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2-10-12谢锦坚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成活率

谢锦坚

(广州华茂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07)

0 引言

林业种苗是保障林业工程质量的前提,同时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种苗质量优质可保障成活率及森林覆盖率,同时可节约资源,减少成本投资。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对林木种苗的培育工作尤为重要,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做好林木保护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对林木种苗进行培育研究,结合多方面经验,探讨培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提升我国种苗培育技术。

1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为确保林业项目的顺利、正常开展,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维护优良树木种苗,种苗不仅是林业项目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是确保林业项目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林业种苗培育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种苗的性质与类型也必然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林业项目发展阶段需充分认识林业种苗培育工作及相关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培育效果与质量。另外,林木种苗培育是林业项目建设的主要工作。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培育高质量林木种苗品种,方能在满足培育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的前提下,推动林业项目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在林业项目发展建设阶段,需加强对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种苗培育方法,有助于提高种苗培育质量,建立多元化林业项目发展模式,满足林业发展要求。

2 林木种苗生产特点

根据近几年反馈情况来看,林木种苗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林木种苗规模不断扩大,最近几年我国对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林业工程建设被列入重点工程,建设了专门的林木工程项目,使林木生产能力及生产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不同行业对林木企业经营方式的不断改进与渗透,使林木种苗的生产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林木种苗在供应需求方面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城市美化、绿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林木种苗方面提出更多需求,在荒山造林基础上,要向多规格、多色调、多品种方向不断发展,丰富林木市场,满足林木种苗的供应需求。林木种苗发展方向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我国形成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四大主要产销中心[1]。

3 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育苗技术

3.1 播种育苗

在传统种苗培育方式下,影响林木种苗培育的因素有很多,如播种的季节、土壤土质、种子品质、立地条件等。在进行播种之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如选择赤霉素、萘乙酸等植物性激素和保水剂、生根粉对种子处理,或是选择用水浸、变温、雪藏、层积等催芽技术,通过技术处理增强种子活力,提升种子发芽率,对不同种粒间的生理差异进行协调中和,维持好种子在初始期间生长量的平衡关系。同时针对不同树种可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柚木,在进行正式播种之前,可使用生石灰沤种,或使用晒种的方式催芽,通过这种方式通常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在70%~80%、成苗率达70%~90%[2]。

3.2 无性繁殖技术

我国在20世纪初期引进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用杨树、油桐、杉木等多种树木进行无性选育技术研究。无性繁殖育苗技术主要包括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埋条、压条、插根、留根及嫁接等,例如压条育苗,在母株上选择枝条,然后将其包裹在湿润的基质中,母体提供水分和养分,等到枝条生根后,将其切离母株,此项技术适用于不易成活的树种育苗,如苹果矮化砧木等,可有效提高育苗成活率。

3.3 容器育苗技术

采取容器育苗技术需对容器的基质配比、种类规格等进行合理设计,当前常用的育苗容器有塑料薄膜容器、纸质容器、泥炭杯等,要选择适合的育苗容器以保证种苗根系团的形成,同时适宜立地条件等[3]。某地区积极发展容器育苗新模式如图1所示,此项技术相较传统裸根苗育苗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种子使用量、缩短育苗期、无缓苗期,在起苗、运苗环节保护根系,降低种苗失水率,同时可有效控制苗木规格,提高苗木成活率及出圃率,适用于机械化育苗及园林建设。

图1 容器育苗新模式

4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及应用

4.1 合理选择种苗基地

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是林业工程建设阶段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林木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对林木工程的综合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阶段,需提高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重视度,需以林木工程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基础,结合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此过程中,需最大程度保证种苗培育成活率,有效提高培育质量。对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来说,种苗基地的选择十分关键,对支出成本及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选择种植基地过程中需保证地形平坦及水源充足,只有符合这两项标准,才能为林木种苗的培育及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保证土壤环境适宜,为其提供必需的水分与养分。种植基地的合理选择有助于推动林木工程的发展与建设,促进苗木种植多元化发展,确保苗木生长质量。种植基地选择时还需认真考虑居民对环境的需求及公路周围是否适宜林木工程建设等,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建立良好的生态结构体系,确保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2 合理选择树苗树种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区积极开展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形势下,林业工程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林业工程建设来说,需从细节出发,做好树苗树种的选择工作十分重要,需保证该项工作的科学性,最大程度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有序发展。部分林区的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并且受到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森林资源各不相同,林木生长发育需求也存在不同。对于这类情况,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林业建设措施,加强对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林业工程建设需合理选择苗木类型,地区环境的差异性对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要求存在不同,所以需结合林业资源布局情况及林木种苗培育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区域内的土壤特征、地质条件及气候变化发展情况等,合理选择树木种类,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

