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教学视域下“非遗舞蹈”的传承思考
——以“海城高跷秧歌”为例

2022-11-05王晓黎

乐府新声 2022年2期
关键词:海城秧歌民间

王晓黎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备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深度思考。“海城高跷秧歌”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舞蹈,拥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征。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海城高跷秧歌通过成立艺术团巡演、进入中小学校园课堂等方式获得人们的喜爱与赞扬,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受时代特征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其历史文化与表演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冲击。为此,在如今大力提倡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时期,将“海城高跷秧歌”作为非遗舞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入到高校课堂中,将是保护民间秧歌文化、弘扬高跷艺术的不二选择。本文将对“海城高跷秧歌”的历史渊源、风格特征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在充分发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并发展“海城高跷秧歌”。

一、“非遗舞蹈”和“海城高跷秧歌”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非遗舞蹈”的概念与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21 世纪初开始,旨在保护、传播并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于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不断扩大宣传并投入实施,非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突破。虽然目前关于“非遗舞蹈”的概念众说纷纭,定义略有差别,但笔者认为“非遗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含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十分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遗”事业开展以来也获得了一定进展。经过查询相关资料,截至2021 年6 月,国务院公布了5 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557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含3610 个子项,其中传统舞蹈被收录356 个子项,例如有京西太平鼓、秧歌、龙舞、狮舞、花鼓灯、傩舞、鼓舞等等。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开以及“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国传统舞蹈受到了极大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舞蹈的宝贵价值并逐步将其作为如今舞蹈艺术的文化资源支撑。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各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生活的缩影,也是各民族文化的沉淀。因此,“非遗舞蹈”能够折射出民间文化的精髓,是人们通过学习与欣赏获取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将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有助于促进民间文化的发扬与融合。从时代角度来看,不仅可以为现代的教学、表演提供素材,还可以为舞蹈艺术注入新的活力,逐步实现“非遗舞蹈”的多渠道发展。对“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逐渐成为目前促进舞蹈艺术发展的有机动力,无论是相关保护单位、民间传承人、舞蹈从业者或者是舞蹈专业学生都秉承着对传统舞蹈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高度责任感,自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责任,不断学习传统舞蹈的文化精髓、探索“非遗舞蹈”的保护途径,促使“非遗舞蹈”在当今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本文研究重点,“海城高跷秧歌”作为一项非遗舞蹈,推进“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将是促进民间传统舞蹈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海城高跷秧歌”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

“海城高跷秧歌”起源于清代,其可考的历史有300 余年。2006 年“海城高跷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是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体现着粗犷豪放、泼辣自由的艺术特色。流传至今的海城高跷秧歌是经过了长期的野外露天及舞台化改造所形成的,它在形成初期时的动作较为单一,当时只是作为为数不多的重要的娱乐形式在庙会或重大节日时进行表演,而随着喇叭戏和戏曲纷纷加入到牛庄秧歌会,海城高跷秧歌的风格与扮相也随之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海城高跷秧歌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演出形式或风格其背后蕴藏的是几百年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艺术积淀。所以,海城高跷秧歌不仅能够从侧面展示辽宁人民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更能映射出民俗文化内涵。

海城高跷秧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以“扭、逗、浪、相”为表现核心来表现幽默风趣、自由奔放的个性。从表演形式来说,一般从“叫鼓”开始,有“过街楼”、“大场”、“小场”,有时还会表演“下武场”来展示高超的跷功。从人物扮相来说,受戏曲文化的影响,许多人物都是由戏曲中提炼组成的,有头跷、二跷、老蒯、上装、下装。总的来说,海城高跷秧歌能够展现出辽宁南部地区百姓生活的独特魅力,表演形式既热闹红火又妙趣横生,人物扮相既能体现出稳重、泼辣的性格又不乏文静、质朴,同时结合如扇子、巾帕等简单的道具,配有锣鼓与喇叭的音乐伴奏,使海城高跷秧歌的风格特征得到综合展现。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民间秧歌团体以及民间艺人对高跷秧歌文化的不断发扬,2019 年6 月海城高跷秧歌成为辽宁省唯一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足以证明多年来在政府与相关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直至今日,海城高跷秧歌仍是被人们熟知和热爱的,其发展路径也逐渐呈多样化。

