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曲煤矿29204工作面锚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2-10-28孙春生

山西焦煤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锚索监测点锚杆

孙春生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53)

东曲煤矿29204工作面巷道围岩具有强度低、碎胀性和遇水膨胀软化特征,巷道的流变特征明显,依靠单一的支护方式很难控制围岩变形。针对深部软岩大变形巷道难支护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不同的围岩控制措施。陆银龙、周恒等[1-2]提出将锚杆与注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对软岩巷道进行加固,发明了外锚内注式新型锚杆及其加固软岩巷道新技术,成功地在某矿井中进行实际应用。耿耀强、蓝成仁等[3-4]基于对软岩巷道国内外支护现状的分析,针对巷道围岩破坏特点,提出了以内注浆锚杆为核心的锚注支护体系,重点解决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难题。李如波等[5]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深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前后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锚注支护前后围岩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贾志飞、李金兰、邓广哲等[6-8]通过对软岩巷道锚注支护问题的研究和工程实践,采用有针对性的围岩支护措施,保证巷道围岩的合理。以上研究针对深部软岩围岩支护技术在不同矿区进行了成功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对于具体矿井,需根据其地质赋存条件、巷道围岩状况及开采方式等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围岩支护措施,才能保证巷道围岩的合理有效控制。以东曲煤矿29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巷道围岩变形的因素,并提出支护技术,对支护效果进行验证,为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依据。

1 工程背景

1.1 地质概况

东曲煤矿29204工作面位于+860 m水平二采区9#煤层,二采区走向长2 730 m,倾向1 335 m,2#煤、4#煤已回采完毕,8#煤布置8个工作面,目前已回采4个工作面,剩余4个工作面,9#煤可布置8个工作面,目前已回采1个工作面,剩余7个工作面,采区共计剩余可采储量1 637万t. 29204工作面北东方向是+860 m水平二采区边界回风巷,北西方向是28202低抽巷,南东方向是28206低抽巷,南西方向是+860总回风巷,上方28204工作面已回采,采空区内有3处积水,分别为轨道顺槽掘进至300~428 m、672~1 047 m,皮带顺槽掘进至188~318 m,积水已基本放完。8#煤与9#煤层间距2.7~6.6 m,平均4.38 m,属近距离煤层开采。29204工作面位于28204工作面正下方,煤层厚度为1.9~2.8 m,平均2.47 m. 工作面直接顶为灰褐色砂质泥岩,含植物碎片及白云母片,中间夹有一层薄煤线。

1.2 支护方案设计

29204工作面位于28204工作面正下方,考虑到上覆采空区的压力对29204工作面的影响,29204轨道顺槽与28204轨道顺槽内错20 m布置,皮带顺槽与28204皮带顺槽内错40 m布置,29204皮带顺槽与29206轨道顺槽留设25 m煤柱,轨道顺槽采用架棚支护。工作面回采期间,轨道顺槽距切眼30 m范围内,超前支护采用“单体+π梁”支护方式,其中距切眼10 m范围内,采用一梁三柱,距切眼10~30 m采用一梁两柱。29204工作面运输巷的断面为矩形,净断面面积为16.1 m2,支护方式为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在原支护方案下,巷道两帮支护严重破坏,出现大量鼓出、锚杆失效等现象。通过对29204轨道顺槽的现场监测及钻孔电视探测研究,得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有[1-2]:

1) 巷道两帮的围岩强度较低,承载能力差。现场巷道所处地层的煤层较软,顶板和底板以砂岩为主,造成两帮变形量远大于顶底板变形量。

2) 现场煤层比较破碎,松动范围较大,支护构件性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3) 巷道护表强度低。没有对巷道进行喷射混凝土,导致巷道两帮围岩护表强度低,帮部鼓出现象严重。

由于支护时间长、职工劳动强度高、支护成本高、支护后超前范围内作业空间狭小,影响正常的通风、运输和行人。因此,为解决围岩控制难题,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提出采用打设注浆锚索,提高巷道主动支护强度,替代原有“单体+π梁”支护方式。

2 锚注支护数值模拟

2.1 数值模拟模型

在巷道开挖后,由于其影响范围有限,不会无限延伸,为了便于数值模拟计算,模拟不考虑巷道回采过程的影响,给定影响范围,以29204轨道顺槽实际开挖断面及支护设计为依据建立三维模型。模型的宽度为60 m,高度为45 m,厚度为3 m,巷道是梯形断面,上边宽度为3.8 m,下边宽度为4.2 m,高度为3.0 m. 模型边界采用位移边界条件,固定模型前后左右边界的水平位移以及底板的水平和竖直位移,将底板的上部设为自由边界,同时施加19.2 MPa的原岩应力。

2.2 数值模拟方案选择

综合巷道围岩受力及变形情况,提出打设注浆锚索控制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案,确定两种支护方案的数值模型。

方案1:顶板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规格型号为d20 mm×2 400 mm,间排距1 000 mm×1 200 mm;两帮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规格型号为d20 mm×1 800 mm,间排距1 000 mm×1 000 mm;顶板注浆锚索的规格型号为d21.6 mm×9 000 mm,间排距1 600 mm×1 000 mm,每排2根;锚索梁采用矿用11#工字钢,棚距为1 000 mm.

