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信仰之源
——评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望道》

2022-10-29张宏图

山东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陈望道报告文学宣言

张宏图

笔者家中珍藏着人民出版社1966年2月版的《共产党宣言》,这是该书的第20次印刷,其版权页上明确标示1949年9月第1版,1964年9月第6版,定价0.22元。

在其“校后记”中有一句话,“此外,还参考了陈望道,成仿吾、徐冰,博古的译本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中唯真校订的译文”。别看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含有丰富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最少有五个版本:陈望道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博古译本,唯真本,编译局本。

这就使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差异在哪里?

今天有幸看到了徐锦庚的长篇报告文学《望道》,这是首部系统全面考证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报告文学。全书饱蘸厚重历史之墨,以生动文学之笔全景式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笔者手不释卷地捧读,以解多年的好奇之心。读着读着便有了要说点心里话的感觉。

一、皓首穷经 精于构思

当听到这部作品名字时,第一感觉是写陈望道的传记。对于徐锦庚写陈望道笔者并不意外,作为浙江人,作者写浙江人有天然优势,但在这部作品出来之前已经有不少写陈望道的文章、报告文学和传记,他能不能写出新意呢?笔者读完作品后颇感惊喜,作品不是简单地讲述陈望道的一生,而是在讲述《共产党宣言》的前世今生,讲述《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的前世今生。这一视角非常小,但却是小角度切入大纵深。

作品的前两章都是在写《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而且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写起,写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过程,写了它诞生后的影响。这是笔者没想到的,也是笔者很佩服的。作者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源头的追溯,是一种精心构思,是用世界眼光对我党初心的一次审视。这两章的叙写,一下子就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纳入了世界共产主义发展史的大格局、大背景中。同时也让《共产党宣言》的真理性、革命性、指导性得到彰显,也为我党初创者的追随真理以及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合理性、迫切性打下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作为作品的主线,作者围绕《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把它诞生的历史现场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还原,甲午海战、袁世凯称帝、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召开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作品中纷纷呈现,陈独秀、李大钊、戴季陶、邵力子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突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作为故事的主角,作者对陈望道的传奇经历和翻译过程的详细叙写更是展现了这一伟大事件彪炳史册的历史价值。

作品的最后一章围绕《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印本的今生来写,先写周恩来总理的心结,说明早在文革时期,寻找首印本就已经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上了议事日程。周总理为什么会有这个心结?作者通过大量历史文献列举了陈译《共产党宣言》对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巨大影响。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中文全译本首印本是革命历史的直接见证,是红色基因的“储存器”,是感受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阅读山东东营、浙江上虞2个珍本背后可歌可泣的故事,使人的心灵得以滋养、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在此,《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印本的现实意义顺理成章地展现出来。

徐锦庚对全景式报告文学叙事结构和集合式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掌握非常娴熟,特别是对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的创作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实际在该作中他是将三种叙事结构、写作技巧自然融为一体。作品以极具历史纵深感的逻辑、时间线性纵向叙事和极具学理性的横向因果联系叙事,使得叙事单元环环相扣、彼此依存,使事件主脉和主脉之外的“旁支”,趋向于同一目标——给读者以沉浸感、代入感,让读者深入地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所以笔者认为徐锦庚的《望道》无疑是皓首穷经精于构思之作。

二、取精用弘 思想深刻

《望道》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望道”既是写陈望道,也是写“望道们”,更是写“望道们”追望的“道”,这个道是什么?无疑是信仰!是初心!

笔者认为讲党史、讲党的初心,必须从陈独秀、李大钊这些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有着崇高政治理想的死国之士讲起。最初的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时,为什么会选择共产主义道路?原因在于“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觉者带来了《共产党宣言》这束火炬。李大钊认为《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所在,应该把它作为指导我们今后行动的指南,所以他从北大图书馆借出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托陈独秀找人翻译。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就是把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当作建党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正是由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开始的。阅读作品可以看出陈译《共产党宣言》的巨大贡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陈望道的翻译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国家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我们的信仰,即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就是由马克思所倡导的、被共产党人所坚守的灵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为绝大多数人谋自由、谋幸福、谋发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宣言》承载的真理,不仅是划破旧时代夜空的闪电,更是照亮新时代航程的明灯。2018年4月23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深入阐释了《共产党宣言》的重大理论贡献,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可以说,徐锦庚无论题材选择还是主题定位他的政治站位都很高,思想认识非常深刻,整部作品读后让人感佩信仰的力量,充分认识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徐锦庚在用自己的作品践行初心使命。

而在叙写陈望道与日本著名社会主义者河上肇交往的故事时,作者通过两人的对话交流,巧妙地触及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作为陈望道接触的最早社会主义思想,《贫乏物语》其实是贯穿着孔子立场的社会主义思想。应该说,在《共产党宣言》进入中国之前,它的首译者已经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相似文化基因的。作品让笔者感到作者不仅是在写党史,而且在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也是让我甚为佩服徐锦庚的地方。

