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地域性特征探源*

2022-10-12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盐商砖雕石雕

程 欣

(江苏开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0 引言

扬州地处我国南北方分割边界,是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区域,兼具“北方官式与江南民间的双重风格”[1]特征,附属于传统建筑之上的建筑雕饰自然成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元素。

1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产生背景

1.1 “淮南江北、舟车辐辏”的自然生态

扬州属江南形胜之地,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京杭大运河贯通其境,濒江临海,优越的自然背景为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发展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扬州介于“淮南江北海西头”,南接长江,北临淮河,京杭大运河贯通其境,成为遐迩闻名的“四汇五达之衢”[2],江河互通的水运优势铸就了扬州的繁华。在扬州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中,从雕饰材料而言,依旧短缺木材和石料,因此大都仰给于外地[3]。临江接水的自然条件为扬州传统建筑雕饰材料的运输提供了充足保障。

1.2 “江海通连、梯航毕至”的商品经济

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扬州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为扬州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兴盛提供经济基础。明清时期,扬州富庶甲天下,“繁华以盐盛”[4],盐业成为扬州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清代《(嘉庆)两淮盐法志》中所列80名盐商,徽州盐商占60名,使扬州成为“徽商殖民地也”[5],徽商在扬州遗留了大量的住宅。“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麇至”[6],在扬州经营发展,各地商人纷纷在扬州建立会馆,以便联络乡谊和传递信息的需要,这些住宅、会馆中均有大量木雕、砖雕和石雕装饰。

1.3 “儒商养文、‘扬气’氤氲”的文化积淀

扬州经济发展与徽商密不可分,文化亦是如此。扬州商人,主要是盐商,为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由商人而进入儒林。清代著名“扬州二马(马曰璐、马曰琯)富藏书,喜结交文士”,马曰琯独自重新修建梅花书院,在其中增添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装饰。从文化地理角度看,扬州被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齐鲁文化三者包围,文化上呈现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状况,因而扬州传统民居建筑雕饰取各家之长,呈现多元化的艺术特征。

2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发展遗存

2.1 “商人筑园、投合帝意”的历史成因

扬州造园的传统历史久远,“车马少于船,园林多为宅”,描摹出唐代扬州造园盛况。明清时期的扬州园林空前兴盛,突显出地方文化的特质,因而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7]之赞誉。扬州不少园林为盐商修筑或扩建,盐商的大规模造园促进了扬州园林的发展,“各大商所造园林,甲于天下”[8]。扬州盐商们手中的商业资本,除了向清政府交税、额外捐赠,以及自己挥霍享用之外,主要用来迎接皇帝南巡“驾幸”[9]扬州之用。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集资修建行宫的各种商人共十八姓,其中多数是盐商。皇帝则到处为“鹾商园林,宸翰留题”,盐商将所赐诗章以砖雕、石雕供奉于宅园中,以示荣宠。

2.2 “深巷落珠、重放异彩”的遗存现状

扬州古城区面积约5.09km2,传统建筑集中于此,现有50余万m2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遗留,多为盐商住宅、园林、会馆,约600余所保护较好,其中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3处、省级4处、市级75处,市级文物控制单位9处。这些盐商所建的住宅、园林、会馆等大部分被毁坏,或在后期被整修、翻修。从建造时代看,扬州传统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造,特别是清康乾时期。“商贾居于新城,儒士居于旧城”[10],既概括了扬州城市规划格局的特征,又体现了建筑空间分布的特征。盐商的住宅、会馆集中于新城,沿京杭运河,即今南河下、北河下、达士巷、东关街附近,园林则分布在老城区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内部及周边区域(见图1)。

