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供性思维下古镇活化中城市家具的应用研究
——以亳州北关历史街区为例

2022-10-12张卉晶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街活化古镇

史 雯,张卉晶

(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3)

0 引言

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兴起,古镇的活化保护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研究城市家具在古镇活化上的可行性可以对二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定义及实践应用两个方面把握城市风貌规划与城市家具之间的关系,引导我们从城市风貌规划的角度入手,通过特色元素与城市家具的融合,对城市家具进行细节设计,从而展现当地城市的历史风貌及文化底蕴,感受当地的文化内涵。

1 城市家具概述

“城市家具”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国家,反映了城市居民期望城市的公共空间及其公共设施能够营造出像家一样舒适方便的环境。城市家具主要包括公共休闲服务、交通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公共空间装饰服务设施,涵盖了大部分的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家具和公共环境的关系随着人类生活观念的转变愈发密切,将城市家具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风情相结合更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基本要求。

2 SWOT和可供性理论的关系探讨

2.1 可供性理论概述

可供性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生态心理学学者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的一个假说,他认为可供性是指环境提供给动物的意义和价值,是确实存在于环境中、可直接知觉之物,并非由知觉者所诠释、引导而产生。

迈克尔·T·特维认为可供性是环境的倾向属性或者外在属性,他认为环境中具备的物理属性具有能否被动物利用的倾向性的趋势。1988年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一书中将可供性引入设计领域,诺曼强调,可供性能在交互体验过程中为正确传达用户所需的信息并为引导用户达到预期行为的发生和良性的体验互动提供诱导渠道。

2.2 SWOT和可供性理论在古镇活化中的关系

在古镇活化设计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可供性是不同的可供性相互配合的结果。运用可供性理论设计的产品,通过物理设计的特征为产品赋予认知可供性和感官可供性。对人这一主体来说,外物提供的可供性存在多种可能,对不同的主体来说感知到的外物提供的可供性也会不同。在这种多元的联想之下,将各个古镇的特色文化赋予在景区内随处可见的产品上,通过直接的知觉传递给游客,引导游客的意识,加深游客印象,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的兴趣,提供情感可供性。

除情感化设计问题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古镇的活化包括游客使用者以及原住居民的可供性体验。在古镇活化中对原有的城市家具在不改变内涵的基础上经过重新设计赋予另一种联想。

保证古镇原住居民的生活可供性则需要将景区和居住区分开研究。在赋予城市家具新的含义以提供游客情感可供性的同时,需保证景区和居民区实现多元可供性的基础,让二者达到和谐统一,共同作用于古镇活化,使得古镇内商业建筑和商业模式能够随古镇的活化得到提升改善。由于古镇常存在建筑老化等问题,在进行更新活化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到原建筑提供的历史可供性。通过SWOT分析法详细了解案例所在地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估活化的可行性,指出开发的目标和重点,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进行充分设计,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战略。

3 案例地活化的可供性与SWOT分析

3.1 案例地活化的可供性分析

通过一定的参与式观察和实地访谈,亳州北关历史老街经过先前改造仍有如下问题。

3.1.1 文化情感可供性

在访谈时了解到,原来的北城门楼建筑虽显老旧,但保留尚好,地域历史文化风格明显。但此后为了私人的商业活动,对北城门楼原来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改造,沿街建筑的外墙被人为刷新,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一味地借鉴导致改造后的北城门楼风格与历史老街的其他建筑格格不入,代表性的建筑本身带有的文化可供性也随之遭到破坏。

3.1.2 日常生活可供性

古街中的居民对于古街空间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通过访谈得知,很多居民因巷内居住空间小,公共设施不完善,私自在巷内进行违章搭建以实现停放存储的可供性,给古镇的规划提升了难度,对古镇的形象可供性造成不利影响。

亳州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传统的制药业手工艺生产是古镇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生产可供性的重要任务。因长期在古镇居住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古镇内业态逐渐向单一化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淘汰,古镇也因此逐渐失去传统手工艺的可供性。