二、“非遗舞蹈——海城高跷秧歌”的发展路程及现状分析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思想促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得到广泛的交流与发展,唤醒了民间艺术与艺人。“海城高跷秧歌”便不仅限于在民间流传,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海城高跷秧歌”由此开启了多途径的发展道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发现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今的海城高跷秧歌发展主要依靠民间秧歌艺术团以及中小学校园两种途径。

(一)“海城高跷秧歌”在民间秧歌艺术团体的发展情况

海城高跷秧歌在民间秧歌艺术团体中的发展要从1988 年海城市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以下简称“海城高跷艺术团”)的成立说起,受改革开放的影响,1988 年起海城高跷秧歌便走出国门,出访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进行演出,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赏与好评,扩大了海城高跷秧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回国之后便在演出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由40 多名农民艺术家组成的海城高跷艺术团,足以证明海城高跷秧歌在当时已经走出了一条新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成立艺术团之后,逐渐受全国各省市、县的邀请,到各地演出,向更加专业、规范的方向发展。到了21 世纪,海城高跷艺术团曾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可以说,海城高跷艺术团发展至今仍是辽宁省一支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把中国传统的高跷与民间戏剧、杂技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然而,海城高跷艺术团在各地巡演所获得演出成就并不能代表高跷秧歌艺术的发展成就,很难判断舞台化演出的得失与影响,虽说海城高跷艺术团是传承海城高跷秧歌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受到了限制。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第一,“非遗舞蹈”往往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象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产生互动,因此,为适应当今时代潮流,演出、活动时会对其外在形态进行一些艺术化改造,因而丧失一部分的民间舞蹈原味;第二,目前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促使“非遗舞蹈”与之紧密联系,但拓宽“非遗舞蹈”的发展渠道并不代表能够优化发展水平,会一定程度的导致“非遗舞蹈”向商业化的发展方向偏移,巡演时就会被人为地附加具有时代特征的商业元素,从而导致缺失“非遗舞蹈”本身的风格与韵味,这种现象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海城高跷秧歌的发展与保护工作。

(二)“海城高跷秧歌”在校园中的发展情况

2016 年起,海城高跷秧歌进校园的工作在海城市政府与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回应了国家对“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建议的要求,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训练与指导。其中有海城市同泽中学、海城市中心幼儿园、鞍山市钢都小学等,旨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激励学生对家乡“非遗舞蹈”的保护与热爱之情。期间,海城高跷艺术团和相关教师为学生专门制定了训练内容与方法,比如降低跷的高度,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技巧动作、设计学生喜爱的演出服饰、编改氛围欢快的音乐等等措施。可以说,海城高跷秧歌在中小学的发展经过几年的试行较为成功,将海城高跷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校内组建高跷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演出等等方式都为日后的多范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当地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特色文化艺术遗产的助推作用。然而,较为遗憾的是目前“海城高跷秧歌进校园”的受众群体局限于更年轻化,还没有“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的相关案例,并且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深入到高校舞蹈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依据目前“海城高跷秧歌”以及高校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发展来看,“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体会其原滋原味以及源头与当下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更加专业的教学形式让其更好地流传并延续下去。因此,必须要积极推进“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将其纳入到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科建设中。

三、“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的发展与传承思考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高校已经将“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近年来也有许多“非遗进校园”的优秀案例,例如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设置“民族舞蹈传承”专业方向、山东艺术学院通过对“非遗舞蹈”素材的提取,创编了踩寸子组合等山东地区民间舞组合等等,充分证实了“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可操作性与必要性,说明了“非遗舞蹈”产生地所在高校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担当,它或许成为当地高校专业舞蹈教学的特色所在。同时,众多案例的成功实施也证明了经过“加工”的“非遗舞蹈”有着广泛适应性,不仅可适用于中小学,更适用于高校。因此,作为高校要站好角度、提升高度,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基于上文对发展脉络以及现状的基础分析得出,“海城高跷秧歌”在现代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与困惑,只有解决并提供适应高校的思路与策略才是使“海城高跷秧歌”继续良性发展的关键。

(一)“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可能面临的困惑

“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目前还处于一个空白阶段,很难猜测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境,因此,本文将根据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特征提出几点可能会存在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非遗舞蹈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存在偏差三方面:

