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康复联合避孕药应用于人流术后子宫内膜厚度的研究

2022-09-06郑素芬陆宝明何艳芳

北方药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人流

郑素芬,陆宝明,何艳芳,钟 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 梅州 514700)

人工流产是妊娠早期采用人为干预方法终止妊娠的一种手术[1]。目前,临床针对人工流产术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在借助合理麻醉的基础上,当前已经普遍实现了无痛人工流产,使终止妊娠女性的痛苦得到极大程度上的降低。尽管如此,人工流产仍然是一种对女性机体损伤较大的操作方式。如果次数多或者术中操作不当可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致内膜生长不利,内膜相对比较薄,出现月经量少、闭经、宫腔黏连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3]。加强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的关爱,及时采取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干预,积极控制术后出血,促进子宫功能恢复,对于保证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人流术后的康复,临床主要采取的手段是口服短效避孕药,对预防并发症中有一定的效果。为了尽快修复子宫内膜,避免宫腔黏连的发生,本研究就在常规应用避孕药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了盆底康复训练,并就其对人流术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影响展开了探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我院100例进行人流术的患者,于次月来经后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均分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06±3.2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59±3.3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进行对比研究(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 20~35 岁,且是人工流产术后当天患者;②患者肝肾功能正常;③停经周数为 7~10 周;④患者人工流产次数≥2次;⑤患者及家属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免疫、内分泌紊乱;②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及血液疾病的患者;③过敏体质者;④生殖器发育异常者、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患者;⑤有吸烟及喝酒史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人流手术后当天均开始口服避孕药优思悦(德国Bayer Weimar GmbH und Co.KG,批准文号:H20140972)24+4连续给药。期间如有宫内组织物残留需再次清宫的患者不再进行研究,连续给药3个月。

观察组在口服优思悦的基础上(于次月月经干净后)联合实施盆底康复治疗:①电刺激:患者取仰卧位,身体充分放松,采用麦澜德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将阴道探头上均匀涂抹皮肤润滑剂后,将探头插入患者阴道内,下腹部及髂嵴贴电极片,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阴道内探头脱落的情况发生。根据患者自身感受将治疗频率设置为1~4Hz,脉宽控制在230~270μs,治疗时长20min。电流强度控制标准:根据患者忍受的阈值达到理想疗效;无痛感的前提下出现适宜的麻刺感;肌肉震颤、收缩,以促进盆底血液循环,2~3次/周,总计10~15次。②生物反馈:电刺激20min后进行生物反馈10min,具体方法: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置入患者阴道内,将盆底肌肉活动信息转化成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根据信息反馈指导患者自主盆底肌肉锻炼,增加盆底血液循环。③盆底肌肉锻练: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在患者的头部下方垫一软枕,告知患者调整膝盖呈弯曲并微微分离的状态,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叮嘱患者收缩期间,保持平稳的呼吸,同时收缩过程要呼吸节律进行配合。首先在吸气的时候,依次收缩肛门、尿道,然后保持盆底肌有提升感,共保持3~5s,在放松盆底肌的同时呼气。这一过程中叮嘱患者大腿和臀部不要用力。待患者熟练掌握练习方法后,可在日常站立、坐位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每日按照以上方法练习150~200次。④盆底康复器训练:使用阴道哑铃进行训练,将其放置在患者的阴道内,借助阴道哑铃的作用使阴道产生持续收缩,以达到训练的目的。⑤康复指导:在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前,首先要向患者介绍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盆底康复其训练的具体方法,康复训练目的、意义和方法,提升其康复训练认知度,让患者意识到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自身健康恢复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康复训练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于治疗后3个月月经周期第5天、14天及24天通过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得出结果。

(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了月经不调、盆腔感染、宫腔黏连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后第1月经期第5天,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自第1月经期第14d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mm)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人流术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人流术后的恢复已成为了社会性医疗问题[4]。对于女性来的,在实施人工流产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器械,将其妊娠物及全层子宫膜,从宫腔内全部刮出,才能够完成终止妊娠的目的。这一过程对女性损伤极大,特别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非常严重,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故对于人工流产患者来说,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是减少其并发症,保证其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人流术后常用避孕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子宫内膜的修复和术后出血的减少,优思悦则是一种较常用的避孕药物,其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口服优思悦后,炔雌醇、屈螺酮可有效促进女性的子宫内膜修复,从而达到减少子宫出血的目的。不仅如此,优思悦中所含的雌激素、孕激素,二者协同发挥作用,不仅具有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同时还具有促进卵巢功能恢复的作用。因此,优思悦用于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可使其子宫内膜、卵巢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月经周期的恢复。但一些患者子宫内膜恢复缓慢,甚至出现子宫黏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人流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5-6]。临床仍然致力于探寻更加高效的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方案,以达到帮助女性不断提升人流术后恢复效果,保证其生殖健康的目的。

盆底康复训练目前主要是用于产后盆地功能修复的一种干预手段,包括了多种康复措施,有磁刺激、生物电反馈、盆底肌功能训练等。主要是针对女性在整个孕期及在分娩过程中引起的盆底损伤或盆底结构障碍等问题,给予产后修复,促进其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从而 降低与盆底肌功能障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而盆底康复法通过盆底肌肉锻练、电流及生物反馈刺激阴部神经的传出纤维,重建神经肌肉兴奋性,促使患者肌肉收缩运动和神经传导加速,促进盆底血液循环、淋巴回流,恢复子宫容受性,有利于修复子宫内膜、调理卵巢功能[7-9]。由此可见,盆底康复训练在人流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修复中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中,笔者将盆底康复训练与优思明联合应用,对人流术患者开展了术后干预,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腔黏连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盆底康复联合避孕药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还能减少宫腔黏连、月经量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利于患者的康复。分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底康复训练过程中,电刺激通过对人体的盆底神经肌肉进行刺激,能够使其神经产生兴奋,进而诱发肌肉收缩,通过诱导盆底肌收缩可达到锻炼盆底肌,增强其肌力的目的,在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电刺激所引起的肌肉收缩强度,较人体盆底肌的主动锻炼强度更大。通过电刺激干预可显著增加患者的盆底肌肌纤维募集数,显著提升盆底肌肌肉收缩强度。而生物反馈是在借助生物反馈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原理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模式的反馈,使患者自主进行盆底肌锻炼,促进已经受损的盆地神经、肌肉恢复,并有改善血供,提升肌力的作用。而盆底康复训练器则是通过对阴道施加重力的方式促进阴道收缩[7-9]。肌肉训练则是一种简单的盆底肌收缩训练方式,患者在掌握训练方法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进行训练,利于患者保持持续训练,从而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肌力。因此,通过以上综合性的盆底康复训练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的改善盆底肌功能,促进其子宫内膜的修复,从而使子宫功能得到快速恢复,降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人流术后患者在避孕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可使其子宫内膜快速修复,同时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且康复效果随着康复锻炼的时间越长越显著,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人流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的影响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