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茶文化在中国国画艺术中的体现与传承

2022-11-02梁斯琪

福建茶叶 2022年7期
关键词:饮茶国画茶文化

梁斯琪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茶文化和中国国画艺术的共同发展为我国文艺复兴和民族复兴带来了动力与支持,是我国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地位的关键。茶文化和国画艺术中包含千年累计下来的文化底蕴,经过时代的变迁,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价值,二者密切融合,以科学方式加以展现,是促进文化传承,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的关键。

1 概念阐释

1.1 茶文化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古到今,直至社会高度发展的当代,茶文化一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茶文化依托的载体主要是茶叶,而中国人饮茶的习惯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仅茶叶就有上千种,其中不乏流传了上千年的名茶,茶已经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大到商贾名流、小到普通百姓,还有庆典仪式、日常交往,都能见到茶的身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茶也被人们赋予了清新典雅的精神内涵,具有艺术性。伴随着时代的更迭,茶文化也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实现了与时代的共同进步。

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较好的艺术性特征。茶最初只是一款饮品,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茶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并逐渐向着艺术性的方向迈进,现阶段人们在饮茶中会讲究一种仪式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对茶叶进行烹制,以确保其色香味的独特性,更好地凸显茶叶本身的特征,给人不一样的记忆感受。在这一过程中,茶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喝茶方式也有所调整,其具有的文化内涵及艺术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国画艺术中对茶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将两者具备的独特艺术效果直观展现出来,对传统文化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2 国画

国画就是中国画,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绘画艺术,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与西方的油画艺术不同,国画艺术以表述民族内涵为主要的创作内容,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特有的技巧形式。国画的内容大多是花鸟虫鱼、大好河山,抒发出创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山水的情感。随着千年的发展,国画艺术又增添了新的元素,其中最为典型的要属同茶文化的交集。茶文化的融入使得国画艺术的中国韵味更为突出、更具有代表性。国画反映出的率真、随性、恬净自然,同茶文化的清新典雅巧妙融合,成为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也为国画增添了新的艺术元素。

2 茶文化在中国国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1 是历史的重要记录

国画的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对茶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如在作品《齐茶笺》中就提到十三种茶的名称,且详细记录了不同类型茶叶的制作和冲泡方式以及泡茶的时间工序等内容,虽然内容上不会像文章一样过于详细,但所提供的内容对于日后进行失传技艺的探究会带来更大的助力和支持,人们可通过书中内容的描述对原有的茶予以有效还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探究,为茶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可看出人们对国画艺术创作的肯定及价值的认同。

国画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历史史诗加以记录,并将其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在不同时代下,不同的茶事画作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如果将其汇总起来,相当于欣赏一部较为完整的历史连环画著作。如《制茶图》中就对茶叶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了描述。作品中,将茶叶开始阶段到整个烹饪阶段真实清晰地展现出来,人们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和观察,一方面能够了解茶叶制作特点及意义,一方面也能够对当时的情境予以深度还原,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们对茶的重视,这对于深入挖掘茶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斗茶图》是将茶事与创作者的想象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一幅国画作品,其中对茶文化精神加以直观体现,且借助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吸引人们的注意,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两种艺术的有效融合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从国画艺术中能够明显看出,在茶事较为兴盛的时代,绘画作品能够展现一种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情感内涵,这时的国画作品多用来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文人墨客是古代社会掌握真理的一部分人,而他们谈论的和关心的都是对国家的一些想法,随着文人越来越得到重视,茶事和绘画也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宋代经济比较繁荣,经济体量在当时世界屈指可数,而在这一时期茶事绘画的创作也达到了高峰。

此外,在新形势下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外国绘画爱好者们喜欢借助对这类风格国画的了解,对中国文化展开深入挖掘,从不断的了解和交流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上的地位。

