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2种自体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2-10-15朱柯楠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皮瓣自体外伤

朱柯楠

( 沈阳积水潭医院手外科 , 辽宁 沈阳 110000 )

手是人身体组织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受伤的可能性也非常高。统计显示,在所有急诊创伤中,手外伤的发生比例在25%左右[1]。手外伤发生后容易引发软组织损伤,还会对神经、血管、骨关节产生影响,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都可能遗留残疾,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皮瓣修复术是临床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方法,自体皮瓣采集更简单、方便,临床应用率也更高。但可应用的自体皮瓣有多种,胸腹带蒂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应用较多的2种皮瓣类型,但具体哪种疗效更为突出还未有统一结论。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80例患者为对象,具体比较上述2种自体皮瓣用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8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穿支皮瓣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为(46.86±11.73)岁;软组织缺损范围37-108cm2,平均范围为(76.18±23.16)cm2;受伤原因:机器压轧伤 10例,刀切伤 13 例,绞扎伤11 例,其他伤 6例。带蒂皮瓣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为(48.51±12.16)岁;软组织缺损范围34-103cm2,平均范围为(74.52±20.67)cm2;受伤原因:机器压轧伤 12例,刀切伤 12 例,绞扎伤11 例,其他伤 5例。2组年龄、性别、软组织缺损范围、受伤原因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手外伤;有明确受伤史;年龄18岁以上;患者意识清晰;择期接受自体皮瓣修复手术;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创伤;手外伤之外的其他部位外伤;发生感染;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

2 方法:2组均接受常规清创、消毒处理,实施局麻,带蒂皮瓣组选择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按照损伤面积进行皮瓣设计,切取胸腹皮瓣时将蒂部皮下组织尽可能保留下来,本研究使用皮瓣大小在6.0 cm×2.9 cm-17.6 cm×9.7 cm之间,保证略大于缺损部位,术后用胶布将患肢固定,做好加压包扎,间隔10天更换1次敷料,2个星期后将风险拆除,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锻炼指导。穿支皮瓣组选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同样按照损伤面积进行皮瓣设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受区血管吻合具体位置,做好标记,保证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穿出深筋膜位置,依照穿支部位调整皮瓣边缘。在与血管干相距1cm的位置暴露处理一层大脂肪小叶,同时行钝性清除,将穿支血管暴露出来,接着纵向做1个切口,一直到穿支血管临近,从血管根部将深筋膜下小血管提起,将肌肉穿支皮瓣常规切取下来,确定筋膜层上血管支方向,将该处作为皮瓣中心,将皮瓣边界切开,提起后游离。完成皮瓣选取后借助3-0 丝线对穿支血管进行结扎、离断处理,将股外侧神经完全显露出来并进行游离处理。将血管束提起,外敷2% 利多卡因纱条。切开皮瓣,将血管蒂离断,在缺损部位放置好皮瓣,缝合固定皮瓣及临近皮肤,按顺序完成动脉、静脉端的吻合处理。

3 评价指标:(1)炎症因子。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1周抽取2组外周静脉血标本,离心处理留取上层血清后测定血清 IL-6、IL-8、TNF-α 水平,均在酶联免疫吸附法下完成测定,试剂盒为罗氏公司采购。(2)术后恢复情况。比较2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并发症。比较2组术后感染、皮瓣边缘坏死、皮瓣严重肿胀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穿支皮瓣组与带蒂皮瓣组术前1天IL-6、IL-8、TNF-α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下降,穿支皮瓣组术后7天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带蒂皮瓣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前、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5.2 2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穿支皮瓣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带蒂皮瓣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5.3 2组术后并发症对比:穿支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带蒂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22.50%(P<0.05),见表3。

讨 论

受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临床手外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自体皮瓣修复作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皮瓣对于保证治疗效果非常重要。胸腹带蒂皮瓣取材方便,可修复面积大,患肢固定难度小,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高[3]。但胸腹带蒂皮瓣对接受多次手术,患者无法早期接受功能康复,另外皮瓣稍显臃肿,外观美观度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能够选择性携带皮神经,能经神经吻合促进感觉功能康复,并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血管蒂在10-14cm之间,同时血管直径较大,一般静脉直径达2.3mm,动脉直径达2.1mm,所以血管吻合迅速,另外经对股外侧皮神经的解剖,能修剪浅筋膜以下脂肪转变成薄皮瓣[4]。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隐蔽度高,能直接关系,不需要再次植皮,患者所需承受的痛苦可明显减轻,术后抗菌药物使用需求可减少,住院时间可缩短,恢复速度更快[5]。

本研究穿支皮瓣组术后7天IL-6、IL-8、TNF-α 水平均低于带蒂皮瓣组(P<0.05),可知选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相较选择胸腹带蒂皮瓣进行修复可对炎症反应有更好控制作用。分析是由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创伤小,能对炎性反应形成抑制。本研究穿支皮瓣组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带蒂皮瓣组(P<0.05),另外穿支皮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带蒂皮瓣组发生率的22.50%(P<0.05)。类似研究也显示,穿支皮瓣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带蒂皮瓣组(P<0.05)[6]。可知选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较选择胸腹带蒂皮瓣修复能加快术后恢复,同时能获得更高的治疗安全性。分析是由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能帮助创面临近水肿程度减轻,促进创面间物质交换,对创面愈合有良好促进作用[7]。另外该修复方法可将创面分泌物及时排出,可使细菌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使感染发生风险减低,因此能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且能加快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较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创面对炎症反应控制效果更明显,愈合更迅速,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皮瓣自体外伤
X美术馆春季双展:特睿·阿布德拉:要上天了&自体触击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局部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哪个更安全
嘻哈中的真自体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及预防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