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市老城区系统性推动城市更新的规划探索
——以成都市武侯区城市更新系列规划为例

2022-10-12俊,杨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武侯区城市更新系统性

胡 俊,杨 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1 新时代城市更新的系统性要求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阶段,新时代的城市更新被赋予更深刻的新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十四五”之前的城市更新侧重于解决城市空间品质较低、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以局部散点式的修补更新为主,缺乏系统性谋划。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表明我国的城市更新进入了新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对城市更新工作的系统性安排,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路径[1]。因此,新时代的城市更新要以系统性的战略思维,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和开发建设新理念,通过更新形成高质量的产业功能载体和高品质的宜居生活城区。

2 城市更新相关研究综述

城市更新包括城市有机更新和旧城改造,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已经进入从局部到整体、从节点到过程、从政府主导到多方参与的阶段性转型。杨保军[2]指出,城市更新行动要通过开发建设方式的改变,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城市更新不是局部散落式的更新,而是要整体谋划国家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阳建强等[3]对中国城市更新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展望,指出中国城市更新应倡导多元价值观、多元更新模式、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多元主体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方向转型。张松[4]指出通过统筹规划、整合推进、市民参与和综合治理来健全完善城市保护更新的整体性实施管理机制。综上所述,城市更新已从局部更新演进到整体更新阶段,复杂性、时序性和多元主体成为日益关注的维度,需利用系统性思维对城市更新进行统筹谋划。

3 系统性城市更新的内涵和规划策略

系统性城市更新指的是统筹考虑城市发展、品质和民生等导向,对城市片区从整体层面进行更新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安排,包括前期片区划分和定位,中期业态谋划、空间美化、配套完善以及后期实施运营,是系统性工程。通过系统性城市更新,不仅能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发展,还能逐步落实共同富裕的目标,从而满足国家对城市更新的政策要求、城市的发展诉求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改善需求。

系统性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包括以下方面。

1)体系性 成片分级,特色定位。对城市更新地区划分片区,并确定片区的整体更新主题,在片区内部根据主题细分更新单元。根据每个片区和单元的特点和诉求,对其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功能定位,保证每个片区都有整体性、每个单元都有独特性,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更新体系。

2)功能性 资源挖潜,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重点片区往往具有较好的产业或资源基础,但基于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再适于新发展阶段,需要转型升级。因此城市更新的重点是挖掘片区资源潜力,延续传统产业基因,植入和培育适合片区的新兴产业,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提升片区活力。

3)延续性 文化传承,保留记忆。城市更新不是彻底地拆旧建新,而是要注重保留本地历史记忆元素,传承本土文化底蕴,如保护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保留历史建筑、讲好历史故事等,通过文化传统和时尚潮流的混搭,嫁接出既有传统内涵又符合消费趋势的独特吸引力,形成片区文脉的全新表达,提高文化品位。

4)艺术性 场景营造,美化空间。更新规划结合片区新经济业态,将片区空间进行场景化营造,设置生态游憩、消费体验、市井生活、夜间经济等场景,并以创意美学为理念,对场景空间形态和风貌进行主题化、艺术化设计,增强片区空间的审美韵味。

5)公共性 以人为本,补强短板。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想,以更新片区本地居民的公共利益优先,充分考虑本地建设条件和居民现实诉求,以保护提升为主,不大拆大建,针对性地提高老旧小区居住质量,补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6)协调性 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统筹考虑城市更新过程中多方利益诉求,平衡片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并通过规划手段建立政府牵头、市场引导、企业运营、居民参与、政策保障的更新实施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建共享共赢。

4 成都市武侯区系统性推动城市更新的规划实践

成都市是住建部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武侯区是成都市的老城区,拥有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优势资源,轻纺、商贸、旅游产业发达,但同时也存在老旧小区较多、产业传统落后、配套不完善等固有问题。武侯区提出建设科技转化基地、创意设计基地、健康服务基地、品质生活基地,形成国际商务高地和人文宜居武侯的规划。基于此,武侯区的城市更新以城区综合发展目标作为城市更新的出发点进行通盘谋划,在更新规划中运用系统性思维,落实系统性更新规划策略,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来推进更新工作。

4.1 宏观把控,梳理全域更新底数与核心问题

为更好地落实“一区四基地”的建设目标,武侯区启动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及三年计划工作。武侯区以产业功能区、街道为调查单元,结合问卷调研、逐级座谈、现场踏勘、数据爬虫等方式,全面细致梳理区行政范围内的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低效工业仓储区、其他更新区4大类上千处更新对象,由此奠定全域更新的工作基础。

4.2 中观统筹,建立“片区+单元”的更新体系,和建设目标对应

针对武侯区实际,坚持全域一体、差异实施原则,综合考虑产业功能区与街道行政区划,重点依托核心资源和要素,将武侯区全域划分为五大更新片区,明确每个片区的主题(见图1)。在片区基础上进一步划分22个更新单元,每个更新单元都确定相应的功能定位、更新载体和策划项目。在更新推进过程中,部分以更新单元整体推进规划,部分考虑更新单元内部的复杂性,采取先期启动区推进规划,进而逐步在单元内拓展的方案(见图 2)。

图1 武侯区片区和单元划分(图片来源:《武侯区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及三年计划》)

图2 武侯区更新片区和单元落实武侯区建设目标对应(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3 微观落地,践行系统性更新规划策略

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的工作为武侯区的城市更新框定了近、中、远期的“四梁八柱”,而微观层面则通过践行系统性更新规划策略,突出每个更新单元的工作重心和自身特色,以此推动更新项目的落地建设。如图3所示,以太平园更新单元为例,本单元隶属武侯祠红牌楼片区,曾经是太平园家居市场和“中国西部家具商贸之都”,如今的市场日渐冷清,其原因除了产品缺乏升级外,主要是消费场景缺失、消费体验感不强,难以吸引消费者。因此更新规划的重点就是营造全场景的美好生活体验氛围。在深入研究近年来家居行业报告及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将“家居市场”的内涵扩展到“居家文化艺术”,改变以产品为主的消费空间设计,围绕“居家文化艺术”的功能展开,表现为居家企业总部、居家艺术博览、居家创意设计、居家科技创新、居家国际商务、居家品质商业六大主要文化艺术内涵。空间设计上,六大居家文化艺术场景凝结为6处近人尺度的文化艺术街区,每个街区既是家居产品的艺术化布展空间,也是家庭消费的体验空间,创造出全新的沉浸式居家消费体验。

图3 太平园更新单元居家功能业态示意(图片来源:《成都市武侯区未来居家产业城城市设计》)

5 结语

城市更新规划作为提质增效型规划,是城镇化中后期城市规划的主要形式,也是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途径。系统性城市更新规划为未来成都市和其他大城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的全面铺开和持续推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武侯区城市更新系统性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武侯区中小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七步”实践策略
成都市武侯区:科技治理“微腐败”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重视高中物理复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城市更新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