2.2 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茶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饮品,所以将茶文化与国画艺术创作融合起来,也成为人们获取灵感,增强国画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二者的有机融合能够准确将创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借助国画艺术作品,将当时人们的生活百态及理想追求展现出来,既是记录,又是对当时的一种情绪宣泄,茶文化的多样性也为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为茶元素的多样性发展提供更多助力支持。而茶从生长到成熟,从茶叶到茶制品,再到加工与销售,直至饮用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为茶的采摘、制作和饮用过程都比较具备艺术气息,也就是说仪式感比较强,这些因素在国画大师眼中就具备了别样的艺术风格。

中国国画艺术创作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对于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借助国画艺术这一媒介,可对茶文化加以传播和宣传,让更多人在欣赏国画的同时,了解到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达到扩展宣传的目的,促进文化发展。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对茶事的绘画都是较为常见的情景。

例如唐朝书画家周畴的绘画作品《调琴啜茗图》,到宋代又有刘松年的绘画佳作《碾茶图》以及《卢仝烹茶图》,而到元朝,则出现了赵孟颊的《斗茶图》和《事茗图》,上述画作均以茶事为中心创作而成。以茶事为题材开展的国画艺术创作,不管在哪个朝代都为创作者带来了丰富的素材,大大提升了国画艺术创作水平。并且融入了茶文化元素的中国国画,也深受国内外绘画爱好者的喜爱,这不仅为茶文化在本国内的宣传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还能为茶文化在国外的快速传播带来帮助与支持,将我国茶文化逐渐推向世界舞台,且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挖掘,让国外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较大的兴趣,为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中国国画艺术中如何体现和传承茶文化

中国国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在千年发展中,同其他文化艺术互相融合,成为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茶文化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例。茶文化也是我国很有代表性的文化,其优雅的艺术性很早就和国画艺术交融在一起。

3.1 茶文化与国画的内涵是相通的

自从茶叶进入中国古人的生活开始,就一直被中国人所钟爱,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和皇室贵族官僚群体,把饮茶上升为一种高贵典雅的具有礼仪性的仪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文化。现代科学也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喝茶可以健脾清肠、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茶叶还具有保健的功效。现如今,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茶叶,中国人也赋予茶叶很多精神意向,创作出很多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和发展了从古到今的茶文化。下面就将讲述国画中的茶文化。

3.1.1 茶道文化。茶道文化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非常喜爱的一种高雅文化形式,同时茶的“至纯至净”的意境,也让茶道文化和国画艺术开始有了交集。人们在饮茶的同时,也享受着茶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恬静感,渐渐地,人们发现了茶身上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人们身居陋室,还是高楼大厦,都喜爱茶,喜欢茶文化。随着人们对饮茶习俗的追求,人们对茶叶的认识也越来越多,茶叶的种类开始多样化,煮茶的器具也越来越精,对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反映出人们对茶具和煮茶用水的要求。以人们最为熟悉的《红楼梦》为例,在书中就有一位极度爱茶的人物——妙玉,书中详细描写了她对茶的要求,包括选择茶具、茶水,精选茶叶种类和产地,精益求精到苛刻的地步。以下是对妙玉这个人物爱茶的描写:

第一,茶具高贵精致,她具有古代女子共有的一面,即矜持、娇羞,不爱与人交流,这就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茶的事业中,有着大把的时间钻研茶道。对于有时间、有能力、有知识、有实力钻研茶道的女性来说,她能够用上等的材料制作茶具,可以等上漫长的制作时间、忍耐复杂的茶具制作工艺。

第二,茶水采集复杂,单纯煮茶,其实什么水都可以,如井水、泉水,但是妙玉是采集清晨的露水。妙玉认为,清晨的露水凝聚了天地精华,用来煮茶可以让茶散,从而清香味更浓。在妙玉的精神世界里,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精神享受,通过饮茶,能品出人生的真谛。

第三,茶叶的制作。选用加工后的茶,往往需要10斤茶叶才能制成一斤成品茶。妙玉煮茶是我国古代人们爱茶、嗜茶的真实缩影。古人对茶的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为茶和国画的相遇、结合创造了条件。

