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临床研究

2022-10-15马成利秦世强倪文卓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椎间根管腰椎间盘

卢 志 马成利 秦世强 倪文卓

(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 北京 100026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脊柱外科常见的疾病,也是目前的常见病,是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的主要的原因[1]。好发于20-50岁的男性,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是女性的4-6倍。患者多为从事体力活动或者是长时间坐着工作的男性,患者多在弯腰搬重物或者是在突然转身时首次发病。临床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发生在患者的腰4-腰5节段或者是腰5-骶1节段[2-4]。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大多数的患者均可以在仅接受保守治疗的情况下痊愈,而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因保守治疗无效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5]。本次实验研究了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1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5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42例,有女性患者1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4-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8±6.2)岁。患者的病程均在1-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50±1.20)年。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3例,有女性患者13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3-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1±5.8)岁。患者的病程均在1-5年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3.46±1.17)年。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的病程均超过3个月,并且所有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治疗效果较差,符合手术治疗的指标;③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④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和实验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患者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外,还合并有其他系统,如:心肝肾或血液等系统的严重的疾病;②患者之前接受过脊柱手术;③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等;④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2 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椎间融合术,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植骨融合。通过椎间融合术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原先的椎间隙,扩大椎间孔,缓解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具体方法为: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消毒铺巾后,依次切开患者皮肤、筋膜,分离肌肉,暴露患者的椎板、临近的关节突,在透视的情况下准确地置入固定用椎弓根螺钉。并且通过切除患者的相邻的关节突和椎板边缘来对患者的根管减压[6]。并且小心的根据患者的神经根的走行,分离患者的神经和周围结缔组织,仔细观察患者神经的压迫情况,根据患者实际的压迫程度切除患者的椎间盘和临近的软骨,并且填充碎骨组织于患者的椎体间隙,如有需要还需在透视的情况下为患者置入Cage[7]。待手术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并且分层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观察组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首先应用C型臂透视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定位,根据患者不同的损伤部位选择不同的旁开正中线距离。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并做造影检查患者的椎间盘,顺着导丝进导管和套管,缓慢地扩大患者的椎间孔[8-9]。切除受损的椎间盘和异常增生的黄韧带,同时松解患者受压的神经。同时对患者撕裂的纤维环应用射频进行成形。取出操作管道,封闭手术开口,加压包扎手术开口[10]。

3 疗效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1)患者围术期的比较。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2)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6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情况,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成优、良、中、差4个等级,治疗的有效率=(优+良)/ 总人数×100%。具体的评价标准为: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其疼痛情况完全消失,活动受限情况也完全缓解,患者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完全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良: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其疼痛情况明显缓解,偶有非神经性的疼痛情况出现,患者可以从事一般性的体力劳动。中: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其疼痛症状仅有轻微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较常出现,与手术之前相比患者仍无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差: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患者仍然无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且患者急需进一步的治疗。(3)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患者接受治疗后第1、6个月,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 VAS) 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情况越严重。(4)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患者接受治疗后第1、6个月,利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一共有10项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满分5分,总分一共为50分,患者ODI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腰椎的损害情况越严重。(5)评价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和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后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评价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选择的运动神经为患者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选择的患者的感觉神经为患者的腓肠神经以及患者的隐神经。通过测量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价患者神经传导的情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围术期的比较:比较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的比较

5.2 2组疗效评价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评价,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疗效评价(n,%,n=56)

5.3 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价对比:利用 VAS评分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患者接受治疗后第1、6个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VAS评分情况对比

5.4 2组患者的腰椎的损害情况对比:利用ODI对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见表4。

表4 2组患者的腰椎的损害情况对比分)

5.5 神经传达速度的比较: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记录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并且进行比较,见表5。

表5 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较为缓慢,因此有效地日常护理对疾病的治疗以及延缓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日常护理包括了患者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日常运动。对于早期症状的患者而言,日常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大多数症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而言,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适用于大多数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11]。在接受完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常有明显的好转,此时应该鼓励患者尽早的出院,并开始正常的工作生活,鼓励患者尽早地开始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同时应该指导患者注意避免进行高强度的活动,也应该指导患者当某一活动会导致出现明显的腰痛症状时,应该避免进行此类活动[12-13]。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的围术期的指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的椎间融合术相比,手术花费的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其对患者的损伤更小,也能够明显地缩短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并且,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评价来看,观察组的优良率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明显减少,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通过VAS评分和ODI的比较也不难看出,观察组的疼痛情况和腰椎的损害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了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其症状和体征都有了明显的好转,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明显减小,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的椎间融合术相比,手术对正常组织和神经的损伤较少,并且对受损的组织的清理也比较干净,有效地松解了患者受压迫的神经,对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使用椎间融合术的患者[14-15]。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椎间根管腰椎间盘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颈椎间孔韧带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关于根管治疗,你应该了解这些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浅析椎问与横突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