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美容清创缝合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疗效、血清因子的影响

2022-09-06王慧敏扶琼瑶

北方药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颌面部清创生长因子

王慧敏,扶琼瑶

(1.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4;2.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28)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现代临床诊疗中常见的外伤类型,多由各类意外事故导致,如交通事故、运动、高处坠落等[1],患者致伤因素均较为明确。不同程度的创伤是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基本特点,病情严重时会伴有面部畸形,因而患者在承受严重躯体疼痛不适的同时心理情绪状态也会受到较大影响[2]。临床针对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以清创缝合祛除坏死组织与污染组织为主,视情况进行神经、血管、肌腱等的修复,以保障口腔颌面功能。传统清创缝合会遗留不同程度的颌面部瘢痕,对患者外观造成影响,因而普遍治疗满意度欠佳。美容清创缝合是一种将普通外科与整形外科联合应用的治疗手段,通过直接缝合、皮瓣修复等达到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组织增生的目的,因术后恢复较为美观,更受病患青睐。在美容清创缝合的同时,需要完善消炎抗感染等干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我院近年来较为常用的药物,给药后能够于创面形成保护屏障,有效预防病原菌感染,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作为内源性生长因子药物,其在机体的受体分布广泛,如表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用药后与局部受体结合,能够于相应细胞内产生级联效应,有效促进细胞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的合成,调节细胞新陈代谢水平,达到促进细胞增生、加速损伤修复、促进创面组织愈合等功效。本文主要基于我院部分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这一药物辅助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口腔颌面部外伤且为首次发病者;致伤因素明确;我院为首诊医疗机构;符合本次研究药物治疗适应症;积极配合诊疗工作。排除标准:合并口腔颌面部其他类型病变;恶性病变者;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病例资料不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女各19例、11例,年龄18~66(38.62±6.48)岁,创面面积1.7~6.5(4.12±1.20)cm2,致伤因素:交通事故11例,坠落摔倒7例,机械因素7例,咬伤5例,对照组中男女各18例、12例,年龄19~64(39.12±6.73)岁,创面面积1.4~6.9(4.36±1.30)cm2,致伤因素:交通事故13例,坠落摔倒6例,机械因素7例,咬伤4例,组间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常规治疗,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均接受口腔颌面部外伤常规治疗,常规清创,给予抗炎、镇痛、抗感染等药物干预,并开展美容清创缝合治疗,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处理,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创面用无菌纱布覆盖,利用生理盐水将污垢、血痂等进行冲洗,在采用3%双氧水溶液进行创面表浅异物、坏死组织等的冲洗,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面常规消毒处理。创面消毒完毕后,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创面失活组织的修剪,降低术后创面水肿风险。通过分层对位缝合处理,确保无死腔残留。皮下深层组织采用3-0#可吸收线进行间断缝合,颌面部皮内皮下交界区域采用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肤表层采用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缝合完毕后给予碘伏消毒处理,采用无菌纱布包扎,定期进行创面消毒与换药。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炎抗感染药物给药。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产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国药准字:S20010095,规格5U∶10mL)治疗,在患者创面消毒后,缝合前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给药,于创面进行喷洒给药,确保喷洒范围覆盖全部创面,缝合完毕后再喷洒给药一次,定期进行创面消毒换药时,均同时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洒给药。

1.2.3 围治疗期管理

围治疗期需要清淡饮食,避免对手术部位造成影响,加强口腔管理,定期做好口腔清洁。术后早期患者呼吸、吞咽、咀嚼等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相关康复指导,同时在病室播放健康宣传视频,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早期行为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术后早期还需要加强手术部位的观察,间隔1~2h进行一次观察与记录,评估手术部位皮温、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将病室温度控制在26℃左右,尽可能降低环境温度导致的皮肤失温情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按需给予抗痉挛药物干预舒张血管,改善手术区域血液循环状态。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评定

显效:创面一期愈合,创面干燥未见红肿、渗液、渗血等情况,无明显瘢痕组织;有效:创面二期愈合,创面有轻微红肿渗液,但无新生肉芽组织渗血情况,瘢痕组织较小;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血清因子水平测定

