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情感·价值:“短视频转向”视域下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三重向度

2022-09-23周宣辰

理论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集体建构群体

周宣辰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4)

一、引言

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理论认为,人类记忆只能在一个集体背景下发挥作用,且不同群体的人有不同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又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即人们选择他们的记忆,一旦选择后其思想、行为就会受到记忆的影响与塑造。在此基础上,哈布瓦赫又将集体记忆分为自传性记忆和历史性记忆,即内在个体经验记忆与外在宏大群体记忆之分。后者具备更加宏观、跨时间和跨空间的凝缩性和概括性,前者通过后者唤醒历史记忆与群体记忆,为个体记忆注入集体历史的能源。通过自传性记忆与历史性记忆的结合,个体将获得对于集体的意识。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中蕴藏着归属者与非归属者、自己东西与外来东西之间的区别。集体记忆的建构意味着时代背景框架内的文化重建,即一方面以传统文化、认知、规则为标准,另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以自己的角度挪用、批评、保存或者改造形成新的集体记忆。

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短视频转向”实际上打破了传统集体记忆建构的传播方式与语境,是对传统意义交流和传统集体共享模式的突破。就记忆媒介而言,保罗·杰德罗维斯基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纪念行为、记忆文本和记忆空间。就集体记忆建构时空而言,“短视频转向”让青年参与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集体宏观历史的了解,从而突破时间、空间对集体记忆建构的局限;就集体记忆建构载体而言,媒介变迁、短视频的涌现为青年集体记忆的文本书写提供了更加生动且便捷、有效的记录方式和展现方式;就集体记忆建构呈现而言,一方面短视频的视觉化呈现,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可视化的感官沉浸式体验空间,让青年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感受到其中的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实现互动仪式链中的情感认同,但另一方面短视频的碎片化呈现和泛娱乐化,打破了青年集体记忆的真实性、连贯性和持续性,极易造成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不确定性、断裂性和模糊性;就集体记忆建构话语权而言,技术赋权为个体记忆上升为集体记忆提供了可能,以个体为中心形成的“私域流量”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对有限范围内的青年集体记忆建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催生出“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共存的局面。

集体记忆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是构筑和塑造群体认同的重要工具、分析资源和中间媒介。基于时代元素和现实因素,集体记忆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发生流变,成为区别于历史文本、其他群体的全新记忆,因而具备积极建构的可能性。而“短视频转向”作为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新方案和新趋势,在青年群体性叙事中起着重要的架构作用,承担着青年群体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代际传承”的重要作用,是参与者立足于当下对过去的建构过程。针对其中可能潜藏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从视觉修辞、情感认同、价值传递三方面把握“短视频转向”语境下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实践向度、内在向度和根本向度,实现“五个认同”(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青年群体的日常嵌入和深入内化,提升集体记忆建构对青年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强化,引导新时代青年群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集体记忆的认同和固化,并将其深深地刻写进青年个体生命历程中。

二、视觉修辞: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实践向度

短视频作为视觉文化在网络场域的重要出场方式,反映了青年群体以“看”为主要接收模式、以“影像”为主要输出模式的日常生活方式。短视频带来的短暂视听体验不仅满足了青年视觉消费的及时性和需求性,也构成了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文化景观。借助短视频视觉修辞生成的“可见”的视觉影像与蕴含的“不可见”的意识形态、价值隐喻,成为时刻影响并作用于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关键性要素。

(一)烘托:视觉文本传播的叙事书写

影像是一种观看和意义阐释的方式,而非处于附庸地位的工具和方法。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短视频转向”强调短视频的生动性、互动性和消费性对青年集体记忆生成和传播的驱动意义,其中蕴含着认同建构和认同指引。借助短视频这一信息传播形式,并沿着短视频影像的功能和逻辑,能够实现青年群体的认同建构和话语权建构。

