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纸可不可以回收”引发的学习活动

2022-11-16李雨琦

幸福家庭 2022年8期
关键词:小泽纸浆花草

■文/李雨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契机,以增强幼儿教育的效果,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笔者会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教学活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活动的效果。例如,笔者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一次关于纸的学习活动,以下是具体的活动过程。

一、活动缘起

某天,乐乐在倒垃圾时发现垃圾桶里有很多废纸,便问笔者:“老师,垃圾桶里有好多纸,太浪费了,它们可以回收吗?”乐乐的提问引起了周围幼儿的注意,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宝说:“我知道报纸可以回收,收废品的爷爷来我家回收过。”小美说:“有的纸可以回收,有的纸不可以回收,书是纸做的,它可以回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的交流让笔者意识到这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契机,于是,笔者便问幼儿:“哪些纸可以回收?哪些纸不可以回收呢?”幼儿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想要一探究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于是,笔者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带领幼儿开启了“纸可不可以回收”的探索之旅。

二、活动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纸

纸是幼儿熟悉的材料,幼儿接触纸的机会很多,他们喜欢剪纸、撕纸条,喜欢在书报上涂涂画画。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学习画画、做手工、看画报等,接触、使用了很多纸。那么,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纸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给幼儿布置了双休日小任务: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在周末过后,幼儿带回了他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有卫生纸、图画纸、报纸、餐巾纸、挂历纸、书本纸等。

幼儿开心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幼儿惊喜地发现有些纸自己平时不常见到,对此,大家都很好奇,想知道还有哪些自己没见过的纸。于是,笔者特意准备了一块公布栏,上面张贴了多种幼儿不认识的纸,鼓励幼儿从中选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纸,回家后在家里找找,并通过询问爸爸妈妈或与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的方式,了解该纸的信息。第二天,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纸带了过来,他们兴奋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纸的信息。小花说:“我找到的是复写纸,把它夹在两张纸的中间,就可以一下子写出两份呢。”亮亮说:“我和爸爸找到的是相片纸,它是打印照片时用到的纸。”琦琦说:“我找到的是糯米纸,它也属于纸,摸起来软软的,颜色是半透明的,还可以吃呢。”

分享与交流的过程满足了幼儿对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了解了纸的多样性,也让幼儿发现了纸的各种用途,丰富了幼儿对纸的认知。

(二)探究纸的特性

在介绍完各种各样的纸后,幼儿迫不及待地玩了起来。有的幼儿拿出素描纸开始画画,有的幼儿用自己带过来的包装纸装饰玩具盒,有的幼儿用扑克牌搭建大桥。没过一会儿,有名幼儿跑到笔者跟前,说:“老师,为什么有的纸软,有的纸硬?刚刚我用皱纹纸和牛皮纸做手工,一个摸起来软软的,一个摸起来滑滑的、硬硬的。”没等笔者回答,就有一名幼儿提议:“我们把所有的纸都放在一起,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于是,笔者同意了该幼儿的提议,让幼儿分组进行探索与讨论。有的幼儿将皱纹纸揉成团,并说:“纸可以揉成一团。”旁边的幼儿也尝试将自己手中的纸揉成一团,在揉的过程中,他发现薄的纸容易揉,厚一些的纸揉起来不太容易。接着,幼儿又尝试了撕、折等方式,并在探究结束后得出了以下结论:纸易揉、易折、易撕碎,薄的纸容易操作,厚的纸需要较大力气才能完成。

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对“纸遇到水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于是,笔者带领幼儿进行了“纸遇水”试验。在试验中,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纸,有A4纸、卡纸、报纸、卫生纸等,他们各自选择了想要的纸,并将其折成小船,然后放在水盆里。

在将折好的纸船放入水中后,幼儿发现有的纸遇到水很快就被打湿了,小花拿着秒表说:“我的卫生纸小船已经烂掉了,才坚持了两秒钟。”木木说:“我的报纸船也被水浸湿了,还变黑了。”幼儿一边讲述自己的发现,一边记录纸船被浸湿的时间。在试验结束后,幼儿发现卫生纸、皱纹纸湿得最快,白纸、报纸能支撑一会儿,卡纸能坚持5分钟左右,湿得最慢的是蜡纸和带有塑料薄膜的纸。通过试验,幼儿得出结论:纸遇到水都会变湿,有的纸湿得快,有的纸湿得慢,这是因为有的纸吸水,有的纸不吸水。

