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反脆弱谈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

2022-09-02刘兰亭姚健庭袁嘉淙

安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脆弱性心理健康青少年

刘兰亭 姚健庭 袁嘉淙 李 娜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郑州学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据研究[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自伤及自杀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密切相关[2]。有学者认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3大因素为家庭客观环境、学业压力和学校氛围,校园因素占据较大比重[3]。青少年心智尚未发育成熟,面临学业、社交、个人成长等压力,尤其在升学考试前受校园霸凌、疫情爆发等重大事件的影响,势必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效应,并产生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甚至引起校园突发事件。《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强调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需要建成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等[4]。在学校教育、家庭培育以及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脆弱性

在我国,青少年可定义为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处于11-18岁年龄段的群体,11-14岁阶段称为少年期,15-18岁则称为青年初期[3]。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青少年自残、自伤行为的案例也总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人生阅历有限、生活环境单一、心智尚不成熟,青少年在压力和挫折面前容易表现出一种脆弱、敏感的状态,主要体现为青少年情绪稳定程度较差、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检出率稍有上升,心理健康风险突出。2021年3月1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5],其中《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示,10余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检出率与2009年相比保持平稳,但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2009年保持一致;分类来看,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青少年和成人一样面临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除此之外,学习困难、校园霸凌、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也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脆弱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性格、生理健康状态、学习能力等自身因素通过内在的自我审视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行为、学业竞争、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和家风、社会流行文化等也是动摇青少年心理健康稳定状态的外部因素,如图1。

图1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脆弱性

2 反脆弱内涵

2.1 从脆弱到反脆弱

脆弱的定义是对事物敏感,经不起挫折,不坚强,或事物的易碎,避免脆弱看似是脆弱的反面,但是实则不然。著名的“黑天鹅”风险管理理论首倡者塔勒布在其出版的著作《反脆弱》中提出,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随机事件、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发展,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这个机制是在脆弱、一击即坏的反面,即反脆弱[6]。反脆弱理论强调,不要消极地忽视随机事件以及冲击波动可能带来的积极的结果,要把不确定性和未知当做可能带来收益的增长点去利用。反脆弱机制已经在企业经济、安全风险管理、工业农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得到应用。宋守信等[7]提出基于反脆弱的安全风险防控杠铃策略,从风险极端厌恶的角度来实现安全风险的管控;容敏敏[8]分析风险刺激与内部自组织、涌现机制,梳理复杂供应链反脆弱性驱动力与演化机理,并对供应链系统的反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行研究。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随机事件可能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和心理危机。对青少年而言,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不仅对个人发展有促进作用,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事件时,还能够减少青少年在危机、挫折或未知中受到的负向影响。脆弱的青少年,由于在困境中难以保持情绪和行为的稳定,所以在竞争中容易被更具韧性的青少年淘汰。

与反脆弱内涵相近的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受到创伤、逆境、威胁、或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或恢复特质,又称心理弹性或心理复原力。心理韧性对青少年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但心理韧性强调的只是面对严重危机时,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的现象。本文提出的反脆弱指不回避、积极面对未来事件发展的不确定之势与风险未知环境来强化自己的抵抗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进化发展能力,进而无上限获益,这是反脆弱的本质。依据面对随机风险扰动时出现的抵抗、适应、恢复、进化发展等行为,总结出脆弱、强韧、反脆弱的三元关系结构,如图2。未来无论是“黑天鹅”事件还是“灰犀牛”事件都会逐渐增多,在熵增环境下,把提升青少年反脆弱能力融入教育的各环节,从学业发展、求职创业、社交人际等多个方面培养青少年的反脆弱能力十分重要。

图2 脆弱、强韧、反脆弱的三元结构关系

2.2 反脆弱能力

从反脆弱性发生的视角可以将反脆弱能力解构为心理健康风险抵抗能力、心理健康风险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恢复能力、心理素质进化发展能力。

(1)心理健康风险抵抗能力。避免心理健康风险的产生,构建坚强的心理防线,能够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保持情绪的稳定,维持心理健康水平的健康平稳,能够做到在危机发生时冷静、镇定,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态。

