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对冲基金的发展现状和监管策略建议

2022-11-14闵泓喻张广鑫

商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对冲基金

闵泓喻,迟 腾,张广鑫

(长春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前言

对冲基金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投资者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将期权与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相结合,以对冲,换位,套头,套期为交易手段,因此也被称为避险基金。对冲基金高杠杆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市场上大批的风险偏好投资者,经过数年的发展,对冲基金已然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我国的对冲基金市场是在融资融券,期权期货等业务的推出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而美国是目前全球市场里,对冲基金市场最发达,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因此,借鉴美国的对冲基金市场有助于推动我国对冲基金市场的发展。

二、对冲基金概述

(一)对冲基金的传统特征

对冲基金作为私募基金的分支,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复合性,对冲基金是由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组合而成的。二是高杠杆,以期权期货为基础的对冲基金往往能利用较低的保证金借入高额的交易金。三是隐蔽性和灵活性,对冲基金采取私募的组织方式,在交易方式上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四是设立的门槛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基金较低。五是专业性,由于对冲基金的复杂性和实时性,对冲基金由专业的团队管理,因此也对冲基金的管理费也较高。

(二)大数据时代对冲基金的新特点

第一,体现在对冲基金与私募基金的融合上,具体表现在投资策略的融合。现在的对冲基金不同以往,开始注重长期投资,运用杠杆和夹层债券收购上市企业股份以获得公司控制权,赚取利润。其次对冲基金的投资池逐渐多元化,股票、债券、房地产基金等不断丰富以满足高净值投资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需求。

第二,体现在封闭期的延长上。由于对冲基金现在较为注重长期投资,而投资池中往往含有流动性较低的产品,为了规避流动性风险,对冲基金会选择延长封闭期,同时减少信息披露。

第三,体现在收费方式的转变上。对冲基金的操盘者不再按年收费,而是将分红与项目利润相挂钩,以业绩为指标。

第四,体现在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调整上。投资市场的不断开拓使得某些对冲基金也开始面向散户投资的共同基金领域。

三、对冲基金发展现状和我国对冲基金市场发展的局限

(一)全球对冲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对冲基金由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一手创造,与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一样,对冲基金的发展也历经沉浮。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不少投资巨鳄在资本市场上折戟沉沙,备受瞩目的基金产品也悉数崩盘,许多悲观的投资者认为,即使是对冲基金也会重蹈覆辙。但出乎意料的是,对冲基金表现优异,许多对冲基金赚的盆满钵满。截止目前,全球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在2020这个动荡之年,全球对冲基金总体表现异常突出,创下十年来的历史新高,HFRI基金加权综合指数在去年上涨11.6%是自2009年以来最优异的表现,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带来超过10%的回报。在众多明星对冲基金管理者当中,Israel(Izzy)Englander一骑绝尘,他的旗舰基金收益率高达26%,2020年赚取38亿美元。

(二)我国对冲基金市场发展的局限性

较于美国管理对冲基金的历史和经验,我国的对冲基金不仅规模小于美国,管理理念和经验也落后于美国。在2010年之前,我国推出了一支股指期货合约沪深300股指期货才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有了做空机制,随后国泰君安和易方达推出的‘君享量化’和‘一对多’对冲基金以做空机制为基础,进行套期保值和套利标志着我国第一支对冲基金的出现。截止目前,我国的对冲基金有两大类,一类是海内公司发行的阳光私募证券型基金,另一类则海外企业借助QFII制度发行的对冲基金。

