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22-10-31王晨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5期
关键词:双减口语课文

王晨清

(阜阳市阜纺小学 安徽阜阳 236000)

教育内卷,让教育异化为分数的比拼,弱化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由此,“双减”应需而生。然而,“双减”绝非一个“减”字了事。小学语文教育要从“听、说、读、写”入手,落实语文素养这道“加法”,方能切中“减负增效”的肯綮。

一、以听入境,叩响课堂高效门扉

从语言习得理论观照语文教学,“听”是知识输入的主要路径。传统语文课堂过多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了“听”的训练,使学生在语言建构过程中,信息输入呈现间断性、碎片化状态,使课堂知识信号输入盲点频现,形成知识的负积累。

那么,如何改变“听”的课堂生态,“听”出高效课堂,减轻课后无效作业训练的负担呢?

(一)带着问题倾听

在课堂上,如果把语文学科看作是一片辽远的天空,把重点、难点、考点看作是翱翔蓝天的风筝,那么问题一定是手中放飞风筝的线绳,倾听则是通过线绳控制风筝飞翔姿态的技巧。风筝飞多高,线绳很关键,技巧很重要;知识点掌握得如何,问题很关键,倾听很重要。

在听的教学环节设计中,一定要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切忌不分主次,问题满天飞,否则只会分散学生问题聚焦意识,使其听不清、听不懂、听不会。

主问题可以根据课型不同来确定。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既要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还要关注课后习题。而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则要关注课前“学习提示”的指导,让学生认真默读,从中梳理提炼要解决的主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自主合作交流,并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和同伴的分享,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乐于积极倾听

倾听是一种美德,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语文思维的重要路径。这里的倾听有两重含义:一是倾听别人的分享,在别人的分享中碰撞新的智慧;二是倾听自己的心声,在初读、精读、品读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那么在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听的好习惯呢?

降低倾听门槛,采取激励措施,循序渐进地训练倾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高他们的倾听水平。

例如,语文新课伊始,教师可以朗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或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古诗,然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讲课内容和什么有关。又如,针对精读课第二课时,可以设计“汉字听写大赛”,并且制定规则,要求学生只听写一遍,凭记忆看谁默写出来的词语又多又准,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并想出迅速记忆的办法。这样能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有意记忆的品质。

还可以利用口语交际课,搭建类似“开心转述者”“我是顺风耳”等展示平台,给学生充分的倾听训练机会,并营造班级倾听文化氛围,制定班级倾听达人榜,对课堂倾听情况进行星级量化评价,再把每次量化结果标记在倾听达人榜上,让表现优秀的学生受到鼓励、表现欠佳的学生认识到差距、中等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二、以说为媒,打开课堂高效“开关”

语文是以说为要,肩负交际功能的学科。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主要表现为逻辑不清、重点不明、词不达意、语态扭捏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握好“说”的尺度,规范学生的课堂语言。

(一)说清为要,乐于表达

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巧舌如簧、滔滔不绝,但一到课堂回答问题时就变得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他,其表现令老师困惑、同学迷惑。

原因何在呢?这一方面是在生活中,学生有大量的词汇积累和言语实践,所以表达得体大方、自然流畅,不会出现障碍,自然也就敢于表达,并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另一方面,学生述说得眉飞色舞的,往往是他们乐于分享的事。

反观课堂上,遇到要求语言表达规范时,学生从心理上就紧张了三分,再加上词汇量匮乏,词不达意,一下子就卡了壳。

怎样打通口语表达与书面语表达的通道呢?

首先,词语积累必不可少,克服词不达意的痼疾。

其次,搭建言说的“梯子”。课堂开展说的训练时,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梯子”,让他们乐说敢说,如低年级可以给出几幅图画,中年级可以给出提纲,高年级可以给出词串。让学生在图片、词语等的提示下,有序表达说的内容,说到点子上,说清细微处。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父爱之舟》,所在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抓住细节,体会细腻感情。可以给出以下词串进行文本概括:“半夜、卖茧子、买枇杷、心疼极了、豆腐脑、万花筒、替我铺床、摇橹、缝补棉袄。”这些都是与父亲有关的细节,浸透着父亲对“我”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的呵护。学生可以根据词语,从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先找出原文读一读,再说一说这些词语蕴含的深情。这样,说的训练就有了依附,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有话可说,学生自然就敢于开口、乐于表达了。