(2)心理健康风险适应能力。遭遇随机事件后,要从心理认知上接纳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要畏惧或排斥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以理智的心态面对不良影响,如果不良的心理状态已经发生,不要因此焦虑、恐惧内耗,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心理健康恢复能力。疏解负面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果负面影响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冷静下来处理引发负面影响的刺激事件,同时要注重自身情绪的调节,排解消极情绪的途径有很多,例如: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交流交谈等。

(4)心理素质进化发展能力。在经受挫折后,意识上更加成熟,心态上更加稳定,心理健康水平更坚韧的状态,在经历过情绪波动后,感受自身对情绪掌控,熟悉自己的心理健康敏感程度和最佳疏解策略,提高自己在未知的风险中保持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状态的概率。

2.3 反脆弱演化机理

反脆弱是一种波动的非线性效应,分为上凹下凸曲线与上凸下凹曲线。上凹下凸曲线形如微笑轮廓,可视为反脆弱曲线,经过风险后获得心理健康状态的进益。上凸下凹曲线形如不悦的微表情轮廓,可视为脆弱曲线,其面对脆弱推手的扰动时,心理健康水平呈现走低状态。本文将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风险扰动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的全过程,同波动的非线性曲线结合,得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反脆弱演化机理,如图3。

图3 青少年反脆弱性演化的心理健康水平波动过程

在青少年心理成长过程中,当出现随机事件与脆弱因子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便开始下滑,即呈现为脆弱曲线,这时如果不加以应对与干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当青少年在自身与外部干预协调下,对其面临的脆弱性进行抵抗和适应,则心理健康风险将会逐渐减小,直到恢复无损失的水平,从而进入到心理舒适的积极状态,当青少年具备反脆弱能力时,其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带来的收益是没有上限的。

3 反脆弱能力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

通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反脆弱能力产生机理的阐释,本文提出一种在反脆弱能力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如图4。该模式以“刺激—干预”双路径为基础范式,旨在培育出青少年面对心理健康风险时的抵抗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和进化发展能力。

图4 反脆弱能力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

3.1 路径1:面对脆弱推手刺激,青少年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路径1可视为青少年主动面对来自多方的刺激源,凭借自身反脆弱能力来抵御脆弱性较强的冲击,并以此使心理健康水平得到自我提升的过程。

脆弱推手可泛指为带来脆弱性并增强脆弱性的行为主体,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层面的不同行为主体,这些行为主体会在偶然状况下给青少年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如社会关系、家庭氛围、学业水平等脆弱性因子都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当脆弱性因子刺激到青少年个体时,青少年便会经历抵抗、适应、化解、利用心理健康风险的全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出现的随机事件和风险扰动来促进反脆弱能力的养成。具有反脆弱能力的青少年便可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接触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在面对更猛烈的刺激时,心理健康水平也随着反脆弱能力的辅助得到不断提升。

3.2 路径2:心理健康建设主体合理主动干预,培养青少年反脆弱能力

路径2可视为多方主体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实施进程中,通过多种举措对青少年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以此培养青少年反脆弱能力,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的过程。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都能成为建设主体,当心理健康建设多元主体认识到反脆弱能力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时,可采取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培育青少年的反脆弱能力,从而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在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更好成长。

4 反脆弱能力提升对策

依据本文提出的反脆弱能力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按照“刺激—干预”双路径要求,可总结青少年心理健康反脆弱能力的提升对策。其中,青少年层面的心理健康反脆弱能力提升对策为路径1(即刺激路径)服务;社会、学校、家庭3个层面的心理健康反脆弱能力提升对策为路径2(即干预路径)服务。

4.1 社会层面

(1)政府部门协作促进青少年反脆弱能力。在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和疗愈角度,卫生健康部门要构建完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治疗、科普宣传的工作制度,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对心理科学指导的信任感;团委部门积极组织反脆弱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号召青少年多方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妇联积极引导妇女在家庭中注重子女反脆弱能力的培养,形成有益于青少年抵抗心理健康风险的家风;教育部门应将学生反脆弱能力的评估和提升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保障青少年群体在随机事件中能够抵抗风险,确保学习生活良好运转;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可通过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的同时,增强青少年抵御现实风险的能力。