从实现青年认同建构层面来看,短视频通过简短且最具有代表性、吸引力、冲击力的画面、语言和音乐呈现,在瞬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并且通过“情感体验——情感生成——情感内化——情感认同”“情感认同——‘五个认同’”的发展过程实现青年群体的认同建构。例如,正是通过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青年群体能够通过短视频平台,通过不到5分钟的影像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祖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与信心,体会到党员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危险与艰辛,体会到全民抗疫的团结与力量。“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都将短视频呈现方式纳入其中并作为青年学习的重要方式,生动且立体地向青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用影像将青年带入宏大的百年发展征程中,使青年在学党史、铭记历史的情感体验中,树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奋斗目标,增进“五个认同”的共同体意识。

从青年话语权形成层面来看,短视频的全民性创作充分调动起青年群体的创作意识和分享意识,青年群体以vlog等表现形式呈现日常生活、建构青年个体记忆,基于短视频的接收与创作互动形成个体记忆的改造与重塑,并由此进一步以优质内容创作主体的身份,承担起青年集体记忆传播与建构的重要作用。例如,“李子柒”的短视频创作传播以日常生活式的视听展现,从织布到耕田、从饮食到文化、从传承到创新,为受众描绘出远离城市喧嚣的中国传统乡村生活风貌。这种记录影像式的表达不但让身处城市的青年“云品尝”到中国传统的美食、“云体验”到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以中国青年的主体身份和话语方式在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呈现给外国青年,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二)隐喻:视觉文本内容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实质上是通过对议题重要性和显著性的安排,来影响受众对议题内容的讨论和价值判断,即具备思想引导的潜隐性,从而成为建立主流话语、强化主流权威性的重要传播方式和重要资源。议程设置能够通过议题的设计布局、延伸转移实现对受众逻辑思维和逻辑框架的柔性牵引,以“思考什么”“怎样思考”的引导模式触发议程对受众的价值管理和对受众认知结构的影响。可见,议程设置对舆论环境的隐性控制能够在无形中建构“集体认同”的仪式空间。

“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的欲望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的技术赋权,一方面为青年受众表达个体记忆和传播集体记忆提供更加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另一方面也为各种社会思潮的记忆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图像霸权”“视觉幻想”对青年群体的日常包围和植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重塑着青年群体的审美建构和价值目标。“当视觉文化进入到意识形态视域,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符号、物理表征,它将成为意识形态传播和扩散的重要载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和灌输的重要武器。”因此,短视频文本内容的议程设置实际上是推进社会化媒体组织化、有序化的过程,是规范和监督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实践向度。

通过对短视频“看”这一叙事介质的有效运用,将“不可见”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对美好生活的畅想具象化、可视化为视觉影像,形成有组织、有序化的集体记忆传播、内容跟进和转化;借助算法技术控制议程设置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设置,避免简单、直接、笼统的视觉内容输出和价值传播。以青年喜闻乐见的传播话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引导作用,使青年受众在满足趣缘社交需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知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借助短视频的现实情感观照和视觉形象建构,增强公共议题的社会吸引力,实现集体记忆建构空间的公共性保卫,以此提升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会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三)象征:视觉文化符号的意义建构

短视频以影像为基底,以视听为呈现方式,提供了比文字、图像更加宽广的编码空间与释码空间,并且通过传播与使用形成或具象或抽象的视觉文化符号,以完成集体记忆中跨时空的象征意义建构。在对短视频创作、传播、二次改编再造的过程中,视觉文本逐渐形成具有特殊意义、凝聚青年共识认知的凝缩符号。可见,短视频视域下视觉符号的意义建构是青年创作者、青年传播者、青年受众合力作用的产物,也是聚合青年集体记忆的重要视觉修辞方式。