方案2:顶板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规格型号为d20 mm×2 400 mm,间排距1 000 mm×1 000 mm;两帮采用左旋螺纹钢锚杆,规格型号为d20 mm×1 800 mm,间排距1 000 mm×800 mm;顶板注浆锚索规格d21.6 mm×9 000 mm,间排距1 600 mm×800 mm,每排2 根;锚索梁采用矿用11#工字钢,棚距为1 000 mm.

不同方案下的支护效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种支护方案巷道的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都得到较大改善。方案2由于锚杆锚索的密度较大,支护效果较好,但综合考虑巷道支护的工作量及生产成本,在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前提下,选择支护方案1.

表1 不同方案支护效果表

3 锚注支护技术

巷道里程570~650 m,层间距4.5~5.5 m,在顶板原棚梁中间打设4.3 m注浆锚索,注浆锚索采用SKZ22-1/1860中空锚索,规格型号为d21.6 mm×9 000 mm,间排距1 600 mm×1 000 mm;巷道里程3.5~4.5 m,在顶板原棚梁中间打设3.5 m注浆锚索,注浆锚索采用SKZ22-1/1860中空锚索,规格型号为d21.6 mm×9 000 mm,间排距1 600 mm×1 000 mm,选用1卷MSCKb2360型和1卷MSK2380型树脂锚固剂,端头锚固,安装时先放置MSCKb2360型,再放置MSK2380型,锚固力不低于200 kN. 采用承载力大于350 kN的高强度托板和专用锁具,托板的规格型号为250 mm×250 mm×17 mm. 超前支护方式见图1.

图1 轨道顺槽超前支护方式图

距工作面40 m处对锚索进行注浆,增强巷道围岩的完整性,提高围岩的强度,在同一钻孔中同时进行锚杆安装和水泥注浆,锚杆孔内下入1.5 m的长注浆管。注浆材料选用ZHM-Ⅲ固安丰注浆加固材料,注浆压力3~4 MPa,注浆时间为7~8 min,注浆量约6 kg/根,每次注浆20 m,封孔长度为400 mm,注浆时采用风动双液注浆泵,如果在注浆过程中钻孔能继续吃浆,可以将注浆压力提高至5 MPa,使浆液充分进入到围岩的裂隙中,加强封堵效果。如顶板破碎,需提前对顶板进行喷浆封闭。

4 现场监测及效果分析

4.1 现场监测

为检验锚注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在29204工作面轨道顺槽进行超前支护试验,对现场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1) 在棚梁底下支设信号柱,数据实时上传至地面。在550~570 m内1 m支设一根信号柱,570~650 m内2 m支设一根信号柱,信号柱上安装压力监测设备,用于监测顶板压力显现情况。

2) 每隔12.5 m补设一个顶板离层仪和一个锚索张拉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顶板离层情况和锚索受力情况。

3) 每25 m设一个围岩变形测站,安装激光测距监测设备,用于监测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

4) 加强开采期间工作面上覆煤岩体结构和采场压力观测,现场备齐被动加强支护材料,发现顶板下沉或破碎等情况时立即进行加强支护,确保回采期间的安全。

5) 加强试验段帮部变形的观测,帮部出现应力集中及变形时,对帮部进行锚注加强支护。

在29204工作面掘进550~650 m位置处分别布置两个测点,测点编号为1、2,监测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量。在工作面掘进550 m布置1号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2. 在工作面掘进700 m布置2号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3.

表2 1号监测点监测结果表

表3 2号监测点监测结果表

从监测结果可知,当工作面回采至监测点前20~70 m时,围岩开始蠕变,巷道变形不明显,巷道两帮围岩率先出现变形。当工作面回采至监测点时,围岩变形量增大且变形严重,两帮的移近量达到最大值,顶底板的移近量也随之增大。当工作面回采至监测点后40~60 m时,巷道顶底板的移近量达到最大值,两帮的移近量逐渐减小。

4.2 效果分析

通过现场实践发现,采用单体+π梁支护(排距1 m),超前支护30 m(10 m范围内采用一梁三柱,20 m采用一梁两柱)时,共投入单体70根,π梁30根。而采用试验段里程570~619 m(49 m)打设一梁两柱(排距1 m),里程620~654 m(34 m)一梁两柱(排距2 m),从里程655 m开始每米中间打设一根带帽点柱进行支护,监测巷道顶板的变形情况,超前支护20 m时,共投入单体支柱20根。现场锚注效果见图2.

图2 锚注效果图

29204轨道顺槽在回采期间,超前支护采用锚注+带帽点柱支护方式代替传统超前单体+π梁支护,巷道表面移近量对比见表4. 由表4可知,巷道整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下沉量为387 mm,锚索最大应力为356 kN,最大单体支柱压力为26.9 MPa(均位于超前支护5 m范围内),端头顶板滞后工作面3~5 m垮落。同时减少单体50根、π梁30根,单班减少4个工,提高了回采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表4 巷道表面移近量对比表

5 结 语

1) 通过喷浆维持表面围岩的完整性,避免进一步风化,为高强锚注提供保障,改善破碎岩体力学性能,提高承载能力,确保巷道安全。

2) 采用注浆锚索29204轨道顺槽超前支护段注浆加固后,巷道整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下沉量为387 mm,提升巷道原有支护围岩控制能力,提高了回采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猜你喜欢

锚索监测点锚杆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对岐山县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地力变化的思考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