(2)发挥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树立青少年楷模、时代先锋的正向流行文化,关注榜样力量和其背后付出的汗水与艰辛;令反脆弱文化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防止青少年盲目跟风和缺失独立思考能力,避免青少年被消费主义和网络戾气等误导,形成偏激、片面的高度脆弱人格。

(3)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青少年心理疾病诊疗应该纳入医保,保障青少年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可及时获得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保险公司也可以推出心理健康险种,帮助维持青少年心理治疗,同时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如出现反复及时指导干预;社会救助组织也应关注无依无靠或家庭困难的青少年群体,避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青少年实施物质帮助和精神救助,提高其反脆弱能力。

(4)社区开展灵活机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反脆弱促进工作。从预防心理健康风险的角度出发,社区可举行户外素质拓展、技艺学习、志愿服务等锻炼青少年意志力和积极心态的活动;社区还应重点关注较脆弱、敏感、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具体了解其心理健康情况,及时跟进其心理恢复的过程,帮助重点人群走出心理阴霾。

4.2 学校层面

(1)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减少教师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杜绝辱骂、虐待学生等恶劣行为,教师在面临压力或工作不顺时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表达情绪、化解冲突的方式。

(2)学校在秉持“快乐教育”作为主要工作思路之外,也不能忽视“挫折教育”,青少年应该意识到学习、生活不是一帆风顺,适当的教育惩戒有利于树立青少年是非观念以及反脆弱能力。

(3)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杜绝唯分数论,要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鼓励青少年尝试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教育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固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从反脆弱的角度来看,高度规律性、一致性的教育势必会排挤掉一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本应该是复杂、多样、精彩、丰富的知识系统有害无益[9]。所以学校除了面向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之外也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培养,真正让教师起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

(4)学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中应包含反脆弱能力的培养内容。心理健康课程中应包含积极心理、情绪控制、压力疏解、创新思维等内容,并通过户外拉练、社会实践等趣味性、实践性强的活动帮助青少年获得反脆弱能力;在文化作品与现实社会中挖掘反脆弱能力出众的青少年榜样案例在师生、家长中宣传教育。

(5)明晰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生一策”式地进行心理健康工作。教师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足够了解后,针对心态积极、心理阳光的青少年,要善用激励手段发挥其正向氛围带动价值,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则要重点并持续关注其身心健康及行为,帮助其疏解心理问题。

4.3 家庭层面

(1)父母应给青少年独立的发展空间,过度溺爱和包办一切的作法,会使青少年丧失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和体验,甚至丧失独立思考、选择、发展的能力。遇到问题可适度放权让青少年自主选择,并给予足够支持。尊重青少年的心灵感受、给孩子试错的空间。

(2)家庭应树立多样化的青少年评价维度,成绩、体魄、健康、社交、审美、动手能力、谈吐等方面的水平都应该是家庭关注的重点。以青少年多层面发展为核心的家庭培育模式,有助于青少年获得积极的心态和反脆弱能力。

4.4 青少年层面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在压力、挫折面前如果出现心理感冒状况,要学会控制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疏解心理压力;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或者消极情绪已经影响身心健康并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保持主动思考、学习、提升的态度。对于生活中反脆弱能力较强的榜样、自己或旁人的挫折、环境中的风险与机遇,青少年都应该要有自己主动的思考,要积极地渴求拥有反脆弱能力和素质,并通过转化他人经验、自身体验、知识储备变为自己面对危机和风险的反脆弱保护伞。

5 结论

未来社会,无论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事件的发生都会增加,反脆弱理论运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本文通过阐释反脆弱内涵,提出青少年反脆弱能力发生发展机理,构建以“刺激—干预”双路径为范式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并提出青少年反脆弱能力的提升对策,得出以下结论。

(1)基于脆弱性视角,青少年心理健康由于内外部因素影响,呈现脆弱态势。引入“反脆弱”概念,阐明反脆弱能力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提出反脆弱能力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以反脆弱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从“刺激—干预”双路径说明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与作用效果,该模式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推动效能。

(3)从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4个层面提出青少年反脆弱能力提升的对策,社会、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反脆弱人格的塑造,青少年自身也需要积极主动锻炼反脆弱能力。通过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四方主体努力,以期培养情绪稳定、思维灵活、具备坚毅性格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

猜你喜欢

脆弱性心理健康青少年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基于目标框架法的辽河口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