“凝缩符号的修辞和论证价值在于,它能够同时唤起广泛的情感和一连串思考。”《觉醒年代》的短视频化传播,将剧中李大钊、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人物形象最精彩的瞬间呈现出来,不仅能够以此吸引青年观众观看该剧,而且能够以此带动青年群体更加生动地认识众多历史风云人物,引发青年群体对寻找、探索中国出路这段历史的思考与讨论,并由此唤醒和刻写青年群体的红色记忆。2021年7月,庆祝建党百年的“时光之境”活动,以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话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次与历史亲密互动的机会。截至2021年10月24日,由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主题为“两代年轻人穿越百年的对话”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1.5亿,讨论量达到25.1万,那个年代的“90后”陈延年、陈乔年也成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新“偶像”。以“陈延年”“陈乔年”作为青年精神符号的视觉文本创作,在青年互动、传播、形象再书写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强化和具体化其代表的符号意义,使其成为承载青年精神话语思想和汇聚巩固青年集体记忆的凝缩符号。

集体记忆建构是意义制造的过程,青年集体记忆体现了青年群体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归属,其中群体共享意义符号的建构承载着青年群体的认知倾向和价值框架。短视频中凝缩形成的视觉文化符号在青年集体记忆建构中能够发挥视听意象的独特性、艺术性、思想性和大众性,赋予青年集体记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正是基于这些符号意义所潜藏的情感能够赋予青年群体更加深刻的记忆烙印,凸显了视觉文化符号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使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富有青年力量。

三、情感认同: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内在向度

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潜藏于青年个体与群体、社会的持续情感互动中。视觉文本叙事打破了文字文本叙事的理性化、逻辑性,往往以感性叙事逻辑投射出对受众的情感观照,是注入情感能量的具象化叙事模式。基于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互动仪式,青年受众在短视频设置的互动空间和互动情境中,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实现情感和意识的互动。从“情境建构”“视听动员”“情感参与”“媒介仪式”四个维度推动青年集体记忆建构中“情感连接——情感凝聚——情感认同——情感记忆”的情感演变和记忆建构。

(一)“可见共同体”的情感空间建构

在情感社会学研究中,柯斯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综合了拟剧理论、情感仪式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以微观情境为研究切入点,探究互动仪式链对个体实现群体归属和身份认同的作用。柯斯林从身体共在、界限设置、焦点集中、情感共享四个要素,以及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社会关系符号、道德标准四个结果,系统地阐释了日常互动的过程性、机制性,形成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不同于柯斯林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提出的物理性“身体共在”,借助媒介技术,短视频重构了互动方式,创设出超越物理时空的仪式场所和互动情境。弹幕评论基于短视频内容的实时化呈现和跨时间弹幕的共存共在,营造出群体互动可视化的“在场”情境,弥补了物理身体参与的缺失,为互动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可持续的情境空间,形成了超越“面对面”状态的“想象中的共同体”。

但“那个想象的世界”,即安德森所说的“想象中的共同体”并不止于“想象”,存在“想象”与“可见”的转换界限。短视频作为媒介,其视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持续渗透能够在“日常生活”这一语境下推动集体意识从“想象”到“可见”的转变。一方面,短视频能够凭借其简短、直接的视觉化语言占领青年群体的休闲时间,让青年群体形成日复一日的刷屏习惯,若将短视频作为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中介,则意味着使青年进入到一个持续生产公共议题、持续释放情感资源的情境空间之中。另一方面,通过视觉叙事,不仅放大了议题内容本身的感染力,还由此强化了青年受众的参与感,满足了青年受众感官参与和沉浸式体验的日常休闲需要和情感需求。在形成进出短视频情景空间日常化的过程中,青年群体由“看”“可见共同体”进而转向带有主观情感、个体记忆的“可见共同体”的议题参与,使之进一步成为“可描述共同体”,实际上是青年集体记忆建构中青年群体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是“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重塑转化。青年群体通过短视频情景参与而生成的意义与情感,将沉淀为青年经验和青年集体记忆。

