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防治

2022-11-16李三吓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缺乏症猪只猪群

李三吓

河北省蔚县农业农村局,河北蔚县 075700

本病主要是由于猪只体内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者不足的情况而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仔猪患病主要可见有肌营养不良的情况,成年种猪患病之后会出现繁殖障碍的问题。目前本病能够在各品种猪群间发生,其中以仔猪发病的情况最为多见。维生素E和硒都是猪只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不可缺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临床生产中一旦缺乏,猪只的死亡率能够超过80%,实际生产中会存在一部分病猪因为确诊治疗不及时而造成死亡,直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饲养者的实际经济收益。猪只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维生素A的需求量比较大,还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的需求。但是猪只采食的日粮中如果长期缺乏青绿饲料,造成饲料配比单一或者是配合不当,如饲料中硒含量低于0.001 mg/kg以及维生素E含量缺乏的条件下,就会造成猪只机体患营养代谢性疾病。这种情况在仔猪群中比较多见,但是成年猪在临床中也存在发病的情况,主要的患病类型包括仔猪白肌病、仔猪肝坏死以及桑葚心等,主要的患病特征是可见病猪的骨骼肌、心肌以及肝脏都出现变性,同时会有坏死的情况,伴随出现渗出性的素质。实际养猪生产中应该加以重视,并且针对病猪加以及时的救治,以确保饲养者的实际经济收益。

1 流行病学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在临床生产中也被称为白肌病或者是肌营养不良症,生产中主要就是因为猪只日常采食的饲料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不够充足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根据生产经验发现,一般猪只饲料中硒以及缺少维生素E的含量低于0.1 mg/kg时,就能够引起猪群发病。临床中病猪可见的典型特征就是骨骼肌和心肌出现坏死以及变性。根据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发现,临床中出现的大部分患病猪都是二元和三元杂交仔猪,一般猪只都是在断奶前后的1~2个星期内开始有发病表现,主要就是采食稀饭型日粮的仔猪发病比较多。而发病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5~7月和9~10月,会表现出地方性的流行状态,少数的猪只饲养地区也会呈现出散发或者是零星发病的情况,但都具有高发病率以及高病死率的发病特点。通常发病过程能够持续3~8 d,个别病例病程会延长至大概1个月,病死率达到40%~60%,实际养猪生产中应该重视防治措施的落实。

猪群发生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地域在我国分布相对比较广泛,目前以东北地区斜向西南的狭窄地带普遍都属于低硒的饲养地区。猪群发病大多都是集中在冬末以及春季时间段,尤其是每年的2~5月比较多发。我国的春季通常属于母猪集中产仔的旺季,本病主要的侵害对象又是仔猪群体,仔猪会呈现快速的生长发育状态,并且机体代谢非常旺盛,相应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会增加,生产中对于低硒营养会表现比较敏感,因此春季就成为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高峰期。

2 病因分析

维生素E正常是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饲料当中,但是因为其自身化学性质具备的不稳定性,生产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氧化,如果饲料品质差、采取的加工方式不当以及贮存方法不适宜的条件下,就会氧化维生素E,从而造成饲料中的含量缺少。此外,如果猪群日常采食的饲料中含有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者是酸败的脂类,以及饲料发生霉变等情况,猪只采食之后都会造成其体内存在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因为氧化而生成大量的过氧化物,提高猪只机体对于维生素E的需要量。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拮抗物质,或者是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都会在猪只采食之后而引起发病。猪只发生硒和维生素E缺乏会导致病猪产生特征性的损伤,常见的就是桑葚心、肝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以及反繁殖力降低等问题。而硒在猪只体内参与破坏已生成的过氧化物,从而对于细胞膜产生保护作用属于最基本功能。猪只发生硒缺乏或维生素E的缺乏,还会造成机体的细胞膜及亚细胞膜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体内功能发生紊乱,最终引发猪只患病。

3 患病表现

猪只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E主要是会影响其血管的正常机能,还会引起神经机能失调,种猪患病之后一般都会出现繁殖障碍的问题。临床生产中主要可见病猪的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液出现外渗透的情况。病猪还会表现出抽搐、痉挛以及麻痹等神经症状。患病公猪的睾丸发生变性、生成精子出现障碍;患病母猪的卵巢会出现萎缩、发情不正常、存在不孕和受胎率降低以及流产和泌乳停止等问题。患病仔猪则主要表现为肌营养不良,新生仔猪因为体弱,患病后会发生突然的死亡。

