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开发探析

2022-11-14田珍珍孙锦锦王美芹

商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步行街菏泽牡丹花

田珍珍,孙锦锦,孔 岩,王 颂,王美芹

(1.菏泽卫生学校; 2.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设立,“文化旅游”这个课题又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被更多的大众认可和追捧。旅游从以往的领略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观光者,拓宽到感受某一地区的风土民情、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者。这种认知的普遍性推动了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并给各地区旅游从业者和旅游管理相关部门提出新的思考和挑战。

在城市旅游业发展中,步行街的开发占据着关键的位置,而商业步行街的开发,属于新的课题。对于旅游街的发展而言,除了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也获得了政府的重视。菏泽牡丹历史悠长,具备特殊的文化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来发展旅游文化步行街,是十分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除了能够有效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也是充实人民文化生活的关键内容。

一、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开发优势

(一)菏泽牡丹文化源远流长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是中国的特有花卉。菏泽(古称曹州)是中外盛名的牡丹之乡,种植牡丹历史悠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菏泽牡丹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朝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2012年,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2万多亩,品种多至1237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1982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举办了首届国际牡丹花会,特邀请朝鲜、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法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花卉商人参加。同时,举办了大型的牡丹定货会,将中国牡丹推向世界。2009年确定了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吉祥物“和和”、“丹丹”和“中华牡丹城,魅力新菏泽”、“牡丹绽放精彩、菏泽畅想未来”、“花开九州醉,香邀四海宾”等三条主题语。2012年3月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2013年起,“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更名为“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并将4月16日固定为以后每届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时间。牡丹花会开办以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数千万人次,带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牡丹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目前菏泽初步形成以“牡丹为中心”的牡丹文化产业,如;牡丹书画、牡丹工艺、牡丹医药、牡丹食品等。牡丹还有劲骨刚心、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格,如:著名的牡丹花“邦宁紫”的来历。牡丹也有很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牡丹花神”的故事、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等,都极有开发旅游的价值。

(二)“文化旅游”观念的一再提升

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倾向于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感受大自然风光及观看历史遗迹等,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一些自然景观及历史遗迹不那么突出的地区;然而旅游业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关联带动性强,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如何发展旅游业是当地政府需要深思的一个命题。

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这就提出了文化和旅游相契合的命题。文化旅游,成为近几年来的热度名词,这也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从以往的泛泛观赏提升到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体验。这也给各地区的旅游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增加体验感,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致力于激发游客审美情趣、给人以教育启示及民族、宗教情感的寄托。不仅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及当地的经济,还会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深地体会到家乡文化并增加文化的自豪感。

(三)在城市旅游业发展中,文化旅游步行街具有巨大潜力

步行街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街道,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及经济的需求,根据步行街的功能侧重可以分为:商业步行街、室内步行购物街、旅游休闲步行街及社区、生活步行街等。

随着城市旅游业发展中,文化旅游步行街作为新课题被提出,和以往各步行街不同,其是以文化旅游为重点并带动周边产品的步行街。此步行街注重文化体验感,应以设计目标旅游产品为中心,以相关场景的搭建和周边产品为辅助产业,最终汇集成旅游、商业、购物、娱乐及休闲为一体的步行街。

二、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开发现状

(一)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未成规模

菏泽的牡丹文化旅游与步行街尚未构成实质规模。菏泽地区以牡丹文化载体的旅游项目、景点及建筑物是十分丰富的,如每年的“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及“世界牡丹大会”;有珍贵百年以上高龄牡丹百余株并以精品牡丹园著称的“曹州百花园”、以松柏编制造型为其特色的“古今园”及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等;有中国牡丹之都的标志性建筑的菏泽大剧院等。上述旅游节举办地、景点及建筑虽都在菏泽东关地区,但距离较远,无法构建以步行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步行街。菏泽较有名商业步行街,一个是菏泽市步行街(牡丹商业广场),另一处在青年路与牡丹路之间的香格里拉步行街。此两处有较好的商业、购物及休闲氛围,但未与牡丹文化及旅游挂钩。如何规划及设计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是一个大命题。

(二)牡丹文化旅游时间集中及旅游开发项目单一

牡丹的观赏及相关花会活动局限于牡丹花开的花期时间内,于每年4-5月旅游是一个高峰期,其他时间处于平淡期。

目前牡丹的的旅游开发项目还是以游园观赏及牡丹旅游节的举办,附加产品展览、节目演出及副加产品的零售等,过于单一且良莠不齐,体验感也不强,没有把牡丹文化深入展示出来。

