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助力幼儿快乐成长

2022-11-16胡雅卓

幸福家庭 2022年8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文/胡雅卓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存在教学理念冲突、家长意识模糊、学校工作欠缺等问题,导致幼儿无法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难以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本文分析了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以期为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做好准备。

一、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冲突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知识性教学,它旨在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引导幼儿掌握学习方法。幼儿在进入小学以后,会逐步学习各项知识和技能。因此,幼儿园应认识到自身的功能和价值。当前,部分幼儿园无法清楚地区分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开展幼小衔接时提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忽略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重复学习”“不会学习”等现象。

(二)家长意识模糊

一些家长秉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提前安排幼儿学习小学课程。这虽然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储备,但是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产生厌烦、疲倦的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则放任幼儿自由发展,认为幼儿可在教师的帮助下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但是从实际教学中看,如果没有家庭的协作,幼儿进入小学后的适应速度明显落后于他人。

(三)学校工作欠缺

幼小衔接教育不仅包含教师和家庭的问题,还包含幼儿园和小学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应进行充分交流,共同寻找幼儿无法快速适应或难以适应小学生活的真正原因。但是,当前幼儿园较少组织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导致部分幼儿教师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不够了解,无法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使其顺利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

二、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

(一)教师层面

1.更新教育理念。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上的互相衔接。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目标,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需仔细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各项要求,对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幼儿能够接受的教育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教师可开展“我是故事王”的活动,组织幼儿和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使其形成乐于表达、积极学习的品质。教师还可开展“秋天的秘密”“蜗牛的成长”“我喜欢的动物”等探究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收集资料,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此外,教师可设置各种奖励性机制,如“课堂听讲小明星”“爱提问小能手”“爱学习最佳小组”等,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3.规范行为习惯。习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文明、礼仪、讲卫生等习惯以外,小学阶段还要求幼儿具有良好的纪律和规则意识,也有着明确严格的行为规范,如“走廊内禁止大声喧哗”“走廊内禁止嬉笑打闹”“操场上禁止乱扔垃圾”等。因此,在进入大班以后,教师应着重约束和规范幼儿的不良行为,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度过课间时光。另外,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游戏和玩乐为主,课堂纪律较为松散,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而小学课堂则以纪律鲜明为特征,一些幼儿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上课不能专心听讲、频繁上厕所等情况。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开展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活动,如“假如我是小学生”课堂模拟游戏活动(见图1),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小学的纪律与规则,为其之后适应小学课堂做好准备。

图1 “假如我是小学生”课堂模拟游戏活动

4.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了避免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小学教师应做出适当调整,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特点,在课前或课中进行一些小游戏,使幼儿感到放松。幼儿刚入学时,教师可以允许幼儿在上课期间上厕所,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教师也可适当缩短上课时间,减少课堂任务量,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生活方式和节奏。教师应该以民主、平等的形式,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打造充满爱与欢乐的课堂。

(二)家长层面

1.适应生活习惯。大多数幼儿尚未形成时间观念,他们在学习时会进行上厕所、喝水、吃水果等无关行为。同时,幼儿园没有“打铃即上课”的规定,幼儿进入小学后,不能在课堂中途上厕所,不能做无关行为,这对于部分幼儿来说具有挑战性。因此,家长应提高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有意识地要求幼儿遵守规则,如阅读期间不能乱跑,要专心(见图2),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等等,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图2 幼儿专注阅读

2.培养独立能力。幼儿进入小学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如自主穿衣服等。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着重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此外,家长也要向幼儿强调安全知识,让幼儿遵守规则。

例如,家长可开展“运动中及时穿脱衣”活动,培养幼儿根据体温及时穿脱衣服的能力。家长也可开展“我的小书包”活动,培养幼儿整理书包的能力,如将文具用品统一放在笔袋中。家长还可开展“每周任务清单”活动,引导幼儿在绘画本中用符号表示自己完成的任务,以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3.激发幼儿兴趣。家长要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引导幼儿,如“宝贝,你以后就要去这里上学了。你看,这个校园大不大、好不好看、是不是还有很多的哥哥姐姐?你以后可以在这里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另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仅关注幼儿的成绩。

4.纠正不良行为。由于幼儿园缺乏纪律约束和严格的行为要求,幼儿进入小学后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家长应主动帮助幼儿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例如,如果幼儿握笔姿势不正确,家长应教导幼儿正确的握笔方法,并监督幼儿执行;如果幼儿喜欢咬笔头,家长应告诉幼儿咬笔头的危害;针对幼儿坐姿不端正的问题,家长应考虑家中学习桌椅是否适合幼儿;针对幼儿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的习惯,家长可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写字支架,帮助幼儿端正坐姿、保护眼睛,防止近距离用眼而造成视力疲劳。

(三)学校层面

1.加强幼小联系。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小学参观学习,了解一年级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作息规律等,为后期幼小衔接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幼儿去附近小学参观,与小学组织联谊活动(见图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内容,使其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的心情。幼儿园大班教师还可以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开展座谈会,讨论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小学一年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相互之间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调整和准备。

图3 幼儿和小学生联谊活动

2.创设学习环境。幼儿园需要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比如调整桌椅布置、适当延长课时等。小学也应创设童真童趣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顺利度过衔接期,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例如,小学教师可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剪纸、绘画等活动,在教室墙壁上挂上学生喜欢的图画。教师还可以用花、草、书籍等装饰教室,让学生对环境产生熟悉感,为后期学习活动的进行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这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加强合作交流,就衔接工作展开讨论,及时合理地安排、调整工作计划,让幼儿快乐、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