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子散热熨腹部腧穴预防及改善COPD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2022-11-07李应娜熊淑云袁增红郑小英汪真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神阙穴阻塞性通气

李应娜,熊淑云,袁增红,郑小英,汪真辉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在改善通气与换气作用极佳,临床使用率极高,但其在起到极佳疗效的同时也极可能给患者带来并发症,腹胀便是其中发生率极高的一种[1]。腹胀可提高患者发生呕吐、窒息的风险,还抬高了患者隔肌进而干扰通气,直接影响无创通气效果及预后,且可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进一步加重[2]。且重度腹胀的痛苦也会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压力,进而可能抗拒治疗,对患者疾病的进展造成严重影响[3]。该病临床主要以通过调节胃肠道菌群药物进行干预,或以按摩手法或热敷等方式进行胃肠减压、促进排气缓解腹胀症状,但这些手段收效并不十分理想。为降低无创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预防及改善方法。我院近年来结合中医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运用四子散热熨神阙穴,预防及改善COPD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者,其肺功能评价均在Ⅱ~Ⅲ级之间;(2)符合中医“肺胀”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标准(2011版)[5];(3)胸腹部皮肤完好无损伤;(4)对热疗能耐受者;(5)年龄在60~85岁。

1.2 排除标准(1)不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者;(2)合并支气管扩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结核、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者;(3)合并各种肿瘤,合并腹部手术史及合并心、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使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严重智力缺陷,不配合检查者;(5)胸腹部皮肤有破损、溃疡、炎症、水泡、脓肿者。

1.3 研究对象纳入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COPD行无创通气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本研究经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COPD常规治疗,治疗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4]相关要求。给予抗炎、解痉、平喘药物治疗,氧疗等。无创通气治疗为选择S/T模式,初始设定吸气压为14 cm H2O,呼气压为4 cm H2O,逐步自低到高,每天6 h以上。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子散热熨腹部神阙穴,2次/d,30 min/次。药物组成:紫苏子100 g,莱菔子100 g,白芥子100 g,吴茱萸100 g,粗盐250 g。用法:把四子散与粗盐250 g混匀放入瓦煲中或铁锅中用文火炒热,有香气为度,装入布袋,用双层布袋保温,用力搓揉后使用,药包温度控制在60~70℃。将四子散热奄包在脐周以顺时针方向热熨,操作前评估患者的体质和心理状况,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用药目的及意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药熨手法:先试温,以患者耐受为宜,将四子散药包放置患者腹部神阙穴,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热熨腹部,待药包温度下降时改用重手法热熨,历时30 min,之后将有余温的药包放置患者下腹部热敷,增加其功效。注意事项:敷药期间应注意严格掌握中药的温度,药熨温度适宜,以免烫伤。密切观察皮肤情况,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两组均治疗5 d。

1.5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不同时间点腹围及生活质量。(1)腹胀发生情况:腹胀判断标准分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6]。正常:无腹胀症状;轻度:时有时无的轻微胀满感,对患者无明显影响;中度:明显胀满,经常发作,对患者造成影响,但在可忍受范围内;重度:持续胀满难受,严重影响患者休息。(2)腹围:每天干预结束后使用皮尺测量各患者的腹围。(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问卷,项目设置参照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4]。分成症状、生活能力和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个部分,采用百分制,根据各个条目的权重赋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对照组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61~85岁,平均73.8岁;病程3~22年,平均10.8年。治疗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60~85岁,平均74.2岁;病程4~21年,平均11.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26例患者无腹胀症状,腹胀发生率为13.3%(4/30),腹胀患者均以轻度为主,无重度腹胀患者;对照组12例患者无腹胀症状,腹胀发生率为60.0%(18/30),7例重度腹胀患者。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067,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腹围比较无创通气第1、2天两组患者腹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腹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均如此,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腹围均逐渐减小;两组患者腹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第3、4、5天两组患者腹围比较,治疗组患者腹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腹围比较(±s,cm)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腹围比较(±s,cm)

注:F时间主效应=164.342,P时间主效应=0.000;F分组主效应=16.786,P分组主效应=0.019;F交互效应=31.375,P交互效应=0.001

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F P治疗组30 88.51±6.34 86.23±4.28 84.49±3.30 80.29±2.65 79.63±2.46 17.583 0.000对照组30 88.46±6.27 87.95±6.09 86.76±4.64 85.79±3.41 85.04±3.25 3.657 0.012 t 0.020 1.265 2.183 6.975 7.269 P 0.983 0.210 0.033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治疗组 30 31.21±4.14 16.85±3.42 14.647 0.000对照组 30 31.50±3.68 22.96±4.34 8.220 0.000 t 0.286 6.056 P 0.775 0.000

