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字词释义,作答诗歌鉴赏

2022-10-17河北贾贤珍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义义项诗句

河北 贾贤珍

古典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之一,作者在创作诗歌时,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因而才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艰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有“一字师”的美谈,有“推”和“敲”的佳话。诗歌作者务求所用的每一个字、词、句,都能完美地展现自己所要倾诉的情感、思想、意趣。因此,学生在阅读鉴赏诗歌时,也一定要从读懂古代诗歌的字词含义入手。近年的高考试题也常常在诗歌的字词含义上做文章:有的直接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有的考查炼字,有的则将对字词含义的理解放在客观题选项中进行考查。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高考中,再一次出现对诗歌中字词含义的理解的考查,如新高考Ⅰ卷: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15题A项: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设题着眼于对词句中“苦”字的理解,“苦”有多个义项,《古汉语常用字词典》(第6版)中部分释义如下:

①名词,野菜名。②形容词,辛苦,劳苦。③名词,困苦,痛苦。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结合全词分析,“人情苦向南山觅”中的“苦”,本义应该是“辛苦,劳苦”,进而引申为“苦苦的,执着的”,此处用来修饰“向南山觅”的动作,表达出人们对于寻觅春色的执着。而选项却将其误释为“困苦,痛苦”,进而引申出“苦于”“困难”等义,属于误用。

当然,题干中的“年老体弱”也属无中生有。之所以有此说法,是命题者为了诱导考生错误理解。下片中的“翁”字有年老之义,也可延伸出“年老体弱”的意思,但是词句中的“翁前子后孙扶掖”是作者的想象之景,这是一幅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和谐美好的人伦图景,是虚写而非实写,也不是说自己。选项却张冠李戴“误导”考生将其理解为作者自己已经年老,造成虚实误用。

为此,笔者梳理了近年来高考语文中出现的相同类型试题,将其中可能出现的易错点大致归纳如下:

一、混淆词语古今义,用今义释古义

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题B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选项涉及对诗句“男儿屈穷心不穷”中“穷”字的理解。“穷”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困厄,处于困境”,常常和“达”相对,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名句。而表示“生活困顿,财物匮乏”意思的字是“贫”,“贫”和“富”相对,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之说。选项中将“穷”的“处于困境”的古义误解为今义“财物匮乏”,错在以“今”释“古”。

2022年全国乙卷也考查了“穷”的这一词义: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 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题B项: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这是一个正确选项。选项中的“潦倒不得志”是由诗句“下驿穷交日”中“穷”字的意思得来的,使用的是它“困厄,处于困境”的本义。

二、错用词语的义项,以彼义代此义

汉语词语的义项往往不止一个,但是在一个具体的诗歌语境中,其意义多数时候只有一个,命题者常常以此为着眼点,以彼义项替代此义项,在选项中设置错误。如2021年全国乙卷: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题D项: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选项中的“听觉”一词是由原词句“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字化用而来的。但这里的“听”是“听任﹑听凭”的意思,是副词。而选项中却将它误解为名词“听觉”的意思,错在将“听”字的两个义项混淆,张冠李戴。

三、曲解词语的比喻义

诗歌作者常常用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其中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用较多。字词的比喻义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句来理解。有的试题就是通过曲解比喻义来设题,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15题B项: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诗句“湓浦曾闻似衣带”是一个比喻句,把“湓浦”比作“衣带”。而题干中却将“衣带”误读为“一衣带水”。“一衣带水”常常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之意,所以就有了后面的“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的错误。

四、忽视词语的引申义

有的字词在语句中的含义常常不是字面意义,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发生了由此及彼的粘连﹑双关﹑拓展﹑引申等变化,这时如果仍然用原来的意义去理解,就会出错。如2020年全国卷Ⅲ:

苦 笋

陆 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14题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选项中的“吩咐不要过多取食”,来源于诗句“约束儿童勿多取”,其实诗句中的“取”已经不再是“取食”的意思,而是拓展为对外物的“攫取、获取”。

