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10-02孙再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6期
关键词:空腹有效率胰岛素

孙再燕

(南京市佑安医院精神一科,江苏 南京 211122)

近几年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早在2008年时,我国针对全国的14个省份的糖尿病以及代谢性综合征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的糖尿病发病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且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为2型糖尿病,其发病人数超过90%[2]。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和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3]。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因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这会使患者出现蛋白质紊乱、血糖和血脂降低的情况[4]。二甲双胍属于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应用的常用口服降糖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促进肌肉、脂肪和肝细胞在血液中摄取更多的葡萄糖而发挥降糖作用。此外,还有一种药物为阿卡波糖,这种降糖药物能够竞争性地抑制肠道葡萄糖苷水解酶,可使得多糖、蔗糖形成降解障碍,进而使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减缓而达到降糖的目的[5]。本研究主要分析二甲双胍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详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我院就诊),以计算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男性女性比例为18∶12;年龄45~68岁,平均(56.46±10.29)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3.52±4.31)个月。对照组男性女性比例为19∶11;年龄44~67岁,平均(56.23±10.24)岁;病程3~19个月,平均(13.41±4.22)个月。所有患者的资料均符合伦理标准(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验证),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6];患者有明显的2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段随机血糖值>11.1 mmol/L,空腹血糖值>7.0 mmol/L;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本研究知情。

1.2.2 排除标准 经诊断为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类病症或其他的严重脏器损害;对本研究所应用的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等药物不耐受或者过敏;同时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同期参与其他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以后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为患者用药阿卡波糖(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91),通过口服用药,起始用药剂量为每次50 mg,每日3次,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每次增加0.1 g,每日3次,持续对患者用药4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入院以后同样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为患者用药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患者以口服的用药方式进行用药,每次500 mg,每日1次,均在晚餐时服用,持续用药4周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①血糖及体质量:统计所有患者经过不同用药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通过血糖检测仪进行检测,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kg/m2)。②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不同用药以后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③生活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7]评估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血糖控制有效率: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8]。显效:经治疗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1 mmol/L内,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 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不超过7.0 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不超过11.1 mmol/L;有效:经治疗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11.1 mmol/L;无效:经治疗后,空腹血糖仍>7.0 mmol/L,餐后2 h血糖仍>11.1 mmol/L。血糖控制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⑤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好,划分为完全满意(>90分)、满意(80~90分)、基本满意(60~76分)和不满意(<60分)4个等级。

1.5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6.0对文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血糖控制有效率和满意度资料记为[n(%)],实施秩和检验,获取U(Z)值和P值;计数资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样记为[n(%)],实施χ2检验,获取χ2值和P值;计量资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SF-36评分)记为(),实施t检验,获取t值和P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及体质量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改善相对对照组而言更好(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用药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体质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用药前后的血糖水平和体质量比较()

2.2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1例,占3.33%)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9例,占30.00%)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生活质量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相对对照组而言更好(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血糖控制有效率 观察组(28例,占93.33%)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比对照组(22例,占73.33%)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比较[n(%)]

2.5 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29例,占96.67%)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对照组(23例,占76.67%)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用药后的治疗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发糖尿病人数已经超过10万人,且其中大部分糖尿病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9]。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伴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转变,使得我国的糖尿病发病人群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10]。我院属于精神专科医院,临床所收治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类症状,这类患者在用药时需要服用精神科药物来控制病情,很多患者因为精神类药物的影响,或者因为精神症状遮盖了糖尿病症状,导致对患者的糖尿病治疗往往不及时,甚至还有一些患者被漏诊和误诊。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无法控制稳定的血糖,则会导致出现严重的肾脏病变,还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使患者形成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11]。从精神科角度而言,因为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来控制自己的病情,而一旦患者合并糖尿病症状时,不得不选择合理的降糖药物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还要避免口服降糖药物和相关的精神类药物产生配伍禁忌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这就使得对我科室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口服用药选择时变得更加的严谨和苛刻。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受损或靶器官胰岛素抵抗[12]。对于这种病症,在进行治疗时主要基于对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改善和降低胰岛素抵抗的角度[13]。由于2型糖尿病这种病症发病较缓,所以很多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初期基本上没有任何症状表现,还有一些患者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精神类疾病的症状掩饰等导致在确诊疾病时,很多患者都已经存在血管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还有一些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障碍使得体内的胰岛素存在绝对不足,进而诱发2型糖尿病[14]。虽然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由于出现了胰岛素抵抗也会使患者发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者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来控制病情,胰岛素抵抗者则需要通过胰岛素增敏剂来开展治疗[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改善相对对照组而言更好(P<0.05)。观察组(1例,占3.33%)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9例,占30.00%)低(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相对对照组而言更好(P<0.05)。观察组(28例,占93.33%)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比对照组(22例,占73.33%)更高(P<0.05)。观察组(29例,占96.67%)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对照组(23例,占76.67%)更高(P<0.05)。这能够说明:①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之前血糖水平相对较高,糖尿病“三多一少”表现严重,患者的整体体质量很低,经过二甲双胍用药后,基本上可以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稳定的状态,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体质量。②相对于阿卡波糖而言,在精神科对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的用药安全性更高,几乎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③通过二甲双胍的用药能实现较好的血糖控制有效率,使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进而能得到患者对这种药物的接受和认可,所以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比较理想。

二甲双胍在临床的应用上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发现,这种药物可以显著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其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和认可,这种药物实现降糖的作用和多种因素存在关联[16]。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实现外周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性的增加,可充分的使把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得到提升[17]。在用药后,可增强人体组织的无氧酵解能力,有效实现葡萄糖消耗的增加。二甲双胍可控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反应,这样就能减轻肝脏的糖原合成,有效降解血液葡萄糖的浓度。有研究表明,用药二甲双胍之后可使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得到增多,增加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18]。阿卡波糖则是一种葡萄糖苷水解酶的竞争抑制剂,属于一种口服降糖药,能在人的肠道中发挥作用,其到达小肠之后,可以对肠道的α葡萄糖苷酶产生抑制作用,继而实现肠道多糖的分解。该药物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但相对而言其血糖的控制程度有限,对于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水平并不理想[19]。本研究所得结果和高鑫等[20]研究所得结果存在相似之处,能在学术上进行相互的论证。

综上所述,将二甲双胍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体质量,用药安全性较高,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血糖控制有效率得以提升,得到患者的满意与认可。

猜你喜欢

空腹有效率胰岛素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很有效率
空腹喝水
空腹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