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以化学品安全检测专业为例

2022-08-29陈有伟

上海塑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徒化学品化工

石 冰, 陈有伟, 刘 虹

(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 上海 200062;2.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2)

0 前言

近年来化学品泄漏、爆炸等事故频发,为此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目的是加强和规范相关从业人员在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分类鉴别能力。从事化学品检测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石油炼化、精细化工、化学原料、化学品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

仅以目前国内化学品生产企业1万家计算,检测从业人员人数在10万以上。对于检测行业近10万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社会上还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来承担这项培训任务。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化工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希望通过开发化学品安全性检测培训项目,在本企业以及行业、社会范围内为提升从业人员的化学品安全检测能力提供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

1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制度创新

根据国家、地方和有关部门发布的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见[1]和技能提升计划[2],企业新型学徒制将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路径,其内涵是确立用人单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3]。企业可以联合培训机构共同开展培养工作,采用“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培养学徒,充分发挥企校双方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两方面各自的优势[4]。企业学徒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技能要求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学徒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和评价方案。

上海化工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先后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可燃性粉尘检测与分析、化学品仓储作业4个专业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和专项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其中,尤以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业最具企业新型学徒制特色,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在1年的学徒培养过程中,上海化工院对企业内检测工作人员开展了系统、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其化学品安全检测分析的业务能力,成功培养了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的检测人才;同时,上海化工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响应行业内企业需求,向社会开放,面向上海市及行业内检测从业人员,开展化学品安全性检测鉴定的专项技能培训。

2 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业的学徒培养

2.1 企校合作与专业互补

2.1.1 培训机构的遴选

经过对上海当地培训机构的考察和遴选,综合考虑师资力量、区位优势、专业对口度、工作业绩并结合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业的岗位特点和应用领域,最终确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作为合作对象。该培训机构前身是化工部1979年创建的化工部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是专门从事石油、化工行业信息咨询、技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专业机构,同时也是化工行业继续工程教育和干部岗位培训的基地,具有由中国化工学会授权的中国化工学会培训中心,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领域人才实训基地等资质。

2.1.2 专业互补

企业学徒培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企校双方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完成学徒的培养工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选聘资深教师派往上海化工院对学徒进行相关理论教学。

2.2 培养对象和招生形式

2.2.1 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由上海化工院职工和行业相关单位从业人员2个部分组成,其中上海化工院职工应与本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其余相关单位应涉及化学品检测业务且企业注册地为上海市,培养对象为从事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的岗位技术人员。

2.2.2 培养人数和招生形式

企业学徒由个人申请并经单位或协会推荐的方式进行招募,本次“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人员培养班”共招募45人,其中上海化工院职工40人,其他相关单位技术人员5人,涉及化学品采样、化学品理化性能测试、危险化学品热稳定性测试、化学品检测数据处理等6个专业模块。

根据上海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文件要求,上海化工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明确了培养内容、培养地点、培养时间、劳动报酬等事项,并在中国化工学会进行了职业继续教育备案工作。

2.3 培养模式

在企业学徒培养模式上,企校双方共同合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编制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工作见图1。上海化工院侧重实操技能的培训,负责配备各类化学品检测实验室和相应的设备设施,承担实验室教学任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侧重通用素质与专业基础课程等内容的培训,选择行业内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导师,确保学徒接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

图1 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组织

2.3.1 培养目标

开设“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人员培养班”旨在为行业培养一批具备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项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加强和规范相关从业人员在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分类鉴别能力。同时,借助本次企业学徒培养的实践推动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1)探索规范、系统性的化学品检测从业人员培养和评价体系;(2)强化上海化工院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展人才培训的平台功能作用;(3)持续建设危险化学品分类鉴定和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研发及服务基地。

