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系统建设探索

2022-10-12刘振华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

刘振华 中华女子学院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部分高校基本实现了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目标,业务部门围绕自身业务独立部署了人事、科研、财务、资产、OA等多个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从宏观角度看,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强调注重顶层设计、统一整合建设、规范化管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微观角度看,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强调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权责分配、数据治理技术,为建设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师生服务及学校领导层决策提供良好支撑。

● 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缺乏统一规划与顶层设计

高校信息化建设往往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划,管理比较混乱,多数业务系统分散建设,有些功能重复建设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并且业务部门自建与信息化部门统筹建设角度不一样,系统功能需求在调研时未考虑学校其他部门的发展需要,在系统对接时部门间协调困难,很难打通数据流和业务流。同时,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数据管理责任不明确,数据质量得不到提升,制约了各类信息化服务的建设。

2.信息化建设未纳入考核体系

为了给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服务,很多高校开展了一网通办、数据共享、数据治理等工作。但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维护相关管理制度缺失或经常执行不力,并且信息化建设与运维工作很少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将日常业务工作转为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与动力。此外,关键业务部门使用系统仅限于自身工作范围,对学校层面相关业务运转与数据共享不重视,维护数据不标准、不及时。

3.信息化部门高质量人才队伍欠缺

高校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参与者多、技术相对复杂、专业性强、需求变更频繁等问题,建设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但信息化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基建队伍的建设。高职称、高学历比例很低,懂得先进技术的人才缺乏,导致先进技术研发存在投入不足问题、监督不足问题,从而影响系统建设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4.业务与技术结合不够深入

基于业务流程,将传统的应用系统划分为一组组功能单一的微服务,是目前软件架构中较为流行的模式。在微服务架构模式下,每个服务围绕具体业务功能构建,可以独立部署,将传统的应用系统分解为高内聚、低耦合的一组服务。但目前很多高校信息化服务体系仍存在以学校组织机构为责任划分的情况,操作不同的业务需要首先登录相应的系统,然后在系统中寻找相应的模块,造成了用户多层级的访问。有些高校信息系统虽然采用了微服务架构,但微服务建设不够深入,涉及查询类或单部门业务内的应用较多。

● 高效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策略

1.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

高校顶层设计要从高校现有条件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抓住重要问题,从技术、管理、运维、制度、安全、人员等多维度,长远规划统筹全校的信息系统建设,有效评估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安全性,避免部门各自为政、信息系统分散建设,解决系统功能重复、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流程不畅等问题。

2.完善管理制度保障

为了规范信息系统建设管理,高校应制订和严格推行“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职责分工、阶段划分及管理、安全保障措施、罚则等,将信息系统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纳入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建设质量。同时,要不断完善网络与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明确安全责任人,采取加强账号安全等级、定期更换密码或加密数据等方式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性。

具体到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模式,笔者根据所在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认为可采用如下模式:信息化部门统一负责学校信息化经费管理,校级信息系统建设由信息化部门建设、管理与运维,系统中涉及部门业务部分,业务部门负责明确信息化需求并维护源数据的准确和规范,同时享有系统的使用权利;部门级信息系统建设由业务部门自行建设,但需遵循学校公共数据标准与接口标准,信息化部门负责分配网络、服务器等硬件基础设施资源。

3.强化标准体系建设

高校信息系统建设要遵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要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等。目前,为了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很多高校进一步整合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包括人事、资产、科研、学生学籍、学生工作、招生就业等多个方面,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模型与数据接口,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利用。需注意的是,在应用创建方面,需使用规范和统一的接口标准,才能使系统部署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以人为本创新改革路径

高校信息化建设以为人本,是指要以师生为中心,为师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在统一数据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构业务流程,创新思维改革,融合学校教务、学工、科研、资产等各类核心业务,实现统一入口、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引擎、统一用户权限、统一消息推送。

● 高校信息系统建设框架

随着大数据技术和面向服务架构的广泛使用,针对高校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功能重复建设、数据质量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笔者基于中台的理念提出了一种校园融合门户建设框架。数据中台主要是构建规范的、数据全域化的、智能的数据处理架构,进而为前台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数据中台主要涵盖了数据资产、数据治理、数据模型、全域数据中心、数据服务等多个层次的体系化建设方法。业务中台为学校师生提供工作学习和办事平台,可以融合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实现统一入口办理。随着面向服务架构的广泛使用,业务中台基于微服务架构,将各业务系统相关的应用功能通过松耦合的形式整合,基于流程引擎也可以灵活配置办事审批流程,具有扩展性好、部署灵活、开发时间短等优点。

笔者借助“数据中台”及“业务中台”理念,以服务师生为主管理为辅的思路将数据和服务分离,遵循数据标准和服务标准,提出的校园信息系统建设框架如下页图所示。

框架图分成三部分:数据源、数据中台、业务中台。

数据源来自各部门业务系统,由业务部门使用及进行数据维护。

数据中台简单规划为三层。一层为数据采集层:利用数据采集工具,配置数据源,采集业务系统数据,该层数据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数据只是简单的整合,没有进行深度处理。二层为数据仓库层:对数据进行建模存储,按领域将数据整合与预处理。其中分为学生学籍域、教师基本信息域、学生学工域、课程域、科研域、资产域等。三层为数据服务层:为前台业务提供数据API接口,为学校各级人员提供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屏展示等,方便业务的快速部署,辅助学校决策。此外,数据质量管理是数据中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完善数据标准建设,分析现有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对数据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质量评估,在数据集成方面,可以清晰查阅和监控数据流,保障学校有一个稳定的数据体系。

在数据中台的支撑下,将业务中台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层为支撑层: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门户基础平台、消息中心、流程中心、日程中心等,为微服务的建设应用提供支撑组件。借助支撑组件,微服务在创建过程中,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能够方便调用数据接口和API接口,实现灵活部署,有良好的扩展性。二层为展示层:学校现有业务系统的部分功能融合到一个大的校园融合门户系统中,展示层将微服务分类整理,分为办公类、财务类、科研类、人事类、生活类等。三层为入口层:借助统一身份认证组件,在用户通过认证后,根据角色访问授权微服务,有利于系统安全管控工作的开展。在支撑组件管理下,统一各个业务系统的待办提醒、节点提醒、数据统计提醒等,能够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 总结与展望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系统建设应站在师生的角度分析判断,依托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师生和促进部门间的良好配合。面向服务架构的校园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数据中台是校园信息系统建设的底座支撑,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整合与监控,为微服务提供数据调用接口。业务中台的流程引擎、消息推送、日程管理等支撑组件,支持校园融合门户各类微服务的快速构建,让数据价值得到体现。但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认识到数据治理和流程再造的复杂性,结合学校的实际业务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借鉴先进的技术平台思想,建设一条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信息化道路。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