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实践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直播课为例

2022-10-03杨舒雅杨晓琴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友太原老年人

杨舒雅,杨晓琴

(太原开放大学 老年开放教育系,山西 太原 030024)

为积极应对当前信息时代教育养老问题,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其中特别将远程老年教育的推进作为重点推进计划,强调了“探索以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1]。远程教育手段的实施运用成为老年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2014年国家开放大学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老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创办了老年开放大学[2]。率先开辟了我国老年教育、老年远程教育的探索之路。

尤其自2019年年末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使得线下教育课程长时间被迫暂停。一时间,各种形式的远程教育成为疫情期间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老年教育也同其他教育一样,直播课、视频课、广播课、电视课等远程课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老年开放大学凭借自己的系统优势,进一步的对老年远程教育进行探索。时至今日,疫情已经持续了近三年,老年远程教育教学已经在老年开放大学系统内遍地开花,但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始显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听课率普遍不高、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教学的质量,制约了老年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实践为例,以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对参与了太原老年开放大学远程课程的老年学员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求能为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太原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实践现状

2016年,太原开放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社会需求顺势而为,基于当时太原市老年教育资源较为匮乏、老年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老年远程教育领域仍属空白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实验性、示范性”老年教育研究,探索“学养结合”老年教育模式。多年来,坚持“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提升品质、圆梦人生”的教育宗旨[3]。

在老年远程教育方面,2017年太原老年开放大学专门建立了“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网站,搭建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平台;近年来又基于十分火热的抖音、微信公众号、人人讲等现代多媒体平台,进一步充实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库。自疫情以来,为满足广大老年学友居家学习的需求,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积极筹划准备,开展了更加丰富、系统的老年远程教育实践。2020年、2021年两年间,在以广播的形式进行老年远程教育方面,太原老年开放大学与太原广播电视台“老年之声”栏目开展合作,为广大老年朋友开设了“社区课堂”节目,呈现了智能手机、营养学、摄影等十三个专业的系列课程,受到广大老年朋友的喜爱;在公益直播课程方面,先后开展了老年零基础钢琴入门、玩转智能手机、老年实用英语、书法等近二十个专业的课程,累计参与人次突破两万人次;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老年学友居家学习的需求、了解学友们直播课学习的效果以及满意程度,各个直播课还设置了专门的微信学习群,主讲教师会在群里对学友们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

二、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直播课问卷调查

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直播课采用了人人讲、企业微信两个手机APP进行直播,笔者通过对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以2020年的直播课为例,每学科课程的观看人数会随着课程的进行逐次下降(以“玩转智能手机”课为例,见图1);单次课程的观看人数在到达巅峰后,会随着课程的进行不断下降(以2020年10月20日的“玩转智能手机”课为例,见图2)。

图1 图2

为了进一步了解参与人数低、观看人数不断下降、教学效果、教学影响等问题,笔者对参与太原老年开放大学公益直播课的老年学友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范围获取信息,辅以访谈法深入了解情况。笔者在直播课群里进行了电子问卷的发放,累计收回了有效问卷303份;并以问卷内容为基础,通过微信对十余名学友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即影响老年学友参与直播课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其他因素。

(一)客观因素

1.时间因素

太原老年开放大学公益直播课的上课时间通常安排在工作日上午10:00--11:00或者下午3:00--4:00。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年学友表示上课的时间不是很合适。通过对个别老年学友的访问得知,这两个时间段一般是老人们出门遛弯、买菜、做家务等的时间,不是很方便用来上课。即使能腾出时间上课,该时间段恰好将上、下午整块的时间切割开,老人们参加了直播课,前后的时间都比较零碎,很难再安排其他事宜。为此许多老人选择放弃观看直播课。

2.设备因素

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直播课采用了人人讲、企业微信两个手机APP,老年学友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参与远程教育学习。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99%的学友都是使用手机观看直播,其余学友使用电脑或平板电脑进行观看。其中有近四成的学友表示因手机、网络的问题,影响他们观看直播,并且有近70%的学友表示,设备出现问题或如果设备出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或没有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家人朋友,可能会因此中断学习。

(二)主观因素

1.身体因素

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公益直播课每节课的时长大约在一小时左右。有四成左右的学友表示长时间观看手机、电脑屏幕会使得身体不适。在访谈中,一些学友也表示手机屏幕比较小,有的老师直播中还有PPT、文字、动作的展示等等,在手机上看起来很小、很费劲,时间长了眼睛疼、头也涨,甚至肩颈也感到不舒服,他们会因此中断学习。

还有约30%的学友表示在直播课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跟不上或者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在访谈中学友说道,老年人反应比较慢,有时候老师说完一个知识点,自己还没有理解,老师就已经进行到下一个部分了,但屏幕另一头的老师并不知道自己没跟上,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及时跟老师在直播中沟通。而能够在直播中使用弹幕等方式与老师沟通的学友也表示说,虽然老师留有提问的时间,可是自己打字慢,问题发出去了,老师已经进行到下一部分了,自己的问题有时会被忽略或者得不到及时的解答。

2.技能因素

有不足一半的学友表示自己使用智能手机的熟练度较低或很低,但是近80%的学友表示对直播课采用的两款APP不太熟悉。这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手机或APP出现问题,这些学友是无法解决或者无法很快解决的,这会影响他们学习甚至导致他们中断学习。

(三)其他因素

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都显示,绝大多数老年学友更喜欢传统的面授课,不是很喜欢长时间的直播课。他们认为以直播的形式上课跟老师隔着屏幕,沟通不便,身边也没有一同学习的伙伴,没有学习氛围,坚持下去的动力会不断减弱。