4.3 明确树种苗木的培育特点

林业工程建设阶段开展林木种苗培育工作时,需从多个层面出发,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层面入手,结合工作经验,合理选择树种树苗生长阶段所需药物与肥料进行科学调配,为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保障林木种苗培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减少资源浪费,根据不同地区林地条件,合理选择苗木类型。不同地区苗木类型存在不同,苗木的培育难度较大,如果未采取有效措施,必然会导致苗木成活率低下。另外,苗木培育易受到根系裸露的影响,因此需采用先进的包装技术,促进根系生长,保证苗木成活率。

4.4 种子的采集与储存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种子的处理属于前段环节,在前期采集种子环节,需对母树做好筛选,结合林业工程规划要求,对不同母树的种子产量进行科学测定,对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土壤性质与母树自身条件进行综合考量,选定适合的采种工具及采种时期,选择优良的种苗培育。在种植基地面积固定的条件下,对母树标准的调整可结合苗量要求,可选择散生树木实施采种。在进行种子处理的环节,可根据树种不同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通常采取湿藏或干藏两种方式,如果选择的种子是刺槐这种含水量低的树种时,应当通过烘干、晾干等加工方式对种子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分批次干藏,加强管理,以防潮湿虫害[4]。

4.5 种源的筛选与调运

在对种苗进行培育管理时通常坚持因地制宜的准则,在种植前期,对所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土壤条件、区位条件等要进行详细调查,从而筛选适合生长的优质种源。例如,在地质较为干旱的地方选择沙棘等抗旱树种,对降雨量大的地区适合选择垂柳等耐涝树种。在完成种源筛选后,当地林业部门组织种源调运,对种子做好检疫处理,保障种源安全,使其符合造林需求。

4.6 苗木定向培育

对林木种苗的培育,基于定向培育的方法,造林区域作为基准、成活率及生长条件为衡量条件,对苗木品种进行选择,结合造林的目的对苗木性状类型选定。例如沿海防护林工程,此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河岸稳定、降低水土流失等,因此在选取树种时应优先考虑生态价值,保证长期的造林目标。从遗传学的视角考虑定向培育苗木,应当综合考虑生长适应性、遗传因素及种类多样性等。在对造林低地选择方面,土壤因素应当重点考察,可以土壤的含水量作为衡量标准。

4.7 苗木根系培养

我国林木工程中苗圃类型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临时苗圃,适用于苗木短时期培养,苗木种类较单一,场地较狭窄,短期经营管理方便;另一种为固定苗圃,适用于长期苗木的培养与管理,具有空间大、场地广、种类多、土壤质量好及水资源丰富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北方苗圃逐步出现个体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苗木品种更加多元化,为我国大面积造林及林木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5]。

在选取优良的种苗后需对其施肥,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不断吸收营养,原本的土壤肥力不断减弱,很难支撑苗木生长,因此需对苗木进行施肥管理。在对土壤内的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后开始施肥,选择少量化肥搭配有机肥料,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追肥,选择氮肥等速效肥料。常用的施肥方法包括干施法与湿施法,干施法是沟施处理方式,湿施法将肥料与水混合,对苗圃内育苗地均匀涂抹,达到保护根系生长的目的。

4.8 苗木出圃包装与运输

1)起苗出圃 在苗木生长情况达到造林要求后,可准备出圃工作。通常选择两个时间节点开展出圃工作,一是春季种子萌芽前,另外一个是秋季落叶后。起苗深度应当结合苗木实际生长情况,在出圃过程中保护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同时起苗前提升土壤水分,保证苗木顺利出圃(见图2)。

图2 起苗现场

2)包装运输 在苗木出圃后首先对其外观进行质量检查,对苗木分类包装处理,通常采取单株包装的方式,利用蒲、草绳等材料对带土球苗木进行保护移植,对于灌木类苗木采取成捆包装的形式,确定每捆苗木数量,特别注意在运输过程中保水工作,防止苗木因缺水导致死亡或损伤。在完成苗木包装工作后标识名称、数量等信息。

5 结语

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因此应当在建设前期对林业建设有充分的规划与考量,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情况对林木品种及育苗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筛选,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遵循技术要点与流程,对后期种子的采集储存工作进行完善,进而提升林木种苗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什么是碳中和?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苗木信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