第一,“海城高跷秧歌”目前还没有融入高校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单凭简单总结归纳中小学的成功案例以及在民间艺术团体中的经验,远不足以作为高校专业教学的基本素材,需要专业队伍进行文化、艺术以及技术方面的提炼。第二,就其身体动作而言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提炼并不是难事,难的是高跷,即把高跷作为舞蹈训练的一部分,这在高校似乎是从来没尝试过的。一是舞蹈动作附加高跷,会给训练带来不少难度;二是附加高跷后是否每个学生都能适应;三是高跷从野外搬到室内,对训练场地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高校是否能解决。第三,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是否能取得有关领导的共识,并在场地建设、调研队伍、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所有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的发展策略思考

高校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教学的教育教学场所,是传承、引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主要阵地。近年来,“非遗舞蹈”逐渐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主要素材走进艺术类高校的课堂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遗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良好趋势,这不仅为“非遗舞蹈”的发扬光大提供了高层次平台,还为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变革提供了发展路径。笔者将基于上述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思考“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的发展策略。

1.进一步界定“海城高跷秧歌”的传承群体

为更好地传承发展“海城高跷秧歌”,我们要细化人群分类,界定好不同传承群体的主要职责,更加有助于“进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海城高跷秧歌在现如今的发展传承来看,其主要群体是民间传承人进行直接传承方式,包括民间艺人和艺术团的演员。然而,基于本文研究重点,高校的介入将会形成较有序的传承模式,以推动“海城高跷秧歌”传承工作的良性发展。

(1)民间直接传承人群——自然传承:“海城高跷秧歌”在民间的传承可以说是“自然传承”,一方面是通过艺术团演员的更新换代以及高跷技艺的师徒传艺等方式将本土化的舞蹈流传下去;另一方面是借助相关社会场所,如群众文化馆、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等,共同对民间艺术遗产进行的收集与整理,同时这类社会场所还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对于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上文所述,“海城高跷秧歌”在民间的流传主要依靠艺术团体,传承方式是以表演为主,没有“进高校”的案例,大量的民间素材缺乏系统的整合。因此,为避免遗失宝贵的文化遗产,与较为专业的社会场所形成合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科学建立民间素材体系进而研究如何将其文化、内涵渗透到高校教学中。

(2)高校专业传承人群——有序传承:在高校中进行“有序传承”即依据较为完整且系统的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其中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时长、课程内容等方面。笔者依据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总体要求预设“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的传承模式,如下:

首先,将“海城高跷秧歌”作为主修课纳入到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在学时上设定每学期不低于32 学时,在内容上以学习经典舞句、掌握风格韵律为主,以达到丰富学生对其民间舞蹈文化的认知广度并提高民间舞蹈的表演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教授典型性动作,即原汁原味的传统舞段、舞句,力求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与传承民间原有的艺术形态,二是对东北秧歌中典型人物的舞蹈语汇进行传承,具体为:上装、下装、头跷、二跷、傻柱子、老蒯等六个人物的具有典型艺术形态的舞蹈语汇予以传承,三是单独开设高跷技巧性动作训练,目的则是保留传统的技艺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增强高跷的观赏性,以高跷技艺为主,全方面扩大并加快“海城高跷秧歌”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保证其传播更加稳定、科学、可持续;其次,作为选修课加入到舞蹈教育和舞蹈编导专业中,总课时不低于16 学时,以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为主,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教学、研究的全新素材、为编导专业学生拓宽创作范围,树立学生尊重并保护“海城高跷秧歌”的基本观念,在传承中进行发展与创新。值得一提的是,设置“海城高跷秧歌”固定课程应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确保学生有一定的表演、编创、教学的基础,具备主动探寻课程本质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推动“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工作的进行并促进“非遗舞蹈”在当今时代的发展。

“海城高跷秧歌”在高校中的有序传承除要优化课程体系外还需要高校管理者站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予以指导和辅助协同。由于“非遗舞蹈”具有独特的民间性、技艺性、表演性,需要对授课场地、内容调研等各方面做以充分地考虑。第一,“高跷技艺”融入高校教学,从室外的民间传承转为室内的授课传承方式,场地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此,相关管理者应考虑将校内的剧场、操场设置为高跷技艺授课的主要场地并扩大校内有效场地的建设;第二,高校要成立高水平的调研队伍,为“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做好基础工作,对教学内容与成果进行实时考察。总的来说,要在高校的大力支持与各类人员的协助下促使“进高校”传承工作的有序开展。