2.3.2 施行工学一体与班主任负责制

学徒培养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遴选资深培训教师根据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业的岗位要求,制定通用素质课程和专业能力理论课程内容,将课堂设置在检测岗位一线。上海化工院选派技术专家担任企业师傅,按照学徒的培训计划和技能要求,制定专业能力实操培训方案,实现了实验室既是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又是教学实训场地的双重功能。

为了提高培养带教的质量并及时掌握学徒的学习实训情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安排专人担任班主任跟踪学徒培训项目的进程,定期与学徒开展多种形式的谈心谈话,及时发现学徒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4 培养方案

2.4.1 培养计划

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业的学徒培养由岗位教学和岗位实习2个部分组成,岗位教学共设240个学时,岗位实习共设360个学时,学徒约40%的时间在企业接受系统的理论和实操训练,约60%的时间在工作岗位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结合不同样品的送检需求,不断提升工作技巧和业务能力。

2.4.2 课程设置和内容

本次“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人员培养班”的课程结构分为通用素质课程、专业能力理论课程、专业能力实操技能课程3个方面。

通用素质课程包括A1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A2工程伦理学,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A4法律常识。课程均针对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岗位进行设定。

专业能力理论课程[5-6]包括B1化学品基本概念及理化性质,B2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B3采样目的与原则,B4采样工具、装置与要求,B5化学品采样方法,B6样品管理,B7理化参数,B8物理危险性,B9化学品安全性检测实验数据处理,B10化学品安全性检测数据分析软件。

专业能力实操技能课程[7-8]包括C1实验室常用采样装置的使用,C2样品的采集与处理,C3化学品的理化性能测试,C4危险化学品热稳定性测试,C5使用实验室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C6实验报告编写。

2.4.3 培养工作实践

上海化工院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上海)培训中心协同合作,根据课程内容共同制定了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的学时比重,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紧密结合学徒的现有技能水平和岗位需要,匹配师资力量与撰写教材。企校双方配置了若干多媒体教室及各类化学品检测实验室,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集中授课和实验室教学任务,实验室设有熔点仪、凝固点仪、饱和蒸汽压测试仪、表面张力仪、黏度计、pH计、凝胶渗透色谱仪、闪点仪等仪器设备。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或线上教学进行集中培训,运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方法开展,实操训练采用现场观摩、实验室操作、上机演练等方式展开。以“化学品安全性检测方法”课程为例,课程安排见表1。

表1 “化学品安全性检测方法”课程设计

3 学徒的能力评价和培养效果

参训学徒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后参加由国家化学品及制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考核鉴定,鉴定合格的学徒可以取得化学品安全检测(中级)证书。鉴定机构针对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岗位从业人员建立了完整的考评体系和题库,考评人员与培训教师在人员上不重叠,落实考培分离的要求。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的鉴定分为1个理论知识考核和3个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实操的方式。鉴定总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本期“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人员培养班”共招募45名学徒,其中44名学徒于当年顺利通过考核鉴定并取得证书,其余1名学徒经过专业能力强化培训后,于次年通过考核鉴定。全体学徒均熟练掌握化学品安全检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胜任企业的岗位要求,学徒班的实施有力充实了上海化工院和相关单位的分析检测人才队伍。

4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专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用属地化管理,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鉴定证书存在跨地区不互认的问题,这也在客观上降低了此类证书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此外,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一般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项目经费主要来自于企业自筹,这也造成了用人单位在此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然而,不同企业间对于岗位技能的要求存在差异,现行的学徒制培养方案通用性较弱,不利于员工在离职换岗后在新的用人单位继续施展已经掌握的技能。因此,希望采用合作机制,即企业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员工个人承担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尽早参与到企业学徒方案的编制中,协调相关企业建立具有岗位通用性和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5 结语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是推动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路径,通过开展本期“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人员培养班”,在化工行业实践了“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创新模式,为行业培养一批具备化学品安全检测及分析专项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上海化工院围绕企校合作、培训招生、课程设置、能力评价等环节探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行业内继续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学徒化学品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魔术师的学徒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