(三)旅游基础设施及休闲设施不足

针对牡丹花期期间旅游的高潮,对我们的基础设施要求也日益突出,旅游区的交通拥挤、停车位不足、乱收停车费、厕所使用紧张及不干净等问题急需解决。

对于文化旅游步行街而言,针对旅游休闲区,需要对其进行明确划分。不过以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来看,对于旅游景点中旅游休闲区域,并没有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规划也没有到位,需要进一步健全旅游休闲设施。和以往的商业步行街相比较,文化旅游步行街存在不同,前者是以购物为核心目标,而后者的商机包括多方面,比如观光以及餐饮等。对于文化旅游步行街而言,往往是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体验,从而刺激旅游人员经过一系列活动,比如饮食以及购物等,以便能够符合旅游享受的需求,故而针对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有必要规划好其旅游设施。若旅游者没有享受到好的感受,同时难以留下深深的印象,则不会带动其他人员来深入消费。

(四)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旅游管理的力度需要强化

一般这类步行街属于一种高级体验,有一定的旅游效应。以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来分析,其发展主要基于一般商业街区,需要深入健全管理措施。由于街内所包含的运营成分并不简单,当下缺少集中的监管。与有的老街区相类似,在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内,往往会发生占道运营的情况。以目前步行街内的环境来看,仍然有着一些脏乱,另外常常会看见一些不卫生的现象,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尤其是一些售卖假货的摊贩,更需要加大管理力度。面对这些情况,应当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强化对社会大众的宣传教育,在获得旅游者支持的同时,也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推动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更好发展。

三、菏泽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开发建议

开发以及建设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应当具备集中的规划,及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在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有助于提升步行街的内涵以及水平,促进步行街更好地发展。针对牡丹步行街来讲,在具备较高视野的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统筹能力。要进一步做强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不应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要打破以往步行街的开发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以购物为核心目标,针对文化旅游与休闲,在增加二者含量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步行街的竞争力,这有着较大的意义。对于如何开发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文章主要从提高文化旅游的功能、强化步行街的吸引力度、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性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究,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深挖牡丹文化,做好做精旅游产品

牡丹文化有约3000年历史,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要深挖文化内涵并在产品中及旅游过程中体现出来,要能使旅游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和触动,留下心灵烙印,久久回味之感。开发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可借助现有的高端科技技术,如:AR、VR及MR等增加三维效果,有更好的观感;牡丹画在旅游期间也是一大特色,可在相应地点展示以“牡丹”为主题的三维水墨动画等。

以牡丹为开发点的副产品应做好做精。比如食品方面,市面上的牡丹糕、牡丹油等应提高工艺,加大管理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并创建菏泽专属的品牌。

(二)拓展步行街的空间概念,提高文化旅游的功能

如今对于步行街的新建,有着很多种的说法,实际上,可基于以往的步行街,充分结合各种条件,慢慢延伸步行街的活动范围,在此基础上,针对这类步行街,可以促使其彰显出立体的活动空间。

(三)强化步行街的吸引力度

一般对于该类步行街来讲,为了提高其对旅游者或商客的吸引,应当着重构建文化旅游内功。比如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古道,存在怎样的特点、经历哪些朝代,都应当具备详细的旅游说明,以便能够促使旅游者感受到古道的魅力。针对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为了健全其旅游功能,需要健全街内的不同功能,比如购物,在提高步行街功能的基础上,对于广大旅游者的吸引,能够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不管是古道,还是一些传统老街建筑,均属于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针对这些宝贵资源,应当开展保护性开发。具体而言,就是在不变动原貌性质的前提下,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这些核心资源,比如古道就属于保护范例。实际上,针对步行街内的建筑而言,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其的保护性开发,当地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完善有关的保护措施,以便获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延伸具备文化特色的步行街活动,需要建立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而言,要创造一系列功能的步行街,比如购物以及娱乐等,牡丹文化浓厚,可为构建好的文化旅游环境,打下夯实的基础。对于牡丹文化旅游步行街而言,要想长远地发展,需要改变思想认识,并强化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另外对于步行街品牌的营销,也应当提高重视程度。

猜你喜欢

步行街菏泽牡丹花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牡丹花的启示
“诗约春天”之“牡丹花开”朗诵音乐会
问路
快递时代谈恋爱
步行街23号
快乐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