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落后除了起步较晚外,还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第一,空头力量较小。2015年我国股市震荡,不少学者认为对冲基金过于频繁的撤单操作难逃其咎,更有6只对冲基金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被限制交易。同年9月中金所宣布将单日开仓超过10手认定为非正常交易行为,不仅提高了非套保和套保的保证金率,还提高了单日平仓手续费,开仓门槛和手续费的提高使得做空力量更加孱弱。第二,成本过高。与美国极低的融资融券成本相比而言,我国的融资融券成本高达10%,降低了市场多头和空头活跃性。第三,准入门槛不合理。为了扩大对冲基金的市场规模,我国将对冲基金的准入门槛设置的较低,基金管理人只需要向证券业协会履行登记,而对冲基金则仅仅需要登记并不用审核,这就导致了对冲基金市场乱象丛生,市场上充斥着滥竽充数没有管理经验的基金管理者,投资者的合法收益得不到保护,对于对冲基金市场而言本质上就涸泽而渔。第四,没有限制效果的准入门槛得不到完备的法律体系的支撑使得不少违法份子假借对冲基金的名义,非法集资,破坏市场秩序。第四,信息披露程度与监管力度不匹配。与私募基金一样,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低,加上基金管理团队操作的不透明性,使得监管部门的监管存在总是不够及时,这也滋生了许多风险,这些风险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之间互相传导,不仅增加了风险的复杂性,也加剧了对冲基金市场的不稳定性。第五,新时代的基金行业受到一行一委两会的监管,改变了以往存在的监管缺位和交叉监管的问题的局面,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执法手段上仍待提高,尤其是在处罚力度上,较轻的处罚力度往往对那些利用内幕消息,操纵市场,破坏市场秩序的企业毫无威慑,甚至会变相纵容违法行为。

四、美国对冲基金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政府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主要分两步:第一步是在对冲基金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提出《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来规范市场操纵,以保护市场投资的合法利益为主旨。第二步则是将对冲基金与其他基金区别对待,将对冲基金的各种限制条件松绑,例如豁免部分信息披露要求。但LTCM丑闻的曝光也让行规制定者开始反思,并在04年提出了《对冲基金规则》之后提出的一系列法案均以信息披露为主旨,最终废除了裸空交易也对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有了更高的要求。纵观这两步不难发现美国政府始终围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针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合法操纵这两点展开。就其借鉴意义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对冲市场上投资战略的多元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对冲基金的风险传导速度不仅迅速且传导途径多样,建立金融风险隔离防火墙就显得尤为重要。限制高杠杆,增加合约保证金等措施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投资人准入制度的实施势在必行。对冲基金市场的复杂性与高杠杆性要求参与者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而现有的投资人数量,质量,销售渠道,经理人资质还没有形成规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也就无法深拓对冲基金市场。

三是政府在资本市场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要与市场无形之手配合,也要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管理,发挥督导作用。无政府主义不仅不能帮助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反而会助长市场无序运行。

四是投资渠道的开拓。依据wind数据库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超过350万人,用于投资的流动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在互联网金融整改浪潮中,p2p网贷等理财产品因暴雷不断被依法取缔,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解决,表明我国的投融资渠道与美国相比尚显不足。

五是政府应当要求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配套完备的避险机制,同时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以便管理者增加风险的可控性。

五、优化对冲基金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行业准入细则,提高管理者资质审标准

根据对冲基金研究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全世界共有600家新设立了对冲基金,包括传统对冲基金和加密对冲基金。我国对冲基金不管是规模还是种类都在有序增长中,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丰富意味着市场上可供投资者的选择也越多。以往的市场准入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更加复杂的环境,基金发行公司应当在申报时向基金业协会提交更多的信息,可借鉴公募基金的披露要求,适度调整披露尺度,规范合同草案,招募说明书草案等披露的标准,同时注重资产管理者合规审核,重视信用审查。同时互联网时代下应重视大数据的作用,利用大数据的可视化能够刻画基金管理人的各项指标,不仅可以筛选出优质的基金管理人,也变相提高了基金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寻找对冲基金信息披露程度的帕累托最优

以一委一行两会构建的监督体系对对冲基金市场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募集环节,当对冲基金进入封闭操作期,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就越少,因此亟需提高对冲基金申报审核环节的信息披露要求,基金从业协会可以新增对冲基金业务部门,专项负责对冲基金市场业务的处理,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构建对冲基金数字化信息库,实行长效监管

对冲基金的特殊性要求市场监管部门重视对冲基金市场的风险敞口,高杠杆带来的高风险以及复杂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扩散性要求构建对冲基金市场的宏观数据库。建立数理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增强风险的可预见性。

(四)联合监管是风险管理的主旋律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的局面将随着金融市场改革不复存在,而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兑换也终将成为历史,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对冲基金市场将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海外优质资产也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性,势必会扰乱市场的稳定性,加上各国市场规模,发展程度,法律法规的不同,要求一委一行两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协调区域发展,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对冲基金
红黑榜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