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希望杯”赛题的解法探究与推广

2022-11-17李加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一题多解

李加禄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一道竞赛试题深入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关联和知识检索,寻求一题多解,并深入挖掘试题的潜在价值,得到了一般化的结论.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开阔解题视野,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反比例函数;面积问题;一题多解;拓展变式

1 试题呈现

图1

例 如图1,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Rt△OAB直角边AB的中点,且与斜边OB交于点D.若△OCD 的面积为2,则k=.

分析 本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背景,以反比例函数图象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是一道立意深远,应用价值和创新意识较好的试题.既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涉及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设而不求等常用数学思想方法,又紧扣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和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而怎样转化条件“△OCD的面积为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其中条件“点C是线段AB中点”是解决本题的题眼,起着搭建桥梁的作用.因此只有聚焦△OCD的面积与中点条件展开知识关联,联想和转化,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知识,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

2 解法探究

2.1 巧设坐标,利用坐标法求解

解法1 如图2,设Cm,km,则Bm,2km,易求直线OB解析式为y=2km2x,进而联立直线OB和双曲线解析式得方程组

y=2km2x,y=kx,

解得x=2m2,y=2km,

所以D2m2,2km,

由S△OCD=S△COB-S△BCD=2,得

12·BC·xB-12·BC·(xB-xD)=3,

化简得12·BC·xD=3,

则12·km·2m2=2,

解得k=4.

2.2 作垂线,三角形转化为梯形面积求解

解法2 图2

如图2,过点D作DE⊥x轴于点E,设Cm,km,则Bm,2km,易求直线OB解析式为y=2km2x,进而联立直线OB和双曲线解析式得方程组

y=2km2x,y=kx,

解得x=2m2,y=2km,

所以D2m2,2km,

因为S四边形OACD=S△OCD+S△OAC

=S△ODE+S梯形DEAC,

且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

S△OAC=S△ODE=k2,

所以S△OCD=S梯形DEAC,

即12(yC+yD)(xC-xD)=2,

将C,D坐标代入得

12km+2kmm-2m2=2,

化简解得k=4.

2.3 构造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解

解法3 如图2,过点D作DE⊥x轴于点E,因点C为AB中点,

所以S△OAC=S△OBC=k2,

进而S△OAB=k,

易证△ODE∽△OBA,

则S△ODES△OBA=ODOB2,

即k2k=ODOB2=12,

化简得ODOB=12,

又ODOB=S△ODCS△OBC,

于是S△ODCS△OBC=12,

则S△OBC=2S△ODC=2,

而S△OBC=k2=2,

解得k=4.

2.4 数形结合,利用解析法求解

解法4

如图3,过点D作DE⊥x轴于点E,交OC于点F,设直线OB,OC的解析式分别为y=mx和y=nx,联立方程组图3

y=mxy=kx,解得x=km,y=mk,

即Dkm,mk,

同理联立方程组

y=nx,y=kx, 解得x=kn,y=nk,

即Ckn,nk,

因为点C为AB中点,

所以Bkn,2nk,

進而Fkm,nkm,

DF=yD-yF=mk-nkm,

由S△OCD=12·OA·DF=2,

即12·kn·mk-nkm=2,

化简得k2mn-nm=2,①

又因点B在直线OD上,

于是将点Bkn,2nk代入y=mx,得m=2n,

即mn=2,

将其代入①式,得 k22-12=2,

解得k=4.

评注 上述四种解法都是从“斜△OCD”入手,展开联想,变通,构造,转化来寻求解题突破口.如解法1通过巧设中点C坐标,联立方程组求得点D坐标,再利用△OCD和△OCB的面积关系构造方程求解;解法2通过作垂线将“斜三角形面积”转化为直角梯形面积求解;解法3通过构造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转化得到OD和OB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得△BCD的面积,再利用图形面积关系构造方程求解;解法4通过联立直线与双曲线解析式构建方程组求得C,D坐标,将△OCD“转斜为直”,利用“铅垂法”求解.当然,这些解法都是借助图形的面积关系构造“k”的方程,而点的坐标与线段长的相互转化和构造基本图形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巧妙引入辅助未知数、整体代换、数形结合、设而不求思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3 变式拓展

“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不如知其何以然”.我们只有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让问题的“源”,解法的“流”,更加自然流淌,让数学更有乐趣和味道.基于以上思考,对原问题进行以下变式拓展.

3.1 改变条件

变式1 图4

如图4,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Rt△OAB直角边AB相交于点C,与斜边OB交于点D,且AC=23BC.若△OCD 的面積为2,则k的值为.

(答案为453)

变式2 如图4,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Rt△OAB直角边AB相交于点C,与斜边OB交于点D,且OD=2BD.若△OCD 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答案为1225)

3 2 结论与条件互换

变式3 如图5,反比例函数y=6x(x>0)的图象与Rt△OAB直角边AB相交于点C,与斜边OB交于点D,连接CD.若AC=23BC,则△OCD的面积为

(答案为91010)

3.3 推广

如图5,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Rt△OAB直角边AB相交于点C,与斜边OB交于点D,且ACBC=mn,△OCD的面积为S,则:

(1)ODOB2=ACAB=mm+n;

(2)S=kn2m2+mn.

图5

解 如图5,过点D作DE⊥x轴于点E,易证

△ODE∽△OBA,

则S△ODES△OBA=ODOB2,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

S△ODE=S△OAC=k2,

所以ODOB2=S△ODES△OBA=S△OACS△OBA=ACAB,

于是ODOB2=ACAB=mm+n,

进而S△ODES△OBA=mm+n,

所以ODOB=mm+n,

由S△ODCS△OBC=ODOB=mm+n,得

S△OBC=Sm+nm,

由S△ODES△OBA=mm+n,得

k2k2+Sm+nm=mm+n,

化简,整理得S=kn2m2+mn.

特别地,当点C为AB中点时,有m=n,则S=kn2m2+mn=k22,而本题中S=2代入,得k=4.通过对问题变式和一般化处理,很好地诠释了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方法,更好地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4 解题感悟

张景中院士认为:小巧一题一法,不应提倡,大巧法无定法,也确实太难,应提倡中巧,就是能够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或模式.所谓的中巧,就是数学解题中有章可循的通性通法.基于以上一题四法及对此类问题进行变式拓展,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灵活应用,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解题思路和方向.通过探究结论一般化,探寻问题的通性通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内化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开阔解题视野,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反比例函数一题多解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一)
应用图像法探究有关反比例函数大小的比较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在培养思维能力中的作用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新课标下反比例函数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年轻教师如何利用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