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刺头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022-09-18罗爱勤曹颖男钟春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总黄酮类光度

罗爱勤 曹颖男 钟春燕

广州新华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蓝刺头是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Tausch.)的干燥头状花序[1],收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2]中,蒙药名为扎日阿-乌拉;其药性苦、稀、轻、柔、钝、凉,可固骨质、接骨愈伤、清热止痛,用于骨折、骨热、刺痛症、疮疡[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蓝刺头能显著改善PMOP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可交叉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抑制氧化应激FoxO转录,上调Wnt表达,促进模型鼠骨成骨分化、骨形成[4]。蒙药蓝刺头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和三萜类等[5],有多篇文献报道从蓝刺头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芹菜素及其苷类化合物[5-7]。刘岩等[8]研究发现蓝刺头总黄酮可通过类雌激素样作用,降低血清BGP水平,上调去卵巢大鼠ERα和ERβ的表达,从而促进骨形成,调节骨吸收与骨形成的耦联,降低骨转换率,减少骨丢失,可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蓝刺头质量标准中仅有性状鉴别、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贮藏项目,没有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项,本课题拟建立一个适合蓝刺头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蓝刺头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BS210S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Agilent8453-E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KQ-400GKDV超声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芹菜苷标准品(上海铭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B200823,≥98.0%),蓝刺头药材(保定仙德中药销售公司,批号191011、191101、191201),其他试药均为分析纯,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取芹菜苷标准品适量,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60%乙醇制备成每毫升含芹菜苷0.30 mg的溶液,即得。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蓝刺头药材(批号191101),粉碎使通过60目筛,再取药材粉末1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入60%乙醇100 ml,称定重量,超声提取1.5 h,放冷,补足损失重量,滤过,收集滤液,即得。

2.3 显色剂和测定波长确定

取芹菜苷标准品溶液0.1 ml和供试品溶液0.5 ml,分别加入5%三氯化铝溶液3.0 ml反应15 min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9],于200~6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测定,见图1~2。

图1 芹菜苷标准溶液UV-Vis图

图2 供试品溶液UV-Vis图

从图1~2中可看出,芹菜苷标准品和供试品与5%三氯化铝溶液反应后,在吸收带Ⅱ中有一波长为275±2 nm的共同吸收峰,因此确定5%三氯化铝溶液为显色剂,275 nm为测定波长。

2.4 线性关系考察

取芹菜苷标准品溶液,精密吸取0、0.1、0.2、0.4、0.6、0.8、1.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5%三氯化铝溶液3 ml,再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30 min,在275 nm波长处进行吸光度测定,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芹菜苷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0.0357X-0.0065(r=0.9999),芹菜苷质量浓度在3.28~32.8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取芹菜苷标准品溶液,精密量取0.3 ml,按照2.3项下的线性关系考察条件进行测定,连续测6次,得到标准溶液吸光度值分别为0.3433、0.3475、0.3479、0.3460、0.3466、0.34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73%,表明本测定法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显色后30、45、60、75、90、120 min进行测定,测得吸光度值分别为0.4425、0.4413、0.4400、0.4389、0.4379、0.4228,RSD为1.660%,表明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显色后在2 h内稳定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取蓝刺头药材(批号191101)6份,每份约1 g,精密称定,按照2.2项下的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密吸取样品溶液0.5 ml置10 ml量瓶中,测定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溶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μg/ml)=(吸光度值+0.0065)/0.0357;再计算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含量%=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10-6×稀释倍数/取样量×100%;稀释倍数=10×100 ml/0.5 ml=2000),见表1。

从表1结果可知,蓝刺头药材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33%,RSD=0.956%(n=6),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表1 重复性试验结果

2.8 准确度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蓝刺头药材(批号191101)6份,每份约0.6 g,精密称定,准确加入芹菜苷溶液1 ml(13.00 mg/ml),按照2.2项下的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密吸取样品溶液0.5 ml进行测定,计算实测量和回收率,见表2。

从表2结果可知,本法所测得的回收率均为95%~105%,RSD=0.923%,符合考察要求。

表2 准确度试验结果

2.9 总黄酮含量测定

取蓝刺头药材(批号191011、191101、191201),分别按2.2项下的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密吸取样品溶液0.5 ml置10 ml量瓶中,测定吸光度,计算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见表3。

从表3结果可知,本法测定3批蓝刺头药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2.30%,3批蓝刺头药材的总黄酮含量较接近。

表3 3批蓝刺头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3 讨论

具有3’,4’-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能与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试剂反应产生红色物质,并在500 nm处有吸收,但该法专属性不强[10],因为含邻二酚羟基的非黄酮类物质,如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醛等[11]也呈阳性反应,而不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物质则不能被测定出来。芹菜素及其苷类化合物是5,7,4’-三羟基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无邻二羟基,与亚硝酸钠、硝酸铝和氢氧化钠试剂反应无红色物质产生,在500 nm处也无吸收。目前有文献[12-14]报道,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植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主要因为此法在误差范围内准确度较高,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性较强,显色反应时黄酮类物质反应较强,而色素、酚酸等非黄酮类物质的反应极弱。

芹菜苷结构中的5-羟基、4-羰基,能与5%三氯化铝溶液反应产生在紫外光275±2 nm处有吸收的络合物[15],本研究利用此原理建立测定法测得蓝刺头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约为2.30%,与李爽等[16]研究检测结果23.57 mg/g和舒合拉·朱马别克等[17]研究检测结果26.65 mg/g基本一致。本测定法经方法学验证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准确度较好,且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有一定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但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有不足之处,仅适用于微量分析,对于高浓度物质,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偏离。以HPLC法测定几个主要黄酮成分的含量,能更精准地评价和反映中药材中总黄酮的质量[18],本项目课题目前也在进一步开展HPLC法测定黄酮成分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中总黄酮类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板栗壳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缺氧方面的药理作用分析
“中总”担当: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皎皎月光
一种黄酮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用于肼的检测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豆子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气相色谱法分析中华绒螯蟹4个部位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