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9-17孔俊梅谢俊房武恒双李素梅张凤芝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盆底体重因素

孔俊梅 谢俊房 武恒双 侯 影 李素梅 张凤芝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河南郑州 450052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疾病,指咳嗽、大笑或喷嚏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口漏出现象,一般因盆底肌肉以及相关神经组织伸展过度引起,导致控尿能力的下降。 漏尿、不舒适、异味等情况的伴随,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身心健康。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拟定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中提到,盆底肌训练是防治SUI 的一线干预措施。但部分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欠佳或存在不良情绪,以致盆底肌训练的执行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盆底肌训练在临床实际应用的防治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SUI 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指导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94 例SUI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中SUI 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接受盆底肌训练指导,并于出院后接受回访者;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膀胱尿道损伤诱发的尿失禁;②存在认知障碍;③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脊髓或骨盆骨折、盆腔恶性肿瘤者;④伴有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或盆底重建术史。 入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女性SUI 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执行组与未执行组。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1-101-01)。

1.2 方法

1.2.1 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 采用国际控尿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推荐的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指数、教育背景、职业、经济状况、末次月经等一般资料,以及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有无会阴侧切、新生儿体重等临床资料。所有资料由专业研究人员指导被调查者如实正确填写, 并仔细检查整理录入数据,以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1.2.2 产褥期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调查问卷 采用产褥期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调查问卷中 “行为维度”里条目进行评估患者盆底肌训练执行情况,该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8, 内容效度指数值为0.933。 共6 个条目:①您产后是否进行过盆底肌功能锻炼;②您产后什么时候开始的盆底肌功能锻炼;③您产后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频率;④您一天中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累计时间;⑤您认为什么阻碍或影响您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⑥您产后是否主动了解过盆底肌功能锻炼相关知识。 其中“是”为1 分,“否”为0 分。 关注产后保健为1 分,锻炼频率与累计时间按程度增加分别为1~5 分。总分13 分,本研究将调查总得分≤4 分评判为未执行,>4 分评判为执行, 分值越高,表明执行程度越佳。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执行现状调查结果

根据产褥期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4 例SUI 患者中, 执行盆底肌训练的有41例(43.62%),为执行组;未执行盆底肌训练的有53 例(56.38%),为未执行组。

2.2 影响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最高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体重增长、当前是否存在尿失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状况、产次、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单因素分析[n(%)]

2.3 影响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SUI 患者执行盆底肌训练作为因变量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体重增长、存在尿失禁症状是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表2~3)。

表2 执行盆底肌训练的相关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盆底肌训练执行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盆底肌训练通过节律性收缩盆底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盆底神经有效的运动单位及兴奋率调高,增强肌肉收缩力与张力,以便为膀胱尿道提供有力支撑,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可在腹压骤增时关闭尿道,维持尿道内压高于膀胱压状态,避免尿液溢出。因此,盆底肌训练对于SUI 具有一定防治价值, 通过激活盆底神经促进盆底肌肉正常收缩,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 但本研究显示,94 例SUI 患者中执行盆底肌训练的只占43.62%, 因此执行现状并非十分理想,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加强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最高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体重增长、当前是否存在尿失禁等因素均与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相关(P<0.05),且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增长(P=0.013,OR=2.855,95%CI:1.244~6.554)、存在尿失禁症状(P=0.001,OR=3.710,95%CI:1.718~8.013)是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中,相较于未执行组,执行组中年龄<35 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整体受教育程度更高,以阴道分娩为主,体重增长≥5 kg 患者比例更高,当前存在尿失禁情况的患者比例也明显更高。 分析其原因,年轻患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好, 盆底肌训练效果也相对明显,从而为其坚持训练提供动力。 有研究表明,孕产妇对盆底肌训练的认知可影响其是否执行盆底肌训练行为。因此,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自身健康状态也有更好的认知,从而提高对疾病治疗的关注度,也进一步提高盆底肌训练的执行率。 曾金华等研究显示,不同分娩方式过程中,阴道分娩发生SUI 及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更高。而阴道分娩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执行盆底肌训练。 此外,体重增长与存在尿失禁症状是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独立影响因素,执行组的体重增长≥5 kg 患者相对较多, 也大多存在尿失禁情况,而未执行组体重增长控制在5 kg 以下的患者较多,且有较多患者当前并不存在尿失禁情况。分析可能患者对自身要求以及体重控制较高,以及尿失禁导致的生理及心理不适感,使得其对盆底肌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也相对提高,因此可有效提升SUI 患者对盆底肌训练的积极性,并坚持执行。

为此,针对以上女性SUI 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的影响因素,建议采取积极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盆底肌训练执行现状。 在提高认知水平方面,医护人员应及早对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疾病健康宣教,以图像音频等方式普及尿道、盆底肌解剖生理知识、尿失禁发生机制及预防等疾病相关知识,详细讲解盆底肌训练的康复动作、相关涉及肌肉、训练频率等,并进行专业的训练指导, 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意识,促使其更好地配合进行盆底肌训练。 此外,向患者讲述尿失禁康复成功案例给予信心支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其护理配合度,改善尿失禁症状;在提高依从性方面,建立护理信息化防治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对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及相关健康教育,高效推进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的健康教育、评估、风险筛查、诊疗以及康复流程, 为存在疑惑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解答,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指导与监督,尤其是对盆底肌训练认知较差或因家庭与新生儿情况而无法坚持盆底肌训练的患者, 通过信息化支持进行指导干预并在线监督, 提高其居家坚持盆底肌训练的主动性与依从性,也减轻医疗系统压力,为医疗资源受限患者提供治疗机会。 医护人员提供的专业健康咨询与指导,进行动态评估分析,是改善尿失禁症状的有效措施。 国外有研究以盆底肌训练为核心,线上指导尿失禁患者依次完成难度递增的盆底肌训练,并将训练数据生成曲线, 有效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与依从性;在实现疾病三级预防方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网络平台,建立SUI 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采集关联患者从社区医院盆底肌筛查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诊治的病历资料及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与指导以及康复训练提醒服务,以达到疾病三级预防可能性,同时有效追踪随访患者居家行为训练情况,实现同质化管理健康教育,且无缝对接盆底肌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 当前SUI 患者的盆底肌训练执行欠佳,体重增长、存在尿失禁症状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应积极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SUI 患者盆底肌训练的执行率。

猜你喜欢

盆底体重因素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体重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