五、误解词语的指称义

“指称义”就是词语在语句中所指代的具体含义。有的诗歌选项就是故意误解指称义来设置题干,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15题B项: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选项信息来源于“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一句。诗句中的“此”指代的是“朋友此番离别之后,自己只能天天手里拿着朋友的诗文,在诵读中度日”,这种生活让作者一想起来就心惊神伤,而选项却将“此”的指称义误解为“面对离别”,即“此”的指代意义错误。

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一考点呢?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教材入手。教材选文中有不少类似的词语,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要重点强调,加强学生对诗歌中字词含义的准确理解。下面,笔者简单总结一下教材选文中包含特殊词义的例句:

【互文义】

①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辔头。(《木兰诗》)

③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朝民歌《采莲曲》)

④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互文句不能割裂理解,要在释义上交互照应,彼此互通。例①就不能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客人下了马以后都上了船。例③是鱼在莲叶的东西南北嬉戏。例④是左右东西都种上了松柏、梧桐。

【通假义】

①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

“说”同“脱”,摆脱、脱身。

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

“说”同“悦”,喜悦。“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③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谩”同“漫”,徒然。

【古今异义】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青春:古义,在此是指春日青翠明媚的春光,指春天;今义,青年时代最恣肆的时光。

③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可怜:古义,可爱,值得羡慕;今义,怜悯。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危:古义,高大;今义,危险、危机。

⑤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乐府民歌《陌上桑》)

坐:古义,因为;今义,坐下。

【一词多义】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名词)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更:再,副词)

海外徒闻更九州(更:更换,改变。动词)

此外还有特指义如“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这里的“金步摇”是一种首饰,不是写杨贵妃走路婀娜的姿态。

除此之外,还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及早相遣归”中的“公姥”一词,偏指“姥”,即婆婆。

教材中还有许多此类词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还要用一定量的试题来训练,以便进一步巩固所学。下面是笔者就古代诗歌阅读这一考点收集的典型试题:

题韩干马图(节选)

张 耒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

错误项:颔联用牵着缰绳的侍从好像靠在马旁,如同皇帝驾临般的场面衬托马的不凡。

选项设误属于“混淆词语古今义,用今义释古义”。“俨”字一词多义,在《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释义有:

①仰头。②庄重。③整齐。

结合前后诗句分析,选项中“好像靠在马旁”有误,“俨”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庄重”,画中两个美髯执辔者庄重地站立一旁,烘托出内厩中马的非凡气质。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错误项:首联后半句写西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选项设误属于“错用词语的义项,以彼义代此义”。“湖上参差半佛宫”中的“半”一词多义,在《古汉语常用字词典(第6版)》中释义有:

①一半,二分之一。②部分的,不完全的。③极少的。

结合诗句,我们可知选项中“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有误,“半”在这里应该是“一半”的意思,而不是“不完全的”。“半佛宫”是指湖边的建筑一半都是佛宫。作者和客人在西湖上纵情游览,看到湖边的建筑参差错落,有一半都是佛宫,感到欣慰和自得。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 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错误项:颔联紧承“动诗兴”,具体描写裴迪送客的情形,寄予了诗人对裴迪失去自由的同情。

选项中“对裴迪失去自由的同情”由颔联“送客逢春可自由”而来,其实是对“自由”一词的误解。这里的“自由”其实是词序倒置,原义应该为“由自”,是“不由自主,不能自已”的意思,即送客人的时候恰恰看见一树早梅,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朋友,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选项设误在“混淆词语古今义,用今义释古义”。

笔者认为,对于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的作答,要关注诗歌中词语含义的解释,在复习备考中遇到这样的试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多多积累,便于记忆和理解,久而久之就有了对于此类试题的敏感度,对于在考场上快速作答此类试题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古义义项诗句
《兵谣》:一曲军人心灵成长的赞歌
六一来了
冬之光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课内文言文复习之《〈论语〉十二章》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
巧用诗句育新人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