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皮内针刺穴位联合循手太阴肺经刮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17王艳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刮痧循证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气急、呼吸困难等,具有较高的急性发作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该疾病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如护理不当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做好COPD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 研究显示

,中医治疗时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可减少药物对身体产生的毒副作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将60 例COPD 患者纳入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循证护理在皮内针刺穴位联合循手太阴肺经刮痧治疗COPD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中山市中医院治疗的60 例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 治疗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6~63 岁,平均(44.50±18.50)岁;病程3~7年,平均(5.23±1.77)年。 对照组男17 例,女13例;年龄28~61 岁,平均(44.50±16.50)岁;病程3~8年,平均(5.56±2.44)年。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编号:LN-220304556J)。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拟定,具体如下。 ①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易感冒,并伴有喘息气短、咳嗽咯痰等症状,动则加重;②五心烦热,畏风畏寒,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数;③小便频数,咳喘时遗尿。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拟定,具体如下。①持续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药吸入后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

/FVC)<0.7 且FEV

<0.8。②呼吸气流量降低,甚至呼吸衰竭以及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发炎等症状突发或加剧。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 岁;②符合COPD 诊断标准;③患者知情同意,依从性好,无认知障碍。

1.4.2 护理干预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药物护理、各项身体指标检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注意事项讲解等。 治疗组则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掌握穴位的定位、针刺手法、禁忌证、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以保证操作技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培训通过后熟悉患者病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有效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 包括皮肤有无瘢痕、 感染、结节、破损;评估患者的过敏史、既往史、心理情况、对针刺的耐受程度,掌握患者的凝血功能等。 ②检索文献并查找相关循证证据:查阅COPD 相关文献,阅读原文从中总结经验,发现COPD 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包括如何保持呼吸道畅通、如何清理呼吸道以及如何切断感染途径等,从权威文献中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解决办法。 ③结合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基于上述循证证据,结合不同患者的自身情况总结出最终的护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护理方案实施护理。 在健康管理方面,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订切实可行的健康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认知和自我管理水平。 在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以及干预措施,让患者了解并掌握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前兆症状,从而及时做出有效预防干预行为。 在呼吸训练指导方面,由于呼吸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 改善病情,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锁唇呼吸等呼吸训练,逐渐提高患者肺功能。 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 个月。

1.4 方法

B组术后24h疼痛评分低于A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3.2 排除标准 ①不能耐受针刺及刮痧引起的疼痛;②对乙醇过敏者;③有出血倾向者;④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月经期者;⑤上肢皮肤有破损者。

1.5 观察指标

治疗组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1.4.1 中医治疗 两组患者均使用皮内针刺穴位联合循手太阴肺经刮痧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①穴位定位方面,尺寸使用“同身寸法”。 ②准备专用图钉型皮内针、电极片、中频治疗仪、牛角刮痧板以及刮痧专用油(橄榄油)。 ③用75%乙醇消毒穴位皮肤,皮内针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用镊子夹持带有皮内针(揿针)的胶布,揿针针尖对准穴位,垂直慢慢按下,揿入皮内,将电极片粘贴在皮内针上方,接中频治疗仪,选择合适的频率直到患者能够耐受。 ④循手太阴肺经刮痧,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掌心,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夹住刮痧板,无名指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刮痧板与皮肤呈45°做规律性移动。 每个部位刮30 次,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力度均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1.6 统计学方法

围标就是串通招标投标,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达到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在近期某地一河道治理项目招标中,共5个标段,每个标段投标单位都有五六十家,其中就有人借用20家企业资质进行投标,也有人联系其他单位进行围标,并且标书大都为同一家编制,这与过去的围标相比手段更恶劣。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教师:把30个学生分成6组,每组5名同学,学生自己定组长。准备各种类型的电阻若干,万用表若干块。教师用项目教学法,以生产实例的方式提出任务,学校维修小组需要一批电阻,教师列出物料清单和学习任务。

两组干预前的咳嗽、咳痰、气促、乏力、紫绀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咳嗽、咳痰、气促、乏力、紫绀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咳嗽、咳痰、气促、乏力、紫绀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SGPQ 得分、6 min 步行距离以及急性加重次数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SGPQ 得分、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干预后的SGPQ 得分低于干预前,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SGPQ 得分低于对照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治疗总依从率的比较

