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应用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的效果

2022-10-02吴美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6期
关键词:纤维化统计学疾病

吴美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间质性肺疾病所致,在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较为多发。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肺间质纤维化可分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近年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间质纤维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一旦发生肺纤维化的现象病情将难以逆转,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该类型的患者通过治疗后不能使肺间质纤维化解剖学的复原,通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抑制作用,达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的目的[2-3]。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并伴有干咳、乏力等,影响呼吸,甚至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该疾病与吸烟、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可通过氧疗、机械通气以及手术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4-5]。接受治疗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多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病情的发展影响其正常生活,因此,临床需重视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护理干预[6]。本研究旨在探究精细化护理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对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依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8.62±3.84)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7.41±3.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存在认知和精神障碍。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氧疗、化痰、扩张气管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病房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在患者服药后,仔细观察药物反应,预防药物减量出现症状反跳现象;告知患者吸烟对肺功能和机体的危害,并介绍由于吸烟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例,从而增加其危机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针对性戒烟计划,同时告知其戒烟时间和戒烟方法;嘱患者以清淡和易消化饮食为主,禁食刺激和辛辣食物,并在饮食中注重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补充;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①精神调理:指导患者学会用意识来控制怒意、抑郁等不良情绪,采取适当的方式将之疏泄出去,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将身体和精神处于放松状态;通过看书、听舒缓音乐以及改善周围环境等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思想焦点,脱离与不良刺激因素之间的距离,使其从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在每个护理环节多方面安慰患者,确保护理操作纯熟、正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治疗的信心,减轻其痛苦。②饮食护理:由于患者担忧吃饭时气短,所以对食物进食量较为注意,导致营养不良,然而营养不良容易促使呼吸机乏力,加重气短,因此需要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可选择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类的食物。同时,告知患者注意控制体质量,向其讲解超重会增加心肺供氧到全身的负担,并增加膈肌的压力,从而导致气短,可指导患者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饮水,并禁烟酒、忌过咸和极易诱发哮喘的食物。③生活护理:告知患者尽量减少运动,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日由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对于难以入睡的患者,可给予镇静药物协助睡眠;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期对其翻身、拍背等,以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协助其早期下床活动,为患者创建正常化的生物钟,加强家属陪护;若患者担心气短而限制了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运动,可指导患者学习更有效的方法,在完成同样的工作时所需氧气就会减少,从而避免或减轻气短。指导患者自我推拿,选择手三里、迎香等穴位,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2个方向轻轻按揉,每日数次。④氧疗护理:告知患者坚持氧疗的优势,避免氧气不充足而导致的肺心病以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流量,以维持患者的氧气需求;定期更换湿化瓶蒸馏水、吸氧管并消毒,注意用氧安全,注意放稳氧气筒。⑤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被动活动,如床上踝泵运动、机械堵住踩踏运动等,在患者的心肺功能稳定后,实施全面的康复运动。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本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百分制,85~100分代表非常满意,70~84分代表一般满意,69分以及以下代表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以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为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包括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生命力、总健康评分8项,每项2~10个问题,每项总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相关。③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显著。④评估两组患儿肺功能情况,内容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8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中非常满意24例、一般满意20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9,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3个月后,在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生命力、总健康评分的对比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FVC、FEV1、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FVC、FEV1、PEF值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3 讨论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7-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理损害在气道、肺实质,肺功能检查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病理损害在肺泡壁、肺间质,肺功能检查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双重损害严重破坏了肺组织结构,造成了明显的缺氧和弥散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于单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更为严重[10-12]。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望改善患者预后。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组以弥漫性肺泡慢性炎症和间质肺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临床中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13-15]。肺间质纤维化以肺泡壁和肺泡周围组织以及其相邻结构的终末期病变为主。大部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缺乏对本病的正确认识,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情一般持续发展,常规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多数患者都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护理[16-18]。目前来说,对于肺间质性疾病患者还没有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主要依据诊断情况进行。因此,对本疾病早发现、早诊治以及加强护理措施是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点[19-21]。

精细化护理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经过对患者的护理诊断,在提高护理质量的严格要求下,为患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以此来展开一系列护理活动。精细化护理在创造新型的护患关系以及体现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在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生命力、总健康评分的对比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FVC、FEV1、PEF值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强调护理方面的精细化是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临床综合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情绪调节,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避免由于不良情绪而引发和加快机体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改善肺功能和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22-24]。饮食护理可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及时补给机体营养,避免水钠潴留的发生。生活护理从运动、按摩等方式,可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气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可将患者的精神、情绪保持在良好稳定的状态中。鉴于中医的有效经验,指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可提高护理综合效果,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25-26]。随着氧疗技术的发展,其已被广泛应用于肺间质纤维化这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吸气肌负荷,所以应该将该显著治疗优势向患者说明,告知其氧疗的重要性。同时确保患者合理吸氧是缓解其呼吸困难的重要方法,在氧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等,做好对呼吸机的管理,并观察其面色、意识、呼吸等变化。对于呼吸困难严重者,给予其头高足低卧位或者半坐卧,并根据情况合理吸氧[27-28]。

综上所述,给予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精细化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为理想,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肺功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猜你喜欢

纤维化统计学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肝纤维化防治面临的挑战
统计学方法规范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