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cl2、P53、P16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

2022-11-02曾繁晟苏惠王茜廖林虹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30期
关键词:脉管浸润性阳性率

曾繁晟 苏惠 王茜 廖林虹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在临床多见,其对患者的危害广受认知。临床中针对乳腺癌的研究中,关于病灶组织中疾病相关指标的表达变化研究一直是重点。Bcl2、P53、P16 作为在恶性肿瘤中研究较多的指标,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多见,但是上述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差异较为显著[1-2],同时针对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研究也仍相对不足,故其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表达中的细致研究意义较高,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变化研究更为必要[3-5]。鉴于上述情况的存在,本研究观察及分析Bcl2、P53、P16 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1 年10 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100 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0 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均为女性;对照组为乳腺良性病变,观察组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排除标准:术前进行放疗及化疗;临床资料不完整。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及有效配合。

1.2 方法 取两组研究对象的病灶组织,采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采用石蜡进行包埋处理,进行常规切片,然后进行脱蜡水化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主要采用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对乳腺癌样本进行Bcl2、P53、P16 的精准检测,且同时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排除传统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导致的各种人为因素或外界因素干扰。在判读切片时,由2 名工作5 年以上的病理诊断医师同时判读,保证判读结果的客观性。统计及比较两组的组织Bcl2、P53 及P16 阳性率,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脉管累及、淋巴结转移、HER2 表达情况的组织Bcl2、P53 及P16 阳性率。

1.3 评价标准 阳性标准:Bcl2、P16 的阳性判读标准是胞质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P53 阳性判读是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6]。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织阳性率)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33~70 岁,平均(53.3±9.1)岁,其中乳腺纤维瘤24 例,乳腺增生6 例。观察组年龄32~72 岁,平均(53.5±9.3)岁,分期(TNM 分期):Ⅰ、Ⅱ期55 例,Ⅲ、Ⅳ期45 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9 例,Ⅱ级35 例,Ⅲ级26 例;肿瘤大小:<2 cm 者43 例,≥2 cm 者57 例;脉管累及:有61 例,无39 例;淋巴结转移:有60 例,无40 例;HER2 表达情况:阳性61 例,阴性39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组织Bcl2、P53 及P16 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的组织Bcl2 及P53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P16 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组织Bcl2、P53及P16阳性率比较[例(%)]

2.3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织Bcl2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及肿瘤大小者的组织Bcl2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级较高、有脉管累及、有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阳性者的组织Bcl2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分级较低、无脉管累及、无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织Bcl2阳性率比较[例(%)]

2.4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织P53 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及肿瘤大小者的组织P53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较高、有脉管累及、有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阳性者的组织P53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分级较低、无脉管累及、无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织P53阳性率比较[例(%)]

2.5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织P16 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分期及肿瘤大小者的组织P16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较高、有脉管累及、有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阳性者的组织P16 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分级较低、无脉管累及、无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织P16阳性率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早期正确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前提。临床中与乳腺癌相关的众多研究中,以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指标的研究为重点,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因此在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的表达研究及需求较高[7-8]。Bcl2、P53 及P16 作为恶性肿瘤细胞中研究较多的指标,其在恶性肿瘤细胞周期调控作用不同,其中Bcl2 作为细胞存活促进因子[9-10],对于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可见,但是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关系研究差异极为显著,尤其是对于疾病分期等方面的检测价值差异突出,甚至存在研究结果相悖的情况[11-12]。另外,P53 是野生癌细胞凋亡的重要相关指标,而P53 的突变型会导致癌变的发生,有研究认为超过半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本类指标的突变,而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其在乳腺癌中的细致探究空间较大[13-15]。P16 作为在细胞增殖及分裂中起到负调节作用的指标,其在细胞周期的调控中具有较强的作用,是常见的抗癌基因[16-18],但是针对其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干预作用研究不足,与本类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相关的研究也不足。鉴于上述三类指标的作用及特点,对其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更为必要。

本研究就Bcl2、P53、P16 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在不同临床病理中的表达进行细致探究及分析,结果显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组织Bcl2 及P53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织P16 阳性率显著低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不同分级、脉管累及、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情况乳腺癌患者的组织Bcl2、P53 及P16 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较为全面肯定了上述三类指标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特点,也说明上述指标在本类乳腺癌分级、脉管累及、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情况中的检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为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作用[19-21]。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Bcl2、P53、P16 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呈现异常表达,并且不同分级、脉管累及、淋巴结转移及HER2 表达情况者的差异显著,因此在本类乳腺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脉管浸润性阳性率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超声征象联合病理和生物学指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浸润的评估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