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研究

2022-09-06阳海珍曾智慧

北方药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流靶向心肌

杨 忠,阳海珍,曾智慧

(1.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湖南 耒阳 421800;2.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介入中心,湖南 耒阳 4218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近年来的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医疗机构胸痛中心的建立和完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了治疗STEMI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1]。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PCI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等情况,导致心肌组织未能实现正常灌注,增加了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2]。近年来,血栓抽吸、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等方式在STEMI患者的PCI治疗中的应用优势逐渐凸显,被认为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增加心肌灌注。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编号后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了A组(n=37)和B组(n=37)。A组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55~72(63.84±3.67)岁;基础疾病:高血压21例,糖尿病9例;吸烟史19例。B组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56~74(63.70±4.04)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8例,糖尿病7例;吸烟史20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STEMI患者;②发病时间<12h;③年龄18~75岁;④经冠脉造影显示罪犯血管TIMI血栓分级≥4级;⑤临床资料齐全;⑥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颅内出血史的患者;②近三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头部重伤者;③血压无法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重要脏器合并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⑥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⑧近期或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3 方法

行PCI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口服300mg拜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600mg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J20180029),并采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行冠脉造影。在获得影像学信息后,将导丝穿过罪犯血管至远端位置,随后沿导丝将血栓抽吸导管送至病变位置,把注射器和导管尾端连接并进行持续负压吸引,使导管头部对血栓部位进行反复抽吸,直到造影结果显示无明显血栓影像。血栓抽吸后,A组经导管缓慢注射20mg重组人尿激酶原(生产厂家: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03),B组经导管缓慢注射10μg/kg替罗非班(生产厂家: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随后将抽吸导管尾端与注射器连接,继续进行持续负压吸引,并慢慢撤回导管。经造影提示罪犯血管处无明显血栓影像后,进行常规PCI手术。术后按照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护理以及定期复诊。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TIMI血流分级:0级表示血管完全闭塞,无向前血流;1 级表示部分造影剂可通过病变部位;2级表示造影剂虽然能充盈冠状动脉远端,但需要≥3个心动周期;3级表示血流正常;以TIMI血流分级≤2级为慢血流或无复流。TMPG分级:0级表示罪犯血管供血区域心肌无造影剂;1级表示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缓慢出现相对较淡的造影剂,且难以排空;2级表示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的造影剂迅速出现,但排空较慢;3级表示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的造影剂明显,且能快速排空;以TMPG分级≤2级为心肌灌注不良。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③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30d,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d的MACE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TIMI血流分级和TMPG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TMPG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A组TIMI分级和TMPG分级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TIMI血流分级和TMPG分级比较[n(%)]

2.2 cTnⅠ和CK-MB比较

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nⅠ和CK-MB比较

2.3 MACE比较

A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d内的MACE发生率为10.8%(4/37),低于B组的29.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MACE比较[n(%]

3 讨论

PCI是目前临床治疗STEMI的首选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供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需要指出的是,STEMI患者经PCI术治疗后的慢血流、无复流等心肌灌注不良情况发生率较高,其对患者近、远期预后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临床认为,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因素较多,如冠脉微循环功能异常、斑块碎片导致微循环栓塞、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等[3-4]。血栓抽吸是一种利用负压吸引罪犯血管内悬浮血栓的方式,但是容易发生抽吸不完全或将血栓推向远端,形成微栓塞,达不到组织水平上的再灌注[5]。除此之外,血栓抽吸导管可能引发机械损伤刺激血管内皮,致内皮功能紊乱、微血管痉挛,影响疗效及预后。近年来,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注入药物预防慢血流/无复流情况的治疗方案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马飞虹等[6]选取了11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结果显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替罗非班组(P<0.05),且MACE发生率更低(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在本研究中,A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B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入替罗非班,结果显示A组TIMI分级和TMPG分级均优于B组(P<0.05)。由此可见,与替罗非班相比,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更利于提高心肌组织灌注,降低STEMI患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重组人尿激酶原属于一种新型的纤溶酶原激活剂,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可通过特异性结合血管内血栓来实现溶解血栓纤维蛋白的目的,发挥溶栓效果[7]。替罗非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其配合血栓抽吸操作在PCI术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但临床实际应用中疗效不稳定,而且可能引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预后不良。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均低于B组(P<0.05),提示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有效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减少心肌损伤,这与雷锐等[8]研究结果类似。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d内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证实了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可通过提高心肌组织灌注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经血栓抽吸导管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血流靶向心肌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心肌桥是什么病?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