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金融文化培育路径研究

2022-11-14高忠坡高子清

商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文化

高忠坡,高子清

(哈尔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一、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但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明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的定义在学界还没有取得广泛共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周易里关于“文化”最早的一句论述,这里“文”的意思是为保障人类社会正常运转,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某种“共识”,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接触之后形成的独到见解与知识;“化”是“教化”、“感化”、“影响”的意思,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教化,目的在于宣传和推广上面所说的人类“共识”。因此,综合起来说,文化是主要以精神财富为主的、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包括一切形式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内的总和。文化有其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没落腐朽的文化会成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极大障碍,而先进的文化则能起到推动、引导整个人类进步的作用。

人类社会普遍文化与金融领域具体情况相结合就形成了金融文化,金融文化是人类社会普遍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1934年陈岱孙先生在《金汇本位与战后之欧洲金融》一文中认为金融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金融”或“金融+文化”,而是社会普遍文化中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与伦理观、法律意识与规范、经营及管理理念等在特定的金融领域中的影响作用。广义的金融文化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含了金融领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财富总和,还包括所有交易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结果。而狭义金融文化的概念则着眼微观金融主体活动,认为是“微观市场主体在主导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精神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这里面既有几代中国金融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包含了中国优秀金融文化的激励、引领和带动作用。现代社会,优秀金融文化对金融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我们要保障金融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增强中国金融软实力就必须重视培育优秀金融文化。

二、文献综述

金融文化内涵和外延方面,1934年陈岱孙老先生首先提出了“金本位制度是世界所公认的金融文化演进的结晶”的结论,这也是金融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唐双宁(2017)是我国现代研究金融文化较为知名的学者,他在金融文化建设领域长期耕耘,在概念界定方面对金融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认为狭义的金融文化是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形成的金融文化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等。广义的金融文化涉及金融交易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即以各种金融业务活动为基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财富总和。陆岷峰(2020)认为金融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行业属性,是人类社会普遍文化在长期历史沉淀积累的过程中与金融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决定个人金融认知、影响个人金融行为,并且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金融文化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中各具特色。秦池江(2012)倡议大力推动金融文化建设,树立金融业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金融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包含诚信、责任、效率、普惠四项基本内容。金融文化的作用方面,黄建新(2017)通过研究发现,地区的金融文化水平显著影响企业委托理财行为。在金融文化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发生委托理财的可能性更大,委托理财投资频率更高,资金投资规模更大,委托理财的实际收益也更高。张云东(2017)在分析我国现阶段金融文化现状、流行金融文化特征和产生根源以及由此导致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旗帜鲜明的提出要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坚持产业服努模式、重视一级市场建设、规范二级市场建设、警惕衍生品交易、保护散户利益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刘绘芳(2016)专门就我们传统优秀金融文化的传承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传统金融文化的内容包括诚信义利和以义取利的金融伦理、先进的票号防伪和密押制度、独特的人身股制度和东伙合作制度等。曹春荣(2015)则以我国特有的红色金融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角度阐明了苏区金融文化是中国红色金融文化的原初形态,是红色金融文化的源头。

三、优秀金融文化包括的本质要求

现代国家中,金融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血脉,肩负着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国家战略得以正常实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职责,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坚持操守,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受西方不良金融理念的影响,以往我国金融文化中存在过度逐利、忽视道德规范的不良现象,这都是金融文化核心要义不明、职业操守不牢固造成的恶果。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优秀金融文化应该是至少包括诚信为本、服务实体、共享普惠以及稳健运行几方面核心要义在内的一种风清气正、踏实稳健、开拓进取并且运行良好的一种金融文化生态。

(一)诚信为本

国家无信不强、政府无信不威、行业无信不旺、个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该具备的行为边界和道德底线,也是金融文化最重要的核心要义,是金融业所必需树立的价值观念。金融业是个特殊的行业,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的基础就在于信用机制,信用是金融业的本质和生命线,整个行业在工作中能否遵循诚实信用、契约至上原则直接关系着整个金融业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诸多不良社会现象,导致了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约束意识被削弱,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服务实体

实体经济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金融是依附于实体经济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部门,它运营的是生息资本,收益源于实体经济的利润。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金融不能离开实体经济空转,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和归宿。因此,金融业只有始终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行稳致远,实现健康稳定永续发展。我国金融业应把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本分,而不能离开实体经济单独存在,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三)共享普惠

创造人类历史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一切行业是从人民中来,最终也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金融行业的也要定位于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履行服务职能,积极与社会共建、共赢和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制正是一种否定专属和特权的制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它提倡关注弱势群体、提倡均等化服务、提倡保护消费者权益。金融服务对所有大小规模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是公平的,都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即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的原则和理念。