于治疗前、治疗5天后两个阶段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送入检验科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清因子水平的测定。

1.3.3 围治疗期情况评估

就两组患者围治疗期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颌面部瘢痕长度、术后切口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等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5天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研究组患者EGF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EGF水平高于对照组,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围治疗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期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对照组,颌面部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治疗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因病变部位位于面部,相较于其他部位外伤对美观性的要求较高,而口腔颌面部外伤创面愈合质量、美观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与患者口腔颌面部外伤长度、规整程度、深度、污染情况等直接相关。口腔颌面部外伤发生后48~72h左右,病变区域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这一过程会造成局部疼痛不适,而在口腔颌面部外伤逐步愈合的过程中,会有胶原纤维生成,于皮肤表面聚集形成瘢痕组织,在组织表皮再生的过程中,口腔颌面部外伤部位基底细胞增生并逐步生成新鲜皮肤。

临床针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抗感染、促进颌面功能恢复与创面愈合。实际诊疗中在明确病因与具体病情后,需要立即拟定治疗方案,并尽早开展清创缝合治疗,尽快进行口腔颌面部外伤部位异物、血凝块、坏死组织等的处理,作为外科最为常用的手术,清创缝合术具备安全性高、恢复外伤区域组织形态与功能等优势。但口腔颌面部外伤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对术后瘢痕恢复情况的要求较高,因而现阶段临床多采用美容清创缝合,相较于常规的清创缝合术能够有效改善术后面部瘢痕情况。美容清创缝合是目前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常用方式,能够有效保障创面的愈合质量,提升美观度。瘢痕组织增生是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细胞外胶原合成与沉积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美容清创缝合能够通过缝线张力大小控制在一定程度控制瘢痕组织增生。

细胞外胶原合成与沉积主要与局部炎症、创面污染、组织坏死等相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创面愈合所需羟脯氨酸、蛋白质、羟核酸等的合成,控制局部炎症,重塑创面,控制瘢痕组织增生。近年来伴随研究的深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在促进皮肤创面修复与愈合、促进皮肤细胞更新、预防衰老等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即肯定了本药在改善机体炎症方面的价值,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用药后能够促进创面纤维化,提升创面愈合效率,加速创面炎性因子的吸收,调节局部炎性状况。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由几十种氨基酸组成的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给药后与机体相应受体结合,促进皮肤功能的恢复[3]。

人体与其他动物体内广泛分布有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多肽物质,是体内促进多类表皮细胞增殖、组织生长重要组分。在创伤发生时,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会与相应损伤部位聚集,促进表皮细胞向肉芽组织移植并覆盖创面,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人体中,表皮生长因子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其他组织中的含量较低,因而存在创伤发生后,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无法达到理想水平的情况,而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补充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作用于创面能够与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发挥协同效应,促进细胞增殖的同时,改善局部微循环与营养状态,为创面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人体中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分布广泛,如平滑肌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给药后机体局部EGF水平升高,能够促使细胞内部级联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蛋白质、DNA等的合成效率,达到改善细胞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增殖与损伤组织修复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67%,即本药联合给药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升愈合质量。有研究[4]将本药应用于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中,显示给药后能够提升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水平,促进溃疡黏膜的愈合,肯定了本药在提升创面愈合效果方面的价值。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机体EGF水平未见明显改善,而研究组患者血清EGF水平显著提升,EGF水平升高能够改善机体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的增殖效率,改善皮肤新陈代谢水平,从而加速愈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给药后能够有效改善机体EGF水平,协同提升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期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对照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延长手术时间,但不会产生

不利影响,该情况可以忽略。研究组患者术后颌面部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减轻手术瘢痕。同时研究组术后切口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早期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美容清创缝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相较于单一美容清创缝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疗效,改善血清因子水平,促进术后早期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颌面部清创生长因子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运用心得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综合治疗
胆道镜清创治疗胰腺炎胰周脓肿经验总结
口腔颌面部及颈部间隙感染诊治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术后感染7例分析
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