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制约因素及策略分析

2022-11-04孙杏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化资源

孙杏桃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3)

0 引 言

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要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持和依托,加快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的融合,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制约因素,从不同角度提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述

当前的农业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科学技术、装备、教育、人员等多个要素,这些相关要素融入和贯穿于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农业经济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立足于当地农业物种、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等进行农产品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在市场导向下构建多功能产业体系,涵盖生产、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并致力于打造科学合理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1]。二是现代农业物资装备体系。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中使用的各种水利基础设施、农田、农产品仓库、农业机械及装置、加工机械及装置、运输机械等。三是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该体系是在农业生产、管理、流通和销售等环节中使用的各种科技手段,与当地现代农业、都市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四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现代农业中的各个主体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各经营主体通过各种经营行为和活动,实现较高的农业经济效益。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较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的潜能和人的利用效率。[2]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等内容,重点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品牌。六是农村生态环境优化体系。农业生产离不开当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国家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等。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的条件下,进行了农村生活应急保障设施的建设、农村饮用水污染防治、小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持续推进农业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

2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城乡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农业信息化设备及服务成本高昂,农村经济管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4G网络没有全面覆盖农业生产经济管理各个区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监测和管理[3]。同时,受到资金限制,农民生产经济管理缺乏高效的智能化设备,如植保无人机是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然而其购置成本和维修技术较高,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应用,不利于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2 缺乏农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和利用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涉农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和整合。随着我国农业网站数量的不断增多,暴露出针对农民特点的具体信息设置缺失的现象,对于涉农信息资源的配置也缺乏总体统筹和有效整合,在涉农信息整合的过程中缺乏时效性,无法使农民更加准确地预测行情。其次,涉农信息资源利用不足。由于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偏低,农村网民无法快速及时地获取所需的涉农信息资源,单一采用手机搜索的方式,缺少对商务交易类和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4]。再次,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部门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造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孤岛的根本原因。由于各个涉农部门处在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的状态,无法实现大量涉农信息的及时共享和链接。最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各个涉农部门没有采用统一的技术平台,缺乏涉农信息整合利用的先进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分类分级、信息应用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体系。

2.3 智慧农业发展受限

当前智慧农业发展受限,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和人口的增多,农村耕地资源减少速度较快,集约化开发程度较低,暴露出农村耕地资源日渐短缺的问题。同时,智慧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不少土地还处于小农经营阶段,采用的是粗放式和小规模的耕作经营方式,缺乏龙头农业的有力支撑和成熟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合理分工的农业产业链条,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机+互联网”的智能化农业生产模式缺失。

当前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进度迟缓,无法充分地将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于智慧农业生产实践之中。并且,由于对农业科研机构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协调,导致当前许多农业科技系统运行的标准参数缺失,没有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降低了智慧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另外,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提高,在智慧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用地产生了较大的污染,加之不少农民存在滥用化肥、农药、地膜等现象,加重了对农村用地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2.4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极其匮乏。由于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农村的青壮年务农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现有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同时,缺乏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专项培训,无法对劳动力、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等进行合理配置,不利于提高智能化农业的生产效率。

3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分析

3.1 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推进农村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运用互联网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意识,并加快构建数字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完善的数字农业大数据库,运用遥感技术和手段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病虫害防治、自然灾情监测等[5]。同时,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的精准化管理和全程自动化控制,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3.2 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和利用

3.2.1 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支持力度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功能,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服务提供保障和支持。要制定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总体框架和相关政策,搭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服务基础平台,利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经济相关信息。

同时,各种公益机构也应当参与到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之中,在引入价值创新的理念前提下,公共档案馆和基层档案室要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涉农信息服务,充分彰显馆藏涉农档案的价值,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产品和信息[6]。还要构建涉农档案一体化服务系统,采用数据库的形式深挖和整合涉农档案信息,加强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反馈,让用户通过意见反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断提升涉农信息档案资源开发服务的效果。

3.2.2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产业

为了更好地向农业一线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管理信息,要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服务咨询产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功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经营管理决策预测服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咨询服务、农业实用技术网上咨询服务、农产品网上交易咨询服务等。

3.2.3 开发农产品网上交易的订单农业

利用网络宣传推介农产品资源信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网上农产品超市实现网上交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各种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前提下,集约、高效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要素,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形成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产业链条,形成有机衔接、稳定高效的农业组织体系,更好地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要采用土地托管的方式进行农民土地的管理,使订单农业的大公司和大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土地资源,实现对订单农业规模化、统一化、整体化、集约化的管理[7]。然而,在订单农业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部分农民契约意识较弱的现状,加强对农民的契约观念的宣传和理解,将农民联结于更加紧密的人际网络和利益结构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订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推进智慧农业的实际应用

3.3.1 进一步夯实智慧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农业智能化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引入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机设备进入农田,对原有的耕地进行平整、改良和分类,为农业集约化生产提供基础。并要加快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建设具有引水、排水、蓄水、灌溉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通过暗排、暗灌的方式,实现有效的灌溉、排涝等农业生产,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还要改善农业生产、牲畜养殖环境,在农业牲畜养殖、通风、采光、温度控制、垃圾清理、饵料投喂等过程中,实施自动化、智能化养殖。还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立专项资金,为农机设备生产企业提供资金补贴政策,拓宽农民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的范围,为智慧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远程控制提供条件。

3.3.2 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

要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建设方案体系如图1 所示。鼓励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和传输技术,构建完善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程序模型,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保障精准农业的实施。同时,要制定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研发可靠性强、适用性高的农业环境专用传感器,使之能够较好地使用不同的农业应用场景。要丰富农业物联网传感节点,利用农业物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服务系统对农业经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图2 所示为物联网平台的应用。

图1 建设方案体系

图2 物联网平台的应用

3.4 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

要推广技术人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打造多元化农业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与智慧农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功能,向智慧农业生产者传播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并采用技能培训的方式,大力推广智慧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证新型职业农民与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相适应,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智慧农业生产实践之中。

要培训和引导农民对数字农业经济管理系统进行应用,了解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经营管理理念,在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中实施网络化、数据化、在线化管理和服务。

4 结 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发展趋势,要考虑农业一线生产者的实际需求,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服务、智慧农业的应用发展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育等方面入手,探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策略,为农业种植、病虫害管理、农产品贸易流通等经济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持,形成全新的农业自动化生产、社会化经营、数据化管理和网络化支持模式,更好地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信息化农业的转型。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信息化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