(二)视觉话语传播的情感动员

“情感是动员群体的能量,也是社会结合的黏合剂,这是情感社会学家提出社会结合的因素。”质言之,情感的培育是思想层面的动员,其核心是塑造持久且深刻的观念和认知。可以说,情感动员是生成集体记忆的内核和原生动力。在视觉语境下,“语言文本”向“图像文本”的维度转换,意味着图像视觉情感动员在传播实践中的重要性。2021年2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哔哩哔哩账号正式开通,截至2021年10月25日,该账号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以819.2万播放量和2.3万的讨论量位列B站全站排行榜第1名。弹幕中“你们辛苦了”“就该这样”“威武”“帅气”“祖国万岁”等,反映了面对“他者”刺激下青年群体情感唤起由“外显自尊”向“真实自豪”的转变。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在目睹祖国强大的认知背景下,其弹幕话语呈现出一种“成就取向”的“真实自豪”情感特质。通过了解外交发言人对不同国际问题的观点阐释与价值传达,不仅让青年群体最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外交发言人的风采,更让青年群体通过外交话语感受到中国的大国风范、大国意识和大国责任,让青年一代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情感底色、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既有的对国家共同体的认知,并反思国家共同体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为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平添了一份对现实的观照和情绪理性回归的情感模式。

集体记忆建构中有效的情感动员是情感表达和情感唤起的有机统一。短视频视觉话语的魅力在于视听编码的有力传播,能够以更加柔性的方式激发起公众的情感共鸣,以视听的瞬间渲染催生公众的情绪共振。“音乐……在某种程度内可以说是抽象地、一般地表示这些情感的本质上的东西,不带任何掺杂物。”除了图像,短视频的背景音乐能够通过音乐蕴含的情感基调形成对青年观看者的情绪牵引。以音乐为情感动员符号的艺术加工和表达,使青年在短视频视听的“共情”中实现对政治符号、文化符号、价值符号的情感认同。短视频利用其独特的“资源话语”“文化话语”“结构话语”,形成技术赋权下的自我赋权,通过影像阐释的动员话语建构形成引导集体行动、勾画集体记忆的新框架。

(三)“参与式文化”的情感共同体创建

参与本身是一种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建构性行为,没有参与就无法建构真正的集体记忆。“曾经被称作受众的人们”,成为“要求文化参与权力”的“产消者”。短视频技术及其平台载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参与文化创造的可能,信息大规模、高频率的跨平台、跨区域流动,形成了一种新的交互模型:参与性文化模型。青年群体在短视频制作、传播和评价中逐渐获得主体性的确认,基于兴趣、现实需求长期或短期同时处于不同的社群,以此获得归属认同。短视频的参与式文化实际上调和了当下青年群体主体感提升和归属感缺乏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满足了青年群体追求个体自由、创作的自我心态,另一方面为青年群体的包容、共享和关系建构提供了路径。

青年参与式文化强调青年群体归属感的重要性。短视频的“个体记忆”生产与传播能够依附于趣缘社群形成私域流量圈,基于社群成员的情感接纳承认与信任崇拜实现意见领袖个体记忆对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改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群视野和社群议题,但情感共同体的建构能够消除圈层的抵抗性和排外性。青年群体以短视频话语为表达形式的话语权再分配,让青年以第一人称成为集体记忆的建构者和讲述者,有助于形成青年各个层级的共同情感记忆建构,打破圈层壁垒,构建出更高层级、全覆盖的情感共同体。例如B站2021拜年纪单品动画《我的祖国》,从一对兄妹的视角,以一首耳熟能详的乐曲,回顾跨世纪的成长故事,串联出新中国逐步走上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历史画卷。弹幕中“刻在DNA里的旋律”“经典”“童年的回忆”“泪目”“祖国万岁”“建国七十年浓缩片,这才是真正国漫”“刻在DNA里的记忆”“这盛世,如你所愿”“敬礼!”“这是美丽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太棒啦!”等互动,打破了B站二次元属性的亚文化壁垒,将二次元作为外在形式符号,展示出青年群体集体记忆的精神内核——青年一代亲历祖国建设、见证祖国强大的情感寄托和爱国情怀。可见,这种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将转化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形成内聚力促进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

