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研究

2022-10-24许福生

考试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素养评价活动

许福生

一、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行,活动型课程已经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其更加符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有利于进行学生能力的评价。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转型的重要阶段,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基本的教学指导,还需要保证学生具备基础的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可见,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评价十分重要。然而,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能力评价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进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重要性

自主性作为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动力。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学生基本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可见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呢?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活动型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和客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水平,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了解到活动型课程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活动型课程组织的质量和水平。活动型课程作为需要充分发挥学生高度自主性的课程,有着多种组织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能够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准确的、客观的学习能力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缺陷,及时取长补短,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重点指明方向。而且,学生在参与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侧面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后,高水平、高质量的能力评价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可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能力评价是如今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不可必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三、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完成教学目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在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发挥出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自身真正的能力水平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魅力和意义。但是,就目前各个高中在政治活动型课程中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而言,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放之任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会让学生产生讨厌活动型课程、恐惧活动型课程的心理,使能力评价活动的作用适得其反。首先,教师在组织学生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了解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学理念的内涵,只看到了表面的评价,却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意义,对评价的原则也是视而不见。方向性、全面性、过程性作为教学评价的三大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评价时要处于客观公正的地位,在选择评价方法时,要根据评价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综合使用,要评价到学生能力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单一能力的评价。一些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中将其作为自己的舞台,对学生的状态自己滔滔不绝,甚至只是为了督促某些能力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的错误选择闭口不提,使得教学评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其次,部分教师自身就没有认识到学习能力评价的重要性,对评价的组织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组织评价的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表现一概而就,甚至只是对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稍微的点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避而不谈,使得学生失去了参与活动型课程的兴趣。尤其是政治这种具有开放性、思想指导性的课程而言,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建立,活动型的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枯燥无味的评价,使教学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不仅没有促进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质量和水平迫在眉睫,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四、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进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实现评价的差异性

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直接决定着学生人生的发展方向,高考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并且马上就会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在政治课程中始终采用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因此,我国教育改革推出了活动性课程的组织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推翻了传统教师讲解课本、学生通过习题提高知识掌握水平的方法,彻底将学生作为了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切入点,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要培养方向,以议题的形式作为主要组织方式,能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硬的知识传授变得鲜活起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出活动型课程的全部价值呢?客观、全面的学习能力必不可少,毕竟评价具有一定的激励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荣辱心和好胜心,正确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在传统中教师为了体现一视同仁的原则,很难体现出评价的差异性,使得评价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毕竟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学习能力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时候不需要教师一视同仁,而应该利用评价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差异性,当然也不是一定的贬低,需要教师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发挥出评价的激励性,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鼓励学生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就比如在教师进行讲解“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课内容中,教师就采用了活动型课程的方法导入了课题,以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你怎么看待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为什么没有采用其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呢?”在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就可以将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了,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以及根据课本中的知识回答这些问题。另外学生可以寻找自己所具备的辅助材料进行参考,甚至可以向教师询问帮助,咨询相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议题,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了。当然,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不能从单一的方面进行评价,而评价的过程中,所谓的差异性就体现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各方面水平的差别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后,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别,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各有不同,教师并不应该根据正确与否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结合学生具体的表现能力、思维活跃水平、思考方法以及正确度综合考察,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生采取对应的奖惩措施,对一些平时表现不佳,但这次回答效果不错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高度的赞赏,而对平时表现不错,但这次回答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告知学生此次不佳的原因和内容,如此一来,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评价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评价激励性的作用,督促每一位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二)注重评价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中,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当他们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时,会迸发出高度的关注和投入更多的精力,高质量、高水平的评价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评价的方法和内容,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在过去,教师在评价学生能力时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并没有将学生学习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的方式也只是教师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价,将评价的主体本末倒置,使学生能力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效应,也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挫败学生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能力评价的作用,积极响应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号召,教师组织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学生能力评价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才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并且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节课程时就采用了活动型课程的组织方法,以议题“怎样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探讨怎样才算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深入解读,学生们在完成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践来回答问题,再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可能自己更擅长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回答的内容更具有条理性和理论性,而有些学生则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所以会用具体的事件来支持议题的回答,两种回答各有特点,且没有对错。但是传统中教师会更倾向于理论性的回答,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回答更容易在试卷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然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真正认识到评价学生能力的目的所在,采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态度情绪,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转换评价角度,在学生完成议题任务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学生的长处,鼓励其继续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弱点并建立起学习自信,逐步改善弱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能力评价的真正作用。

(三)注重评价的全面性,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作为一种德育型的课程,考试成绩不应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尤其对活动型政治课程来说,议题的回答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会略有不同,教师不应该以教材内容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不能将评价标准唯一化,也不应该将活动型课程作为考试的补充,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应该确保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是带有歧视的眼光,贬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彻底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型课程中学习能力评价时,一定要关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将学生能力作为评价的主体,实现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学习的失败者,也有其他人不具有的优点,只是采用的方法和方向出现了差别,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出学习能力评价的作用。

比如,在以“在互联网时代的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当我们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遭遇了诈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在这其中政府又发挥出了怎样的作用?”为议题完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单元的教学时,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网络购物的经验,这种以生活为主题的议题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也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当然学生在发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所使用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不同的,这时候教师不应该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实现全面性的评价,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赞美,首先帮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每个学生在受到赞美后对学习的热情都会猛涨,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肯定后,再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告知学生正确的努力方向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保持长处后可以再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会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及时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在高中阶段,受到高考的影响,考试成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成绩也就成为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但是这种方式使得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了畏惧考试的心理,对日后的学习生涯具有不利的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活动性课程却很好地改善了这一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应试教育导向下的教学理念存在着很大不同,它并不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指导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水平,确保学生不是知识的复制品,而是学习的主导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魅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以“我们作为青少年,社会对我们有哪些保障措施?对老年人又有何种保障措施呢?”为议题进行“我国社会保障”单元的学习,我国为了保障各层次人群的利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保障措施,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保障,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这种议题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展现自己辨析、知识掌握和知识运用以及表达能力,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响应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理念的号召,以鼓励为主,教导为辅,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理念,进而发扬自身的长处,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中,教学成绩不再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高中政治中活动型课程来说,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一定要关注评价的激励性、主体性、全面性以及客观性,以学生学习能力作为评价的主体,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