三、落笔惊风雨 审慎正乾坤

作为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必须有闪光之点、惊人之笔,总要有一些东西让读者看了心中一动才行,当然最好是叫人拍案叫绝,应该在别人没看到、没听到、没想到的地方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作为一部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由于远离历史现场,很难取得第一手素材。作者只能从历史资料、回忆录、传记、档案等二手材料中梳理、重写或重述往事,可以称之为二手写作。但徐锦庚不是纯粹的二手写作,而是扎实地、深入地甄别、考证后的创作。

比如写陈独秀离开北京去上海,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坐骡车去天津”,可徐锦庚没有接受这个通行的说法,而是进行了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这是个不靠谱的说法,并给出了自己的推断:陈独秀有可能是坐骡车出城然后换乘汽车去的天津。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作者都能注意到,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足见作者对历史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视。

再比如,在史学界几成共识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徐锦庚也大胆地指出:据我掌握的资料来看,这是子虚乌有。这个结论也让笔者大吃一惊,因为笔者在为文旅局作党史讲座时就采用了“相约建党”的说法。

关于陈望道的叙述作者也是如此,并没有因为陈望道的第一个研究生陈光磊、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持同样观点,而简单地认同陈望道是参与了“一师风潮”全过程才离开“一师”的。作者经过分析甄别,得出结论:陈望道1920年2月中旬已回到了分水塘,没有全程参与“一师风潮”。

这样的考证作品中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文章千秋事,落笔定乾坤,虽然作者不是党史专家,但这些考证是令人信服的,是扎实的,是能成一家之言的。可以看出作者为写这部作品在资料收集、资料甄别上下的功夫,是用脑、用心、用力的扎实写作。《望道》是一部文献梳理、史学研究和文学书写有机统一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

四、笔端传大雅 绕梁送远香

作为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望道》这部作品的历史性和政治性都比较强,而且作品的历史背景又是大众比较熟悉的,如何让读者愿意读?这就需要作品展现出文学的力量。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决定了作品的艺术高度和读者的审美体验,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就是要用文学的构思、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等来报告新闻。

实话说,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在写作的难度上是比较大的,因为要在远离历史现场的情况下复活现场。如何复活现场?这需要作家的合理想象能力。其在场性和现场感在于能够精当准确地写出“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合乎历史现实”的细节。

“一更天了,陈望道的脑袋像高速的马达。……三更天了,陈望道的马达声越来越混沌,心里有些烦躁,恨不得大吼几声。张了张嘴,又憋回去。……陈望道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根灯芯,也快熬干了。他俯下身子,努起嘴,‘噗’一声,吹熄灯芯。就在灯芯熄灭的一刹那,陈望道心里,忽然冒出一束亮光:那道稍纵即逝的光,被他抓住了!”

“李汉俊的心,几乎要跳出胸口,眼珠在镜片后面急速转动,紧盯住警察和密探的一举一动。他急中生智,一会儿与中国密探搭讪几句,一会儿又用法语与法国警察套近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身子慢慢往餐桌转移,然后挡住桌子。”

这种对历史现场和历史人物极富感染力的描写,在作品中有很多,我不一一列举,这些生动的艺术描写,使这部严肃的政治题材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突显。

阅读徐锦庚的作品,令人深刻的是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语言的儒雅、细腻、简洁、生动。《望道》也不例外,作品里赫赫有名的“望道们”写得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恩格斯注意到,眼前这个人,头发蓬乱,额头宽阔,一张大脸庞,被密密的络腮胡包围着,蝴蝶结胡乱歪向一边,衣袖被磨得油光发亮,有一处线头还松开了,里面的白衬衣袖口上,形成一圈污迹,……但是,那双眼睛却如鹰隼一般,忧郁、深邃、刚毅、锐利,射出的光,能把胆怯者一眼刺穿。”

“周总理作完报告后,原本一直挺直的腰板塌了下来,整个人陷进座位里。他右手伸向茶杯,三指捏住杯把,却端不起来,又伸出左手,两手合力,才将茶杯端起,颤巍巍地送到嘴边,由于手抖得厉害,茶水溢出来,洒到胸前。”

作者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我们在其作品中看不到官话、套话、新华语、新华体的痕迹,而其追求的是正声雅言,是语言的细腻精准,令人感佩。

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处理,不仅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而且有力地克服了由于题材本身的局限性所影响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彰显了初心的力量,“望道们”的坚守,使作品成为挥洒自如、底蕴深厚、风格独特、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学佳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这是一部足以传世的大作!

猜你喜欢

陈望道报告文学宣言
“最美奋斗者”高铭暄的宣言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陈望道与省立安徽大学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人
Father's Day
潮涌袭夜
柔软宣言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