(四)媒介仪式的情感能量生发

互动仪式链中的“集体兴奋”,即情感体验持续且稳定的输出,被认为是互动仪式链中的关键,是连接“仪式要素”和“仪式结果”的中介,而四个“仪式要素”实际上为情感能量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仪式不仅能在受众认知层面准确传达和强化特定的观念,而且能在情感层面激发参与者强烈的心理共鸣继而影响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媒介仪式是媒介化社会从媒介范畴出发形成的形式化行为。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到鲍德里亚的“景观社会”,媒介通过影像资源,从街头的电子屏幕到手机,无处不在地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日常,成为大众了解、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中介。短视频的媒介仪式就是通过影像实现大众从原有社会结构脱离,再进入仪式活动后又重新聚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的、稳定的、反复的情感认同。

媒介仪式的作用过程是媒介符号建构和发挥感召作用的过程,是释放“认同能量”的过程。短视频作为电子媒介的代表,能够承担起塑造青年集体生活和文化的中心机制,通过“微”形式的仪式建构和内容传达,达到巩固青年集体记忆,增进青年集体情感的作用。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微党课”等短视频表达形式以短小精悍、极具吸引力、鲜活简洁的传播话语,贴近青年视角和阅读习惯,唤起青年群体了解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感需求。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短视频平台对中国奥运健儿夺冠瞬间的记录和传播,激发了青年群体的热烈讨论。杨倩、孙颖莎、全红婵、张家齐、张雨霏等“90后”“00后”金牌获得者不仅传播了奥林匹克永不放弃的精神,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后浪”的风采,也成为中国新时代青年的代名词,传递出青年一代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短视频“夺冠瞬间”的传播为青年群体营造了感受体育竞技激情与民族自豪感的仪式空间,让奥林匹克记忆成为承载中国青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精神符码和情感能量。

四、价值传递: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根本向度

个体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的转化过程,经历了“我们”这一具体话语体系的不断建构,从家庭记忆到社区记忆,再到参与范围更大、包容性更强的代际记忆、社会记忆、民族记忆以及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在个体身上彼此交叉重合,但“我们”的语义建构都采用了同一种“社会框架”,即意味着共同价值观的隐含结构。可以说,价值体系的整体认同是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根基,只有形成遵从共同行为的价值规范、秉持共同的价值认同,才能建构凝固的集体记忆。因此,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强化青年政治价值

集体记忆建构中的政治价值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青年学习政治文化、参与政治实践、获得政治能力、培育政治素养、形成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的过程。在“短视频转向”语境下,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网络空间为外来文化、外来社会思潮的涌入提供了渠道。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相互竞争、渗透和融合,导致青年群体在多元文化思潮中的迷失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与冲突性,无法实现意识形态阵地的价值共识。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来看,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诱发了信息生产者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性发布。为了追求点击量和关注度,这些信息内容逐渐娱乐化,青年群体在适应快餐式内容消费的同时,呈现出被动输入和思维固化的特征,理想价值的意义在单一、快速的“发布—接受”过程中被逐步消解。这些网络风险直接影响着青年群体的政治社会化和集体记忆建构,亟须政治价值观的有效引导。

青年政治价值观是青年在国家公共议题参与中形成的对国家政治的认识、看法与评价,其中蕴含着青年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外显为青年的政治参与行为。“新时代的政治价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构成体,由政治价值基础、立场、目标、价值观、实践等构成。”青年对政治价值的认同,包含了对政治价值基础、政治价值立场、政治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政治价值实践的全方位认知和认同。