2.发挥传承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相互反哺的态势

“海城高跷秧歌”的传承离不开民间传承群体,但也需要高校的加入为其提供高层次平台,以促进更好的弘扬与发展,因此要认清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彼此的沟通交流方式,形成从民间汲取以丰富高校教学和借助高校资源赋予民间传承的良性循环过程。基于此,作为民间传承群体,一方面要将民间的有利素材赋予高校,另一方面要切身加入到高校教学中。由于民间传承人群对“非遗舞蹈”的理解或是表演都是通过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对其文化渊源、动作来源以及风格展现都有相对彻底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为高校注入更民间、更正宗的教学素材,保留其传统元素。同时,以“高跷技艺课”为例,因其在民间的流传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是系统的教学方法,只凭“看”或者“说”很难掌握动作要领,这时民间传承人就可以走进高校课堂以“身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性的指导,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作为高校专业的传承群体,则要形成从民间提取再赋予民间的过程,利用高校的优势及校内的有效资源创新传承模式与渠道。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帮助民间整理并提炼素材,理清传承脉络从而形成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运用到高校中;其次,突出高校舞蹈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在课外活动与比赛中体现传承“非遗舞蹈”的重要性,如设置以“非遗民间舞蹈”为主题的比赛、“海城高跷秧歌”的高跷技艺赛或是“非遗舞蹈交流活动”等等,加大“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影响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如此,要利用好多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教学方式,创新“非遗舞蹈”的传承路径,在民间汲取的过程中通过录像、摄影等方式将民间艺人的演出与口述资料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教学时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非遗舞蹈”的原始形态,以保护并提高“非遗舞蹈”的存续力。综上,高校在传承时要增强反哺民间的意识,以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与原始动作为根基,在此基础上发挥高等院校的资源与教学优势,以实现民间直接传承与高校有序传承的共同促进。

3.形成“各自开花、各自繁茂”的总体传承趋势

“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挖掘民间素材并利用现代化手段在传承中创新,提升其意义价值并使传统舞蹈获得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传承进程中,助推“海城秧歌进高校”的两个主要群体需要从不同角度与方面为之做出努力,过程中“求异”、“求新”,最终形成当代文化语境下传统舞蹈的内涵展现。

对于民间传承群体来说,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海城高跷秧歌”的保护制度。由于“海城高跷秧歌”近年来的传承途径较为单一,并且受到现代市场与文化的冲击,传承纯粹的传统舞蹈与文化也受到了阻碍,因此要对现有的民间艺人和演员以及“高跷技艺”和相关作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与高校、地方文化保护工作者、相关社会场所搭建合作平台,获得社会各界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弘扬的共识。与此同时,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保留“海城高跷秧歌”原有的舞蹈动作、服装与道具,融合并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为进高校后的教学体系提供实践支撑。

对于高校中专业传承的人群来说,要以促进高校教学革新为出发点,以弘扬传统文化与舞蹈为核心,进一步突显出高校舞蹈专业的育人价值。在高校中进行“非遗舞蹈”文化传承,一方面要传承舞蹈本体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舞蹈文化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的传承。因此,高校要丰富课程类别,针对“海城高跷秧歌”的地区文化与特点可以增添如“辽宁民族舞蹈史”、“民族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同时要进行较为宏观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析民族舞蹈的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借助高校中学科种类繁多的优势,将各学科知识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拓宽学生理解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非遗舞蹈”在当今时代的存在与发展要依赖于其多样性,要对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创新性的转化,高校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正确关系,使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通过现代化的转变参与到现代文化体系的构建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总的来说,民间传承群体与高校的专业传承群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能趋同,应在各自的轨道上追求异、追求新,最终呈现出繁荣共存的总体发展态势。

结语

探究“海城高跷秧歌进高校”是保护与传承“非遗舞蹈”以及凸显其自身价值的重要话题。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海城高跷秧歌”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得失,走进高校教学是当下的必要举措,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有效促进其传承工作的发展。本文以“海城高跷秧歌”的发展现状为前提,提出了进入高校教学时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思考,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价值,促使“海城高跷秧歌”的深层功能得到延续与加固,保障活态传承。

猜你喜欢

海城秧歌民间
面向PNT应用需求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嫁给爱情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海城非遗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