四、现阶段金融文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金融行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影响恶劣的问题,金融文化欠佳、建设滞后就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和优良金融文化塑造不够重视,导致社会信用环境差、信用制度体系不健全、失信违约行为处罚不足等问题,各行各业不诚信行为层出不穷,从食品安全领域到假冒伪劣产品再到学术腐败等不一而足,金融业当中侵犯投资者利益的案件也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业声誉。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金融领域经历了三次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次是清末至民国年间向西方金融文化学习,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金融文化学习,还有改革开放后向西方金融文化学习的第三次高潮,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但也深受只注重作为利己经济人追求财富、不注重作为社会人道德约束的当代西方金融文化的影响。有些学者言必称希腊,过度把西方的金融文化传统、金融理念奉为“宝典”,各个高校金融学专业培育人才主要教授的也都是西方金融知识,对优良的中国传统金融文化价值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现阶段金融业的风险失控和道德败坏事件频频发生,甚至波及金融监管人员。金融反腐风暴以来,一大批金融领域腐败分子被查,包括项俊波、赖小民、杨家才、姚刚等金融业高级管理人员,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背后都有金融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五、优秀金融文化建设的路径

构建当代中国特色优秀金融文化是应对当前社会道德滑坡,为经济利益不择手段以及西方不良金融文化侵蚀的需要,是解决目前金融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要求,是保证金融业行稳致远、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从坚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优秀金融文化宣传、打造金融文化品牌、加强优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完善法治几方面来加强优秀金融文化建设。

(一)提倡诚信言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金融行业的立业之本,生存之基,因此要十分珍视建设和维护自身的信用。良好的信用状况是金融业取得利润并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凭借卓著的信用金融业才能赢得客户信赖,并获取了良好的效益回报。一方面金融全行业要加强对员工关于信用的管理与培训,保证企业自身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诚信经营,树立恪守信用的形象;二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工作,如加强与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司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全社会统一征信系统的建设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三是要建立守信正向激励和失信违法惩处的双向互动机制,让员工和客户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对失信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对守法合规良好典型予以奖励。

(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金融文化品牌

金融业必须加大金融文化的宣传工作,持续向全行业、全社会传递正确价值理念。因此就要求优秀金融文化的宣传教育应该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一要及时总结各地各单位金融文化建设的良好范例,把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好典型树立起来号召大家学习看齐,倡导“德技并重,以德为先”的风气。二要突破常规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途径增加效果,促进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的宣传学习。比如组织相关主题的团建活动、参观能有实际感受的教育基地、与党务活动结合起来研讨交流等,务求增加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三要引导广大金融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优秀金融文化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后还要下大力气培育有代表性、特色明显、号召力强的金融文化品牌,如金融智库、金融论坛、金融文化节、金融廉政基地等,破解金融文化传播中的品牌短板。

(三)加强优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人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一切事业最终也是为了人,优秀金融文化应该践行人本理念,优秀金融文化的培育也要依赖一批素质过硬的金融人才队伍。因此,金融业在增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法纪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塑造金融行业工作人员良好的道德品行、职业操守,建设一支诚信敬业的金融人,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他们树立为民服务、遵纪守法、廉洁诚信、勤勉敬业的文化理念。这其中应该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努力培养一批对社会负责、有水平、高素质、勇于担当的“金融家”,使他们形成讲政治、顾大局、高要求、勤服务、严守法的自律意识,在此基础上带领行业前进、把握行业规律,掌控行业发展方向。

(四)加强监管,完善法治

优秀金融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金融监管的引导、规范、惩戒作用不容忽视。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新形势下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和手段,督促金融企业创建良好合规文化,并加大对违法乱纪、破坏金融法治行为的打击力度,为金融业长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优秀金融文化的形成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金融业还要加强外在的法治,继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对全行业广大员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投资者案件,要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绝不姑息,严格按照法律规章办事,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六、结论

优秀金融文化是至少包括诚信为本、服务实体、共享普惠以及稳健运行几方面核心要义在内的一种风清气正、踏实稳健、开拓进取并且运行良好的一种金融文化生态。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努力,经过长期培育和积淀才能慢慢走上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金融行业要着力从坚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优秀金融文化宣传、打造金融文化品牌、加强优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完善法治几方面切实提高对金融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锻造诚信为本、服务实体、共享普惠以及稳健运行为特征的优秀金融文化,扎实推进新形势下金融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金融业金融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谁远谁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PYRAMID PAINS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