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2-10-02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下肢人性化护理人员

田 明

(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临床上,下肢骨折是好发于老年群体的常见骨折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下肢骨折发病率明显增高[1]。现阶段临床中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手术,但因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功能差、免疫力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2]。为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患者均与下肢骨折相关诊断标准相吻合[3]。与此同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不配合、合并严重精神异常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传统护理的40例患者记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69.50±5.20)岁;致伤原因分析:交通事故伤18例,跌倒损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4例,骨折部位分析:股骨干骨折17例,股骨颈骨折23例;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8.20±5.00)岁;致伤原因分析:交通事故伤19例,跌倒损伤11例,高处坠落伤6例,其他4例,骨折部位分析:股骨干骨折18例,股骨颈骨折22例,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院内伦理委员会和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了解且知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病情观察以及遵照医嘱运用药物。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内容有:第一,术前护理。首先,热情、礼貌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手术医师、护理人员等,及时消除患者陌生感;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状况,了解患者对病症的认知和心理情况,针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指导,耐心聆听患者的护理需求,疏导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4]。依据患者的喜好和性格特点等采用播放轻音乐、冥想和适当运动等方法促使患者能够主动分散注意力,良好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度。另外,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予以患者和家属健康指导,促使患者与家属正确认识下肢骨折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引导患者与家属学习正确的护理方式,从而良好提升患者与家属术后的床旁护理,还需注意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针对其病情变化进行护理改善,确定患者能够配合进行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手术和护理方案制订。第二,术中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简单介绍室内器械,促使患者更好适应手术室环境,同时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在此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舒适度。麻醉用药前再次核对患者的信息,确定其能够良好耐受术中所用药物。手术室护士还需要注意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与患者的交流,对心理不良的患者需要予以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在患者允许状况下握住患者的双手予以其鼓励和温暖。还需要注意遮盖患者的非手术部位,增强术中保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稳定内环境[5]。整个围手术期注意帮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提高其围手术期治疗的舒适度。并加强与手术医师合作,准备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第三,术后护理干预。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简单表述患者的手术治疗状况,对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病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动态监测仪连接良好,增强病房巡视,避免不良状况的发生,预防术后并发症。良好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对渗血较多的患者需及时报告至责任医师处。予以患者疼痛护理,在术后不同阶段对患者的具体疼痛状况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疼痛严重的患者需及时运用镇痛药物,避免过度疼痛引起其他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饮食干预,术后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逐步恢复饮食,简单易消化食物流质饮食,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忌油腻和高能量饮食,清淡饮食,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确保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营养供应,但需注意避免过度饮食,增加机体负担。深静脉血栓和压疮属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该类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监控生命指标,定期监测血糖与水电解质等,判断患者术后机体恢复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以外,患者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静养,还需要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双和四肢僵硬等,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予以患者全身按摩,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合理使用工具评估压疮风险,并使用目视警示工具,及时进行风险提示[6]。另外,术后护理人员在交接患者时注意将患者的状况详细表述,在进行交接工作时应提前联系相关科室,说明患者的状况进行相应的准备,确保患者在护理交接后仍然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指导和护理干预,在具体护理交接转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保暖与安全问题,避免转运不当对患者机体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交接后双方护士需共同观察患者诸项生命体征状况良好后方能完成护理交接工作。科室护理负责人应注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对具体护理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保证临床护理人员有良好的护理能力,对临床中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进一步强化,并进行最新护理知识学习,配合临床治疗开展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护理干预,有效去除不良因素对临床患者病症治疗的影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注意与患者的沟通用语,良好表达护理干预意愿的同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从而使患者在临床中能够得到高效且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和指导,提高护患关系质量,促使临床治疗和护理顺利开展[7]。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

1.3.2 比较两组心理情况 心理焦虑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具体评估内容包括1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为5个等级。4分:极重;3分:重;2分:中等;1分:轻;0分:无症状。最终评估分数≤7分,表明患者无焦虑情绪;评分>7分表明患者有一定的焦虑情绪;评分>14分则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情绪,需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总分>29分则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在临床干预的同时及时与家属沟通,争取与家属共同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抑郁情绪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包括17个项目,每项评估具体分为5个等级。4分:极重;3分:重;2分:中等;1分:轻;0分:无症状。评估分数<8分患者没有抑郁情绪,评分<20分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抑郁情绪;评估分数<35分表明患者有一定的抑郁情绪,应进行护理干预;评估分数≥35分则表明患者有严重的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并注意良好陪伴患者,增强看护[8]。

1.3.3 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主要包括压疮、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3.4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 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选用选择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共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等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高[9]。

1.3.5 比较两组生活自护能力 自护能力评分采用ESCA量表测评:含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四项,各项分别为12条目(0~48分)、8条目(0~32分)、9条目(0~36分)、14条目(0~56分),各项得分越高则该维度自护能力水平越高[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34.60±2.20)min、住院时间(7.00±1.20)d、治疗费用(3921.20±124.50)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观察组HAMA评分(7.00±1.10)分,HAMD评分(7.80±1.2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分,)

表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vs.25.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84.30±6.50)分、心理功能(83.70±6.30)分、社会功能(84.10±5.50)分、物质(85.90±5.0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自护能力对比 护理前患者自护技能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护技能(38.65±4.54)分、自护责任感(21.05±3.18)分、自我概念(25.75±4.05)分、自护知识(68.25±6.5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5 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事故的猛增,近年来,我国老年下肢骨折发病率显著上升,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重要方式,但患者因年龄关系,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且患者的生理功能明显下降,这均会增加临床手术治疗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高,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1]。但是传统常规护理以生命健康为主,忽略老年人群的心理干预和护理需求,致使患者在临床中不能得到有效率的护理,增加护理纠纷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影响。

人性化护理理念是近几年临床中比较新型的一种护理方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能够更好的贯彻“以人为主”的护理理念,更好的予以患者生理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内容更完整,且具体护理干预更高效,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既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指导,也能更好的聆听患者的护理需求,在完善基础护理的同时有效增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因此在临床中不仅能够较好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内容,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灵活的通过各种护理方式将具体护理内容更好呈现至患者病症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症康复和预后状况均有较大影响[12]。此次研究将研究主体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疏导患者存在的恐慌、焦虑等心理障碍,而且能良好引导患者与家属学习相应的护理知识,对临床治护有更好的了解,为手术顺利开展及疾病康复奠定基础。通过手术室护理,能动态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警惕各种并发症情况,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通过术后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13-14]。通过人性化护理,一方面能够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完善护理内容,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还增强了护理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开展护理干预,全面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和护理技术,这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经本次研究实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4.60±2.20)min、住院时间(7.00±1.20)d、治疗费用(3921.20±124.50)元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可知人性化护理实施对患者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观察组HAMA评分(7.00±1.10)分,HAMD评分(7.80±1.20),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9.50±2.00)分,HAMD评分(13.40±2.20),且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减少则指出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手术负面情绪具有改善性,并指出人性化护理实施后患者可在情绪稳定、积极接受护理后有效提升自身自护技能。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84.30±6.50)分、心理功能(83.70±6.30)分、社会功能(84.10±5.50)分、物质(85.90±5.0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P<0.05。自护技能(38.65±4.54)分、自护责任感(21.05±3.18)分、自我概念(25.75±4.05)分、自护知识(68.25±6.5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赵玲燕[15]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提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综合全文来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选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康复,值的肯定。

猜你喜欢

下肢人性化护理人员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下肢最怕“凉、麻、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