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2021-03-13龙雨婷

人物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场子秧歌民间艺术

龙雨婷

摘   要:昌黎历史悠久、文化多种多样,民间艺术更是层出不穷,昌黎民间艺术有三歌,分别为“地秧歌”“民歌”“吹歌”。作为三歌之一的昌黎地秧歌就是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最早在元代产生,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关键词:非遗;地秧歌;探究

一、地秧歌的起源及其发展

昌黎先民,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昌黎地秧歌能够得以完善离不开昌黎先民的智慧和劳动。他们在田间习作,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而主动性的带动了昌黎地秧歌的发展,地秧歌中大部分动作都跟劳作有关,地秧歌中所使用的道具也处处体现着劳动的气息。例如地秧歌中擓角所使用的“棒槌”就是从先人洗衣用的棒槌而来,可以想象由单单的一个洗衣棒子演变到在手中旋转自如的道具,其中所经历的是怎样一个智慧的伟大转变。昌黎地秧歌主要同通过政府保护、对外交流演出、老艺人传承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在解放后期昌黎地秧歌比较火热,改革整理了大部分民间段子。新中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加工,去粗取精,吸取了东北秧歌的一些动作特称,地秧歌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更富有表现力和故事性。如《跑驴》等一些作品都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近几年,昌黎地秧歌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演,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的昌黎地秧歌。

二、地秧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昌黎地秧歌传承和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越显突出。归纳总结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地秧歌表演内容表演形式相对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地秧歌本身的即兴性与灵活性的特点要求学习地秧歌的演员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才能把地秧歌的味道演绎出来,这无疑为地秧歌的传承带来了影响。外部因素包括传承的老艺人“高龄化”的问题,地秧歌文化影像资料断层问题,地秧歌发展方向专业化商业化问题,经济上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力度支持。因此,我们在提倡其传统本源不变的条件下,对昌黎地秧歌加以保护和发展,这是我们新的历史时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表演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

昌黎地秧歌虽然深受观众和老百姓的喜爱,但是地秧歌的发展与人类对地秧歌的需求达不到平衡,时代在进步,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在阻碍着地秧歌前进的路线,我们用该扫除障碍,而不是绕道而行。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地秧歌发展迟缓的因素。

“场子秧歌”是有一定故事情节、队形变换、调度变换的秧歌形式。“排街秧歌”比较注重整齐划一的队形,一般是在大街小巷里,变扭边过街穿巷,注重艺人的即兴发挥表演的形式。“场子秧歌”也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人们对地秧歌的表演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两种形式,所以形式还是过于单一的,经调查,“场子秧歌”中的故事内容一般都沿用以前所跳过的小段子、小故事,这种反复出现的故事情节,已经让“百看不厌”的当地老百姓产生的太过熟悉的感觉,正像吃饭,每天总是吃一样饭菜,天复一天,年复一年人都会产生厌倦的感觉。现在在昌黎县城内,已经看不到“排街秧歌”这种演出形式了。“排街秧歌”需要大队形、大场面,在昌黎真正热爱地秧歌的只有一部分“高龄化”的老艺人,所以这种“大场面”除非经过特殊的要求、培训,已经很难组织起来。

四、不能满足精神需求

昌黎地秧歌是在昌黎人民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和灵活性,往往是“土生土长”的昌黎地秧歌劳动者才能从内心体会到地秧歌,随之才会发自内心的表演出来,肩部、胯部动作较为灵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地秧歌的要求。地秧歌自身的这种即兴性是很难被模仿的,所以传承地秧歌便成为了一件难事,地秧歌演员需要真正了解了它的内涵,再经过几年的训练,扭秧歌才会有起色。扭地秧歌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富有创造性和即兴性较强的演员,经过长时间训练才会真正把昌黎地秧歌扭好、扭活。所以说真正能把地秧歌扭起来还是需要真功夫的,不但要理解到位,更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所诠释的人物用动作表演出来。正因为地秧歌的灵活性和即兴性致使地秧歌的流传受困于昌黎当地与周边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很多人知道地秧歌这种民间舞蹈,一些从事舞蹈专业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关注,可是大家都没有把它扭起来。而东北秧歌为什么能够如此广泛的扭起来?最主要还是地秧歌自身的因素,不好传承,太过受制与老一套的内容形式。

地秧歌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值得我们曲进一步的探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怎样去传承它发展它,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相信,在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支持下,在青年学者的努力下,地秧歌的发展会更加生机勃发,突破瓶颈寻找新的生机。昌黎地秧歌的魅力,是昌黎劳动人民发自内心表达出来的,他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国上千种民间艺术中的发光点,在社会日趋进步的今天,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它是不能缺少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李卫国 白斌飞 李志鹏.“地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模式研究[A].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0(02):0106-04.

1625500783200

猜你喜欢

场子秧歌民间艺术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民间艺术篇
采采卷耳
传承·民间艺术
不参与的无知
放风筝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