3.1 肌营养不良型

该病一般都是以营养状况良好、体质健壮的仔猪发病比较多见。有的病猪病程比较短,在生产中出现突然发病。观察发现病猪的食欲降低,精神状态比较沉郁,呼吸出现困难,通常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病猪病程比较长的,可见其后肢强硬,呈现拱背的状态,站立相对比较困难,常常呈现出前腿跪立或者是犬坐的姿势。患病比较严重的会处于卧地不起的状态,后躯麻痹。个别患病的仔猪会出现神经症状,常见的如转圈运动、头向一侧歪斜等情况,最终病猪会因为呼吸困难以及心脏的衰竭而发生死亡。

3.2 桑葚心病型

此种患病类型多在外观发育良好的仔猪群中出现,通常病猪都没有明显的患病表现,或者会在短时间内就出现精神沉郁的情况,病猪会有尖叫的表现,继而发生抽搐而死亡。病程稍微长些的患猪会表现出精神沉郁的状态,日常生产中出现厌食症状,不愿意运动并且喜欢躺卧姿势。对其进行听诊可知心跳加速,伴随有心律不齐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心内杂音。生产中发现病猪的呼吸比较困难,观察其颈部、胸部和腹部及四肢皮肤都出现发绀变化,个别的病猪可见眼睑有浮肿的情况。如果强迫病猪运动,常常会因为心力衰竭而发生死亡。

3.3 肝营养不良型

此种类型的病猪一般集中在1~4月龄的仔猪群体或者是育肥猪群中,一般都是呈现群体性的发病,具有比较高的病死率,在实际生产中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病猪大多都是生产中体况相对良好的,而且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的仔猪,一般在临床中不会出现患病症状而突然死亡。个别的病猪会在呼吸方面表现出困难,伴随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患猪在走路时会有摇摆的症状。慢性型的患猪,观察其皮肤及可视黏膜出现黄染的变化,采食状态下降明显,机体的消化机能不良,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观察病猪排泄的粪便通常为褐色,而且呈现煤焦油状态。病猪通常都处于贫血的状态,红细胞数以及血红蛋白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4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只可见其骨骼肌通常会呈现灰白色的条纹状,膈肌可见有呈放射状的条纹。观察其切面呈现粗糙不平并且有坏死灶的情况。观察其心包积水且颜色比较淡,特别是左心肌发生变性的情况最明显。病死猪只的左后肢股部可见肌肉呈现水肿变化并且颜色一般会变淡。病死猪只患病后可见其臀及腹部出现皮下水肿的变化。病程比较长者,大多会有腹胀、黄疸和发育不良的情况。剖检病死猪只可见其皮下组织和内脏呈现黄染,临床中的急性病猪肝脏呈现出紫黑色,通常会肿大至1~2倍,且质脆易碎而呈现豆腐渣样。慢性病猪的肝脏体积明显缩小且质地较硬,观察其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情况。2~4周龄仔猪感染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会有肝脏破裂的情况。个别患病仔猪的外观没有异常,但是通常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有的病猪皮肤可见有不规则的紫红色斑点出现。剖检病死猪只可见有心肌斑点状出血,心肌红斑密集于心外膜和心内膜下层,造成心脏呈现出紫红色的草苺状或者是桑葚状。观察其肺有水肿变化,胃肠壁出现水肿。还可见其胸腹水增加明显,呈现透明或者是橙黄色,从而可见有桑葚心变化。

5 诊断

白肌病的病理诊断:剖检病死猪时可见其骨骸肌和心肌的肌肉颜色都比较淡,主要呈现出灰白色的条纹状,而膈肌则呈现放射状的条纹,而且切面呈现粗糙不平的状态,存在有坏死灶出现。

肝坏死病理诊断:剖检病死猪只可见其机体皮下组织和内脏呈现黄染状,急性病死猪只的肝脏会呈现出紫黑色,并且会肿大1~2倍,肝易碎,呈现豆腐渣样。

桑椹心病理诊断:剖检病死猪只可见其心肌存在斑点状出血的变化,还可见心内外膜会呈现出线状的出血状态,造成其心脏的外表面上呈现出紫红色的草莓或者是桑椹状。肺脏呈现出水肿的变化,还可见其体腔中存在胶冻状的渗出液。

6 鉴别诊断

6.1 与增生性回肠炎的鉴别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与增生性回肠炎的相似之处是都可见病猪体表呈现苍白状态,病猪死后没有尸斑,常见的如紫块和肿块等。而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在临床中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硒和维生素E比较严重而引起的代谢性营养病,在猪群中不具有传染性,并且病猪的体温也没有异常,病猪有跛脚的问题;但是猪增生性回肠炎在临床中属于传染性疾病,并且病猪会排泄出大量的血便,这些可以作为二者的鉴别诊断依据。

