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飞燕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室内工程设计

2022-10-1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马萌雪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山场馆滑雪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 马萌雪 曹 阳 闫 宽

1 项目概况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海坨山区域、小海坨南麓山谷地带,南邻延庆盆地,邻近松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赛区北区、小海坨山南侧高海拔区域,承接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包括高山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平行回转及团队回转等项目(见图1)。

1 高山滑雪中心鸟瞰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筑设计遵循可持续理念,采用单一场馆模式及分散式布局,同时规划竞速、竞技两类场馆,设置集散广场与竞速结束区、竞技结束区、中间平台、山顶出发区等(见图2)。赛区最高海拔可达2198m,场馆建筑性质为甲级体育建筑,其中永久建筑面积约4.32万m2,临时设施面积约1.6万m2,地上2~5层、地下1层,层高4.00~7.50m,建筑高度小于24m。观众席座位数达8000个,其中竞速结束区与竞技结束区各占一半。

2 高山滑雪中心功能布局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我国首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相应的室内设计范围包括公共走廊、电梯厅、楼梯间、卫生间、办公区、运动员休息区、保暖大厅、商品零售区、山顶出发区餐厅、售卖区等功能空间。

2 设计策略

2.1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设计策略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秉承“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总体设计理念,打造涉及多业务领域且立体布局的雪上项目竞赛场馆,最大程度地丰富运动员的参赛体验并加深观众的观赛印象。建筑设计合理配置永久建筑、临时设施和使用场地的数量与规模,贯彻“场馆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以实现“可逆式”发展。

2.2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同

设计初期,室内设计专业在建筑专业的整体统筹下开展设计工作:①最大程度地满足专业场馆室内各功能空间的面积要求与内部使用需求;②更合理地组织场馆室内流线与空间尺度。室内设计延续建筑设计的逻辑,使内外空间实现形式上的统一。同时,与建筑设计协同,提高室内设计工作的整体效率与周期,在前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土建与装修的二次拆改和调整,以实现场馆主体建筑工程按时完工。

2.3 可持续性的室内设计策略

室内设计应满足赛时功能兼顾赛后使用的要求,使用“分级、分区”的设计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主要空间的装饰效果,并合理预留赛后调整的余地,具体分级如下。

2.3.1 一级:重点设计区域

该区域为游客或外界工作人员的使用空间,被设置为永久使用用房,赛时作为接待使用,其室内设计需满足功能完备、选材优良、美观舒适的要求,以保证场馆长期使用的需求(见图3,4)。

3 山顶出发区运动员餐厅3a 视角13b 视角2

4 山顶出发区公共区4a 视角14b 视角2

2.3.2 二级:灵活设计区域

该区域为赛时工作人员使用的功能性用房、通道及走廊,因赛后有变换功能的可能性,故应着重考虑并提供具有灵活性、前瞻性及预判性的设计(见图5)。

5 运动员中转厅

2.3.3 三级:标准配套区域

该区域为临时性用房、赛时辅助用房,赛后将进行功能变换,故装修标准不高,应严格控制造价,满足最基础的室内装修效果(见图6)。

6 赛时办公区走廊

2.4 室内设计体系

由于赛区环境的挑战性、工期的紧迫性及赛事的高标准要求,项目存在装修和土建同时施工的情况,故室内专业需要随时、随地与多个分包单位、专项团队进行交流和配合。传统的设计配合手段无法满足该工程复杂的管理、施工、协调、配合等要求,故室内专业创新性地采用与以往不同的策略。

2.4.1 多预留,少拆改

由于工期极为紧迫,故项目的室内功能需求及使用需求等方面常在土建基础不稳定的情况下前置考虑。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室内设计采用“多预留,少拆改”的设计策略,巧妙地进行预留及预判,充分考虑空间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及设施方面的变化,拒绝在空间内“做满做死”。

2.4.2 重加工,少施工

场馆所处环境为高寒高湿气候,高海拔的地理位置造成施工难度较大且危险性极高。在工程建造环节,室内设计创新性地采用“重加工,少施工”的设计策略,通过设计手段使室内工程的核心工作场地转换和现场工程量占比缩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产品化的设计方式,增加工厂化加工作业量,减少现场施工操作的工作量,推进工程建设向工业化转型。

2.4.3 注建造,全周期

室内设计采用“注建造,全周期”的配合手段,实现对设计、选材、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等环节的把控,提供全周期的设计服务,避免项目全过程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2.5 室内色彩体系

色彩本身没有温度,但可利用人们的视觉感受,给人们带来冷暖的心理感受。色彩感受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印象积累而形成的。如人们看到红色、黄色就会联想到太阳、火等,产生“温暖”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会形成“温暖”的生理体验。将暖色广泛应用于海拔较高的高山滑雪中心室内空间,可对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使其产生“温暖”的感觉。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室内色彩体系是由奥运五环色彩提炼而来,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色彩越热烈”为原则,除山顶出发区外,其他场馆根据海拔高度,结合红、黄两色提炼出暖色的若干色阶(见图7)。

7 室内色彩体系与应用

2.6 室内设计管理体系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国内首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作为国内首支参与此级别工程的室内设计团队,与众多专业技术团队协作,在设计工作中积极分析现状并总结方法,同时针对在我国建筑领域尚属空白的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场馆室内设计、建造及运维的关键技术开展一系列科研攻关,其成果被直接应用于建设项目,并有效提升建设效率、缩短建设周期(见图8,9)。

8 延庆赛区设计工作框架

9 高山滑雪中心室内设计工作框架

3 结语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作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追求对运动员技术、勇气、速度、判断力及身体素质的集中展现,是速度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为世界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所瞩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我国高山滑雪运动提供了高等级的比赛与训练场地。室内设计专业通过全过程参与,积累了高水平高山滑雪赛事场馆室内设计方面的关键技术,可为我国雪上运动场馆室内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项目名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项目位置:北京市延庆区

建设单位: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设计团队和主要编制人员: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指导:李兴钢

室内专业:曹 阳、马萌雪、闫 宽

建筑专业:

李兴钢、谭泽阳、梁 旭、李 欢、张捍平、沈周娅、宋 檐、张 弢

电气专业:

邵 涛、李 甲、张堉斌、张 青

给排水专业:

刘子贺、曹 雷、吴连荣、郭汝艳

暖通专业:曹 诚、马 淼、李雯筠

照明专业:李小鹏

项目摄影:陈 鹤

建成时间:2021年

猜你喜欢

高山场馆滑雪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冬来啦,滑雪去
太阳、高山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小熊滑雪记
李琪,历奇(11)
滑雪秘籍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