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德育教学策略探究

2022-10-24李章平

考试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立德数学教师教学活动

李章平

一、 引言

初中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所以结合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数学知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但是目前此项教学活动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因此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德育教育的开展现状

(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借助数学学科的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这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要求,对促进学生的成长能够发挥出积极促进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此项教学活动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教师还在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他们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上,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导致教学活动很难发挥出理想效果。即使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但是大多也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简单讲述,并没有发挥出理想效果,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错误的认为德育教育并不是数学教师的职责,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德育教育意义,由于个人对德育教育缺乏正确认知,所以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受到很大影响,也是目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否则很难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也无法使课程教学发挥出德育教育价值。因此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目标,就必须要首先改变初中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这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忽视了这一点,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探索都无法发挥出理想价值。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数学德育教育体系

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这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对大多数教师而言都是一种陌生的教学方式,所以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来推进,但一些学校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数学学科德育教育体系,这导致教师很难准确把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且目前数学学科开展德育教育,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也没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这就导致教师面临着有心无力的状况,因为在目前的教学背景之下,初中阶段学生还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这就导致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能将过多时间和精力应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如果没有详细的数学德育教育体系,对教学活动加以规范,对教学任务繁重的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他们很难积极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这些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这对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对学科德育的相关教育理论存在缺失

学科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教育理论,在这种教育理论下,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需要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效。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而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积极展开对德育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德育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而且随着目前升学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学生和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应付考试上,对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教育也缺乏配合的默契度,这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充分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但在目前,由于相关教育理论存在严重的缺失,所以教学活动很难发挥出理想效果,这迫切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引导,借助积极开展教育理论培训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三、 初中数学教师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不断加大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挖掘德育教育内涵

借助数学教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这是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对数学教材进行研究,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对教材中的德育教学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将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平时的时间对目前初中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研究,结合每一个知识点背后可能蕴含的德育教育理念来展开教学探讨,帮助学生从中感悟到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初中学生在几何学习过程中最早接触的“对顶角”为例,其中就蕴含着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数学学科非常注重推理的过程,如何才能验证对顶角相等,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数学教学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引导学生推理对顶角相等这一概念来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或旋转对比的方法来验证,在引导学生推理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推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推理活动活动尽管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实践中难度很大,只有拿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理论依据,才能推理出相关结果。在初中学生未来的成长之路上,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现实的问题,解决问题都要充分利用推理的方法,所以教师将推理的方法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就能取得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融入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行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展开,所以教师对学生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来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能使教学活动发挥出理想效果。

以学习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为例,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借助统计图,人们可以非常直观地认识数学问题中所涉及的比例关系,对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数据分析以及辅助决策都能发挥出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借助统计图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引导。例如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政策与学生接受教育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全国各省人口数据来制作统计图。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省人口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渗透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以及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目前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使他们能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国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这有助于课堂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大教学研究和反思力度,充分结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选择好切入点,组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德育教育的认识,更好提升初中数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借助参与课程教学提高德育水平,也能帮助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通过教师的严格示范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想要实现对学生有效的德育教育,对教师个人的言行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严格约束自己,他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就很难发挥出引领作用,因为学生会借助自己的观察来认识教师,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老师言行不一致时,教师所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都会失去开展的意义,这一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在数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能与德育教育充分融合。因为数学学科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解答问题或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一点细微失误,就有可能导致问题解答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自己的严格示范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并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引导。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习二次函数相关知识和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等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展开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特别注意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规范操作,借助自己严谨的态度来提高学生对分析问题和作图的重视,使学生被教师严谨的治学风格所感染,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就会严格按照标准的流程来绘制图形展开分析,借助规范操作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熟练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未来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与学科育人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为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当学生具备了这种精神之后,他们在今后参加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都会更快适应。

(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来开展立德树人数学教育

学生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依靠单打独斗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非常强的协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这一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要将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到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为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提供便利条件,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能够真正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这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强化的教学理念,也是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积极探索的一项教学内容。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来展开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并积极和其他同学配合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掌握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技巧,这对学生的成长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极大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

例如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是初中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为了充分激发出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教师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学生做好小组划分,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展开对三角形知识的学习与探索。由于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结合他们独特的心理认知特点,做好对小组成员的帮助,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所以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会积极融入团队之中,为完成教师所安排的探究性教学任务而共同努力,只要教师能够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做好引导,就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对此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认真总结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素材,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帮助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数学成绩和德育水平都能得到大幅提升,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和共同协作的方法,而且学生在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他们也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日常生活与学习,更加注重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其他同学互相配合,这有助于使课程教学活动发挥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领作用,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互助的力量。

四、 德育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效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校所开设的每一门学科都有非常强的教育意义,认真学习都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作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就能将课程的育人功效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初中数学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出育人的功效,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

(二)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但是由于数学学科知识点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的过程过于枯燥,这导致一些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学科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这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借助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应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能使学生正视数学学科的学习,并积极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这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之中。

(三)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科育人的相关教育理念缺乏正确认识,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借助德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为了适应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加大对最新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探索力度,在应用相关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大幅提升,这有助于教师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

五、 结语

数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积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对德育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应用,改进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巧妙地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实践之中,实现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数学德育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立德数学教师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