3.1.2 教育中体现的茶文化。我国古代非常重视教育,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是官府还是私人,无不将开办学校,教育学生看作最重要的事情。古人的教育项目可以简单概括为琴、棋、书、画四大项,“画”就是指国画,我国古代很多杰出人物,亦是出色的国画作家。这些国画家大都以身边熟悉的看到的生活日常事物作为绘画内容,而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种茶、采茶、制茶、煮茶和茶道文化自然也会被关注到,进入绘画的题材领域。

3.1.3 茶文化与国画相互交融,互相依赖。茶与水的结合源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国画也源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而茶文化进入国画的题材视野,也是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的体现。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要想泡出好茶,必须先有好水,好水可以保证茶的精华得到淬炼,做到茶香四溢、余香满口,色香味俱佳。概括起来,就是要想泡好茶,好茶、好水、好火候缺一不可。只有技艺高超的茶艺师,才能泡得好茶。在国画中引入茶文化,以茶为绘画题材,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手法和要素,国画要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当属墨。墨的质量越好,画出的茶越有神。

3.1.4 茶和国画具有相通的精神境界。中国古人推崇“仁”的学说,希望人们能够互敬互爱、亲人爱人。类似的还有“和为贵”“和气生财”等。茶文化也是如此,饮茶强调的是宁静安详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品出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境界,而这无形中同国画文化的精神境界产生了共通。

3.2 茶文化和中国国画相互关联

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我国古人留下了很多国画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以茶为主要题材的国画精品。在这些作品里,都精细刻画了古人的饮茶习俗,传达出古人生活中的茶文化内涵。这些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刘松年的《斗茶图》,张管的《烹茶仕女图》,阎立木的《萧翼赚兰亭序》,传神地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的品茶文化,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如在刘松年的《斗茶图》中,描绘的是人们喝茶时闲极无聊,开始斗茶,即辩论茶叶的品种、泡制和茶水的选择等;在张管的《烹茶仕女图》中,茶水的泡制已经上升为一种带有艺术气息的表演,这已经不属于饮茶,而是欣赏;在阎立木的《萧翼赚兰亭序》中,表现的是文人间朋友相聚一边探讨文学,一边品味茶的苦涩。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勾勒出这样的场景:古人或者独自一人,或者二三好友,一或者看书、或者吟诗作对、或者探讨辩论,一边不时品一口香茗,茶香弥散,打造典雅的意境。

3.3 在饮茶中获得灵感和素材

国画艺术的创作风格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一观点与茶文化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从画家创作习惯角度分析可知,在国画创作中,很多画家都伴随着饮茶的习惯,茶对于画家来说是能够激发灵感,挖掘内心真实想法的重要手段,且在饮茶中获得灵感和素材,也能够让画家对自己的创作风格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改善国画作品的最终效果。不过在国画处理和表达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摒弃了较为激烈或夸张的方式,而是以一种平和、自然的方式完成情感上的宣泄,达到心灵与精神上的完美融合。凭借两者的有效融合,给文化输出带来较大的推动力。两者的结合在当代来看,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便是中国画与茶文化的关联性和契合性,如何在绘画中发挥出茶文化的最大价值,如何将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画中,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知,在国画艺术创作中,茶文化元素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在新时期发展中,将茶文化与国画艺术融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也是推动文化创新进步的重要手段。

3.4 彼此影响实现文化的传承

茶的好坏及韵味如何是由品茶来实现的,国画艺术的内涵则相对丰富,但因为表现形式的单一,所以关于情感的表达多是以悟的方式实现的,这一点与茶文化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是通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来掌握更多的元素内容,所以在国画艺术创作中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对于增强表现效果,实现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国画还是茶,都将儒、道和释家思想融入其中,体现出纯洁、优雅、宁静的效果。将两者有效融合起来,能够将这种思想长久的传承下去,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进行文化探索,了解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

4 结束语

希望上文论述能够让读者对茶文化和国画艺术有所了解,明确两者融合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让更多人感悟茶文化和国画艺术,促进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饮茶国画茶文化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难忘岁月》(国画)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
入夏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