3.1.3 旅游发展可供性

每年来北关历史文化老街旅游的人数超过60万人次,行程主要围绕南京钱庄和花戏楼。由于现今古街的居民年龄层次偏高,人口老龄化导致古街丧失了一部分活力,现居民也大多形成了各自的生活圈,与游客鲜有交流,且大多古街居民只会说当地方言,沟通上的不便也加剧了游客的疏离感。与此同时,由于古街“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的特殊环境,散客难以找到景点,景区也未提供指示的可供性,仅在巷口标有巷名作为提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地图数量也屈指可数,没有为游客提供便捷旅游的可供性。

3.2 案例地活化的SWOT分析

根据以上针对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选择整条街区作为城市风貌规划保护的研究区域,研究城市家具在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保护中的威胁和机会。其矩阵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家具对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SWOT分析

4 可供性和SWOT法结合的设计策略

在对北关老街现状建筑类型和特征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市从北关老街街区风体保护、街区物质环境改善及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综合判定,提出对每一幢建筑采取适宜的保护与整治措施。针对以上结果,从以下方面着手设计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家具可以促进古镇的活化。

4.1 导向可供性城市家具

古镇活化建设往往依托于原有的古镇设施,即便如此,仍应当通过增加导向可供性城市家具、专用标识路牌等手段,借助设计语言突出古镇游览路线的针对性,以避免道路路线复杂、景点之间路线规划不合理等对游客的游玩意愿造成过多影响。对于自驾游的游客来说,快速找到景点位置是旅行的重要需求。针对景区地图数量较少且分布分散的问题,在各个主要入口处设立醒目的地图以及景区导视图,并在古街的岔路口设置道路指引,标注好各个方向的街道名称以及重要景点的具体方向,使游客通过直接知觉感知目的地方向。针对古街内公共厕所很难发现的问题,在指引牌上加上公共厕所的方向,并在沿街布置公共厕所具体位置的提示牌,为游客提供导向可供性,方便游客通过直接知觉找到目的地,提升古街的人性化形象。

4.2 服务可供性城市家具

亳州北关历史老街不允许汽车进入,因此古镇居民主要交通工具为电动三轮车等小型助力车。由于古街内缺少停放场所,居民将三轮车停放在原本十分狭窄的古街道路两旁。古街居民的住所大多以院子为单位,因此可以通过在各个院落之间增加隔离设施,规划出专门的停车区域,并借助设计语言增加区域限制的针对性,让居民有计划地停放和存储车辆,提供巷道宽敞可行的可供性以及游客舒适出行的可供性。除此之外,古街内存在不少闲置区域。在闲置区域内增加符合当地居民生活娱乐习惯的城市家具有利于居民出门走动,减少因人口老龄化给古街带来的活力不足问题,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4.3 特色元素可供性城市家具

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中有不少超过百年历史的老建筑。访谈时了解到,古镇多数居民对当地艺术文化缺乏了解。针对这一问题,在古街放置富有当地特色雕刻艺术文化的城市家具,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提升古街城市家具的情感可供性,借助强烈的认知提供深刻的感官体验,提高居民对艺术文化的认知,提升群众对古街风貌的保护意识,这对后续古街的规划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富有当地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家具能够使古街的建筑风格更为统一。从游客的角度来说,不仅在知名的景点处能感受到当地的特色文化,景点周边的特色城市家具更是烘托氛围的细节点缀,使远离喧嚣的情感诉求得到满足。

5 结语

古镇的活化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传递不同的地域特色,让使用者有直接的体验,是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可供性理论要求设计师从新的角度将不同的地域特色融入日常场景中,在注重情感化设计的同时,结合SWOT分析法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现实条件进行限制,得到更为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改造过程中,不仅注重城市家具的实用性和个性化设计,更需要从城市风貌规划保护的宏观层面进行修复和完善,让城市家具承载深厚的历史文化,让使用者从城市家具中体验到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

猜你喜欢

古街活化古镇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同里古镇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