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视域下高校财资一体化构建探析

2022-11-14何湘玲徐庆敏

商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资产财务

丁 娟,何湘玲,徐庆敏

(伊犁师范大学, 新疆 伊宁 83500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校发展趋势将从大规模逐渐向高水平、高质量转变,展现其现代化治校能力。一直以来,高校的财务和业务都是独立分开的,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不断应用,财务的职能不再是记账、报销、成本核算等这些事后核算,而是要将财务职能向前推进,进行事中甚至是事前控制。智能财务的推行让业财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资产和财务管理做为高校财物统筹的重要环节,将其科学高效的融合,推行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对资产状况进行动态分析,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有助于高校财务管理效益不断优化。同时,也能有效促进高校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一)推动高校管理精细化发展

高校管理水平精细化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是高校从传统型的会计核算向管理型的财务管理转变、逐步实现业财融合的基础。通过资产与财务部门的协同合作、高度融合,能够对财务工作和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实时分析,动态掌控和悉知财资管理运行中的短板弱项,找准工作的发力点,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依托共建会商平台和既定业务流程,能够为高校的发展成功规避风险,从而有效促进高校的精细化发展和管理。

(二)实现信息共享,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在高校传统业务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导致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不能及时分享,形成信息孤岛,降低了信息传递效率。但在实现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后,通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实时的传递和共享,进而使得高校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突破以往的限制,各个部门能够更加清晰、全面地掌握工作内容,逐渐瓦解“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三)提升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按照中央“过紧日子”的要求,高校实物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应理顺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二者的关系,落实中央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转变财务人员仅在事后参与财务核算的状况,将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都纳入到预算管理,在资产与财务部门之间建立协同关系,为高校下一步开展业财融合、向管理会计转型、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及科学决策等打牢基础。

二、高校财资一体会建设的困境

(一)信息系统不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现状其实并不乐观,众多高校习惯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工作投入上,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重硬件、轻软件,后续会出现明显的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和财务对策等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置滞后,难以满足高校财资一体化的需求。而且高校自身具有较多的固定资产,在高校资产管理及资产信息系统现状不乐观的情况下,资源浪费现象和行为也不容忽视,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二)部门协同机制不畅,信息共享度低

智慧校园建设应当统一规划,信息共享。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其数据并没有向统一规划靠拢,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融合和共享。在大多数高校的机构设置中,资产和财务部门为两个独立的的职能机构,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资产部门重视的是资产的实物管理,主要负责资产购置、验收入库、资产转移与处置等;财务部门只重视资产的会计核算,最终因为部门间协同机制的不畅通,造成信息共享度低、配置效率差。尤其在大数据背景下,这种不平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同时,由于信息壁垒的存在,也不利于高校财资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整体,容易出现财资双重浪费。

(三)线下报销流程多、效率低

传统的财务报销模式下,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申请、验收、付款都在线下进行,资产信息不能共享,造成报销人员多头填报信息,前往不同的业务部门办理手续。同时,由于人工验资的原因没有将申请采购资产的资金进行冻结,造成采购申请验资时有经费,等验收入库需要付款时出现经费不足情况,无法完成支付。“程序多、效率低”成为资产购置报销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大量的手工录入信息,然后进行记账核算汇总等,不仅时效性差、工作质量也相对较低。如果手工记录出现错误,势必影响后期记账核算汇总乃至于后续的付款、分析等。

(四)缺乏复合型财务人才

目前高校的财务人员基本上是财务和相关专业毕业,掌握“大智移云”技术手段的会计人才寥寥无几。同时,因为财务岗位的专业性较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轮岗到财务岗位上的情况也非常少。因此,在高校财务岗位上,财务专业强、信息化技术高且又熟悉各资产业务工作的复合型财务人才的缺乏就更加凸显。

三、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管理意识

促进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顶层设计尤为重要。首先高校领导层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积极向相关部门传导大数据应用理念,在发挥全员能动性、创新性的基础上,构建体制机制,保障大数据技术在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通畅运用;其次,高校在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之前,可以在单位内进行一定的宣传工作,包含使用校内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消息推送,利用校内显示屏设备进行宣传造势等等,使得财资一体化涉及到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能够意识到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后续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就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减少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情况,从而确保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稳步实施。

(二)加强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建设

21世纪的发展和竞争,归根结底依旧是人才的发展和竞争,这一点在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中更为重要。因此,为了填补高校复合型财务人才的缺失,使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得到保障,后续还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财务人员应提高创新意识,突破传统观念,深刻意识并向大众传导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是一个必然发展路径。其次,高校应邀请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专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迅速掌握大数据技术,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第三,为了提升相关工作人员接受程度,高校可以邀请有业财融合成功经验的单位工作人员,以讲座、座谈会的方式开展培训,这样能够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了解财务创新理念,同时成功经验对高校财务人员的实践工作也会产生重要的启示,引导财务人员逐步树立业财融合理念,为高校今后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引进激励机制,根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考核机制,确保财务人员在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切实发挥自身价值。

(三)实现资产财务系统连接

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大多以先进条码技术为手段,对每一件固定资产授予一个唯一“真实身份条码”,实现固定资产全部生命期从购买到损毁应急处置的便捷化管理。解决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符合,资产未知机器设备不清,闲置不用消耗、反复购买和资产外流等难题,也解决了为资产管理工作出示多方位、高效率、可靠的可视化数据与重要依据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提升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效能。构建财资一体化管理模式,技术层面就是从源头上打通数据信息不相通“堵点”。笔者认为与财务管理系统的连接关键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数据信息连接,一个是业务流程连接。通过数据信息连接实现业务流程连接的可能性,通过业务流程连接促进数据信息共享。资产系统有资产新增、价值变动、计提折旧、处置等业务发生时,财务系统自动获取相应数据,同时资产系统也能自动获取财务凭证数据,实现数据连接方面。通过数据的相互读取,财务系统可利用资产数据自动生成财务凭证,资产系统可以利用财务数据自动获取会计凭证号、记账日期等信息记录,保证资产系统和财务数据同步更新、准确详实,实现自动对账,保证资产账、财务账的一致性。这种集成化解决方法降低了数据信息反复键入每日任务的反复量;省时省力,防止了在不一样系统软件中再次键入数据信息;降低了数据信息出错率。

(四)整合完善业务流程

现阶段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遇到诸多的阻碍,其重要原因在于业务流程方面的不完善。因此,在后续的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业务流程的整合和完善。例如,需要专业人员帮助完成财务、采购和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对接,确保各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动,从而服务于整个学校的发展。在业务流程方面,需要高校的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实现无缝对接,并且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其中,确保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不同的职能部门都能够高速有效运转。

(五)大数据的充分应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大数据已经在各个领域内进行运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和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财资一体化建设工作中,需要促进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都能够从“用户行为习惯”着手,强化资金使用效率,在高校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之间形成强劲的合力,以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为起点,逐步形成高校智慧型业财融合体系,消除信息壁垒,通过财务部门使各业务部门形成有机链接,从孤岛模式向结网模式转变,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更多的数据,让同一条数据信息从不同维度服务于不同部门,最终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

(六)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保护

首先,高校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数据风险防范体系,将数据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其次,注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减少数据泄露风险。第三,增强业务人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加强个人账号管理,做好财务、资产等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和软件升级等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财资一体化建设是以现有财务信息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构建两个系统中间库,疏通“两个连接”堵点,加以大数据应用达到财资数据信息共享。以复合型人才智力为支撑,数据信息安全运维为保障,最终形成财资数据集中运营生态圈。进而显著提升高校管理效益,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资产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