图1 扬州蜀冈保障河传统建筑分布全景

2.3 “品种丰富、花样繁多”的依附载体

由于建筑规格等级的限制,扬州盐商的富庶不能表现在建筑空间上,只能另辟蹊径,转向建筑装饰,致使扬州盐商的住宅、园林、会馆等传统建筑突显以雕饰为美的特色。砖雕与石雕多用于装饰建筑外檐,木雕多用于装饰建筑内檐。扬州传统建筑雕饰中遗存的石雕数量不多,木雕和砖雕遗存数量较多。石雕主要装饰于栏板、柱础、门枕石、抱鼓石、须弥座上;木雕主要集中于隔扇门窗、屏门、飞罩、栏杆、板壁、雀替、落地罩、碧纱橱、倒挂楣子等部位;砖雕在大门及仪门门楼的上下额枋、砖磴、墀头、雀替、额枋、角花、博风及福祠、山墙、门洞、花窗之上。精美之处当属木雕隔扇的绦环板及裙板和会馆、民居门楼中匾墙开光之上的雕刻。

3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技术成因

3.1 选材适宜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发展还得益于雕刻材料优良的品质。建筑雕刻离不开合宜的建筑材料,其中最主要的有木材、石材和砖材等。扬州雕饰中的木雕用料主要有杉木、楠木、银杏、香樟、黄杨等,更出现红木、花梨、紫檀等珍贵木材;枸树等木材亦有之,为数不多,常通过水路从他乡运达。扬州传统砖雕的原料为青灰水磨砖,先将精选的无砂碛泥土进行多次过滤沉淀,得到上层泥浆后进行反复揉踩以制成泥筋,而后将泥筋制作成砖坯,待其完全晾干之后,再入砖窖中进行烧制,在封窖时加水浸烧,使得砖面呈现出青灰色。为适于雕刻,出窖成砖的抗烈度一般应控制在650~860度较好。扬州少山地,不产石材,石雕用料多从外地运输,主要有宣石、大理石、太湖石、高资石、灵璧石等。

3.2 经验丰硕

扬州作为传统建筑典范,其建筑营造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对扬州的造屋技术曾有“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11]的评论。建造扬州传统建筑的匠师,大部分为江南地区的造园名士,多为文人,能书善画,兼任园林的施工营造,不仅在实际的造园活动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且在理论层面对造园活动也起到指导作用。扬州传统建筑雕刻匠师对宋代《营造法式》中所列的“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素平”4种雕刻方法运用得得心应手,通常将多种方法贯穿于同一作品中(见图2)。砖雕艺人所用的工具十分讲究,包括0.3~0.5cm錾子各一种,还有磨头、木敲手等,一般采用坚硬锋利的钨钢作为刀头,且大都由自己亲自磨制。

图2 扬州卢绍绪住宅福祠砖雕手法

3.3 技法卓然

建筑雕饰根据材料采取不同的雕刻技术与工艺。扬州木雕的制作工序大致可分为设计图样、雕制粗坯、镂刻细坯、修光打磨等。木料的质感较柔软,易于雕刻,通常以圆滑的曲线或者曲面来丰富画面。而扬州砖雕大都采用窑后雕的做法[12](见表1)。雕刻前,用磨石沾水细磨烧制好的青砖,使青砖表面光洁平整,而后“上样”“刻样”。雕刻时,首先是“打坯”,此步骤对匠师的经验要求颇高,一般先按线稿刻出图案的轮廓,并凿出层次;其次是“出细”,即对图案进行精细雕刻;最后是修整阶段,即对重点细部进行精雕,同时对相关局部进行修饰、黏接,然后拼排成整体。石雕在雕刻上具有一套独立的工艺,雕刻步骤与砖雕相似,分为打料、粗搏、细漉、褊棱、斫祚、磨陇等。

表1 窑后砖雕制作工序

4 结语

多重因素共同促使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热潮逐渐发展,成为时人所共同追求、标榜的新的生活形态。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产生有其深厚的自然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及独特的民俗等原因。纵观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传统建筑雕饰和传统建筑的发展步调一致,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依托。探究扬州传统建筑雕饰地域性特征的历史渊源,将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提供更多的启发与借鉴,“古为今用”创造现代的中国建筑艺术。

猜你喜欢

盐商砖雕石雕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癫狂”与“无奈”
盐商文化群景区——财富扬州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