颈动脉斑块确定和体积测定。①仪器:选取飞利浦incisive CT 64、图象处理和血管分析软件;②检测步骤:将扫描层厚设定在1~2mm,延迟时间设定在10~20s,其每次调整为球管环周时间(0.4s)的整数倍。选取非离子型造影剂,在1.5~2.5mL/s的流速下进行注射。在注射之前和初始注射后所计算出来的延迟时间下,设定2个扫描序列。扫描范围为第1颈椎到颅顶;③图象分析:在图象进入工作站后,需要对其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再现。然后以血管分析软件来进行测量,手动确定狭窄起始点和终止点,并且自动生成狭窄处体积。

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①仪器:PHILIPS—EQIQ7-2超声诊断仪、型号为VL12-5的三维全容积高频探头、频率需要设定在5~13MHz;②检测步骤:根据中国脑卒中血管超声检查指导规范的相关内容,来对患者进行颈动脉扫查,从而测量内中膜厚度。同时,取得短轴切面,来将探头放置于斑块最厚的区域,并且开启3D模式,以探头来进行自动扫描,并获取容积数据。在整个检测中,超声设备要与心电图连接,且在受检处的颈动脉放置水囊,厚度为2~3cm,保持受检血管处于中心。然后,启动Live 3D和full volume键,从而能够获取颈动脉斑块以及周围的三维图象。再移动轨迹球,来对调整三维图象的角度,以便于观察。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切割功能键来进行任意图象的截取,使得其观察到的斑块结构图符合临床的要求。在脱机后,应用Qlab量化软件对图象进行测定分析,并且就斑块各个切面的关系与立体形态进行观察;③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旋转和定位切割的方式,来取得将斑块位于中心的十字交叉线,可保证获取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然后以叠加式轮廓测量法,来进行体积测量,其为半自动,来结合斑块的长度选取切片数目,使得间距保持在1mm,在斑块切面上确定起点后,按照1mm的片面距离来进行间隔切片,每一片都需要沿着关注区域边界来划线,并自动计算出其面积,对每个斑块的切面都要进行重复计算,从而保证其检测到的体积完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斑块检出数量、斑块体积最小和最大值进行记录。同时,计算出平均斑块体积。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需要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经过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查数据比较

在造影检查中,30例患者共有42个斑块,RT-3DU检测下斑块体积最小的为221mm3,最大的为910mm3,其平均(583.21±203.42)mm3,其测得40个斑块,检出率为95.24%,无误诊现象;在CTA检测下测定的斑块体积最小的340mm3,最大的为913mm3,其平均(603.32±182.43)mm3,其测得39个斑块,检出率为92.86%,无误诊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颈动脉斑块特征

在超声回声特征结合斑块表面形态以及结构特征上,有强回声和不均质回声斑块两种现象。其中,不均质斑块表面有溃疡形成,且表面粗糙易形成血栓。强回声的斑块其形成时间相对较长,在逐渐闭塞的同时,也会导致附近血管的侧支循环受损,其很容易导致血管局部狭窄,进而使得血流动力学变为湍流。

3.讨论

随着个体年龄增加,人体会出现退行性变化。且在饮食结构不合理、日常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5]。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个体很容易出现斑块,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不仅会出现占位,还可能引起管腔狭窄,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斑块内部成分异常进而出现易损性斑块。易损斑块相对于稳定斑块,其更容易出现斑块破裂,继而很容易导致血栓,诱发其他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6]。在当前,临床多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TA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方式来进行颈动脉斑块检查,其具有无损伤性、操作简单、实时准确等特点。且在不少研究中指出,CDFI检查方式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实时准确、价格低廉、重复率较高等特点。其有94%~98%的敏感度、88%~97%的特异性[7]。因此,临床将这类检查方式作为颈动脉解剖形态和检测血液动力学的首选。但这种检查方式,在以往多以二维超声的形式来进行,只能提供颈动脉斑块一维和二维切面图象,无法实时显示斑块的整体形态,且不能对其体积进行准确的测量。而对于颈动脉斑块来说,其体积大小是反映管腔阻塞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其稳定性和疗效的重要指标。在无法测量体积大小时,自然在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效果上,就得不到保证,无法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医疗技术不断优化的今天,CTA或者MRA技术在临床的运用范围扩大,其均能够对斑块形态进行显示,测量斑块大小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实践中,CTA是相对普遍的一种斑块检测方式,其可以通过与血管分析软件的配合,定义狭窄管腔内斑块的CT值,然后以自动或者半自动的方式,计算体积大小,这类检查方式具有较多干扰因素,效果不理想[8]。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CTA检查在运用时,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相较于常规造影检查,能够呈现出更为清晰和细微的图象变化,尤其是某些部分血管的整体外观观察清楚,其能够进一步看到血管是否发生了狭窄或者闭塞等现象。但其在使用时,会运用含碘对比剂,在检查后,要通过肾脏排泄出来。因此,其适用范围有限,如果肾功能不好,不可实施这项检查。

在本次研究中,RT-3DU技术和CTA技术在颈动脉斑块体积测定的数据上,虽然无太大差异。但在最小体积和平均体积测定上,以RT-3DU技术具有微小的优势。同时,RT-3DU对图象的质量要求更高,测量方式相对来说,更为科学。这主要表现在斑块起点位置的确定。众所周知,斑块的起点位置确定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斑块体积值的准确性。因此,临床认为,准确的起始点是保证结果的关键[10]。除此之外,斑块切片间距与关注区边界的确定也是测量的重点之一。在诸多研究中,都已经确定,RT-3DU半自动叠加式轮廓体积测定法,其切片间距保持在1~3mm时,体积数据基本无变化。但如果切片间距<0.83mm和>5.0mm时,就很可能导致测定值有所变化[11]。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要注重切片间距的掌握。除此之外,颈动脉检查时,无论是强回声或者不均质回声、低回声,其本身都是对内膜损伤的反映[12]。因此,在对患者的回声状况进行确定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低回声和不均质回声斑块,则有附壁血栓形成的可能,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而如果存在重度狭窄,可需要反复检查斑块表面是否存在血栓形成可能,然后予以溶栓后支架干预,降低操作中血栓脱落的可能[13]。在实践中,其选取的设备为PHILIPS—EQIQ7-2超声诊断仪、型号为VL12-5的三维全容积高频探头。这种检查设备相较于以往的设备,具备快速电影/图象回放功能和多项操作模式。在操作模式上有彩色多普勒成像模式、能量多普勒模式、方向性能量多普勒、脉冲频谱多普勒模式、实时三同步模式、组织谐波成像等。在检查模式多元化的状况下,可更好地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状况进行观察。且在实用中,确定这种设备的具有如下优势:①可视角度广阔,亮度、对比度匹配较好;②使用空间较大,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高度来进行图象,实时图像共享;③在停止操作后,自动冻结探头,延长其使用寿命;④满足不同医生的个性化需求,保证使用效率;⑤设计灵活,便于携带。

综上所述,以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来检测颈动脉斑块,可对其体积进行准确测定,检出斑块个数,分析其不同特征。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图象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象解法
《一次函数》拓展精练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