(二)说在重点,言简意赅

语文教材中,课文导读、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甚至词句段运用,都是训练说的好素材。从中提炼出核心词汇,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清楚,是说的能力体现。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珍珠鸟》,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导读部分提出两个学习要求:一是默读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二是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这篇阅读课文的导读提示,不但规定了本课需要达成的目标,还有学法指导——“抓住重点语句说情意”。因此,课堂上读懂导读提示语,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汇,不但有助于完成本课教学目标,也有利于高效达成本单元“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语文要素目标。

细究这两个学习要求,“逐渐”“找出”“体会”三个词语,就是核心词汇,提示了学习方法:有的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有的要采用批注的方法,有的要抓住细节进行感悟。运用这些方法就能要言不烦地完成这两个学习要求。

(三)言说得体,语言优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最突出的一大特点是增加了“口语交际”板块,交际都是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重点训练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是对课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升华。交流时语言得体,是口语交际的一个价值取向。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打电话”,要求学生能运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清楚、明白、得体地接打电话。同时,得体的语言本身所具备的人情美、文化美,甚至世俗美都会对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以读促趣,激活课堂高效因子

“行吟”一词,折射出古人习文作赋吟咏在先,落笔在后的态度。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停连,都与文意密不可分。部编版教材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极佳资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好文本对高效课堂尤为重要。

(一)读出意境,还原韵味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和小古文的选文多达124首(篇),教好这类课文,已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减负增效绕不开的话题。而古诗文固有的意境悠远、平仄韵律、节奏鲜明、言简义丰等特点,决定了“读”已成为破解这类课文的密钥。

古诗教学切忌烦琐讲解,破坏了诗歌的气韵。古诗以意境取胜,除古体诗外(并非全部)大多合辙押韵,音韵和谐,诗意都能通过“平长仄短入声促,韵字平仄皆回缓”的诵读方法表现出来。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的《望天门山》,诗人在诗中选取了“山、水、孤帆”三个意象,抓住这几个意象,关注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门”“江”“开”三个字要读成平声,音拖长延展,代表天门雄伟、江面开阔、江水绵长。“断”则要读得短促决绝,表现山由长江从中劈开的险峻之势。这样,“山的峻拔、江的奔腾、诗的韵味”尽见读中,提高古诗学习效率。

(二)读活角色,深化文本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八课《慈母情深》,写了特殊年代的特殊亲情。文中的“我”,是个热爱读书,但却不谙世事,尚未真正品尝人间艰辛的少年;文中的“母亲”是位勤劳善良,懂大局识大体,具备传统美德的妇女。言为心声,本文对话简短,但抓住文中几组对话就能把读懂人物形象,凸显出“爱孩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慈母深情,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读出个性,创新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质精美,语言隽永,很多课文都包含着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关键句,学习中要给学生自读自悟的阅读空间,发掘其中的微言大义。读好这些句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开拓出文本新境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珍珠鸟》结尾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反复诵读,学生就会发现“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情愫,它已经升华为一个哲学命题,启发我们去反思人类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共存关系,在读中语文思辨意识悄然建立。

四、以写赋能,完成课堂高效迁移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从写话到成段,再到谋篇,体现了读写的一般规律。

当下写作训练中,学生主要表现出三个突出问题:言之无物、言之无序和言之无情。言之无物表现为缺乏生活积累,内容空洞,词语贫乏;言之无序表现为缺乏逻辑,句群混乱;言之无情表现为词不达意,言不由衷。

如何破解写作困境,实现高效写作呢?解铃还须系铃人,学从课中来,需向课堂要能力,在阅读中获得写作范式。

如果是语段练笔,可以写在课文留白处,延续文章情感脉络,做到情动而辞发。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写作训练:在学完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第2、3、4自然段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圆明园说?如果让你写一段介绍圆明园昔日盛景的导游词,你会怎样写?继续学完第5自然段写圆明园毁灭的段落后,你心中又有什么样的情绪想要表达?如果感觉这种情绪难以平复,就用笔记录下来,文字更有力量。

以文本情感基调为依托,赞美和悲愤在学生胸膛激荡,他们一定会搜索最美的词汇和最激烈的言辞来表达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

篇章训练除“习作单元”教学外,还必须重视单元组文训练教学,其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篇章结构练习的范例。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主题是“这儿真美”,单元组文结构特点鲜明,《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海滨小城》移步换景的写法,《美丽的小兴安岭》季节为序的述说,都是习作布局谋篇的最佳典范,适当迁移就能实现写作的高效。

结语

“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应该抱朴守初,坚守课堂底线,不做“夹生饭”,要在高效教学中落实语文素养,把“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扎实,能规避课外大量、重复、机械、无效的题海战术,真正做到“减负”和“增效”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双减口语课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