陈鹤琴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从玩纸到讨论纸的特性,从选择纸做纸船到记录纸船的沉浮,笔者都让幼儿自己动手,鼓励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自己则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关注幼儿的行动,仅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给予他们一些建议和支持。

(三)思考纸的回收

在了解纸的特性后,笔者引导幼儿回归最初的话题,并让幼儿思考“什么是可回收垃圾”“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吗”等问题。关于“什么是可回收垃圾”这一问题,有的幼儿说:“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有的幼儿说“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东西。”关于“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吗”这一问题,幼儿展开了如下对话,“我和爸爸上网查了,很多纸都属于可回收垃圾,比如报纸、书本纸”“办公用纸、纸盒、牛奶盒、纸袋也是可回收垃圾”“这些可回收的纸整理好送到回收站,就会有人把它们打成纸浆重新制作成纸盒、纸袋”。在说到不可回收的纸时,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小泽说:“有些纸不属于可回收垃圾,像厨房用纸、卫生纸和纸巾。”其他幼儿疑惑地问:“为什么不可以回收呢?”小泽回答道:“因为这些纸上沾的脏东西不容易清洗,很复杂,如果要弄干净的话,得花很多钱,还很浪费时间。”其他幼儿继续问道:“那不可回收的纸怎么处理呢?”小泽说:“我爸爸告诉我可以通过焚烧或者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纷纷赞叹小泽在调查中的仔细,并表示要向小泽学习。由此可见,虽然课程是从“纸的回收”开始,但幼儿的学习不会只停留在“纸的回收”上,他们会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并从同伴身上学到更多,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尝试制作再生纸

在活动中,幼儿一直感叹着纸的神奇,那纸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时,明明站起来说:“幼儿园有很多书,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于是,有的幼儿来到幼儿园的图书室借阅图书,有的幼儿在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最终,幼儿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这解开了幼儿心中的疑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幼儿了解到蔡伦造纸的故事,并提出想要尝试制作再生纸。在经过一番思考后,笔者决定带领幼儿利用废旧的纸制作再生纸,让幼儿体验探究和动手操作的乐趣。

在准备制作再生纸前,笔者问幼儿:“你认为造纸需要准备什么呢?”幼儿结合故事,说出了造纸需要的材料,如各种各样的废纸、水、杯子、盛水容器、网纱的滤网、剪刀等。

在确定制作再生纸所需的材料后,幼儿开始在各个活动区域寻找材料,他们在美工区的垃圾分类箱中找到了废纸,在生活区找到了杯子和方形塑料筐,可可还从资源回收室找来了网纱滤网和方形画框。笔者好奇地上前询问:“为什么还要拿一个画框呀?”可可说:“我们把滤网和画框拼在一起,不就变成蔡伦造纸用的席子了吗?”笔者肯定了可可的想法,并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很快,材料收集完毕,幼儿将找到的材料一一放在长桌上,有剪刀、各种各样的废纸、杯子、方形盛水容器、改造后的网纱造纸框,还有一些花、草。笔者问幼儿:“为什么会有花草呢?”有名幼儿回答道:“因为我想让纸变得更漂亮。”这让笔者感到惊喜,还没向幼儿宣传花草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就自己想到了,这是不是幼儿的奇思妙想与传统技艺的碰撞呢?当古法技艺遇上幼儿的奇思妙想,再经由巧心稚手,会擦出怎样奇妙的火花呢?笔者对此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在准备好材料后,幼儿跃跃欲试,纷纷选择自己心仪的纸开始制作,他们用撕、剪等方式将纸加工成碎屑放进水中,并搅拌、浸泡。可是过了好一会儿,纸还没变成纸浆。东东大胆猜测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木棍捣纸?”幼儿表示赞同,分头寻找各种可以用来捣纸的工具,他们找到了木棒、积木、木槌等,迫不及待地将泡好的纸放在杯子里捣碎,并在敲打数分钟后将它们倒进水盆。幼儿又搅拌几下,纸终于变成了纸浆,他们用杯子将稀释后的纸浆铺在造纸框上,喜欢花草的幼儿将花草平放在纸浆上,在上面又铺上一层纸浆。最后,幼儿将做好的花草纸放在通风处,第二天,一张张花草纸成功出炉(见图1)。

图1 幼儿制作的花草纸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充满探究精神,与幼儿一起对话,一起尝试,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鼓励幼儿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促使幼儿进行主动学习,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泽纸浆花草
许愿树
爱护花草
勿摘花草
花草春夏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区角活动真有趣
疼不疼
100%废纸浆生产彩色薄页纸
鸠山力挺小泽继续担任干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