①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

,通过对咳嗽、咳痰、气促、乏力、紫绀5 个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每项得分0~3 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②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 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呼吸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严重。③比较两组半年内的急性加重次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④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率

,护理人员通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配合治疗、合理用药、饮食习惯等方面评估患者的依从性, 总分为10 分,<6 分表示不依从,6~9 分表示部分依从,>9 分表示完全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

COPD 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病变部位虽以肺脏为主,但同时会引起其他脏器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针对COPD 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祛痰消炎为主要目标,通常使用西医药物手段进行治疗,但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改善程度较低,且治疗后COPD 患者短期内病情复发甚至恶化的发生率较高,治疗效果仍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此背景下,中医治疗COPD 的方法被广泛关注,同时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也有学者发现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近日,虽有省级非遗项目儒家拳进入福州市琴亭小学,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落户百年名校福州钱塘小学,但在地域上比较集中且数量上还远远不够。建议福建中小学将地方武术列入教学课程;中职学校将其列入选修课程;高等院校将其列入专业课程,并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改善武术教学环境,优先在学校培养武术师资,选派部分民间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学校也可承办相关武术赛事,形成民间、学校、社会三方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福建武术非遗保护的传承与传播,才能促进福建武术优秀拳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整体平衡,才能全方位彰显福建武术物质文化生态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护理方法的不断创新,护理正从一门单纯的技术转变为集技能、知识和人文为一体的全方面多专业学科。目前,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疾病恢复和预后改善。 中医认为COPD属于“喘症”“肺张”等范畴,该病病程较长,发病缓慢,是由于禀赋不足、时邪外感、七情内伤所致脏腑功能失调导致。 根据COPD 的中医病因机制,采用针刺或刮痧等方法理论上可以改善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肖鹏云等

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通过静脉腧穴理论和皮部理论实施五脏俞皮内针可以有效调节脏器气血阴阳,达到补肺益肾、止咳平喘的目的,针对COPD 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治疗手段。 刘娜等

学者认为,针对COPD 患者进行刮痧疗法并配合全面的中医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效果显著。这些研究均提示中医手段和护理干预对于治疗COPD 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纳入60 例COPD 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 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SGPQ 评分低于对照组,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可知,针刺穴位及刮痧均是我国主要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针刺穴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在人体特殊穴位上刺针,激发体内的经络之气,从而活气补血,调和脏腑。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类、砭石类等刮板或匙,蘸上刮痧油、水或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其疏通腠理,驱邪外出,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减轻COPD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本研究使用皮内针刺穴位联合循手太阴肺经刮痧治疗,同时配合实施循证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实施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先进的医学信息和既往护理经验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主要侧重于对护理措施的循证支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然后将其应用于实践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临床实践显示,对COPD 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规范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张素平

在研究中指出,循证护理是在科学指导下产生的护理实践方法,能够根据每例患者的特点制订适合本人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和观察时间有限,治疗结果不足以代表所有患者情况,最优治疗和护理方式还需进一步实验与探索,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仍需进一步完善。

芍药苷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顾晓苏,王芬,胡丽芳,等 283

综上所述,通过对COPD 患者进行皮内针刺穴位联合循手太阴肺经刮痧治疗,同时配合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轻COPD 症状,促进患者肺功能进一步的改善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1]丁巍,王文艺,邬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J].华南预防医学,2020,46(5):586-588,592.

[2]王雯,梁远仲,王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7):16-18.

[3]董芝芳.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0,33(3):134-136.

[4]张伟伟,吕志超,刘晓静,等.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42(8):820-822.

[5]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7]阮越勇,王蓓蕾,李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与理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7,10(4):401-405.

[8]王玉英.呼吸功能锻炼结合饮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496-499.

[9]沈俊,吴秋惠,陈燕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28(7):483-486.

[10]赵立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穴位敷贴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4054-4056.

[11]石彩丽,张玲玲.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2):161-162.

[12]肖鹏云,辛大永,秦鸿.皮内针治疗肺脾肾虚、痰瘀内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4):29-32.

[13]刘娜,温凯甜,粟顺美,等.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治疗慢阻肺的护理体会[J].中医外治杂志,2018,27(6):47-48.

[14]袁思成,芮庆林.针灸疗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165-167-181.

[15]戚思,李宁.揿针的历史沿革及作用机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1):34-36.

[16]张素平.循证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98-4000.

猜你喜欢

刮痧循证阻塞性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