6.2 与链球菌病的鉴别

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与链球菌病猪都会出现跛脚的症状。区别同样是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不会进行传播,但是链球菌病属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临床中病猪的体温会有升高表现,因为四肢关节出现肿胀变化而呈现出跛行的症状,在关节肿胀的部位还会存在一些水肿液,呈现慢性经过的病猪四肢关节还会存在质地硬或者软的肿块。

6.3 与白肌肉的鉴别

由于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病变可见肌肉颜色与白肌肉比较相似,即呈现出灰白色或者是淡红色,而且发生病变的肌肉群也都基本相同,即可见背最长肌、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等多出现病变,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难进行鉴别诊断。

6.3.1 肌肉色泽变化不同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可见的病变肌肉主要存在分散的淡红色、黄白色或者是灰白色的斑点状或条纹状病灶,个别病猪的整个肌群全部呈现黄白色的条纹状病变;病变肌肉的横断切面呈现出蜡样,同时可见黄白色或者是灰白色的斑纹。而白肌肉的病变肌肉主要是呈现出淡红色或者灰白色,病变肌肉的横断切面会因为患病症状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

6.3.2 肌肉质地与性状不同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病变肌肉可见色泽变淡有肿胀变化而呈现浑浊状态,症状轻微的质地相对松软且湿润,而症状重的肌肉呈现晦暗无光且质地更加的干硬。白肌肉的病变肌肉则变成苍白状,而且质地变脆又柔软,可见切面出现多汁变化。

6.3.3 内脏变化不同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病死后可见心脏的病变最明显,可见其心内外膜下以及室间隔、乳头肌等处都会有灰白色或者灰黄色的斑或条纹病变出现;肺脏可见有淤血的情况,且伴随出现水肿变化,肝脏同样出现肿大。但是白肌肉的病猪内脏却不具备以上的异常表现。

6.3.4 淋巴结变化不同

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病猪出现全身淋巴结呈现髓样肿大,而白肌肉病猪的全身淋巴结仅仅是出现轻微的水肿变化。

7 防治措施

预防:因为维生素E在饲料中非常容易发生氧化而造成破坏,所以日常猪只采食的饲料中应该保证有充足的添加量,以确保猪只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加强猪只的日常饲养管理措施,在生产中进行收购和运输猪只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并且控制应激刺激的影响,不能够给猪群饲喂过量,造成猪只机体处于过饱的状态,避免其呈现负重过大的不良情况。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应该尽量的不在颠簸的路况下行车,避免猪只经受日晒刺激,高温以及雨淋的天气条件下也应该避免运猪操作。此外还应该确保饲养舍始终处于阴凉且干净的卫生状态,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状态,防止猪只之间出现相互咬斗或者是挤踩的不当行为。在猪只进行屠宰之前还要尽可能保持环境处于安静并且舒适的状态,保证待宰猪只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并且不能够在购进猪只的当天就进行屠宰操作,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生产中要重视妊娠母猪日常采食饲料的营养搭配,保证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添加量,条件允许的饲养地区应该给其投喂含有维生素E比较多的饲料。通常可以在母猪生产前的1个月通过注射硒-维生素E注射液加以预防,而在仔猪出生后的3、14、30 d分别注射硒-维生素E注射液预防效果较好。此外日常生产中还需要将精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饲料出现发霉、变质。

治疗:临床中主要就是采用维生素E制剂加以治疗。发病的仔猪可以通过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3 mL,效果明显。也可采用浓度为0.1%亚硒酸钠溶液,通过皮下或者是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一般每次用药2~4 mg,间隔20 d再给病猪进行一次注射即可。如果能够给病猪配合应用维生素E 50~100 mg,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用药效果更理想。硒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生产中要严格的控制使用剂量,避免猪只出现急性中毒的不良情况。

8 结语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通常称其为白肌病,属于发病比较急性的代谢性疾病,猪群发病主要集中在20~90日龄,所以生产中应加强对此时猪群的关注,避免出现长时间维生素E和硒摄取不足的情况。猪只在临床中一般都是表现突然的发病情况,病猪表现出运动障碍,可见其咬肌、后肢肌肉和臀部肌肉以及心肌都出现变性,患病严重的病猪甚至会出现坏死的问题,最后会因为心衰而造成死亡的后果。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主要就是由硒缺乏、维生素E缺乏或者是两者都缺乏而引起的,属于硒和维生素E缺乏有关的所有疾病的统称。该病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发生于仔猪群体,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应该重视硒和维生素E的补充,避免给饲养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确保养猪生产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缺乏症猪只猪群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音乐快感缺乏症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家禽蛋白质及氨基酸缺乏症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畜禽对维生素营养需要的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