三、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实践改进策略

通过对太原老年开放大学以直播形式进行的远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这或许也是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实践的共性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以及访谈内容的分析,笔者非常认同“‘线上+线下’相结合是老年远程教育的理想模式[4]”以及“老年远程教育是学校老年教育的重要补充[4]”。明确了远程教育在老年教育中的补充位置,才能更加清晰老年远程教育的改进策略。为了使远程教育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优势、规避其短板带来的不利因素,就必须使其能适应老年人身心特征、符合老年教育的规律,使远程教育成为老年线下教育的强劲补充。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老年远程教育实践进行改进。

(一)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进行远程教育

与我们普通成年人的生理特征所不同的是,进入到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生理机能和身体形态退化会逐渐加剧,主要体现在感官、肌肉、骨骼、免疫、神经和思维等方面[5]。所以参加老年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之于老年人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老年学友积极调动身体机能以适应课堂教学。而老年远程教育则多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教学,这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此,为了保证老年远程教育教学的质量,满足老年群体通过远程手段学习的需求,就需要老年教育从业者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等生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远程教育教学做出调整。

首先,需要控制单次课程的教学时长。长时间的观看手机、电脑屏幕进行学习,对老年人的身体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以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公益直播课为例,单次课程的时长大约在一小时左右。尽管如此,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这样的课时长度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老年学友表示眼睛、脖子、肩膀等身体部位会感到不适。因此,视频、直播类的远程教学在时长方面需要适当的缩短,以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第二,屏幕画面避免出现过小的文字、过精细的动作示范等等。老年人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下降,并且许多老年人还有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再加上电脑、手机的屏幕本身就比较小,如果画面中再出现较小、较多的文字,或是教师动作展示的幅度太小,老年人看起来就会十分费力,也不容易看清楚。以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老年英语、走进唐诗等课为例,直播画面中的PPT,尤其上面较密的文字,许多老年学友都表示看不清、看起来费劲,甚至为此中断学习。

(二)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进行远程教育

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教学活动,除了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之外,他们还有很强的情感需求需要得到满足与重视,比如社交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老年远程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不像线下面授课一样可以提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沟通交流机会。但是老年教育的教师也应当重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通过远程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也要适当的提供一定的交流、沟通的机会,让老年人在远程活动中也能感受到人情的温暖、情感的流动,从而更加喜爱远程教育。比如,在直播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留出专门的时间,鼓励学员用弹幕、连麦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并且重视每一位学员的提问,认真作答,让老年学友尽管隔着屏幕,也能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良好情感体验;再如教师可以搭建学友微信群,在群内抛出问题,供老年学友相互讨论、交流,教师也积极加入讨论,引导讨论方向,最后给出答案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社交、被尊重等的需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留足提问、交流等师生互动的时间。因为一方面,老年人的反应速度较慢,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思考、理解老师的提问或讲解的内容;另一方面,老人们使用手机、电脑进行编辑、打字的速度也比较慢,所以他们在直播课过程中使用弹幕等方式与老师沟通的速度较慢。因此,在直播等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延长提问、沟通的时间,耐心等待老人的提问并做出细致的回答,不然老年学友容易跟不上老师的节奏,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失去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针对老年人的时代特征进行远程教育

相比较线下面授课,老年人对远程教育手段较为陌生。采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是他们学龄阶段不曾有过的,也是不敢想象的。尤其是使用手机进行视频课、直播课等的学习,对老年人来说,更加是新鲜又富有挑战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有线下课程不可能实现的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尤其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线下课程受到严重影响,远程教育手段顺应时代一跃成为最火热的教学方式之一。

以往的远程教育资源库多为专门建设的网站,可以承载的资源量比较大,但存在着更新较慢、观看不是很便利等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开始更多的使用手机端去学习、获取信息,这样既便捷又快速,手机APP成长迅速。尤其疫情期间,更多的教育教学活动选择微信、钉钉、抖音等手机APP进行,而不采用电脑网站,这也是远程教育顺应时代的一个表现。

在老年远程教育方面,使用手机APP去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时代推动下需要去顺应的一个方面。但在进行过程当中,老年教育从业者也应当要考虑到老年人在使用新兴手段方面相对落后的特点。所以当采用各种能直播的手机APP去进行老年远程教育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些远程平台观看、操作的方式要尽可能的简单、易操作。如太原老年开放大学在选择老年公益直播课的APP时,该APP是否适合老年人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点。在选择直播平台时,尽量避免需要老年人专门下载一个APP或者搜索一个专门的小程序去观看的方式,最好是“一键式”进入直播的方式,即能通过微信扫码或直接点击一个链接就可直接观看。并且回看的方式也尽量简单或与初次观看时方式完全一样,尽量不给老年人在进入远程课堂方面造成困难。

此外,为老年学友们提供技术支持也是保障老年远程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以太原老年开放大学为例,在每次的直播预告中都会附上咨询电话、微信二维码,当老年人使用手机端或电脑端参加远程教育出现问题时,即使他们自己不会处理或身边没有可以帮助的年轻人,他们也可以通过打电话或发微信的方式得到太原老年开放大学课程相关负责教师、技术相关人员的帮助与支持,保障他们能顺利的参加老年远程课程。

通过对太原老年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调查研究,许多问题浮出水面。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方面:一方面,老年远程教育正在被更多的老年朋友所接受与喜欢;另一方面,老年教育的从业者们也在积极探索,力求优化、改善老年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这或许将会带来老年教育的又一场前进与变革。

猜你喜欢

学友太原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科学故事 学友动漫
除夜太原寒甚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張学友『我醒着做梦』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