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2022-09-29王淑荣

关键词:挫折后进生学困生

王淑荣

(农安县哈拉海镇柴岗初级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在学生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之中,挫折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面对挫折去正视挫折的能力是现在学生所缺少的。所以,有很多学生在面对学习的困难之中被挫折打败,对学习产生了畏惧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解决这一类问题,首先就要去面对困难,其次就要去努力克服困难在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会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不怕挫折,无惧挫折,让他们可以在经历过挫折之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及学到如何去战胜挫折的办法。本文将通过在数学课上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一、导致学生学习受挫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尤其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既要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时也需要做好后续数学内容的延伸,由此将直接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而言,其在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部分缺乏学习数学兴趣以及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一筹莫展的过程中,将极易丧失基本的学习自信心,进而导致学习分化问题的出现[1]。

2.掌握知识、技能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

初中数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以及系统性,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衔接上将需要融入技巧性较强的技能,但由于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衔接能力,将使得在初中数学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进而将导致学习分化问题的出现。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期,不同的学生在接受能力上将呈现不一致的速度,由此将使得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同时教师也尚未能基于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制定,进而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学习进度,同时导致数学学习出现分化现象。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路径

1.在数学发展史中帮助学生正视挫折

数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哲学,它的基础是自然科学,而在数学的发展历程之中,发展的道路往往是蜿蜒崎岖的,历史的数学家往往为探索一个问题,经过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探索与追求,才得到了答案。但是还有很多很多复杂的世纪难题,至今都无法得到解决。无论是某一个概念的出现或者某一个理论的产生,都需要去攻破每一道难关,而这每一道难关都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所取得的经验从而成功的,所以数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科学家们在不断战胜挫折的途中没有放弃,从而使数学得到了有效发展[2]。比如在无理数的讲解之时,对希帕索斯因为发现无理数所动摇了必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神秘主要哲学基础。毕达哥拉斯对无理数的发现下列关于无理数的任何问题只能在内部研究,不能去外传,外传者就要受到惩罚。但是西帕索斯对科学的高度尊重,还是把物理书的发现公布了出去,结果就导致他的老师十分生气,恼羞成怒将希帕索斯扔到海中活活淹死奇葩琐事就这样壮烈的牺牲了,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之后,无理数的发现,将数学的概念得以扩大,数学的研究才得到了更一步的深度发展。

2.在逆境之中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会使学生在对一些较难问题的解决和面对方面得到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问题之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所以以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正确的态度为最主要标准,从而设计合理和规划的抗挫折能力培养。

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往往进行的是强制性的教学,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过程,提高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经历过几次的挫折和困难之后,学生也不能去准确地找到自己思考问题中的矛盾,从而使学生在面对数学挫折,只是没有自信心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所以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老师也可以把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去讲题,并且去了解和认识到题目的难点,比如:

在这4种解法之中,1和2的分组只是把某些组成成分进行乘积形式的分解是错误的,虽然解法3的分组分解了,但是原式的后三项并没有用完全平方公式,所以得到的最后结果是不对的,只有解法4的结果是正确的。

3.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建立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习情景和学习情况,从而适当地设计不同种类的难题,让学生在这些难题的解题过程之中经过挫折的磨练,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出对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使一道题,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并且也要教会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地题眼,从这个角度去找到所受阻的问题,并及时地提出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作为数学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爱上数学。对于学困生来说,无论成绩好坏,同学之间也都是平等的,即使是学困生也有自己的尊严,也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成功,在课堂学习中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且要和学生成为朋友,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并积极地鼓励学困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不仅要关注学困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还要时刻关注学困生平时的表现情况,通过和学生进行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并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从数学教学方面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跟着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让学困生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对数学学科不再抵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使学生逐渐能够进行自主思考[3]。

4.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展开针对性优化教育

(1)对后进生展开课间辅导教学

后进生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进步缓慢以及错误现象较多的学生,其在班级中的成绩名次也相对靠后,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其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发展,就需要教师利用课间时间对其开展辅导教学。后进生学习数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智力问题,同时还有非智力因素导致的,致使其在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中难以掌握科学方法和解题技巧,由此将极易使其在多次努力学习之后所取得的效果不如人意,将直接导致其积极性受挫、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的行为,多让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找出闪光点,对其进行肯定,让其对学习充满信心,找到成功的体验。除此之外,了解后进行做题的情况,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立刻给予辅导;在平时批改作业方面,尽可能地把后进生不明白的知识点记下来,在讲评练习时提醒后进生注意听这方面的知识,讲完后再反馈练习时注意查看后进生是否已掌握此方面的知识。

(2)对优等生展开拓展培训活动

优等生受挫的原因在于自身的才华以及创新性想法难以得到理解和认同,这将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难以得到优化提升。事实上,有些学生很有数学研究才能,他们有时会提出新颖的数学观点,使老师大吃一惊,或提出一些新颖的解决问题思路。假如老师能够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组织新课,那么这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因而,教师可对数学优等生进行拓展训练,充分挖掘数学学习的潜能。

根据能力水平的不同,优等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别聪明,具有敏捷的思维接受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只是小菜一碟,这种学生的潜力十分巨大,但又有一点懒散,所以平时考试很难拿到第一,一般在5-10人左右。对这类学生来说,要想再次提高成绩,就要培养他们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可从计算问题入手,仔细审题。每个步骤都要经过检查。努力不犯导致不必要失分的低级错误。另外一个尖子生也不是很聪明。但是平时很认真学习,往往也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对这样的优秀学生,需要充分尊重和认同其观点,而后做好相应的验证工作,进而更好地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落实“扶差培优”工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就需要注意课中的协作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他们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在正式分组前,教师可以按照具体情况对学生的组队情况进行协调,让优秀的学生能够给予学困生帮助。

以实际数学知识教学为例,教师提出问题,如“已知tanA=4/3(∠A为锐角),请求出(2sinA-3cosA)/(3sinA+cosA)的值”。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其与导学案结合起来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同时还需要将自己疑惑的问题提出来,先组内讨论解决,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为学困生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随时巡视,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际,适度参与他们的讨论,从中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解决一些他们的困惑点。对于学困生而言,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学困生可以接受用定义法的解题思路解题,但是最终的计算答案可能存在着问题。他们或许会选择尝试用公式法解答问题,但是在面对“tanA=sinA/cosA=4/3”时,难以会将其转换,通过“sinA=4k,cosA=3k”这样的方式代入原式求出正确值。由此,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就需要关注学困生的困惑点,然后再在课堂上对其深入讲解与分析,对学困生的思维点拨引领[4]。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学习的共鸣,还能够让学生对重点环节的理解有更深的印象,并帮助学困生提升自身的初中数学学习水平。

5.实现分层作业设计,杜绝“题海战术”

对于数学知识的巩固学习,做练习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对于课后学习任务,教师也尽量不要布置得太多,而要选择一些适合基础薄弱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时,所出的题目也要难易结合,尽量出一些学困生也能轻松解答出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不必要求学生会很多,或者做得很快,只要学困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即可。在进行试题的讲解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教师也要做到细致讲解,之后再一点点地将学习内容进行深入,让学困生能够一步步跟上教师的思路,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节课时,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勾股定理的应用视频,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各自展示课前预习效果,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交流,活跃班级中的数学学习氛围[5]。之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教师所出的数学问题,以课中数学作业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使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运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课后数学作业,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学习难度逐渐增大的背景下,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往往容易出现畏难心理,并且部分学生在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依然收效甚微,这将直接挫伤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将直接成为推动其保持良好数学学习动力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挫折后进生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Holism in Education
挫折
浅谈转变“后进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终身不遇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