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2-10-02张馨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6期
关键词:全程肺结核依从性

张馨月

(辽阳市胸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且多发性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全球广泛性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有20万感染肺结核分歧杆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超过2000万[1]。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情况下,肺结核已经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肺结核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之一就是咯血。咯血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的过程中,为快速缓解患者症状,通常会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接受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诊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92例。所有患者经胸部X线及CT扫描确诊为肺结核。根据接诊患者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数量均为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6、20例,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为(52.60±7.4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有25例,女有21例,年龄范围为35~82岁,平均年龄为(52.90±7.9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在相同治疗措施下,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方法提供护理服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方案,指导患者掌握预防窒息的方法,满足患者临床治疗的基本护理需要,加强心理干预,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度与积极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基础护理。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快速了解其病情,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知晓率。利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向其介绍病情的基本知识内容,促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帮助患者掌握咯血症状,如胸部不适、喉咙异物感以及呼吸困难等,在发作时需取侧卧位,将血咯出,以维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情,满足患者知情权,增强患者配合度。②咯血护理。大部分患者在咯血前均会出现临床症状,如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喉部不适等。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清洁,控制适宜的温湿度[3]。在打扫病房时,应先用消毒液喷洒地面预防地面灰尘,避免对患者呼吸道产生刺激。在患者出现先兆咯血后应提醒患者卧床休息,并询问是否有痰液。如有痰液应侧卧,同时护理人员帮助其轻叩背部,促进排痰。如无痰液,可取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可提供面罩式供氧护理,以缓解患者呼吸道痉挛,尽可能降低咯血发生率。针对已经出现咯血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帮助其调整卧位,轻叩背部将淤血咯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循医嘱给药,帮助患者清理皮肤与口腔,擦拭血迹,提醒患者饮用适量温水,做好保暖措施,并提醒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同时通知主治医师。③心理护理。如患者出现咯血或有咯血征兆,护理人员应安慰和鼓励患者,通过积极的护理服务缓解患者的不适感[4]。在患者的日常治疗中,护理人员可向其说明肺结核并发咯血时出现的症状、诱发因子、缓解方法、护理措施以及预后效果等,也可利用视频讲解的方式让患者对自身咯血情况有直观的认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依据视频指导患者正确配合,增强患者的积极性。在日常护理时,护理人员也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如患者负性情绪比较严重,需通过针对性的疏导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饮食及运动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结合其饮食喜好为其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5]。咯血很容易引起患者不适,由此引发食欲缺乏的现象。护理人员须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饮食喜好,制订针对性、科学的饮食方案。日常食材优先选择无刺激性、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新鲜蔬菜、豆制品、蛋类、肌肉、鱼肉等,米饭、米粥等。选择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以达到放松呼吸道、减轻呼吸道痉挛的目的[6]。提醒患者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起咯血。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指导患者运动,但应注意提醒患者少量咯血时避免剧烈运动,叮嘱患者适当休息,咯血停止72 h,如恢复良好可轻度活动,咯血停止1周后需在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醒患者运动应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⑤用药护理。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严格遵循医嘱药物配伍、剂量、药物溶媒等。对于口服药物,护理人员应定时看护患者[7]。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如空腹服用在饭前30 min,提醒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以免出现感染对呼吸道产生影响引起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继发感染、呼吸困难、气胸、其他结核症状等发生率。②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项)[8]评估焦虑情绪,量表主要包括14项内容,每方面内容均包括5个等级,分别为无、轻、中、重、极重,评分为0~4分,总分为0~56分。其中≤6分为无焦虑,7~14分为可能有焦虑,14~21分为肯定有焦虑,22~29分为存在明显焦虑,>29分为存在严重的焦虑。②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项)[9]评估抑郁情绪,量表主要包括24项内容,每项内容包括5个等级,分别为无、轻、中、重、极重,评分为0~4分,总分为0~96分,其中<8分为正常,8~20分为可能存在抑郁,21~35分为可确诊为抑郁,35分以上表示存在严重抑郁。③治疗依从性:通过《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考核评分标准》[10]对患者实施评估,操作前准备依从(10分)、操作前评估(15分)、操作过程(包括解释10分,访谈45分,总结与记录10分)、整体评价(10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分为不依从(<50分)、基本依从(50~79分)、依从(80~89分)和完全依从(≥90分)4个标准。④生活质量:通过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11]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⑤满意度:通过《住院/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量表》[12]实施评价,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5/46),明显低于对照组[34.78%(16/4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焦虑和抑郁心理比较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超过15分,且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好(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比较(分,)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比较(分,)

2.3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45例,占比为97.83%)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占比为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4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39/46)](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肺结核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并咯血的发病机制是肺部细胞受到结核杆菌侵犯后引起慢性炎症,对健康肺部细胞产生影响,还会侵害患者肺部血管,引起呼吸系统局部出血,由此引发咯血现象[13]。肺结核并咯血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大部分患者出现咯血时会出现恐慌、紧张等情绪,且不能采取正确的姿势致使血液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休克,如不能及时抢救就会引发死亡。肺结核并咯血发病急,如无心理准备,多伴随焦虑不安、治疗配合度下降等情况[14]。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大止血难度,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影响[15]。为改善这一现状,需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16]。

本研究将全程护理应用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护理中对患者所取得的护理作用,结果可得:观察组(5例,占比为10.87%)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16例,占比为34.78%)更低(P<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超过15分,且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好(P<0.05);观察组(45例,占比为97.83%)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占比为82.61%)(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45例,占比为97.83%)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39例,占比为84.78%)更高(P<0.05)。可见,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效果。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全程护理操作更全面,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率[17]。全程护理模式要求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就展开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患者生理状态、心理情绪等方面着手,以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和咯血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肺结核咯血患者承受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负担与折磨,在此类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咯血护理等护理行为,有助于提高护理效率。通过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全程护理,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19]。本研究所得结果和刘金凤和蔡春妙[20]在其研究中所得的结果有很多相同的观点,在学术上可以进行相互证实。

综上所述,为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全程肺结核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