青年政治价值的强化伴随着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始终,同时也伴随着青年生命历程的始终。“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强化青年政治价值,建构政治共同体,一方面是确保新时代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是适应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的内在规律、激发青年群体担当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短视频转向”的政治价值传递与灌输,以形成青年群体的正确政治态度和政治认同,能够确保新时代青年群体与党同向同行,推动青年集体记忆的社会化建构。

(二)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作为集体记忆建构的核心,能够为共同体和集体记忆注入精神动力。文化形式的具象化——文本、图像、影视,由于其具备与群体及其身份密切联系的存在,被视为“同一性的具体化”,构成了一个群体的统一性和专一性,使得群体在这种具象化中获得形成性和规范性的冲动,并能够由此复制自我的身份,实现文化认同向集体记忆建构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力量,也是青年集体记忆建构基本且持久的力量支撑。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与支撑,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精神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是基于对植根深入、根系发达、底蕴厚重的文化力量产生的自觉,这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凝聚人心的共同信念基础。”青年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的转变,是形成文化积极情感、进而生发自豪感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青年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建立强化了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的主体性意识,以主体身份能动性、创造性地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传播与弘扬,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青年集体记忆和青年共同体意识。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换言之,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短视频转向”下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又凝聚了当代青年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意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青年集体记忆的建构,有助于建构青年精神家园,以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重铸文化认同的双向交互作用,提升青年的“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

(三)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以网络环境为掩护,以娱乐化、感性化、戏谑化的生成和传播,模糊其意识形态色彩,试图以生活化的方式侵入青年的日常,以此解构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历史认知。例如,短视频平台为获得流量关注对英雄烈士进行恶搞、抹黑,通过内涵段子和戏谑表情包的制作进行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渗透,在调侃逗趣中消解青年群体的历史情怀。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对英雄模范的诋毁和否定、对党的领导和成就的颠覆性杜撰评价,造成青年群体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以及对青年群体民族精神的破坏、对青年群体思想领域的侵害。此外,凭借“算法黑箱”等网络技术,“历史虚无主义以聚类化渗透路径强化渗透效果,固化受众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阻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凝聚效力”,从而破坏了青年的集体记忆建构。

针对网络环境历史虚无主义的通俗化、碎片化、娱乐化扩散,青年群体极易被其短视频化的传播形式所打动,对其产生认可。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民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精神禀赋等,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精神谱系,是塑造青年集体人格和先进党性的内在动因和精神召唤。重大公共事件能够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记,特别是当参与者处于身份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见青年群体的全面发展有赖于科学历史观基础上的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汲取。因此,需要通过传承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青年内在的中华民族“精神基因”。通过立足青年精神诉求,发挥红色文化的记忆刻写功能,以红色文化教育强化青年红色记忆,内化价值记忆实现对青年群体生命历程的浸润。同时,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使短视频成为红色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的舆论场所和记忆空间,以此揭露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美化”外衣,提高青年群体的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促使新时代青年形成“强国一代”的集体记忆。

结语

当前,短视频借助独特的表达方式服务于新时代青年的审美生态和日常需要,“高光时刻”“日常记录”成为短视频的标签,也成为青年构筑集体记忆的方式与空间。当然,短视频的技术支撑在构建新型文化传播空间、美育空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视觉消费的娱乐泛化和情感发泄非理性等精神症候。因此,以价值为导向、为引领是发挥短视频对青年集体记忆建构积极正向作用的保障和关键所在。换言之,“短视频转向”下的青年集体记忆建构不仅是主流价值对青年群体的培育、改造过程,也是主流价值对短视频创作、传播本身的价值布局和价值引导过程。因此,要通过价值传递,推动实现青年短视频“自我建构”“集体建构”“社会建构”的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

① 参见两代年轻人穿越百年的对话[EB/OL].https://s.weibo.com/weibo?q=%23.

② 参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y4y1J7eA?spm_id_from=333.999.0.0.

猜你喜欢

集体建构群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警犬集体过生日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