3 讨 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或肺心病的常见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发展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5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15%以上[7]。COPD属中医学中“肺胀”“喘证”等范畴,其病位在肺,病机为患者反复感受外邪,长期喘咳,使肺气虚衰,痰瘀互阻,难以根治[8]。COPD患者病情迁延难愈,患者脏腑衰败致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正是无创通气并发腹胀的病机[9]。气机即气的运动,机体代谢、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机。如脏腑之气失调则会引发脏器功能紊乱,继而疾病相应而生。COPD患者脏腑衰败,进行无创通气后气机失调更为严重,大肠无力传导,因此出现腹胀症状;另外,无创通气患者长时间不活动致胃肠蠕动减少,极高吸气压力又使气体容易进入胃部。因此胃肠胀气现象十分普遍[10]。脏腑衰败、气机失调、邪气入胃、胃肠蠕动减少等多种因素互为作用之下,COPD无创通气患者则可并发腹胀症状,严重的腹胀可致使膈肌上抬,从而使患者通气更受限制,加重COPD呼吸障碍症状,降低无创通气治疗效果[11]。因此,对出现腹胀症状患者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十分重要,也是保证无创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中医认为神阙穴通达百脉、承上启下,其位于腹部脐中,该处表皮角质极薄,筋膜皮肤相连,在神阙穴外敷药物,脐窝可使药物极易有效保留,又有大量血管、淋巴管、神经,使药物能被极快吸收,起效迅速,药效更能充分发挥[12]。

热熨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可通过热蒸汽作用促进热熨处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及代谢,达到调和气血、驱寒祛湿、舒筋活络等作用[13-14]。采用四子散热熨COPD无创通气患者神阙穴,结合了手法热熨及热敷,四子散即紫苏子、白芥子、吴茱萸、莱菔子4种药物,将诸药混合加热后热熨,具有利气疏导、下气化积、祛风除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络止痛等作用[15-16],对症腹胀现象。手法热熨过程,对腹部垂直向下加以压力,可推动并刺激胃肠管蠕动,且热敷可使诸药通过热渗透得以迅速在神阙穴吸收,通过脐部丰富的经络药效由表及里迅速发挥作用,刺激机体胃肠蠕动,起到上行下调、通气利导、调节气机作用,可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进而使患者腹胀症状得以缓解。本次回顾性分析了60例COPD无创通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四子散热熨神阙穴的治疗组30例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3.3%(4/30)且以轻度腹胀为主,而仅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为60.0%(18/30),症状以中度及重度腹胀为主,治疗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腹围方面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腹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均如此,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腹围均逐渐减小;两组患者腹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分组效应,治疗第3、4、5天两组患者腹围比较,治疗组患者腹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四子散热熨神阙穴可对机体起到极好的行气、利气、导气效果,并有效促进机体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呼吸机治疗引起的腹胀,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四子散热熨腹部神阙穴可明显降低COPD无创通气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该方法简便易行,药物获取方便,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参考文献

[1]邓丽英,胡结养,邹小芳.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对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3):51-53.

[2]伍敏莉,梁金燕,许浦生.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对无创通气并发腹胀患者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8):81-84.

[3]杨亚婷,魏道琳,李秀,等.综合干预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的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6):924-927.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80.

[5]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2):177-178.

[6]梁金燕,黄晓君,余斯玲,等.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治疗无创通气并发腹胀患者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1):17-18,21.

[7]ZOUMOT Z,DAVERY C,JORDAN S,et al.Endobronchial valves for patients with heterogeneous emphysema and without interlobar collateral ventilation:Open label treatment following the BeLieVeR-HIFi study[J].Thorax,2017,72(3):277-279.[8]刘艳琴,梁繁荣,任玉兰,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12):18-22,25.

[9]肖鹏云,辛大永,秦鸿.针灸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并发腹胀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0,15(13):1993-1997.

[10]黄瑾,高雯,熊晖雯,等.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揉缓解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腹胀[J].护理学杂志,2015,30(5):12-13.

[11]李艳平,姚静松,张立宏.耳穴贴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后并发腹胀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21,27(4):829-833.

[12]明州彦,杨小凤,刘融星,等.吴茱萸热奄包药熨腹部治疗ICU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疗效观察[J].内科,2019,14(5):513-515,522.

[13]袁文娟,李颖芳,魏永红.子午流注四子散热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淮海医药,2021,39(4):403-406.

[14]殷君,肖莹莹.艾箱灸背俞穴结合四子散热熨双涌泉在改善胸痹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185,191.

[15]熊淑云,何文芳,李观蓝.四子散热熨背部腧穴配合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0):2194-2197,2253.

[16]艾怡然.腹针结合四子散热敷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神阙穴阻塞性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九蜣两虫散熨贴神阙穴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胃肠胀气的理论探讨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